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灵县:特色手工业闯出脱贫路
2021-03-11
科学导报 2021年12期
“巧娘”们正在用杞柳条、玉米皮编织坐垫、座椅、花篮等工艺品,一片繁忙景象。“巧娘”告诉科学导报记者,她们正在赶制“河南年货节”订制的1500件野餐篮,年前,为了踏踏实实过好年,她们一直在加班加点与时间赛跑。
为了解决深度贫困地区贫困群众收入单一、发展动力薄弱等问题,广灵县建设了扶贫手工业园区,大力扶持巧娘宫手工编织、鸿棉制衣、旭隆仿古灯笼等手工业加工产业,使这些产业从小作坊变成公司化经营。利用“巾帼带头人+合作社+基地+贫困妇女”的模式,为农村贫困人口提供灵活的就业平台。2月22日,“巧娘”张树琴对记者说,“我现在已经完全掌握了手工编织技能,以后我也能补贴家用了。”身有残疾的张树琴不能干重活,去年她被招收到广灵县巧娘宫合作社,在家里编织,每月合作社派人收成品,月入1500元左右,对此她感到非常满足。
“广灵巧娘”是广灵县一张靓丽的产业扶贫名片。近年来,广灵县委、县政府将产业扶贫作为治本之策,以“双十双百”产业扶贫示范工程为统领,形成多产融合、互促共进的产业扶贫大格局。2017年投资1.16亿元建成了县级“扶贫手工业园区”,而且各乡村还建成涵盖制衣、编织、食品加工等37类工种的“扶贫车间”109家,辐射带动2937名贫困人口在家门口稳定就业增收。“广灵巧娘”以居家经济、炕头經济为主要模式,带动2400余名贫困家庭妇女就业增收的做法,成功入选山西省脱贫攻坚典型案例。
“闯关东,下江南,不如在家编花篮。”这个流传于晋北深度贫困县的一句顺口溜,鞭策“巧娘”们用手编织出一个闯脱贫路的利器。他们的梦想不仅仅只停留在“炕头上”,而是最终让“广灵巧娘”这一品牌走出国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