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使老师”李溶溶
2021-03-11昕雨
昕雨
2020年9月10日教师节,央视新闻直播间正在邀请李溶溶参加节目。直播期间,李溶溶几度哽咽,深情讲述了自己这些年的经历。主持人问:“好老师的标准是什么?”她回答:“对孩子保持一份爱心、童心和耐心,就是一名好老师。”
很难想象,这个甜美活泼的90后女孩,其实是一名听障特教老师。当许多同龄人将目光投向风光的高薪行业时,李溶溶却在特教岗位默默坚守了10年,被誉为“天使老师”。
世界那么大,偏偏遇见你
2009年,18岁的李溶溶就读于湖北武汉一所高校的建筑专业。刚上大学,时间充裕,李溶溶与好友一合计,两人来到学校附近的夜市摆地摊,1个月下来竟有万余元收入。同学笑言:“溶溶,将来你开店做老板吧!”
然而,一次偶然,却为李溶溶打开了人生的另一扇门。2010年6月的一天晚上,李溶溶在电视上看到一则小葵花康复中心的招聘广告。“原来学校周围还有这么一所特殊学校,我或许能帮上忙。”高中时就做过志愿者的李溶溶毫不犹豫地做了决定。
带着买好的小礼物,第二天一大早她就来到康复中心,刚进门便被眼前的一幕惊呆了。一个四五岁的小男孩使劲揪着爸爸的衣服,哭得撕心裂肺,但那个年轻爸爸却头也不回地走了。李溶溶一个箭步冲过去,把满脸是泪的孩子抱进怀里,却猛然发现,孩子的头上长着密密麻麻的癞痢,摸上去像套着一层硬壳。“太可怜了!” 李溶溶的眼泪忍不住流了下来。
李溶溶放心不下这个小男孩,于是去做了康复中心的志愿者。她买来双氧水和消毒液,每天为男孩精心换药涂抹,整整1个月男孩才彻底痊愈。
渐渐地,李溶溶了解到,来康复中心学习的几乎都是有语言障碍的孩子,其中绝大多数因听障植入了人工耳蜗或佩戴助听器,也就是俗称的“耳蜗宝宝”。因前期听觉缺失,耳蜗宝宝们的语言发育大受影响,要经过成百上千次训练才能学会一个简单的发音。做志愿者的每一天,老师的执着和耐心、孩子的天真与渴盼、家长的无助和泪水,交织在一起,狠狠撞击着李溶溶的心。“如果能凭借我的努力,改变一个孩子乃至一个家庭的命运,是一件多么有价值的事!”
1个月后,李溶溶决定留下来做一名助教老师。这个选择让她的同学大跌眼镜,更遭到父母的强烈反对。倔强的李溶溶铁了心,第二天就一个人搬到江夏租房住。
那是一段艰难又快乐的日子。李溶溶每月800元的工资,将近一半都花在孩子们身上。每天,大学的课一结束,李溶溶便马不停蹄地赶到康复中心,下班后还要带一两个孩子回家。不足8平方米的蜗居,洗手间在地下室,烧水还要自己提上来,但再简陋的条件也影响不了她和孩子们相伴的快乐。两个板凳一拼,坐在上面唱儿歌,做游戏,笑声连连,以至于每次下班时,孩子们都抢着要跟她走。
李溶溶的坚持最终得到了父母的理解。2011年8月的一天,父母来看看女儿过得怎样。住所、学校、孩子,父母一个个看过来,李溶溶滔滔不绝地讲述着。父亲起初一言不发,临走时才开口:“既然留下来,你就要好好爱这些孩子。”李溶溶的眼眶顿时红了。生活的简朴、路途的奔波以及工作上的困难,这1年来所经历的一切如潮水般涌上李溶溶的心头,但所有的苦和孩子们的笑脸相比,又算得了什么!
不论有多难,决不放弃你
教会“耳蜗宝宝”说话远比想象中要难得多。为了让新来的孩子尽快适应环境,拥抱和爱抚是李溶溶的法宝。不带任何矫饰的热情和关爱令孩子们很快就喜欢上眼前这个时尚又美丽的大姐姐。尽管如此,教学中的困难依旧像座大山,横亘在李溶溶面前。
“宝宝,这就是声音!”李溶溶手拿一面小鼓,在两岁的琪琪面前连敲3声,夸张的表情和手势立刻吸引了孩子的视线。她又绕到孩子背后连敲3声,“宝宝,这就是声音!”随之,三角铁、钥匙、拍手声轮番上阵,各种不同的声音,同一句话语,只为让孩子在不断的重复中察觉声音。但连说七八百遍后,琪琪仍一脸茫然,李溶溶心里满是挫败感。
为了感同身受,李溶溶特意借了一副大功率助听器。戴上的那一刻,四面八方的声音迅速向耳边扎过来,嘈杂又刺耳。“要在這样杂乱的环境中准确找到需要学习的声音,宝宝们太难了!”一天下来,李溶溶真切地感受到了孩子们的难处。
自那之后,李溶溶不再焦躁,而是静下心来钻研教学方法。用小纸条让孩子感受嘴里呼出的气流,挡住嘴巴让孩子减少对老师嘴型的依赖,用道具让孩子记住某一个字的发音……做梦都在想办法的李溶溶研究出了许多小妙招,渐渐成为众多耳蜗宝宝家长心中的“天使老师”。
许多耳蜗宝宝会伴有发育迟缓,每个人的认知能力和理解能力都不一样,一百个孩子也许要用一百种不同的方法才能教会发音。2014年春天,一个患有面瘫、名叫丁丁的孩子,在妈妈的陪伴下慕名而来。丁丁的妈妈眼中含泪,紧紧拉住李溶溶的手。原来,为了给丁丁做人工耳蜗,家里借了几十万元,可是丁丁在武汉多个康复中心辗转4年,仍旧不会说话。“如果再学不会,我不知道该怎么活下去了。”
李溶溶心里沉甸甸的。经过深思熟虑,她为丁丁量身定做了一套训练方案。每天用柔软的牙刷,分别蘸上热水和冷水,去刷丁丁的脸和舌头,让他感受肌肉的运动;带他不停地跑步,爬楼梯,让他习惯正确运用气息;有时会故意逗丁丁笑,因为笑的时候声带是最放松的;有时会让妈妈假装离开,骗丁丁哭,让丁丁把声音放出来……
经过两个月努力,5岁的丁丁终于发出了人生中的第一声“妈”。那一刻,李溶溶流下了激动的泪水。1年后的毕业典礼当天,丁丁的妈妈为李溶溶送来感谢的锦旗,还拉着已经能像正常孩子一样说话的丁丁感谢道:“溶溶老师,是你给了孩子新的生命。”话音未落,这对母子已泪流满面。
从教10年,李溶溶收获的不仅是感动,还有应对孩子各种不良行为的宝贵经验。一次,一个新来的4岁宝宝想回家,满地打滚,又哭又闹。李溶溶没有生气,而是微笑着找来别的小朋友做示范,每练对一次就在本子上画对勾,练够次数便可以离开。一连几次示范,新来的宝宝终于领会了李溶溶的意图,爬起来跟着练习。从下午2点到晚上8点,整整6个小时,李溶溶为任性的孩子上了一堂温和而坚定的“规矩”课。
由于康复中心的全托宝宝多,除了教孩子们说话,李溶溶还要照顾他们的日常起居。剪头发,洗衣服,清理大小便,她早已驾轻就熟。几年不见的老同学来单位找她,发现当年娇滴滴的小姑娘如今竟成了无所不能的“女汉子”,不禁大发感慨。李溶溶却笑着说:“当老师不就应该爱孩子吗?我就是在做一件老师本来就该做的事情啊。”
愿每个听障宝宝都被生活温柔以待
“做特教老师,不是简单地教孩子说话,更要培养他们自信乐观的性格。”很多听障孩子自卑内向,本能地躲避人群。为了鼓励他们,在日常教学中,李溶溶只要看到一点点进步,就会给他们一个大大的拥抱,再用夸张的表情大声夸赞“你真棒”。
每到节假日,外省的全托宝宝无法回家,李溶溶便带他们出去过节,自己掏腰包请吃炸鸡,吃完再去超市逛逛。人来人往中,宝宝们渐渐学会在真实的社会里如何与他人交往,羞涩与胆怯也在不知不觉中消失了。
在李溶溶的影响和教育下,耳蜗宝宝们越来越开朗自信。每天,只要李溶溶往教室门口一站,手臂一张开,孩子们立刻快乐地飞奔过来,挤在她的怀里。“妈妈”是所有康复中心的孩子对李溶溶的称呼。“妈妈”一来,教室里顿时充满了欢声笑语。
一次,李溶溶陪父亲去医院检查身体,心脏病三级的诊断结果如雷轰顶,她强忍着大哭一场的冲动返回康复中心。同事们没有看出李溶溶的反常,一个小女孩看出来了,悄悄走过来,在李溶溶耳边说:“李老师,不哭。”这句话让李溶溶瞬间泪流不止。
李溶溶特别感动,“我的宝宝们太暖了,你爱他们一点点,他们会给你很多很多的爱。”
然而,生活不总是阳光明媚。有一回,李溶溶带孩子们去逛超市,一个陌生人突然对孩子们头上的耳蜗天线产生了兴趣:“这是什么?”李溶溶解释后,那人恍然大悟:“原来就是哑巴呀!”这件事让李溶溶很郁闷:“戴耳蜗和戴眼镜有什么区别?”
2019年3月,李溶溶上课的视频被家长发到网上,获得800多万的点击量。点开视频,她惊讶地发现,评论最多的居然是耳蜗宝宝的妈妈。李溶溶下班后一條一条地回复,直到凌晨1点,整整回复了1个星期。想到前段时间孩子们遇到的误解,再看看这些急于求助的宝妈,李溶溶决定开设抖音账号,用于发布教学视频,传授发音技巧,帮助更多的耳蜗宝宝。至今,李溶溶已发布了400多个视频,获得900多万点赞。
2019年12月15日,李溶溶突然收到一束美丽的白玫瑰,送花的人是谁呢?她在微信群里问,可是无人回应。1天后,一个陌生人主动联系她:“我是杭州的一名山区支教老师,通过你的抖音视频,教会了班里一个小女孩一直都学不会的发音。溶溶老师,是你让我相信,只要持久地重复,我们可以创造奇迹。你,就是我心里的一束光。”这番话深深打动了李溶溶,自己的坚持和努力除了能帮助听障宝宝,还能增强年轻的从业者对特教这一行业的信心,真是太让人欣慰了!
2020年春节前,由于耳蜗宝宝大多家在外地,很早便放假了。没想到,随之而来的新冠肺炎疫情将李溶溶留在了武汉。从封城的那天起,孩子和家长的问候纷至沓来,“李老师,孩子天天念叨你,你一定要保护好自己呀。”这份关心让她心里暖暖的,也支撑她度过最初的孤单和恐慌。
2月9日之后,李溶溶投入到紧张的线上教学中,每天将近9小时的工作量,写教案直到凌晨。她给每一个孩子打了电话,叮嘱他们要照顾好自己。“溶溶老师,我想您啦!”“溶溶老师,您是我的彩虹公主。”每当疲惫时,看着孩子们拍的视频,听着那奶声奶气的声音,李溶溶瞬间就能量满满了。
疫情过后,生活继续着忙碌。7月,李溶溶又遇到了新的挑战。3岁的外地耳蜗宝宝小艺做过唇裂手术,嘴巴难以闭合,还伴有发育迟缓,连模仿拍手都不会。整整一个半月,她不厌其烦地教了几万次,直到小艺终于用稚嫩的声音喊出“妈妈”。那一刻,小艺的妈妈喜极而泣。
“我这辈子,做好一件事——爱他们,就够了。遇见宝宝们是我的幸运,他们才是我的天使。”只要谈到耳蜗宝宝,李溶溶的话多得说不完。未来,她准备将自己10年来的从教经验记录下来,写一本宝妈们都能看懂的书,让更多耳蜗宝宝受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