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建筑施工行业财务会计管理

2021-03-12苏佳爽

现代企业 2021年1期
关键词:财务会计施工单位核算

苏佳爽

近年来在我国作为支柱性的建筑施工行业,伴随市场经济的逐渐发展,其地位不断上升,规模越来越大,在行业激烈的竞争中,建筑施工行业财务会计管理的重要性尤为突出。尤其对于建筑施工行业而言,财务会计管理是实现发展目标的关键性因素。但就目前我国施工行业的情况来看,我国在这方面还不够完善,仍然存在管理漏洞。所以,各大行业必须提高自身财务会计管理工作的水平,完善成本核算制度,加强资金管理,降低资金成本,实现行业效益的最大化。

一、建筑施工行业财务会计的特点

1.财务会计采用分级管理、分级核算。生产要素、组织结构等由于施工生产所具有的流动性,进而需要随工程所在地点转移而变动。因为这一特殊性,施工企业在进行会计核算时,采用分级管理、核算可以使施工生产与会计核算有效结合起来。与此同时,对于施工现场的物资材料、机器工具等的管理与核算要予以重视,在一定程度上可以避免两者出现脱节现象。这样有助于调动施工各级单位做好施工生产的积极性,同时也有利于清晰直观的反映出施工项目的效益与成本,进而对其财务状况的真实性有所了解。

2.每项工程成本需要单独计算。建筑施工行业每项工程成本由于其产品的多样性与施工生产的单独性等特点,其核算的对象经常发生变动,施工项目居多,行业内部有着复杂的经济往来,核算的价格没办法做到统一,建筑施工行业不能依据施工生产的全部费用与已经完成的工程数量去计算每项工程的单位成本,而应该根据归集到各项施工工程的生产费用。同时,因为可比性差、差异大等特点很难比较不相同的建筑产品之间的实际成本,所以,分析、核对行业工程成本是根据预算成本而不是可比产品成本。

3.工程价款采取分段结算。建筑产品的造价高、周期长,在建筑行业施工进行的过程中,建筑行业需要进行垫付支出大量资金予以支持。在这个长期漫长的施工过程中,结算工程价款,不能等到整个工程竣工再进行,这样很容易造成施工单位的资金周转困难。所以,除造价较低、工期较短的工程采用竣工一次结算外,其余大多数进行分段结算和核算,为了解决施工企业垫支资金较多的问题,须向发包单位或建设单位预收工程款和备料款,待办理工程价款结算时,再予以扣还,逐个核实,逐个收回资金,这样有助于企业及时回笼资金,确保企业正常经营,同时也更好地提高了企业的资金利用效率。

4.自然力影响成本收支。由于建筑施工行业产品体积多为庞大,导致施工行业多为露天施工,其中较多施工机械也只能露天存放,进而受到自然力较强的侵蚀。因此,风、雨等自然气候因素导致的停工损失也应考虑到成本核算当中;同时,受到自然力侵蚀导致施工机械有较为严重的有形损耗,其折旧率不可忽略,同样也需要考虑在核算成本当中。

二、建筑施工行业加强财务会计管理工作的必要性

1.有利于符合市场发展的必然趋势。现如今,我国方方面面的制度已经比较完善,市场经济的发展达到了一定水平,对于建筑施工行业的财务会计管理也做出了一定要求,即使当下财务管理制度不够完善,存在需要改动的地方,但仍然具有其权威性,如果施工行业想获得进一步的发展,就必须遵守市场的要求,否则就会被淘汰。施工行业管理水平高,效益自然多,这加大了在市场经济中得以突出的可能性。

2.有利于建筑施工行业的自身发展。财务会计管理作为建筑施工行业的一个重要内容,不容轻视。施工行业不得只关注经营,自身的管理也需要加强。从目前情况来看,建筑施工行业的财务管理工作做的好,其就具有了核心竞争力。完善的财务管理工作可以使行业节约成本,取得更多的经济效益。任何企業都不甘落于人后,自然会注重自身财务会计管理。

三、当前建筑施工行业财务管理工作中普遍存在的问题

1.会计核算水平有待提高。就当下情况来看,许多建筑行业内部并未具备规范的会计管理体系,较多会计管理工作岗位的设立并不符合施工单位的具体要求,会计账目的使用方面也存有着一定问题,这严重影响了财务会计管理工作的下一步进行。此外,建筑行业施工单位的会计核算过程不够细化,工程施工的每个环节都存在着项目和数量的消耗,这就要求需要结合每个阶段的具体情况来进行,分阶段进行核算,但现阶段,很多施工单位仅仅只核算整体成本,很少单独对每一项进行分步核查,这不但对单位的进一步发展有影响,也不利于单位管控财务风险。

2.单位资产负债严重,资金压力较高。绝大多数建筑施工单位在合同履约的实践过程中均处于相对弱势那一方,在建设和施工过程的收、付款时均处于被动地位。在项目交付使用时,存在着较为严重的付款延期现象,业主很少有能及时主动地支付工程计量款项。此外,施工单位在签订项目时往往还要签署履约保函、支付履约保证金等,这在一定程度上占用了单位的资金空间,大大提升了单位的资金压力,对于施工单位的资金运作造成很大影响,为了降低资金压力,保障项目正常进度,施工单位只能拖欠货款或者再次借贷,这就会大大增加单位的负债率,加大了引发财务风险的概率,融资相对也会加大难度,这无疑严重影响单位的发展。

3.资金运作能力较低。就目前建筑施工行业的现状来看,其内部大多存在着资金运作能力较差,资金使用效率较低的问题。因为存在施工产地较为分散,资金支出也比较混乱的情况,这大大降低了单位资金使用效率,所以施工单位应当具有更高的资金运作和管理水平,提高资金利用率,以防出现资金问题而制约单位的发展。此外,因为施工单位的工程周期普遍较长,所以单位对资金的持续供给要求相对较高,面对这种情况,如果单位财务管理人员不能处理好资金问题,单位资金无法合理配置,将大大增加单位资金周转的难度,进而影响工程进度,进一步导致资金使用效率的降低。

4.会计信息制度不够完善。现如今,我国建筑施工行业在会计违规方面的制度要求还不够完善,单位内部控制的力度以及监管部门的执法力度也不强,有些单位甚至没有设定监管部门,这将直接导致会计信息失真,进而对反映单位真实的财务状况造成影响,以致单位决策者被误导,做出不正确的决策。

5.财务会计从业人员的素质有待提高。建筑施工行业具有其特殊性,区别于其他行业对于从业人员的职业素质要求较高。然而该行业并没有很好地重视单位的财务管理,对其投入不是很充足。但是对于一个特殊的团队来说,财务会计管理人员不容忽视,提高从业人员素质也不容怠慢。

四、提升建筑施工行业财务会计管理水平的有效策略

1.完善核算制度,提高核算水平。现如今,每个建筑施工行业大体都建立了各自的核算机制,但仍存在着较多的施工问题,对提高核算水平有着比较大的影响,进而,完善核算制度势在必行;同时,施工单位财务会计核算对施工过程的每个环节都有所涉及,因此,施工单位必须严格规范核算工作的每项流程,建立科学完备的核算体系,合理设置会计岗位,明确权责分工。此外,确保清楚记录每项财务管理的内容,对每一个项目单独核算、细化核算,以提升核算工作的精细度,若出现差异,及时与相关部门取得联系对其进行核实与解决。

2.开源节流,降低资金压力。首先要深入研究合同的内容,并利用方案的调整和合理索赔等手段来增加提高收入的可能性,化被动为主动。同时,需要增加应收账款的催收力度,以防出现坏账,这样不仅可以缓解单位资金问题,降低会计风险,还可以有效维护单位的自身权益。此外,单位在筹集资金时,可以改变融资方式,遵守“由内而外”的原则,注重内部融资,如果单位条件允许,也可以通过股权融资的这种方式来优化其资本结构。最后,施工单位需要提高自身成本的核算与控制能力,科学安排施工,优化组织工作,尽可能在保证工程质量的同时降低成本 。

3.加强资金管理,提高资金使用效率。单位经常忽视财务会计管理对资金使用效率的作用,管理水平的高低与资金利用率密不可分。首先,单位要明确总公司的管理权,加强成本的管控,最大力度降低成本,减少资金浪费,准确掌握资产配置情况。其次,施工单位的管理人员在对资金进行管理时要具有一定的时间观念,现金管理对单位的日常运转有着直接的影响,所以一定要严格对其进行管理,以防多余的资金浪费。再其次,单位要制定规范的审计过程,避免出现违规现象,防止资金非法流失,同时预算管理机制也要完善,一定程度上,合理的预算有助于提高单位资金利用率。

4.完善会计信息制度,提高会计信息真实性。一方面,建筑施工行业应当从制度上开始完善,加大内部控制力度,提高部门职责清晰度,分工明确,细致划分财务部门权责,奖惩区别开来,对于会计信息失真行为予以严格处理;另一方面,政府也应该对于此行业的法律认知予以监督与提醒,以提高财务管理人员的法律意识,坚决制止做假账行为的出现。

5.提升从业人员的职业水平。建筑施工行业若是只拥有一个相对完备的制度,但是从业人员的水平不高,也会对财务管理有所影响。因此,要注重从业人员职业素质的培养,提高职业水平。一方面政府与企业应当加大对财务管理进行职业教育的宣传力度,经常组织一些专业培训活动,还可以与财经类的高校取得长久合作关系,从根本上提升从业人员的专业水平。另一方面企业应当定期对从业人员进行专业知识考核,建立淘汰制度,对于专业水平不合格的予以清除,以此督促从业人员不断提升自身专业素养,及时掌握不断更改的会計方法与政策,主动钻研更新的会计知识,以防从业人员脱离现实。

(作者单位:沈阳大学)

猜你喜欢

财务会计施工单位核算
2020年河北省国民经济核算
新形势下财务会计与管理会计的融合
完善医院财务会计内部控制的思考
会计集中核算制下的内部审计工作
财务会计风险管理研究
ERP在企业财务会计中的应用及价值探索
基于灰色聚类分析法对房地产项目施工单位风险管理的研究
2014年GDP首破60万亿
施工单位投标让利分析
施工单位的索赔管理及费用的确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