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继周:多发一份光和热
2021-03-11
“每天都感觉时间不够用,还想要多发一份光和熱。”尽管已经97岁高龄,但任继周说,草业科学研究路途漫漫,不能停下脚步。
任继周是我国草业科学的奠基人之一。1950年,他和妻子从江苏南京远赴甘肃,71年扎根西北大地,从事草业相关的教学与科研工作。
在他身上,有多个“第一”:研制出我国第一代草原划破机——燕尾犁,创建我国高等农业院校第一个草原系,主持制订我国第一个全国草原本科专业统一教学计划,成为我国第一位草原学博士生导师……
1、科学报国,为改变国民膳食结构投身牧草学
“我曾念过5个中学,大都不超过半年。”任继周说,读中小学时,他在鲁鄂川渝等地辗转。当时读书条件非常艰苦,就连课本也是倒茬使用,“高年级读完,再传给低年级”。
彼时,任继周体弱多病,身边的青少年也大多如此。忍饥挨饿的同胞们营养不良、面黄肌瘦的情形,让他暗下决心报考畜牧专业:改变国人膳食结构、让国人更加强壮。
1948年大学毕业后,任继周接到我国著名兽医学家盛彤笙的邀请,受聘于兰州国立兽医学院。“盛先生也认为国人体质孱弱,决心改变国民食物结构。这和我的想法不谋而合。”任继周说。
经学校安排,任继周又以兽医学院助教的身份,留在南京跟随我国草业科学奠基人王栋教授进修牧草学。1950年,任继周离开南京前往兰州。“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与牛羊同居,与鹿豕同游。”临行之前,王栋如此赠言,勉励他扎实工作、踏实做人,做出一番事业。
当时,从西安到兰州还没通火车,走土路、睡土炕,任继周用了21天才抵达。“甘肃生态类型丰富多样,横跨长江流域、黄河流域,还有内陆河流域的荒漠地区。从湿润到干旱、从低海拔到高海拔,这里草地类型丰富多样,我可不能放过这块宝地。”他在甘肃扎下根来,潜心研究。1954年,任继周执笔的《皇城滩和大马营草原调查报告》出版,这是我国第一部草原调查专著。
2、夜宿高原,建立首个高山草原定位实验站
深入开展草原定位研究,必须建立实验站。
这是我国第一个高山草原定位实验站。“夜闻狼嚎传莽野,晨看熊迹绕帐房。”任继周曾如此记载当年状况。2年之后,马营沟实验站才盖起了几间房子。
建站初期,任继周每周前3天在兰州教学,后4天到实验站工作。从火车站到马营沟,山路蜿蜒崎岖,河水冰冷刺骨。为了不耽误上课时间,他凌晨4点钟就得起床赶火车。就是在这样艰苦的条件下,任继周在全国率先开展了草地改良研究。
通过实地调查,他发现青藏高原的草场是草根絮结密实的草毡土,不透水、不通气,牧草也长得不好;而在一些老鼠洞旁边,草却很茂盛。于是,他开始了划破草皮实验。在当时搞农机研发的部门帮助下,燕尾犁被成功研制出来。不翻土,仅划破草皮且不破坏草原,燕尾犁可增加通气、透水效果,原来仅有两三寸高的草能长到半米左右,产量成倍增长。现在,划破草皮已成为我国四川、甘肃、青海等省份以及西藏自治区等地大规模改良草原的常规方法之一。
1973年,任继周带领的学术集体还提出了评定草原生产能力的指标——畜产品单位。这一指标体系的提出,结束了各国各地不同畜产品无法比较的历史,后来被国际权威组织用以统一评定世界草原生产能力。
3、坚守西北,90岁仍坚持在课堂上授课
1985年,甘肃临泽县一个面积5000亩的牧场因老化、负担重且无人管理。经与当地沟通,任继周建立了荒漠草地实验站,种植牧草并开展相关研究。
任继周在研究过程中,首先提出农业系统耦合、系统相悖理论,指出草地农业中不同亚系统间的系统相悖是中国草地退化的根本原因,而不同亚系统间的系统耦合和草地农业系统外延与种植业、林业等系统的耦合是遏制草地退化、提高草地生产能力、实现可持续发展的根本途径。这得到国家科学基金委支持,这一理论的应用,实现了山地(祁连山)—绿洲(临泽)—荒漠(北部荒漠)系统耦合,产能提高了2.5倍。
1995年,任继周当选中国工程院院士,这也是我国首位草业科学领域院士。国内的一些地区以及国外高校和科研机构纷纷向他发出邀请,但都被他一一拒绝:“我的草原生态研究所就在兰州,我哪里也不去。”
2002年,任继周到兰州大学草地农业科技学院担任名誉院长、博士生导师。2014年秋,经过多年准备,“农业系统发展史”与“农业伦理学”课程在兰州大学开班。“农业伦理学”第一课上,90岁高龄的任继周思维敏捷,一个小时全程站立授课。之后,他又积极组织编写并出版《中国农业伦理学导论》。
由于贡献突出,任继周获得了新中国成立60周年“三农”模范人物和新中国成立70周年“最美奋斗者”荣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