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光照亮前路
2021-03-12马良德
马良德
2002年4月10日,年仅二十九岁的布加勒斯特市公检署特别调查组刑事检察官克里斯蒂安·帕纳特坠楼自杀,围绕他的死亡持续调查了四个月,未能得出自杀动机。持阴谋论者坚信案件没有“坠楼”那么简单,强权以各种名义去除异己的手段总能给人更多思考空间。
1989年12月22日,罗马尼亚政治剧烈动荡,由此步入急促的政治经济转轨历程,由于缺乏政治制度化,法治环境恶劣,导致罗马尼亚在一定时期内腐败严重化。2007年始,导演图多尔·久尔玖便考虑改编这个案子,“最开始想根据真实的案件资料,完全尊重事实重演事件的过程,花了大量的时间去了解这起争议性事件里的法律语境和复杂的关系网。”影片试图追问事件真相,却不得不囿于旧有的政治和腐败形成的秩序,这种平衡不是一个导演所能打破的。
《为什么是我?》影片主人公克里斯蒂安·潘德鲁是一名大学法律讲师,同时也是有培养价值的刑事检察官。特别调查组长科德雷亚指派他查办博格丹·莱卡检察官受贿、盗窃机密文件一案。博格丹·莱卡之前调查官商勾结利益集团贪污、受贿、走私案,并对走私犯海德乌予以拘捕。随着调查的深入,克里斯蒂安·潘德鲁怀疑上司在利用自己将检察官博格丹·莱卡治罪。于是他违逆上司意图,撤销对博格丹·莱卡的指控。
因为对法律的笃信和敬畏,他以为可以力挽狂澜,其实他高估了自己,也低估了既得利益集团暗藏的足以摧毁生命的能力。他的抗争随即遭到反弹:工作被除名、行动被跟踪、私生活被用来威胁,以及被朋友出卖、被捏造刑事指控。猜疑、恐怖、无奈、绝望占据了内心,身陷窠臼,不能回首。于是在一个看上去阳光明媚的初春,他坠楼而亡,生命定格在二十九岁。“那一刻的恐惧,远远超过我们以为能够承受的范围。灰飞烟灭的无力感,他只能用最绝望的方式告别。”一个热血青年的生命里再也没有春暖花开了。
“当你要养家糊口的时候,你根本没工夫瞎胡闹,或者在那里自作聪明……像你这样的年轻人太多了……当你决定了立场的时候,你还真以为你可以力挽狂澜?你什么也改变不了!”听着这样的台词,我们会感叹影片中的理想主义者的困境。理想主义者的脱困,需要百倍的艰辛努力,需要永不磨灭的信仰的支撑。也许更多时候他更像堂·吉诃德,在别人看来愚蠢而不知变通。
這是一部罗马尼亚电影,不久前展播于国内我们熟知的电影频道,是央视电影频道中比较罕见的检察官题材电影。影片采用现实主义手法,画面基调灰暗、压抑。从另一个角度说,让理想主义熄灭,恰恰是为了唤起理想主义的光辉。
明知没有证据指控检察官博格丹·莱卡涉嫌受贿、盗窃公文犯罪,为何特别调查组长科德雷亚指派克里斯蒂安·潘德鲁展开刑事调查?
在上司眼里,克里斯蒂安·潘德鲁聪明、上进、来自乡下。一个案子和法官对着干,一个案子和国会议员对着干。上司的意图赤裸裸:“你的上司叫你做什么你就去做!不然你就别干了!到门口当保安去吧。”然而出乎意料,克里斯蒂安·潘德鲁违逆了上司的意图,于是遭遇了和博格丹·莱卡同样的境遇。高官和政客、商人勾结的网,看似有形却也无形,足以碾碎任何高尚和卑微。
不按上司意图去做就被构陷。终于,克里斯蒂安·潘德鲁明白了“为什么是我”!政治的腐败,法治的缺失,逼迫每一个有良知的司法者放弃内心确信的坚持。这是罗马尼亚历史的真实写照,而今,这样的情势已经坠入尘埃。如果说历史是一面镜子,那么电影也是,它映照出来的不堪重重地捶打我们,启发着我们反思并由此推动时代的进步。
我印象最深刻的一个镜头:克里斯蒂安·潘德鲁离开科德雷亚家,镜头跟随着他的背影,踟躇而行,失魂落魄。那时,夜幕降临,霓虹闪烁,车灯如水。他偶尔回顾,眼神里充满绝望、迷茫和恐惧,偌大的世界竟没有可以安放心灵之处。
他没有看到曙光,但是我们知道,那束光永远在。我喜欢这个镜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