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代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实践与探索
2021-03-12孟娜周立
孟娜 周立
摘 要:生态文明建设是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有机组成部分,对推进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作用。作为农业大省与生态大省,河南省近年来按照“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发展理念,在构建绿色产业链体系的探索与实践中取得了显著成效。但仍存在生态环境脆弱、推进力度有待加强、法治环境有待优化等问题,需要在强化新发展理念、加大建设力度、强化制度与法治保障等方面加强对策研究,以更好实现生态文明建设的发展要求。
关键词:河南省;生态;高质量建设;实践探索
中图分类号:C916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0751(2021)01-0093-04
生态环境与人民生产生活息息相关,良好的生态环境是经济繁荣、社会进步的重要保障,生态文明建设对实现经济高质量发展、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的需求具有重要意义和作用。以生态文明建设为突破,走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之路是推进地区经济社会转型发展的关键所在。
一、生态文明建设的战略要义
生态文明建设是以尊重和维护自然为前提,以效率、和谐、持续为目标,以资源环境的承载力为基础的经济增长与社会发展方式。①保护和建设美好生态环境,将生态文明建设与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等方面全过程融合,是传统发展基础上的一种模式创新,对于新时代推进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具有重大意义。
1.生态文明建设是实现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必然要求
推动绿色发展和生态文明建设是实现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题中之义。保护生态环境和发展经济是有机统一、相辅相成的。良好的生态环境是实现绿色发展的基础性条件,受污染与恶化的生态环境必将影响经济发展的质量和效益,如严重的农业面源污染对农产品内在品质提升有着非常不利的影响,严重阻碍居民绿色消费水平和农产品产业效益的提高。绿色发展呼唤绿色产业革命,“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发展理念是引领人类文明由工业文明向生态文明转型的重要战略取向。唯有以生态环境高质量建设构建绿色产业链体系,才能加速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经济的快速崛起,推进产业、产品向高质量、高品质和高效化跃升。
2.生态文明建设是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需求的关键所在
生态文明建设关系自然价值、环境民生福祉、生态命运共同体等方面的理论创新与社会实践,建设绿色生态宜居的居住环境已成为时代要求和社会发展趋势。当今,无论是人们的社会经济活动,还是城乡居民的消费需求,都对生态文明建设和美好生态环境的生活图景给予极大的向往与期待。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其主要方面就包括人民对绿水青山等美好生态环境的需要与生态环境质量不高之间的矛盾。要解决这一矛盾,就需要以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为指导,深入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坚决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
3.生态文明建设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支撑
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是党的十九大做出的重大决策部署,是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客观要求,也是实现中原更加出彩的重要支撑。乡村振兴是包括产业振兴、人才振兴、文化振兴、生态振兴及组织振兴的全面振兴,生态文明建设是乡村振兴的题中应有之义,是统筹城乡建设的重要途径。从生态建设的视角看,要全面振兴乡村,就要全方位地推进村庄、田园、河道、公路等按生态化、绿色化要求一体化布局,统筹推进山水林田湖草系统治理,大力开展以生态标准为导向的乡村精品建设项目,提升乡村人居环境,为乡村产业高质量发展提供外部支撑。
4.生态文明建设是实施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的重大举措
黄河流域生态建设,事关中西部发展大局,事关人民群眾福祉。2019年,习近平总书记在郑州主持召开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座谈会并发表重要讲话,深刻阐明了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的重大意义和重要任务,将其确定为重大国家战略。河南省沿黄区域是全省经济核心区域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生态环境的脆弱区,区域内干旱、洪水等自然灾害较多,土壤沙漠化、盐碱化等面积大,水污染较为严重,水资源短缺,实现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的任务艰巨。为改善和提升黄河流域高质量发展的基础和条件,需要大力推进生态保护与生态建设工作,强化生态文明建设与经济发展互融共进关系,加快黄河流域经济向生态化、绿色化转型,形成生态建设高质量与经济发展高质量相得益彰的良好局面。
二、生态文明建设的河南实践
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保护生态环境、推动绿色发展、建设美丽中国的强大思想武器。近年来,河南省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生态文明思想,坚持生态优先、生态与经济互促共赢的发展理念,以实施抓重点、强优势、补短板等举措为突破,大力推进生态强省建设,使生态文明建设不断迈出坚实步伐,取得显著效果。
森林资源建设方面,大力开展植树造林,加快城乡道路林带建设,基本形成了森林组团、生态廊道、村庄与道路绿化相结合的城乡森林绿地系统;加强自然保护区建设、天然林保护及生态公益林管护,强化以森林防火、森林病虫害综合治理、野生动植物和古树名木保护为重点的森林资源保护体系,有力促进了林业的增长和森林资源的拓展,形成区域性森林的河南样板。截至2018年,河南省森林面积已达到403万公顷,森林蓄积量增加到2.07亿立方米,森林覆盖率提高到24.14%,高于全国平均水平。②
城市绿化方面,河南省以弘扬生态文化,增进绿色惠民,倡导绿色生活,践行绿色人居、绿色旅游和绿色教育为目标,对城镇街道、公共场所、内部道路和宅旁隙地等区域合理搭配绿色植物,实施绿化美化。实施土地绿化提速工程,加快公园绿化提升改造步伐,不断加大市区花卉苗木、草坪、绿化类树种的栽培与覆盖面积,大幅度增加公园绿地面积,打造以中心城区为主,乡镇建成区为补充的绿色生态人居环境。截至2018年,河南省公园面积达15787公顷,城市绿地面积达107112公顷,建成区绿化覆盖率达40%,形成了以绿色为主格调的生态环境。③
生态建设与经济社会发展的融合方面,河南省各地从多方面采取有力举措加以推进,并在实践中探索出了一些有益的做法。郑州市近年来深挖生态资源优势,以特色经济林为带动,统筹推进林下经济、森林康养、林果加工和乡村旅游发展,开展森林旅游,发展特色经济林、花卉苗木、林下经济和林产品加工等林业产业,实现了生态与产业的有效融合。新乡市开展了“一村万树”行动,已完成37个绿化示范村的建设,改善了乡村生态状况,加快了乡村振兴步伐。扶沟县推动资源利用方式转变,建立产业循环发展体系,按照“生态农业示范基地—秸秆饲料化利用—畜禽养殖—废弃物处理—有机肥还田”为主线的循环模式,大力发展绿色蔬菜种植,年产无公害蔬菜370万吨,产值46.8亿元,被誉为“中原菜都”,实现生态与经济“双赢”。④
在总结生态建设成效的同时,也需正视生态文明建设中存在的矛盾与问题。从目前来看,河南省面临着经济发展和生态保护的双重任务,环境质量尚不能满足人民群众的美好生活需要,与建设生态强省的要求还有较大差距。究其原因,主要是多年来积累的大气污染、绿化的历史欠账等问题还没有得到很好解决,生态环境依然脆弱。据有关数据统计,河南省的林业生态主要指标在全国仍然靠后,森林面积在全国处于第22位,人均森林面积为全国平均水平的1/5,人均森林蓄积为全国平均水平的1/7,尚有1086.74万亩无林地亟待造林绿化,南水北调中线水源区石漠化土地亟待治理。⑤河南省空气污染浓度仍然较高,PM2.5年均浓度比全国PM2.5年均浓度高22微克/立方米,优良天数比例低于全国平均值,低幅达22.7%。⑥
三、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路径与对策
生态文明建设是一项庞大的系统工程,涉及经济社会发展的诸多方面。为此,需要不断完善生态建设领域的统筹协调机制,积极探索经济、生态与民生互促共赢的绿色发展模式,实现整体协调发展和可持续发展的有机结合。
1.强化绿色发展新理念
思想是行动的先导,推进生态文明建设需要以先进的发展理念为引领。因此,要全面领会与贯彻落实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不断增强生态文明建设的积极性与能动性,增强全民绿色环保意识,构建全民参与生态文明建设的大格局。具体而言,一要切实强化生态与绿色发展思维,在推进经济快速发展的进程中坚决摒弃牺牲生态环境换一时一地经济增长的做法。二要进一步加强绿色低碳产品的应用和推广,提高绿色低碳产品的生产比例和市场份额,开展节能减排全民行动,倡导绿色出行,推动全社会形成绿色消费的自觉性。三要以推动生产、生活、生态协调发展为出发点,以资源保护、节约和高效利用为着力点,以水清、岸绿、景美为目标加强生态治理力度,重视科技创新在生态保护与修复治理中的作用,全面深入挖掘区域科技创新资源的潜力,为高质量绿色发展提供强劲动力。
2.多维度推进生态文明建设
依据生态文明建设要求,对生态环境建设进行多层面、全方位的整治与提升。一要重点加强生态修复与建设,加快推进森林生态体系建设,大力保护河湖等生态系统。统筹推进山水林田湖草沙生态保护修复,以大规模国土绿化为重点,推进以退耕还林(草)为代表的各项国土绿化工程,大力营造山区生态林、农田防护林,开展路旁、渠旁、村旁、宅旁“四旁”绿化,推动山区森林化、平原林网化、城市园林化、乡村林果化、廊道林荫化、庭院花园化,抓好矿区植被恢复、库区水源涵养林和水土保持林营造,形成多层面、全方位的生态建设格局。二要加快生态城市建设,绿化净化城区环境,持续加强PM2.5与臭氧协调控制、大气污染与温室气体协同减排,大力改善空气质量;进一步推进工业清洁生产,推进重点领域节能降耗,提高节约集约利用资源能力,推进废弃物资源化利用,优先支持具有比较优势、对绿色发展有重要贡献的大企业加快发展,打造绿色低碳循环发展的经济体系。三要大力发展节水、节肥、节药、节地农业,减控农药和化肥的使用;积极发展生态循环农业,推进畜禽粪污、秸秆、农产品加工副产物等资源化利用;同时,采取经济、行政、法治手段综合施策,坚决将农业面源污染降下来。四要以大力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为抓手,发挥地方特色和区域生态优势,把水系建设和生态涵养、人居环境优化结合起来,打造以生态环境美化为主格调的乡村小镇、田园综合体、美丽小镇、美丽乡村,保护传统村落,共同建设生态宜居的居住环境。
3.高水平促进黄河流域生态环境建设
针对黄河流域生态系统特点,以“防洪保安全、优质水资源、健康水生态、宜居水环境、先进水文化”为目标,推进黄河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为此,要坚持重在保护、要在治理的方针,统筹水资源、水生态、水环境、水灾害治理,筑牢沿黄生态屏障。具体而言,一要加强对黄河流域的生态保护修复工作,加强水污染防治和土壤污染源头管控,突出重金属、大宗固废、农业面源污染、生活源污染防治,持续提升沿黄土壤环境质量。二要持续推进退耕还林(草)、太行山绿化、黄河故道沙化土地治理等国土绿化工程。大力营造山区生态林、农田防护林,加快生态廊道网络建设,确保区域国土绿化全覆盖。三要以沿黄复合型生态廊道建设为牵引,以国土绿化、水土保持、矿山整治为重点,实施黄河区域生态廊道、湿地公园、水土流失治理等工程,提升黄河流域生态系统稳定性;实施防洪减灾、河道综合治理、滩区提升治理工程,牢牢守住水灾害防御底线。四要把水资源作为最大的刚性约束,坚持量水而行、节水为重,坚持开源节流、优化挖潜并举,开展农业节水增效、工业节水减排、城乡节水降损等行动;制订黄河流域产业准入负面清单,推动高耗水、高污染、高风险产业布局优化和结构调整。
4.加强生态建设与保护的机制创新
创新生态建设与治理的体制机制,强化制度建设是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保障。在推进生态建设的过程中,需要把制度建设放在十分突出的地位,真正让制度成为刚性的约束和不可触碰的高压线。为此,一要坚持问题导向,着力解决生态文明建设中存在的短板问题和薄弱环节,加强资金、技术、人才等方面的要素投入,形成强有力的政策支持保障。二要严格落实生态保护红线、环境质量底线、资源利用上线和生态环境准入清单管理制度,进一步深化燃煤污染、工业污染、挥发性有机物、移动源污染等综合治理,切实保护和提升耕地质量,加强耕地质量检测评价,持续提高耕地地力,强化耕地污染防治和源头管控,不断完善天然林及公益林管护政策,加强有害生物防控和森林防火,探索实施污染防治奖惩办法。三要全面推进自然资源统一确权登记法治化、规范化、标准化、信息化,健全自然资源产权制度,深入推进排污权、用能权、水权等合理交易,探索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方式。四要健全和完善区域内横向生态补償机制和生态破坏赔偿机制,落实生态环境保护责任制度,完善生态建设绩效评价考评和责任追究制度;同时,加强生态环境风险防范,提升突发环境事件应急处置能力。
5.发挥严密法治的保障作用
加强生态治理法治建设是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必要条件。为此,一要围绕源头预防、过程控制、破坏赔偿、责任追究,强化制度执行,严密法治屏障,严格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森林法》《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污染防治法》等法律强化对矿山、耕地、森林和湿地的保护,管控生态保护红线、资源利用上线,加强森林经营和节约集约利用,严厉打击毁坏土地资源、破坏森林资源的违法犯罪行为,严厉查处发生在人民群众身边的突出生态环境问题。二要以实施中央环境保护督察制度为契机,更好地发挥人大、政协及新闻媒体的督察监督作用;进一步完善生态建设、环境保护等方面的法律法规,做好生态环境保护相关法律法规的“立改废释”工作,切实发挥法治在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中固根本、稳预期、利长远的保障作用,健全生态环境保护行政执法和刑事司法衔接机制,依法严惩重罚生态环境违法犯罪行为,以最严密的法治推进生态文明建设。
注释
①参见田孟山:《加快转型升级共建“绿水青山”探究》,《农村实用技术》2019年第7期。
②③参见国家统计局编:《中国统计年鉴2019》,中国统计出版社,第8—23页。
④参见金江涛:《扶沟县:“中原菜都”呼之欲出》,映象网,http://zk.hnr.cn/202003/19/4104.html,2020年3月19日。
⑤参见王艳芳等:《退耕还林工程对河南省森林地上碳储量的影响》,《浙江农林大学学报》2019年第3期。
⑥参见黄强等:《构建生态流域理论体系 支撑流域生态文明建设》,《人民黄河》2020年第9期。
责任编辑:翦 榛
Practice and Exploration of Promoting Ecological Civilization Construction in the New Era
— Take Henan Province as an Example
Meng Na Zhou Li
Abstract:Ecological civilization construction is an organic part of high-quality economic and social development and plays an important role in promoting high quality economic and social development. As a big province of agriculture and ecology, Henan Province has achieved remarkable results in the exploration and practice of constructing green industrial chain system according to the development concept of "clear waters and green mountains are as good as mountains of gold and silver" in recent years. However, there are still some problems, such as the fragile ecological environment, the need to strengthen the promotion, and the necessity to optimize the environment of the rule of law. It is needed to intensify the research of countermeasures in the areas of consolidating the new development concept, strengthening the construction, reinforcing the system and guarantee of rule of law, so as to meet the development requirements of ecological civilization construction.
Key words:Henan Province; ecology; high quality construction; practice and exploration
收稿日期:2020-12-06
作者简介:孟娜,女,河南经贸职业学院艺术设計学院教师(郑州 450018)。
周立,男,河南省社会科学院研究员(郑州 4500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