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质疑点燃文本深度阅读的思维火花
2021-03-11吴佩
吴佩
新《语文课程标准》指出:“阅读教学的重点是培养学生具有感受、理解、欣赏和评价的能力。逐步培养学生探究性阅读和创造性阅读的能力,提倡多角度、有创意的阅读,利用阅读期待、阅读反思和批判等环节,拓展思维空间,提高阅读质量。”可见,现代阅读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的对话过程。传统阅读教学是老师问学生答,你来我往的是教师和学生,教材成了中介;现代阅读的主体应确立为学生与文本,教师只是中介,不可越俎代庖。文本是作者在彼时彼景创作出来的能投射个人阅历、志趣、情感、思想的作品,有强烈的个人色彩和艺术的含蓄、意蕴的隽永。而学生因人生经历单薄、知识储备欠缺等原因会与文本之间发生摩擦和碰撞,需要在问题的探究消解中与文本达到最大的融合,以获得阅读审美能力的提升。如何引导学生找到文本中能投射作者强烈主观色彩的密码来质疑剖析、合作探究,以达到与文本的深度交融,这是教师作为课堂阅读教学“中介”的任務和职责,这也是激发学生思维点燃课堂、获取成功阅读体验、重建信心开启心智的关键。作者作为有阅历有思想的独特个体,他们投射在文本字里行间的表达肯定有不同寻常的地方,引导学生细读文本,找到这些非比寻常之处,就能走近文本、解锁主旨。
一、关注强调处,精准领悟文本
选入中学语文教材的课文,大部分是古今中外的名家名篇,内容含蓄,语言凝练。文章中重复出现大同小异或完全一样的语句内容定是作者刻意为之,是作者留在文本中强烈等待读者去捡拾能打开心房的钥匙,教师若能引导学生留意推敲、仔细咂摸,必要时根据学生的认知障碍补充相关的新知识,进行阅读拓展,就能探究作者隐藏其间的意图,就能对文本主旨有更精准的领悟。
朱自清的代表作《背影》中“聪明”一词在一个自然段中连续出现了两次,第一处:“行李太多了,得向脚夫行些小费,才可过去。他便又忙着和他们讲价钱。我那时真是聪明过分,总觉他说话不大漂亮,非自己插嘴不可。”第二处:“而且我这样大年纪的人,难道还不能料理自己么?我现在想想,我那时真是太聪明了!”这两处“聪明”就值得引导学生质疑品味。学生围绕这两个“聪明”揣摩彼时求学青年时期“我”和写这篇文章已为人父时“我”的心理,教师可适时给出朱自清父子关系的背景资料,引导学生发现作者情感变化,从而领悟到当儿子成为父亲后,曾经的隔阂矛盾也因“父亲”这一共同身份,因血浓于水的亲情而烟消云散、冰释前嫌。文本中还出现了四次流泪,在前面对两次“聪明”的留意质疑、推敲咂摸后,学生对其背后作者当时的心理状态就能准确把握。抓住《背影》重复出现的语句开展充分的质疑探究后,学生不再将本文主题理解为单纯的父爱,他们会感受到朱自清“年少不懂父背影,读懂已然为父时”的懊悔和戚然,在字里行间触摸到了令人动容的两代人的和解、彼此深深牵挂的父子情。
《醉翁亭记》里反复出现的“也”,值得在朗读上好好咂摸,除此以外,作者的称谓也反复出现,有自号的“醉翁”,有“颓然乎其间”的“太守”,还有“庐陵欧阳修”,如此强调,能读到作者怎样的真实心声?引导学生发现这些大同小异的表述并开展质疑,教师当好文本和学生之间深度融合的中介,适时引入欧阳修相关背景资料,学生就能在字里行间触摸到千年前那位人生遇挫后寄情山水、热爱百姓、不忘初心做真我的伟大灵魂。《卖油翁》中重复出现的“无他,但(惟)手熟尔”也是值得琢磨的质疑点,真的“无他”?“手熟”的背后是什么?教师可补充“庖丁解牛”“轮扁斫轮”的故事,引导学生领悟探究熟能生巧的精湛技艺靠的不只是反复练习,更需要用心、静心和专心。
文本中重复出现、反复出现的内容是作者强调的内容,如此强调定然有用意有深意。这些强调处很容易发现,能激发学生探究的热情。引导学生留意在这些“无疑之处”去质疑,去发散、深化思维,定会让语文课堂呈现鲜活生气。
二、聚焦矛盾处,深入探析文本
名家名篇里的文学艺术形象都是天衣无缝水乳交融的,那么文本中那些看似截然对立的矛盾点就是进入文本的钥匙,是作者的真实用意,就此质疑探究,一定是深入文本探析作者行文主旨的不二法门。教学中,教师应当好“中介”,引导学生抓住这些矛盾点质疑,甚至穿针引线设置新的矛盾,引起学生探讨的热情和兴趣,让学生的思维与文本进行有效的冲突和碰撞,以期达到提升阅读理解能力。
文言经典篇目《桃花源记》中,引导学生留意矛盾点,如:“避秦时乱”与世隔绝的桃花源人在“晋太元中”被渔人发现时,两个朝代相隔至少四百多年,怎么会“男女衣着悉如外人”?完全与现实相悖。“处处志之”的桃花源渔人再也找不到也罢了,高尚士刘子骥也“未果”,还“寻病终”?这些看似无厘头却围绕着矛盾点展开的问题一旦解决,千年前陶渊明身处乱世中明知没有“桃花源”,却依旧会在笔下呈现如此灵魂栖居之所的良苦用心就能让学生跨越时空感知,文本的深度解读迎刃而解。
小说里人物言行心理的矛盾、情节发展的矛盾,都是深入探究人物性格、领悟作者意图的有效质疑点,从矛盾入手来质疑解疑往往能牵一发而动全身:《台阶》中父亲如此强烈企盼建筑高台阶,好不容易建成后父亲却感到很不自在并加快衰老;《变色龙》里围绕狗的主人是谁而不断反转的矛盾情节;《孔乙己》里“是站着喝酒而穿长衫的惟一的人”“大约孔乙己的确死了”等截然相反表达的矛盾处……
通过聚焦矛盾,探究分析,当矛盾解开、豁然开朗时,就能与文本中的人物与作者共情共鸣,真正深入文本,领悟作者意图,获得审美享受。
三、体味留白处,有效挖掘文本
“留白”是中国水墨画中的一种艺术表现形式,也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一种理念。语文教材中有不少文本也存在着“留白”的地方,即在文本中不直白地表达作者的意思,而是留有空白,需要读者去发现去补白、去思考去探究。这些“留白”处看似平淡无奇,一不留神就会被忽视,需要细细琢磨才会觉得别有洞天,如同发现隐匿在青草间的虫草,会有意外发现的惊喜和乐趣。
《我的叔叔于勒》中,也有不少情節的留白,于勒的第二封信有不少漏洞,身体好、生意好的于勒怎么不接着挣更多的钱尽快衣锦还乡,却“到南美去作长期旅行”?他身上到底发生了什么事儿?并且一去十年没有回音,精明的菲利普夫妇却从不怀疑,在遇到于勒前一直充满期待,如果一直没有碰到落魄的于勒,他们的生活状态和态度会一如往常吗?引导学生在文本中寻找留白产生的疑问和补白想象的合理解释,学生会认识到菲利普夫妇生活太拮据,这样物质窘迫的生活让他们痛苦不堪,于勒的信就成了支撑他们不那么痛苦活下去的唯一救命稻草、精神支柱,即便虚无,聊胜于无。十几年构造的梦幻泡沫被现实一点即破,连虚无的寄托都不复存在,未来的漫长岁月全家人富有仪式感的穿戴整齐到港口散步的家庭活动也不会有了……学生通过补白体味这些文本空白处,就能领悟到了莫泊桑笔下小人物身处当时金钱至上社会背景下的无奈与悲凉,也就更珍惜流淌在约瑟夫和于勒身上自然朴素真诚的爱与同情的美好。
文本留白处虽不像文本重复强调处和对立矛盾处般易察觉,但仍有迹可循,或不合常情或不合常理,需要学生结合知识储备和生活体验静心细读方可得。若能引导学生在文本平淡无奇的留白处发现玄机,则在获得阅读探究成就的同时还能培养学生静心细读文本的好习惯,受益终生。
以上所述的三处对文本深度解读的密码,学生可以结合具体文本综合运用。如鲁迅的《故乡》中有一处容易被忽视的情节——认生羞涩的“宏儿”“飞出”迎“我”,无比期待着坐车坐船看外面的世界,真出发时,才坐上船就惦记着回来。聚焦这个前后不一的矛盾点,让学生发挥合理推测,补白宏儿与水生相处短短一天发生的点滴,进而想象长大后他们的生活会是怎样的,学生就会深刻认识到他们会重蹈父辈们辛苦辗转麻木的人生路,理解了作者借“我”这一形象发出开辟一条充满希望人生路的呐喊,结合小说关于“海边碧绿沙地”“深蓝的天空挂着一轮金黄的圆月”这一有意重复画面的质疑解读,学生在对作者深邃的主题深刻领悟的同时真切感受到了鲁迅强烈的责任感、使命感。
引导学生抓住文本解读的三处密码学会质疑,真正走入文本,获得自己的领悟和体验,文本的价值得以真正发挥,学生的精神生活也会因语文学习而更丰盈。
学生善于质疑的前提是敢于质疑。课程标准中提倡“要珍视学生独特的感受、体验和理解”,就是要放飞学生的思维,提供争鸣的话头,还原阅读的本真。尽管在很多时候,我们从课堂上所收获的这种所谓的个性化“感受、体验和理解”,往往是幼稚的、肤浅的,甚至是离题万里、风马牛不相及的,譬如,《背影》中父亲“违反交通规则”,《皇帝的新装》中骗子是“义骗”等课堂现象,但这样的误读恰恰是学生在身处文本理解盲区时最真实的声音,教师要秉着呵护学生自尊自信和质疑探究精神的初心,不无视回避不简单否定,将学生的肤浅理解通过引导质疑探究以深入,自然而然带入正轨,达到文本价值与学生独特体验的完美结合。如此,学生方能在自由宽松充满信任和爱的环境下任个性思维驰骋,学会独立思考,养成自主阅读的习惯,形成卓然不群的见识。
参考文献:
[1]李祖贵.语文的突围[M].武汉:长江出版社,2011.11.
[2]庄璇.引导适时质疑,培养语文思维能力[J].读与写(教育教学刊),2019(08):82-82.
[3]张静.质疑式阅读教学中的教师引导策略[J].语文教学通讯(初中),2016(11):44-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