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1946年梅兰芳为何推拒赴日演出

2021-03-11贺越明

世纪 2021年1期
关键词:公演文汇报访日

贺越明

趙建中先生在《梅兰芳第三次赴日公演纪事》(载《世纪》2020年第1期)中提到,“梅兰芳曾于1919年、1924年两次赴日公演”,然后描述他第三次亦即1956年5月下旬应日本朝日新闻社之邀率京剧代表团到日本公演的盛况。其实,1956年的十年前,这位京剧艺术大师有过第三次赴日演出的机会,但被他明智地推拒了。引发梅兰芳这样做的,是来自《文汇报》进步报人的婉言忠告。

1946年3月,陈霞飞进入《文汇报》当记者,主要采访市政和文化新闻。不久,她风闻梅兰芳奉国民政府之命,将东渡日本演出,颇不以为然。她向该报总主笔徐铸成禀告此事,并征询他的意见。徐铸成听后说:“那你可以代表《文汇报》去访问一下梅先生,表示舆论不同意他访日演出。”于是,陈霞飞到梅兰芳演出的剧场访问他,直接问他是不是将奉当局之命赴日访问演出,还表示舆论不同意他访日。当时梅兰芳已化好妆,正准备上场,便匆匆答道:政府是有这个意思,既然对此有不同意见,我可以考虑。之后过了很久,一直没有梅兰芳动身赴日演出的消息。一天,陈霞飞出席因事到沪的大学同学之父、成都市市长陈离的宴请,恰巧梅兰芳也获邀赴宴,在席上告诉女记者,正是因为她的那次访问,使他向当局提出舆论“不赞许”,他不愿去日本访问演出。时间拖久了,此事也就作罢。显然,经报人的提醒,梅兰芳意识到距抗战胜利不过一年,访日演出有悖民众心理,时机并不适宜,遂对当局表明不能应命赴日的立场,使之未能成事。

这段往事,载于陈霞飞所撰《艰难时世峥嵘岁月——追忆我在文汇报的记者生活》,收入《从风雨中走来:文汇报回忆录·1》(上海,文汇出版社,1993年1月版)一书。梅兰芳固然是谦谦君子,从善如流,而在这件事上所以如此,还因为他与《文汇报》有着良好的关系,对这份进步报纸的报人很尊重。据郑重先生所著《风雨文汇(1938-1947)》(上海,东方出版中心,2008年1月版)记述,1945年抗战胜利后,《文汇报》9月7日刊出副刊主编柯灵的专访《在庆祝胜利声中 与梅兰芳先生一席谈》,向读者介绍了日占时期蓄须明志拒不演戏的这位京剧名旦近况,也传达了他渴望重返舞台的迫切心情。同年10月10日,梅兰芳开始登台演出,《文汇报》以显著的编排发表他的文章《登台杂感》,配有其肖像和戏装照,还刊布醒目的演出广告,标明其在兰心大戏院首演的剧目为富有民族意义的《费贞娥刺虎》。故此,当翌年该报的记者和总主笔认为梅兰芳此时访日演出不妥,出于爱护他的目的明确表示不同意时,便获其采纳而作出正确的决断。

(作者为文史学者)

猜你喜欢

公演文汇报访日
内蒙古旅游演艺产品发展探析
青年革命诗抄/怒斥《文汇报》读3月25日《文汇报》有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