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艺术叛徒”刘海粟一生十上黄山

2021-03-12王喆宁

环球人物 2021年4期
关键词:刘海粟作画黄山

王喆宁

1 9 8 2 年冬,刘海粟第九次登上黄山,描摹奇峰、云雾与古松。

提到刘海粟,人们最先想到的或许是“人体写生”。在新文化运动初期,这是大逆不道的行为,用“风流成性”“禽兽不如”形容他的人比比皆是。

这位颇具争议的画家,从逃婚创办上海美专,到多次在国外办画展、宣传中国绘画精髓,再到95岁去往美国科罗拉多大峡谷写生,他的一生“叛逆又自大”,在中国美术史上留下了浓墨重彩的印记。

刘海粟的传奇故事中,最值一提的当数“十上黄山”的写生经历。2021年是刘海粟诞辰125周年。1月15日起,“笔底云烟——刘海粟和他的黄山写生”和“黄山归来再登顶——刘海粟美国科罗拉多大峡谷写生纪实文献展”两展在上海刘海粟美术馆同时展出。

“我看青山多妩媚,料青山见我亦如是。”这是辛弃疾的名句,道出人与自然的契合无间。刘海粟与黄山,也是这样的关系。他如此描述自己对黄山的爱恋:“黄山为天下绝秀,千峰万嶂,千云直上,不赘不附,如矢如林。幽深险怪,诡奇百出,晴岚烟雨,仪态万方。其一泉一石,一林一壑,不仅触发你的诗思,惠你画稿,提供无限美境,或使你心旷神怡,或使你无言对座,寝食皆废,终日忘机,以至阔别数十年,仍能保持极深印象,一朝念及,回忆便如飞流倾泻,纵使白发垂耳,心情也贴近生命的春天。”

17岁的副校长

清光绪二十二年(1896年),江苏常州一姓刘的钱庄人家生下一个男孩,因脐带绕腹,取一“槃”字作名。刘槃的姑父屠寄,常给这个侄儿讲历史、文学,教导他“休得目中无人。成就再高,比之前人,犹如东坡公‘渺沧海之一粟”。受此影响,刘槃改名“海粟”,以此自勉。

虽然自称“沧海一粟”,刘海粟却自小叛逆。6岁入家塾读书,面对老夫子“依样画葫芦”的要求,他并不遵从,而是随兴发挥;他时常提出古怪的问题,逼得老师只能拍案呵斥,却无从解释;叔父反对他作画,认为他“应当读书做大官”,他顶嘴:“你一辈子不才当上个芝麻绿豆大的官儿嘛!我非学画不可。”

1909年,刘海粟来到上海,在周湘所办的布景画传习所学习绘画。业余时间,他如饥似渴地阅读书籍,常到外滩的外文书店看画册,买来伦勃朗、戈雅和委拉斯开兹的画集,刻苦临摹。

半年后,不满于呆板乏味的课程,刘海粟回到家乡,办起一所图画专修馆。他奔波多日,只有亲戚家的十多个女孩子报名就学。在这个小小的“女儿国”中,刘海粟成为颇有威信的中心人物。他上午组织大家临画,偶尔也到花园写生,下午则互相品评切磋。

初次办学的经验,在两年后获得大放异彩的舞台。1912年,刘海粟和乌始光、张聿光在上海创办了现代中国第一所美术学校,即后来著名的上海美专。民国初期,封建遗风尚在,年仅17岁的刘海粟担任副校长,引进西洋教学体系和各类美术课程,带领学生到西湖写生,将自由开放之风注入一池死水的美术教育界。

自古开疆拓土的事业不会一帆风顺,很快,刘海粟卷入一场长达10年的风波中。1915年,上海美专首次雇用一名男孩作为人体模特进行写生训练,并在1917年的成绩展示会上展览了人体写生作品,顿时掀起惊涛骇浪,城东女校校长杨白民大骂刘海粟“艺术叛徒,教育界之蟊贼”,社会舆论也指责这种行为“有伤风化”。

1920年,美专开始雇用女模特。这一年9月,潘玉良考入美专,关于她出身青楼的风言风语不绝于耳,校方一度将其从录取名单中删掉。此时,是刘海粟力排众议,手提毛笔,在录取榜中写下“潘玉良”三个大字,成就了这位民国女画家的新生。

守旧势力的反击来势汹汹。他们几次协商无果,便强行砸毁了教室中的静物与画具,使授课一度终止。江苏省警察厅勒令禁止展出此类作品,军阀孙传芳先是写信劝说,而后密令通缉刘海粟,上海县县长危道丰还上诉至法院。刘海粟没有妥协,以“艺术叛徒”坦荡自居,到处宣扬人体写生的必要性,和舆论抗争。

在为艺术而战的时间里,刘海粟与黄山的情缘也就此展开。1918年,他受美专一位学生的邀请,初登黄山。当时,黄山路径崎岖蜿蜒,身前是扎人的茅草,周围是咬人的巨蝇,脚下石头湿滑,没有栏杆遮挡,只能徒手攀着树根高草前行。两人弯着腰,战战兢兢走到半路,因天色过晚,只能原路返回,刘海粟匆匆勾了几张速写,虽未有完整保存下来的作品,但黄山开阔而峭拔的景致却令他难忘。

直到1935年冬天,刘海粟第三次登临黄山,才有了现存最早的黄山之作——《虬松》。当日,他在山上的文殊院遇雨,夜晚寒冷刺骨,披着裘衣烤火依旧难以入眠。窗外院里正好有数十株古松,形状奇特,他便选取一棵随笔挥毫。画面上,虬松枝杈蜿蜒,左侧树冠延伸半面,右侧呈半包状,干枝用小篆写意,树叶以淡墨点染,由近及远,纵深相依。画上题字“艺术叛徒”,恣意成趣。

这幅画虽是刘海粟的早期作品,已然可见将西方油画的立体画法与传统国画结合的手法,层次丰富。蔡元培在画上题写了一首七言绝句:黄山之松名天下,天矫拿盘态万方。漫说盆栽能放大,且凭笔力与夸张。

上海美专时期的刘海粟。

上海美專师生与女模特合影。

“黄山是我师,我是黄山友”

“八一三”后,日军攻占上海。刘海粟白天照常到学校,夜间肃立窗前,看着高射炮喷出的火光。他听到平型关大捷的佳音,便集中精力画了一张平型关;看到南市被炸后的火光烛天,遂作油画一幅,记下这一历史惨景;他在枪声与硝烟中爬上库房楼顶,远眺红光中的四行仓库,沉着写生。

1939年,上海成为弹丸之地的孤岛,艺术家只能用曲笔对抗侵略者和抵抗不力的当权者。艰危之际,刘海粟受印尼华侨总会邀请前往南洋,在雅加达等地举办画展义赈,所有捐款都用于支持抗战;随后又去往新加坡卖画,与老友郁达夫一个作画、一个写诗,寄忧国愁思于创作中。

1988年,刘海粟第十次、也是最后一次黄山写生。

这段时期,刘海粟无暇顾及家中妻子,甚至未曾寄钱回家。1941年,太平洋战争爆发,他乘船逃离新加坡,流落印尼。两年后,当他辗转回到上海,却发现妻子早已离家出走,只好忍痛离婚。

1990年,刘海粟在美国科罗拉多大峡谷创作油画《古柏》。

因祸得福,经此变故后,刘海粟收获了相濡以沫的爱情。彼时在南洋,被他收为徒弟的印尼富豪之女夏伊乔不顾家人反对,抛却富贵生活,只身前往上海与刘海粟相见,两人于1944年成婚。

作为刘海粟“背后的女人”,夏伊乔陪伴他走过漫长的艰难岁月。1957年,刘海粟被划为“右派”,虽然心中坦荡,但巨大的打击仍让他严重中风。夏伊乔对他悉心照料,每日天未亮就到郊外市场,花50元一斤的天价买回海鲜烹饪,又陪同他参观画展,练笔作画。7个月后,刘海粟终于能够再次讲话。

刘海粟留存最早的黄山之作《虬松》。

意想不到的磨难却接踵而来。1966年,“文革”风暴席卷,刘海粟前前后后被抄家24次,书卷画册无一幸免。夫妻俩住在一间地下室,夏伊乔在门口把风,好让刘海粟在隔断里安心作画。

1954年,刘海粟六上黄山,作长卷《黄山西海门》(局部)

对抗病痛和外部打压的20年,也是刘海粟突破绘画边界、酝酿泼墨泼彩创作的关键时期。如果说前五次登黄山作画,刘海粟对这座名山只是迷恋和崇拜,自第六次起,便完成了“从师到友”的过程。

1954年,刘海粟第六次登临黄山,行前特地请老友钱瘦铁刻了一方印:“黄山是我师。”他在散花坞和玉屏楼住了3个多月,或在清凉台上远眺云海,或在始信峰上恭候日出,或到光明顶上速写山峦,还偶遇了丁玲、李可染等好友,创作兴致高涨。《黄山散花坞云海》便是这期间所作,主要借用油画呈现色彩的方式,线墨勾绘出山峰云海的轮廓,远近明淡皆由颜色深浅铺垫,整幅画基调浓厚,又不失灵动雅丽。

另一幅长卷《黄山西海门》构思巧妙,山阔天高的风骨蔚为大观。整幅画卷分三部分,左侧用淡墨渲染远山的朦胧,雾气缭绕;中部笔触硬朗,直上直下,偏左两峰对峙,白云溢出,山峰上浓墨强调松树林立,右侧云海用深蓝泼色,愈远愈浓;最右部山势稍缓,松林点墨也借油画方式。后来刘海粟在《黄山谈艺录》中提到:“没有这些实验、酝酿,后来的大泼墨、大泼彩都不可能出现。”结束这次写生后,他刻了一方新印:“昔日黄山是我师,今日我是黄山友。”

不息的变动

1976年10月,“四人帮”被粉碎,举国欢欣,《文汇报》、上海美协联合举办赛诗赛画庆祝会,请刘海粟作画。他卷起被褥,铺下大纸,研磨乾隆时的朱墨在床上,作巨松三株。阴霾扫尽,老画家情绪勃发,连续几月,日夜奋笔疾挥。他吸收后期印象派的西方技巧,泼彩黄山,又与东方笔墨写意的语言相融合,创造出斑驳陆离的光色效果。

1980年,时隔20多年,刘海粟七上黄山。抵达的瞬间,他饱含热泪。黄山也馈赠画家数场大雨,瀑流急湍,轰鸣壮观。

1988年7月12日,93岁的刘海粟第十次登上黄山,赋诗一首:“年方九三何尝老,劫历三千亦自豪。贾勇绝顶今十上,黄山白发看争高。”烈日炎炎,陪同的人已经热得吃不消,老人却能坚持作画两小时。在专注忘我中,刘海粟59天作画56幅,宣告长达70年的“十上黄山”落幕。

黄山之旅的落幕,没有中止画家“不息的变动”。1990年,刘海粟94岁,同夏伊乔赴美国科罗拉多大峡谷写生。他有时需要以轮椅代步,但在写生时却精神矍铄。在大峡谷公园中,他与路边的松鼠互动,看到古塔前老柏树的枯干新枝,激动喊道:“奇迹!奇迹!这真是生命的奇迹!我要把这棵古柏画下来。”

在大峡谷的第三日,刘海粟创作了一幅中国画。老人面对美国的山谷,用中国画法挥毫出异乡山川,也将东方神韵挥洒在西方的艺术土壤中。

1994年,刘海粟逝世,终年98岁。这位画家给艺术界留下的,远不止书画图卷,更多的是一种精神激励。如他所说:“我的黄山画中有许多自己的影子,具体而言一是豁达、豪迈的品格契合,二是天真烂漫的情怀寄托,三是不息变动和创新精神的应和。”

或许,作家柯灵的一句话可以彰显刘海粟的成就:“治白话文学史,不能无胡适、陈独秀;治新文学史,不能无鲁迅;治新电影史,不能无夏衍;治新美术史,不能无刘海粟。”

刘海粟(1896年—1994年):名槃,字季芳,号海翁,江苏常州人。现代杰出画家、美术教育家,1912年与乌始光、张聿光创办上海图画美术院(后改为上海美术专科學校)。早年习油画,兼作国画,后潜心于泼墨法,晚年运用泼彩法,色彩绚丽,气格雄浑。

猜你喜欢

刘海粟作画黄山
Song in a cup宋人点茶,茶上“作画”
刘海粟美术馆建馆25周年x刘海粟欧游90周年=?
黄山冬之恋
学生写话①
刘海粟雨中看戏
指纹来作画
巧巧手
刘海粟雨中看戏
刘海粟知错认错又出错
黄山迎瑞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