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晓明大使的“三套武器”
2021-03-12杨学义
杨学义
2021年1月29日,刘晓明在驻英大使馆接受本刊视频专访。
“老兵可以退役,但精神永不谢幕。”1月25日,驻英大使刘晓明在英国《每日电讯报》发表任内最后一篇文章《难忘英伦十一载》,在文末借这句英国军歌名言挥别英伦三岛。这句话也是他对自己半生外交事业的总结明志。29日,刘大使接受《环球人物》记者视频专访。31日,他偕夫人归国,满怀深情发表致辞:“持节英伦11年,我成为中英关系史上任期最长的中国大使和中国历史上在一个国家任职时间最长的大使,深感荣幸和珍惜。”
47年外交生涯,刘晓明一路感受着世界外交舞台的风云变幻、刀光剑影、人情冷暖,而他的身后始终是一个不断崛起的中国。“在英国,我走遍各大电视台,在驻英外国使节中上镜率最高。为什么?因为中国越来越受重视,人家和中国外交官有得聊。”面对英国媒体充斥“傲慢与偏见”的问题,他从不回避,而是选择有理有据有节地正面应对。
我们的采访,没有英国媒体的火药味,但多了一份离别之际的感慨。即将与半个世纪的外交生涯告别,刘晓明沉浸在五味杂陈而又温暖绵长的回忆中……
从波特兰大街49 号到皇家造币厂
“我在英国干了两件大事。第一是见证并参与中英关系‘黄金时代;第二是参与打造一个世纪工程,在英国皇家造币厂原址兴建中国驻英使馆新馆舍。”11年间,刘晓明参加的活动和主持的工作不计其数,但这两件大事,最让他骄傲。
在中国外交史上,英国扮演着复杂角色。1874年,英国探路队探查缅滇交通,英国驻华公使派翻译马嘉理南下迎接。1875年农历正月,探路队不事先通知地方官擅自闯入云南,打死当地群众,扬言进攻腾越城(今腾冲)。当地群众奋起反抗,打死马嘉理,将探路队赶回缅甸,史称“马嘉理案”。随后,英国逼迫清政府签订不平等的《中英烟台条约》,其中包括清政府赔偿20万两白银;开放宜昌、芜湖、温州、北海为通商口岸;中国派特使前往英国,当面向女王道歉。
1876年,清政府派兵部侍郎郭嵩焘赴英道歉。“李鸿章觉得专门派人道歉很没面子,干脆让郭嵩焘常驻英国。”郭嵩焘因此成为中国首位驻外使节,清政府成立首个驻外机构,几年后迁入波特兰大街49号。“这是一段屈辱的外交史。我经常用它来教育年轻外交官,也以此提醒自己,中国140多年来走过一条怎样的路。”
斗转星移,百年沧桑。
中国驻英使馆所在地波特兰大街49号的工作人员已从十几个发展到上百个,馆舍早已不够用。“仅看这11年,中英两国人员往来就从100万增至200多万。”刘晓明说,随着国家的强大,打造海外民生工程的任务也越来越重,使馆每天的求助电话都会被打爆。
在国内的大力支持下,驻英使馆拿下了原英国皇家造币厂作为新馆舍建造地。2018年5月,刘晓明站在皇家造币厂前,主持中国驻英国大使馆新馆舍房产交割仪式。他意味深长地说:“皇家造币厂(Royal Mint Court),简称RMC,也可解读为‘中国的不朽之作(Right Monument of China)。站在新馆舍前,我深深感到,这就是属于中国的时刻(Right Moment of China),是‘中国的不朽之作。”
位于英国皇家造币厂旧址的中国驻英使馆新馆舍。
“我是新中国第十一任驻英大使,前面有很多老一辈外交家,现在我的‘前任又多了一个牛顿,因为他曾当过皇家造币厂厂长。”刘晓明笑着说。新馆舍背后,是中国人的尊严与荣耀。皇家造币厂本身就是历史古迹,周围还坐落着包括伦敦塔桥在内的诸多文化遗产。“欧洲第一个中国城在英國的利物浦,那时候的中国人,在外国人眼中都是跑出来逃难的。”新馆舍竣工后,不仅将成为中国新时代海外形象的象征,而且将成为伦敦的新地标,“能选择这样一个地址作为馆舍,只能说中国真是‘牛!”
踏着时代节点,登上外交舞台
从波特兰大街49号到皇家造币厂,中华民族从内忧外患走到扬眉吐气。刘晓明的外交生涯,参与并见证了中国外交从弱到强,中国特色大国外交从无到有,日益走近世界外交舞台的中央。
1970年,刘晓明进入大连外国语学院英语系学习。那是一个世界外交舞台瞬息万变、风云际会的年代。1971年10月,联合国大会通过决议,恢复中华人民共和国在联合国的一切合法权利。同年7月,基辛格秘密访华。1972年2月,美国总统尼克松访华,中美在上海发表《联合公报》,中美关系走向正常化。
刘晓明至今还记得周恩来总理在人民大会堂欢迎美国总统尼克松时的讲话。“那个讲话后来成为我们大学学习的教材,周总理的翻译是唐闻生女士,她清脆的声音、纯正的美式英语,给校园里的我留下极为深刻的印象。”后来,刘晓明见到了唐闻生,并交流那段经历。更让他没想到的是,他多年后担任外交部北美大洋洲司副司长,成了唐闻生的继任者。
1974年大学毕业后,刘晓明被分配到外交部。不久,他就到北京北郊的五·七干校劳动学习。所谓“北京北郊”,就在北京立水桥附近,现在已遍地高楼。那是一段让刘晓明终生难忘的时光。“毕业生社会经验不足,特别是没有农村插队经历。那段经历培养了我的意志,形成一种艰苦奋斗的作风,同时了解了国情,让我更加务实。”白天,刘晓明和同事们修猪圈、拉石灰。“记得拉石灰要开敞篷车,头戴风镜,干完活儿后,全身都是白灰。”结束一天的劳动后,还要学习,在边干边学的环境中,这一代外交人更加深刻理解了周总理对外交人员提出的“站稳立场,掌握政策,熟悉业务,严守纪律”十六字方针。
一路走来,中国外交官底气越来越足,依靠的是日益强大的祖国。“11年间,中国已经是英国第三大出口市场,英国对中国的出口增长了20倍,中国对英国的投资也增长了20倍。举一个例子,我去年出席了河北敬业集团收购英国鋼铁公司的仪式,这次收购让3200多英国人避免了失业。对这3200多人来说,中国解决了他们的生计。”所以,英国越来越关心中国的发展了,“前不久,十九届五中全会召开,中央提出‘十四五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英国人也非常感兴趣,因为中国越来越和他们息息相关。”
闯“龙潭虎穴”,传递中国声音
11年来,刘晓明在英国发表700多次演讲,给英国各大媒体、报纸撰写170多篇文章,接受各类采访170多场,在使馆举行了10余场中外媒体记者会。刘晓明说,这些既和他积极努力介绍中国有关,也与英国各方面需求有关。英国民众对中国缺乏了解,甚至有很多误解。“过去,讲到香港在什么地方,一些英国人居然会到英伦三岛的地图上找,但怎么也找不到,可见他们对中国和中英关系历史的了解是多么少。”
“即便网络再发达,也不能替代人与人的直接联系。说到底,外交还是人与人之间的接触。”刘晓明经常和年轻外交官谈到“交涉”的能力,“一些事情需要我们在一线推动,关键时候要见得到人、说得上话、办得成事”。在英国,刘晓明交了很多朋友。离任前,由于疫情不能一一当面告别,但他收到了雪片般飞来的送别信。一些主流媒体也向他发来采访邀约。
刘晓明在英国媒体上的表现经常赢得国内观众的欢呼。几乎每一年,他都有阐释事关中国核心利益的重大敏感议题的力作。
2014年,中日关系紧张,英国媒体成为两国大使辩论的战场。刘晓明撰文,把日本军国主义比作英国民众熟悉的“伏地魔”,直击人心。日本驻英大使林景一邯郸学步,也称中国为“伏地魔”。英国广播公司(BBC)邀请两人同台辩论,刘晓明欣然应允。林景一却只接受分别采访,不与中国大使同台对质。1月8日,BBC先采访林景一,他称日本对钓鱼岛拥有主权,并为时任日本首相安倍晋三执意修宪和参拜靖国神社诡辩。刘晓明引用丘吉尔名言:那些忘记历史的人,注定会重蹈覆辙。他通过史实和法律严正声明,钓鱼岛自古就是中国领土。
2015年9月3日,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纪念活动当天,刘晓明接受BBC《新闻之夜》专访。面对主持人质疑中国军费,刘晓明说:“中国的人均军费仅是美国的1/22,是英国的1/9,而且中国军费占GDP的比例逐年下降。”
2016年,“南海仲裁案”升温。6月9日,刘晓明接受英国路透社全球新闻主编等采访时,一名记者问:“你能否向美方保证中方没有在黄岩岛进行岛礁建设的计划?”刘晓明反驳:“我们为什么要向美方做出保证?……这是中方自己的领土。”
2017年6月29日,香港回归20周年前夕,刘晓明接受BBC《今日》专访。主持人称20年来香港人权、普通法体制、独立司法权一直受到侵蚀。刘晓明反问:“20年前,香港有选举吗?港督是选出来的吗?”
2018年,美国执意掀起贸易战。4月11日,他在《卫报》发表的《打贸易战损人害己》中说,历史一再证明贸易战没有赢家,中国采取反制措施既是为了捍卫自身合法权益,也是为了维护以规则为基础的国际贸易体系,且中方谈判磋商大门始终敞开。
1999年,时任驻美大使李肇星(中)和时任驻美公使刘晓明(左)前往白宫交涉。时任美国总统克林顿就美国轰炸中国驻南联盟大使馆事件,写下哀悼遇难者的话。
2019年5月,刘晓明回国述职期间赴深圳考察,并访问华为公司。6月12日,他接受BBC《新闻之夜》采访,主持人问:“英国不选择使用华为会有什么后果呢?”刘晓明说:“如果这样,英国还能保持开放吗?英国还能为中国企业提供友善的营商环境吗?”
2020年4月28日,刘晓明接受BBC《尖锐对话》采访,面对新冠病毒源自中国、中国政府隐瞒真相、中国应当道歉等指责,他详细列出中国抗疫时间表,以事实说明中国以最短的时间通知了世界卫生组织,并与世界共享病原体、病毒基因序列等关键信息。
“有的记者是想跟你探讨,深入挖掘、了解内幕。但有些人就是为了表明自己的正确,他们对你的解答不感兴趣,就是故意给你设套、让你难堪。”刘晓明说。
“和西方国家相比,我们的话语权和影响力还有差距”,刘晓明深知,越是这样,越需要有人走上西方媒体。这种有勇有谋独闯“龙潭虎穴”的气魄,正是刘晓明的魅力所在。多年来,他总结了讲好中国故事的“十二字标准”。首先是“听得到”,让每个角落的英国民众都能听到中国声音;其次是“听得懂”,不能对英国观众只讲概念,否则会认为你是在“宣传”,要用人家听得懂的语言讲我们的故事;第三是“听得进”,用各种方式,让观众有兴趣听、愿意听、听得进去;第四是“听而信”,让观众真正信服中国是机遇,不是挑战。
为何有“战狼”?因为这世界有“狼”
2020年7月19日,刘晓明接受英国广播公司安德鲁·马尔访谈。
“世界越来越希望了解中国,也有人有疑虑,中国强大之后,到底要干什么?反华势力借此对我们污名化,制造各种关于中国的谬论。他们越是贬低我们的政治制度,我们就越要讲好中国故事。”刘晓明将中国故事归纳为“三加一”,即中国的故事,中国共产党的故事,中国人民的故事,加中英合作的故事。
2 0 1 9 年11月26日,劉晓明接受英国广播公司《尖锐对话》采访。
让西方民众相信这些故事,就要让他们了解真实的中国。2004年到2005年,刘晓明在甘肃省政府挂职。他看到,在中国西部欠发达地区,很多老百姓吃水都困难,只能靠修水窖净化雨水。山区的孩子上学要走很远的路,有的贫困到面临辍学。“不能一提到中国,就想到上海、广州这些城市,而是要让国外民众看到更大的中国。”他经常对英国观众讲,虽然中国已是世界第二大经济体,但GDP质量还不高,“中国人要过上和英国老百姓一样的生活,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近两年国际形势日趋复杂,英国媒体针对中国的“傲慢与偏见”越来越多,刘晓明受访频次不降反升。一些记者在抛出一个敏感问题后,只给他很短的时间回答,然后就强行打断、插话。此时我们经常听到刘晓明说“请让我把话讲完”,然后继续论述。主持人还经常混淆概念、岔开话题、无中生有。“这时你也可以拂袖而去。但这样做,英国观众一是觉得你理亏,二是觉得你没有气度。”刘晓明说,自己应对这种局面有“三套武器”。
第一是长矛,“主动进攻,告诉他们中国的实际情况,政策和立场是什么”。第二是盾牌,“上台之前,你不知道他们要问什么,面对刁钻的问题,要有充分的准备和足够的‘炮弹来应对抵挡”。第三是匕首,“短兵相接,主动反问。比如有人纠缠新疆问题,我就反问‘你去过新疆吗?他一下就愣了,语境马上变成我向他介绍新疆。他会问‘我能去新疆吗?我说当然欢迎你去,希望你带着诚意而不是偏见去。”
这些“武器”是为了应对记者的“冷箭”,而刘晓明的最终目的,还是“化干戈为玉帛”,将尖锐问题变成西方民众了解中国的机会。“中国不是十全十美,我们欢迎各界善意的批评,但不能接受恶意攻击。”刘晓明说,在即将离任之际,一些西方媒体给他扣上了一顶“中国战狼鼻祖”的帽子。“而我说,之所以有‘战狼,是因为这个世界上有‘狼!必须要有战士和它们斗争,捍卫国家利益和民族尊严。”
此时,刘晓明已回到祖国。半个世纪中,他有28年在全球四大洲的赞比亚、美国、埃及、朝鲜、英国5个国家常驻,人生也留下许多遗憾。
外交官和家人聚少离多,忠孝两难全。首次常驻美国时,刘晓明的岳父去世,他和夫人没能见到最后一面。第二次常驻美国任公使时,他的父亲病危。当时正赶上朱镕基总理访美,完成接待任务后,他回国时父亲的后事都处理完了。持节英国期间,他的母亲突然病重,他在电话中对老人说:“我这就争取回去看您。”但仅两小时后,母亲就与世长辞。“由于驻外,父母在世,我们无法尽孝,即便走了,也不能好好送行。”当刘晓明终于回到这片他热爱并终生捍卫的土地上,早已是“子欲养而亲不待”。
第一次常驻美国时,刘晓明和1岁半的儿子告别。后来,他只有过一次两个月的回国休假。“儿子看到我根本不认识,我去抱他,他不让抱。”而当刘晓明结束休假,启程返美时,儿子又抱住他不放。等刘晓明再次回到祖国时,儿子已经6岁了。
看着当代外交官可以携父母和孩子随任,刘晓明非常羡慕,也为他们高兴。有亲人在的地方,才是家。只有祖国强大,才能给远在他乡的外交官更多关怀。受到关怀的外交官则更加忘我地工作,不辱使命。1月25日,刘晓明在离任招待会上用莎士比亚名言做结束语:“欢迎是永远含笑的,告别总是带着叹息。”叹别英伦三岛后,这位纵横半生的共和国外交使节踏上了归途,祖国母亲和国人正满含微笑……
刘晓明,1956年出生,广东人。1974年从大连外国语学院毕业后,进入外交部工作。曾先后在世界四大洲的赞比亚、美国、埃及、朝鲜、英国5个国家常驻。2009年,担任中国驻英大使。2021年1月31日,结束任期回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