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心“老漂”他乡扬名
2021-03-11王宇
王宇
他乡没法安放晚年?“老漂”漂在外地无法发挥余热?……这些对“老漂族”的刻板印象,被67岁的何星辉全部击碎。从四川广安来到湖南长沙的5年里,他把他乡当成故乡,组建志愿队护送孩子们上学,推动建设学校附近的人行天桥……因为“好管闲事”,他获得了长沙市“最美志愿者”等诸多荣誉。
组队护学,5年风雨无阻
2014年底,何星辉来到长沙市梅溪湖街道金茂社区帮忙带孙女,每天接送孙女上学放学。梅溪湖路附近有两所学校,路上人多车多,路口常有人车抢道的现象。担心小孩子遇到危险,他每天把孙女送到学校后便回到路口,帮忙指挥交通、护送小孩过马路。这样坚持了一星期后,几位热心家长被他感动,也加入了护学行列。何星辉给家长们分组排班,又集資买来口哨和红马甲。从2015年开始,上学的日子,每天早上7点到9点、下午3点到5点,何星辉都会出现在学生必经的路口。
何星辉说,他经常会收到家长们送来的礼物,有蔬菜、感冒药等,下雨时还有人送来雨伞,“礼物虽普通,但令我很感动”。
推动建设人行天桥
在“管闲事”的过程中,何星辉感觉自己逐渐成了这个陌生城市中的一员。
2017年,何星辉看到一则“学生放学时被货车撞倒”的新闻。他突然想到:如果学校那个路口有一座过街天桥就好了!何星辉立马找到学生家长们征求意见。大家一致认为:在那个路口修建过街天桥很有必要。在家长们的推选下,何星辉成了“推动建设天桥”小组的牵头人。何星辉从专业人士那里了解到,申报修建天桥,需要获取高峰期的车流量、人流量数据。于是他拿着纸、笔、计时器,在路口连续统计了半个月。做完调查后,何星辉又花了两天时间起草了建议书。为了增加说服力,何星辉还发动了几百位家长联合签名,并找到两所学校的负责人,请求他们一起给职能部门写信。“我们一共给相关职能部门写了30多封信,很快引起了政府部门的重视。”何星辉说。
2018年5月,在孩子们上学时经常穿行的路口,一座崭新的人行天桥正式启用。
主动抱团,他乡变主场
在何星辉看来,“老漂”想要发挥余热,离不开组织,于是他主动与当地社区联系。在护学的同时,何星辉还常去社区参与志愿服务。2017年,在社区的支持下,何星辉组织成立了580(谐音“我帮您”)志愿服务队,“志愿队分成7个组,设置了队长、副队长、秘书长等岗位,便于分工管理”。不久前,何星辉在巡查时发现社区的共享单车乱停放问题严重,他就带头在公交车站旁划定固定停放区域,为共享单车“安家”。
2020年,何星辉被长沙市相关部门评为“最美志愿者”,他所在的社区也获得了“最美志愿服务社区”称号。“生活在哪个城市,就要把它当成家乡。”何星辉说。
(摘自《快乐老人报》2020年12月28日,章道银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