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腹腔镜辅助阴式手术治疗子宫内膜癌的效果分析

2021-03-12张贺

中国实用医药 2021年6期
关键词:阴式生存率内膜

张贺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及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生活方式也随之发生了改变,子宫内膜癌的发病率越来越高。子宫内膜癌是发生于子宫内膜的一组上皮性恶性肿瘤。在我国,绝大多数子宫内膜癌患者为绝经期女性,其临床症状一般表现为阴道出现不规则出血、经期延长、下腹疼痛等,大部分病情在早期进行治疗可达到有效控制,但该病病情发展较快,且病死率较高[1]。目前对子宫内膜癌的发病原因并不明确,有研究认为,子宫内膜癌与遗传和患者生活方式等有关[2]。子宫内膜癌在临床上一般采用手术进行治疗,一般手术治疗后创伤较大,且术后并发症较多。而腹腔镜手术治疗对患者创伤较小,且术后恢复较快。但是单纯采用腹腔镜治疗对患者仍有一定创伤。随着医疗技术的逐渐发展,对子宫内膜癌进行治疗时采用腹腔镜辅助阴式手术,其能够降低手术后的创伤,效果更加显著[3]。本文就60 例子宫内膜癌患者为例,探讨腹腔镜辅助阴式手术治疗的临床效果,结果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5 年1 月~2017 年10 月在本院就诊的60 例子宫内膜癌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0 例。对照组患者年龄34~70 岁,平均年龄(55.31±7.85)岁;病理分期:其中G1 期、G2 期、G3 期患者分别为12、10、8 例;临床分期:Ⅰb 期、Ⅰa 期、Ⅱ期、Ⅲ期患者分别为6、13、6、5 例;腺癌患者25 例,腺鳞癌患者5 例。观察组患者年龄35~71 岁,平均年龄(55.61±7.65)岁;病理分期:G1 期、G2 期、G3 期患者分别为11、11、8 例;临床分期:Ⅰb 期、Ⅰa 期、Ⅱ期、Ⅲ期患者分别为6、12、7、5 例;腺癌患者26 例,腺鳞癌患者4 例。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纳入及排除标准 纳入标准[4]:①符合《妇科常见肿瘤诊治指南》中相关标准,且经过本院超声检查等方式确诊为子宫内膜癌患者;②体质量指数(BMI)≤35 kg/m2的患者;③对腹腔镜操作耐受的患者;④患者知晓本次研究,并自愿签署知情同意书。排除标准:①治疗前已经接受化疗等治疗的患者;②心肺肝肾功能严重不全的患者;③妊娠期、哺乳期患者。

1.3 方法 对照组采用单纯腹腔镜手术治疗,具体方式:患者取膀胱截石位,头低臀高位,在肚脐上方3 cm处作一切口作为穿刺孔,建立CO2人工气腹,气腹压力维持在12~14 mm Hg(1 mm Hg=0.133 kPa)。在下腹部合适的位置作两个切口,作为辅助操作孔,便于腹腔镜检查腹腔内的情况,取得腹水脱落组织、腹腔冲洗液进行病理检查。采用腹腔镜解决子宫圆韧带、卵巢动静脉游离,使用超声刀、高位钛对血管进行夹闭切除,然后再对膀胱子宫间腹膜切开、反折,有效清扫两侧髂总动脉淋巴结。

观察组采用腹腔镜辅助阴式手术治疗,具体方式:在手术前进行气管插管全身麻醉,让患者保持头低臀高位姿势,取膀胱截石位,在腹正中做手术切口,手术切口约1 cm 大小,建立CO2人工气腹,利用腹腔镜查看肠管、胃、肝、腹腔以及大网膜等腹腔脏器,检查子宫、双侧附件的情况。对双侧输卵管峡部进行电凝处理,取300 ml 0.9%的氯化钠溶液有效冲洗腹腔、盆腔,然后充分暴露左右侧圆韧带,在距离宫角2 cm 处切除左右两侧附件及圆韧带,再分离宫旁结缔组织,并切断双侧骶主韧带与子宫动脉,环切阴道穹窿,取出切除完整的子宫及双附件,随后对阴道残端及腹壁穿刺孔进行手术缝合。在骶前纵向上打开后腹膜,有效清扫闭孔窝内及髂内动脉区脂肪组织、淋巴结。

1.4 观察指标 ①比较两组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肛门排气时间、留置导尿管时间、住院时间。②比较两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切口感染、盆腔淋巴囊肿、尿潴留、肠梗阻)发生情况。③通过电话或微信回访,通知患者定期复诊,对患者术后1、2、3 年的生存率进行调查并比较。

1.5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22.0 统计学软件进行数据统计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 ()表示,采用t 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采用χ2检验。P<0.05 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手术相关情况比较 观察组术中出血量少于对照组,手术时间、肛门排气时间、留置导尿管时间及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手术相关情况比较()

表1 两组患者手术相关情况比较()

注:与对照组比较,aP<0.05

2.2 两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比较 对照组发生切口感染3 例,盆腔淋巴囊肿2 例,尿潴留3 例,肠梗阻1 例,并发症发生率为30.00%(9/30);观察组发生切口感染0 例,盆腔淋巴囊肿1 例,尿潴留1 例,肠梗阻0 例,并发症发生率为6.67%(2/30)。观察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455,P<0.05)。

2.3 两组患者术后生存率比较 对照组手术后第1 年生存24 例、生存率为80.00%,手术后第2 年生存19 例、生存率为63.33%,手术后第3 年生存12 例,生存率为40.00%;观察组手术后第1 年生存29 例、生存率为96.67%,手术后第2 年生存26 例,生存率为86.67%,手术后第3 年生存22 例,生存率为73.33%。观察组术后1、2、3 年生存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043、4.356、6.787,P<0.05)。

3 讨论

临床上对于子宫内膜癌多采用手术进行治疗,腹腔镜对于子宫内膜癌的治疗效果较好,对比传统的开腹手术,术中出血量和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明显减少,且手术创伤较传统开腹手术小[5-7],在治疗过程中建立的人工气腹能够使医生更清晰的观察腹腔情况,提高手术成功率,手术后恢复时间更短[8,9]。随着医疗技术的不断进步,发现腹腔镜辅助阴式手术治疗子宫内膜癌能够达到更好的临床效果,减少术后并发症,手术创伤更小,还能减少手术对子宫周围脏器的影响。

本次研究中,观察组术中出血量少于对照组,手术时间、肛门排气时间、留置导尿管时间及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可以看出腹腔镜辅助阴式手术能减少手术后恢复时间,促进患者康复。子宫内膜癌手术后易发生并发症,对比两组术后并发症的发生情况,结果显示,观察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455,P<0.05)。对于手术后生存率,结果显示,观察组术后1、2、3 年生存率分别为96.67%、86.67%、73.33%,均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0.00%、63.33%、40.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043、4.356、6.787,P<0.05)。上述结果与周倩[10]的研究结果基本一致。

综上所述,采用腹腔镜辅助阴式手术治疗子宫内膜癌患者,其手术操作更加简单、安全,可有效减少术后并发症,对提高患者生存率具有重要作用,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猜你喜欢

阴式生存率内膜
牛子宫内膜炎病因与治疗
“五年生存率”不等于只能活五年
人工智能助力卵巢癌生存率预测
什么是阴式手术
你真的了解子宫内膜息肉吗
日本首次公布本国居民癌症三年生存率
“五年生存率”≠只能活五年
肥胖患者非脱垂子宫阴式切除术50例临床分析
阴式切除手术治疗子宫脱垂的临床探析
三维超声在颈动脉内膜剥脱术前的应用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