APP下载

2020 年新疆棉花主要病虫害发生概况

2021-03-13热依汗古丽阿布都热合曼伊力亚尔达吾提江艾合买提江努力买买提魏新政匡猛

中国棉花 2021年2期
关键词:棉铃虫黄萎病阿克苏地区

热依汗古丽·阿布都热合曼,伊力亚尔·达吾提江,艾合买提江·努力买买提,魏新政,匡猛,2*

(1.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植物保护站,乌鲁木齐830049;2.中国农业科学院棉花研究所/棉花生物学国家重点实验室郑州大学研究基地,郑州450001)

2020 年春季新疆各地(州、市)气温回升快,棉花主要病害发生及害虫出蛰活动较往年发生了变化,始见期早,提前进入棉田危害;主要病虫害总体偏轻发生,轻于上年(2019 年,下同),其中棉蚜、棉蓟马、棉叶螨、黄萎病中等程度发生,在局部棉田发生略重。 新疆全年病虫害累计发生面积为145.99万公顷次,防治面积为154.29 万公顷次,其中病害防治面积为27.56 万公顷次, 虫害防治面积为118.43 万公顷次。

1 虫害发生情况

1.1 棉铃虫

棉铃虫偏轻发生,累计发生面积为17.62 万公顷次。 其中:棉田1 代、4 代幼虫发生较轻,发生面积分别为1.73 万公顷次和0.01 万公顷次;2 代、3代幼虫发生偏轻, 发生面积分别为8.26 万公顷次和7.62 万公顷次。 除棉花外,其他作物受害略重。

发生特点及原因分析: 一是2020 年春季全疆棉铃虫越冬蛹平均存活率除巴音郭楞蒙古自治州(简称“巴州”)与吐鲁番市略低于上年、博尔塔拉蒙古自治州(简称“博州”)与上年持平外,其他区域普遍偏高(表1)。2020 年各类作物田棉铃虫越冬蛹平均存活率为91.03%,较上年(88.51%)高2.52 百分点。 棉田棉铃虫越冬蛹存活率低于其他作物田,其中棉田平均为84.29%, 玉米田平均为89.11%,加工蕃茄田平均为91.81%, 小麦田平均为97.16%,其他作物田平均为87.7%。 二是越冬代成虫始见期,尉犁县与上年相同,博州、吐鲁番市高昌区、乌苏市较上年晚1~20 d, 其他区域较上年提前1~22 d(表2)。 三是各植棉区域越冬代、1 代成虫累计诱蛾量、单日最高诱蛾量、1 代卵量偏高,大多数高于上年(表3、表4)。四是种植的棉花品种对棉铃虫有较好的控制效果[1-2]。

表1 2019 年、2020 年春季棉铃虫越冬蛹存活率

表2 2019 年、2020 年棉铃虫越冬代成虫始见期

表3 2019 年、2020 年越冬代、1 代棉铃虫成虫累计诱蛾量(NT)、单日最高蛾量(Nmax) 头

表4 2019 年、2020 年1 代棉铃虫百株累计卵量 粒

1.2 棉蚜

棉蚜中等发生, 发生面积为41.34 万公顷次。其中:苗蚜偏轻发生,阿克苏地区、和田地区局部棉田中等发生,发生面积为13.12 万公顷次;伏蚜中等发生,发生面积为28.22 万公顷次。 越冬寄主作物上棉蚜、棉长管蚜、棉黑蚜、拐枣蚜、桃蚜、罗布麻蚜混合发生。

发生特点及原因分析:(1) 越冬场所蚜虫基数略高(表5)。 (2)春季迁入棉田始见期提前7~10 d。 5 月中下旬南疆棉田已有中心株发生,6 月上旬北疆棉田已有中心株发生,这时气温偏高,全疆农区平均气温为14.8~31.5 ℃,高温天气抑制棉蚜的繁殖蔓延。 (3)6 月中下旬至7 月下旬间断性降雨、时晴时雨等天气过程有利于伏蚜发生,且7 月中旬开始由于新冠肺炎疫情原因,棉农因居家未能及时开展防治工作, 伏蚜发生面积较上年增加1.94 万公顷次。

1.3 棉叶螨

棉叶螨偏轻发生,较上年略轻,阿克苏地区、昌吉州中等发生,总发生面积为25.60 万公顷次。

发生偏轻原因分析:一是农民在棉田“打保护带”,清理、防除棉田边的杂草,减少了棉叶螨从杂草迁入棉田的基数; 二是统防统治工作做得好;三是农民选用的防治叶螨的农药效果较好[3]。

表5 春季越冬蚜虫调查结果

1.4 棉蓟马

棉蓟马偏轻发生,阿克苏地区、昌吉州局部地区中等发生,总发生面积为22.80 万公顷次。

发生特点及原因分析: 一是2019 年暖冬及2020 年开春早、气温异常高,棉蓟马侵入棉田较上年早5~24 d;二是棉花多年连作,有利于棉蓟马发生,出现无头棉、多头棉,但面积不大;三是棉农因居家未及时开展防治工作,后期田间虫口密度增长较快,虫量大,对幼铃铃皮损伤较重,对部分地区棉铃危害率达16.7%,棉铃裂口及腐烂比例达2.3%。

1.5 棉盲蝽

棉盲蝽偏轻发生,北疆昌吉州中等发生,总发生面积为8.68 万公顷次。 1 代零星发生,主要是2代、3 代在棉田发生。

发生偏轻原因分析: 新疆种植业结构调整,紫花苜蓿种植面积逐年上升。紫花苜蓿一般于4 月上中旬种植,6 月中下旬收获, 因此1 代盲蝽在此期基本上不危害棉花;而苜蓿收割后盲蝽迁入棉田时正是防治棉蚜、棉叶螨时期,对其兼治,因此其在新疆棉田发生面积不大、虫量低、危害轻。

1.6 烟粉虱

烟粉虱偏轻发生,轻于上年,吐鲁番市中等发生,总发生面积为1.88 万公顷次。

发生特点及原因分析:发生时间总体上晚2 周左右,主要在吐鲁番市、哈密市、克州、喀什地区发生;在吐鲁番市距离温室大棚较近的棉田发生较早而且虫量大,设施温室为烟粉虱等害虫提供了越冬场所。

1.7 其他害虫

其他害虫主要是地老虎,偏轻发生,主要在南疆巴州、阿克苏地区发生,发生面积为0.50 万公顷次。

2 病害发生情况

2.1 苗期病害

苗期病害轻发生,塔城地区、昌吉州、博州、巴州局部地区偏轻发生,总发生面积为11.93 万公顷次。 据调查,5 月上旬,昌吉州、喀什地区立枯病、猝倒病在部分田块零星发生,最高发病(株)率达3%;博州平均病田率为9%, 最高为13%, 平均发病(株)率为2%,最高为5%,博乐市发病(株)率为12%; 塔城地区平均病田率为3%~8%, 最高为15%,平均发病(株)率为1.5%,最高为6%。

发生特点及原因分析: 由于春季气温偏高,北疆棉花播种主要集中在4 月7-20 日,4 月下旬出现大风降温过程, 滴灌棉田滴水较多又遇(热依汗古丽·阿布都热合曼,等)2020 年新疆棉花主要病虫害发生概况

低温,利于棉苗病害发生;但5 月上旬有效积温比往年偏高,降水少,不利于苗期病害的发生。

2.2 枯萎病和黄萎病

枯萎病和黄萎病偏轻发生,其中枯萎病发生面积为3.47 万公顷次, 黄萎病发生面积为8.86 万公顷次,棉花生长后期黄萎病在博州局部棉田中等发生。

发生特点及原因分析:一是发生始期较往年相比早3~5 d;二是常年连续种植棉花,使病原菌逐年积累,有利于病害的发生;三是7 月下旬温度低、降水偏多,加之晚上滴水,致使滴灌棉田土壤长期处于湿润状态,有利于黄萎病发生;四是部分品种耐病性较差,导致局部地区黄萎病发生加重[4-5]。

2.3 其他病害

其他病害主要有红叶茎枯病、早衰、黑斑病、铃病,偏轻发生,发生面积为3.30 万公顷次,发生区域为塔城地区、博州、阿克苏地区。 2020 年博州首次发现链格孢引起的棉花黑斑病(轮纹病),不过仅是零星发生,对后期棉花危害不大。

发生原因分析:一是受前期低温、化控措施不到位等影响,部分棉田长势偏旺、植株过高,棉田荫蔽严重、湿度大。二是后期低温多雨、停水偏晚等因素导致局部地区发生略重。

猜你喜欢

棉铃虫黄萎病阿克苏地区
棉花GhIQM1基因克隆及抗黄萎病功能分析
科学家发现防治棉花黄萎病的新型抗菌蛋白
玉米棉铃虫的发生与综合防治措施
天麻抗真菌蛋白基因或可攻克棉花“癌症”
棉花黄萎病的综合防治
新疆阿克苏地区观赏石协会年会圆满召开
我们与棉铃虫的战争
棉铃虫重发频次趋高原因探析与综合治理对策
玉米田棉铃虫对棉田测报与防治的影响探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