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农村初中历史教学的策略

2021-03-13杜翠兰

人物画报 2021年6期
关键词:初中历史教学策略农村

杜翠兰

摘  要:近年来,社会经济与科技飞速发展,我国正在逐渐步入现代化的信息时代,人们的物质生活水平逐渐提升,使得他们更加关注精神文化水平的发展,初中历史是讲述历史文化与现代文化的综合性学科,其在传授基础知识、培养核心素养、陶冶情操以及树立健康的人生观、世界观以及价值观等多个方面都着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但是,农村由于其经济与科技的发展较为缓慢,使得学校、教师以及家长对历史学科的理解较为不足,导致其教学效果不显著。本文将立足于农村初中历史课程,制定相应的教学策略,以此完善农村的教学现状。

关键词:农村;初中历史;教学策略

现阶段,在新课程改革与素质教育不断发展的教学背景下,我国《义务教育历史课程标准》中明确指出:“初中历史的教育目标是让初中生感受中国以及其他国家在经济与科技上的过去与现在,感悟人与人、人与社会以及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培养他们产生一定的爱国主义与情怀。”但是,农村初中历史的教学现状仍然存在一定的不足和缺陷,其主要其原因是历史教师师资不完善以及教学设施短缺等问题。在新课程改革的推动下,要求农村初中历史教师应该改变以往的教育理念和教学思想,优化教学设施,创新教学手段与模式,进而不断影响农村初中生的历史核心素养。

一、运用媒体技术,激发学习兴趣

正所谓“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各等级学校的学生愿意积极主动的学习某项知识,都是建立在对该知识浓厚的学习欲望与兴趣上的,这也充分说明了只有兴趣才能激起学生的学习热情[1]。正如前苏联著名教育实践家以及教育理论家苏霍姆林斯基所言:“强烈的学习欲望、准确的学习目标,是学生开展学习活动时的重大动力,只有保持这种带有愿望的学习,才能确保学校的教育工作与学生的学习工作保持一致,二者共同进步的影响我国教育教学事业的发展[2]。”由此可见,没有兴趣,学习就没了灵魂。初中生受年龄与认知能力等因素的影响,导致他们正值青春期,正是身体与心理发展的快速时期,他们渴望获得知识,并且希望学校教师开展的教学工作是充满趣味的。农村由于经济与科技发展较为落后,过去的教学设施不够完善,教师的专业素养也有待提高。但是,近几年,在新课程改革的推动下,我国教育教学事业更加关注农村地区的发展现状,立志于提高农村学生的专业素养和良好品质,积极主动的将教学设施与媒体技术投入到农村学校,缩小农村与城镇的文化差异,促进全体学生的全面发展。对此,农村初中历史教师应该利用媒体技术,活跃课堂氛围,调动初中生的学习兴趣。例如,农村初中历史教师可以使用超级解霸等软件对那些储存着历史资料的录影带、音频、CD进行剪輯,将其制作成历史课件,将教学内容以图片、视频或动画的形式展示给农村初中生,让他们直观的感受抽象的历史事件,以此更好的理解相关知识。以新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第二次鸦片战争》一课为例,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技术,在网络上搜集《鸦片战争》、《火烧圆明园》的影片、视频或图片,在课堂上为学生播放相关内容,以此在观看影片的过程中,吸引农村初中生的注意力,转变以往单纯的说教式或灌输式的课堂,积极、有效的调动农村初中生的学习兴趣。

二、转变教学观念,提高教学效率

在应试教育的弊端影响下,大部分农村初中历史教师过于注重自身的主导地位,一直把持着课堂的主体,将历史知识或内容以自己的方式传输给学生,并没有深刻的分析学生目前的接受程度或理解水平,进而导致他们只是被动地接收内容,很难发挥创造能力[3]。现如今,素质教育的不断发展,已经被越来越多的农村学校和教师所接受并采纳,素质教育和应试教育之间最大的差别就是,素质教育强调学生的主体地位与创造性,主张学生才是课堂的主体,应该还课堂主体给学生,教师只是学生学习的引导者以及课堂活动的组织者,进而让学生产生浓厚的班级归属感与参与感,从而更加积极主动的参与课堂教学活动,自觉动脑、动手、动口的大胆探索相关知识。农村,由于其自身的地理环境,导致他们在接受教育新理念时有一定的偏差,少数教师还是无法摆脱应试教育的弊端影响。对此,农村初中历史教师应该紧跟时代步伐,利用互联网等手段,仔细观察社会中教育事业的发展现状,以及新型教育理念的出台,及时转变教育观念,树立“以生为本”的教学思想,注重初中生在历史课堂上的情感与态度体验,让他们在有限的知识课堂上,感受无限的思维跳跃,切实尊重他们的主体地位与创造性,不再主导课堂时间,还课堂主体给学生,让他们自行通过自主学习或合作探究的形式,利用自己的上课时间,以此选择更加符合他们的学习方法,提高学习质量。以新人教版八年级上册《鸦片战争》一课为例,教师应该将教学模式从原本的“教”转变为怎么引导学生“学”,切实尊重他们的主体地位,在课堂上让学生们自主阅读课文,并提出以下问题:“鸦片战争爆发的原因?鸦片战争爆发的时间?战争的结果如何?”让他们在阅读完毕后小组合作的回答这些问题,以此在问题的驱动下,让农村初中生找到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以此提高学习质量。

结束语

总而言之,在新课程改革和素质教育不断完善与发展的教学背景下,我国教育教学事业要求各等级学校的各科教师不应该将教学目标归类为简单的教学任务,而是将其总结为具体的学的效益,要确保教学活动的开展以及教学内容的传递,可以指导学生的生活,并且可以提高他们的思维与创造能力。农村虽然社会经济与科技发展较为落后,但是其具有自身独特的教学环境,具有一定的教学效益,可以有效的提高初中历史的教学质量。对此,农村初中历史教师应该改变以往的教育理念和教学思想,不断创新新型的教学模式和手段,立志于提高初中历史的教学效率,最终促进初中生的全面和终身发展。

参考文献:

[1]韩素琴.初中历史教学中实施生命教育的思考与实践[J].中学教学参考,2020.

[2]刘辉.疫情影响下农村学校初中历史线上教学的实践与探索[J].辽宁教育,2020.

[3]华素香.浅谈农村教育需求下初中生历史核心素养的培养[J].吉林教育,2020.

1099500783210

猜你喜欢

初中历史教学策略农村
农村积分制治理何以成功
“煤超疯”不消停 今冬农村取暖怎么办
低年级写话教学策略
谈以生为本的群文阅读教学策略
写话教学策略初探
浅谈复习课的有效教学策略
初中历史课堂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探析初中历史教学中小组合作学习的教学模式
初中历史反思性教学思考
在农村采访中的那些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