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老一辈革命家妙联集锦

2021-03-11盛永年盛振芳

党史文汇 2021年2期
关键词:下联上联陈毅

盛永年?盛振芳

对联是中华传统文化中一种特殊的语言表达艺术形式。优秀的对联作品能体现出作者的志向、胸襟和品德。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中很多人能文能武、多才多艺,写出了大量脍炙人口的对联。今天欣赏这些对联,能让我们获得更多的艺术熏陶。

毛泽东一生著述丰富,不仅写出大量的优秀文章和诗词,而且也写出不少语言通俗、形式新颖、对仗工整、韵味无穷的对联。

1910年秋,毛泽东和萧三同在湘乡县立东山高等小学堂读书。毛泽东向萧三借《世界英雄豪杰传》,但萧三说:“我的书有三种人不借,一是无真才实学者不借,二是庸俗小人不借,三是我出上联对不出下联者不借。”毛泽东请萧三出上联。鉴于书中讲的都是英雄豪杰,萧三出上联曰:“目旁是瞆,瞆眼不会识贵人。”毛泽东稍加思索,就对出了下联:“门山有才,闭门岂能纳才子。”这是合字联,上联的目与贵合成“瞆”字,“瞆”的意思是看不见;下联的门与才合成“闭”字,与“瞆”之意类似。由于毛泽东的下联对仗工整,无懈可击,萧三愉快地把书借给了毛泽东。

在井冈山斗争时期,一日毛泽东与何长工一起散步,路过一磨坊。何长工见老农正在磨谷子,灵机一动,便出一上联:“谷磨磨谷,谷随磨转,磨转谷裂出白米。”毛泽东略思片刻,即对出下联:“门锁锁门,门由锁开,锁开门敞迎故人。”何长工一听,毛泽东的下联,名词对名词,动词对动词,情景交融,浑然一体,文韵俱乐,于是连声称赞。

周恩来写过不少对联,虽然现在能搜集到的不多,但他的对联用典和对仗都内涵丰富、形式多样、感情真挚、语言精炼。

马寅初是我国著名的经济学家、教育学家、人口学家,1941年,适逢马老六十大寿,但他却被监禁于贵州息烽集中营。重庆大学的学生不顾国民党反动派的威逼禁锢,自觉组织起来为马老祝寿。当天,祝寿堂设在重庆大学学堂,尽管当局千方百计破坏,但祝寿来宾不断,气氛相当热烈。祝寿堂中挂满了寿联和寿幛,其中最引人注目的是周恩来、董必武、邓颖超送的一副寿联:“桃李增华,坐帐无鹤;琴书作伴,支床有龟。”坐帐无鹤,典出《神仙传》,意指寿堂里缺少了寿星;支床有龟,源于《史记·龟策传》:“南方老人用龟支床足,行二十余岁,老人死,移床,龟尚生不死。”后演变成“祝长寿”的专用词汇。所以,联中用“支床有龟”,表达了有祝马老健康长寿之意。此联用典蕴涵深邃,寓意超凡,非大手笔,莫能撰此。

朱德是叱咤风云的政治家、军事家,而且文学功底深厚,留下很多绝妙对联,艺术造诣很高。

1957年春,朱德到四川考察,亲临杜甫草堂参观。他翻阅了草堂诗话里多种版本的杜甫诗集,领略到伟大诗人“苦人民之所苦,痛人民之所痛”的高尚品格,情不自禁地写下一副五言联:“草堂留后世,诗圣著千秋。”这副对联,平仄相映,对仗工整,遣词造句言简意明,赞美杜甫在成都生活虽苦,却仍然写出大量反映人民疾苦的光辉诗篇。这些遗留给后世的不朽诗作,为祖国的文化宝库增添了千古不朽的夺目光彩。

董必武是我们党的创始人之一、杰出的无产阶级革命家,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开国元勋。出身于书香之家的董必武文学功底扎实,留下不少精彩对联。

1963年,董必武到中共一大会址和浙江嘉兴南湖旧地重游,感慨万千,即兴挥毫为南湖烟雨楼题写一副楹联:“烟雨楼台,革命萌生,此间曾著星星火;风云世界,逢春蜇起,到处皆闻殷殷雷。”此联字里行间,既有对往昔峥嵘岁月的怀念,又有对世界大好革命形势的展望,可谓意味无穷。

刘伯承是杰出的军事家。他一生很少投笔文艺创作,但一出手,文思隽永,结构精巧,能够写出贴近生活、贴近群众的佳作。

1927年春节前夕,刘伯承率领国民革命军驻扎在四川泸州,为了让泸州人民过一个祥和欢乐的春节,他组织有文化的官兵沿街穿巷,为老百姓写春联。这天,刘伯承带领几个军士走到卖豆腐的李老汉门前,见他家还没有贴上春联,透过窗户看见李家父女还在忙着磨豆腐,李老汉的女儿说:“爹,明儿一早卖了豆腐,买张红纸,让军队里的秀才为咱家写副春联吧。”刘伯承听了这话,边走边思考,不一会儿,春联的腹稿即成。回到指挥部,他让文书代写了一副春联。上联是“半夜磨豆,磨心磨骨,磨出东西南北新世界”,下联是“黎明叫卖,叫长叫短,叫喊士农工商庆升平”,横批是“换了人间”。

此联采取写实法,上下联均先写李家父女半夜推磨,黎明沿街叫卖之苦,然后升华,上联将卖豆腐营生同国民革命联系起来,下联将李家父女同士农工商结合起来,共同期望一个太平世界的出现。全联上下两部分,构成一个有机整体。上联一连4个“磨”字,嵌入东西南北四方,显示出中国革命一定胜利的信念;下联“叫”字4次出现,表达群众迎接革命胜利的热情;横批更是画龙点睛,恰到好处。此联对仗工整,寓意深邃,真可谓匠心独运。

陈毅善诗能文,郭沫若称他为“元帅诗人”,可谓名副其实。他一生写下大量广为人知的优秀诗词。陈毅与人对对联,更是才思敏捷,出口成“联”,信口捻来。

1940年,陈毅率新四军进驻苏北。苏北有许多名流學士,在群众中很有影响。陈毅想把当地名流争取过来,与我们党长期合作,便主动登门拜访,开诚相见,恭敬谦和。他还用对对联的方式,和他们酬唱应和,先交文友,再开展工作。

阜宁县东坎镇有一位绅士叫庞友兰,他饱学多才,闻名遐迩,但桀骜不驯,难以接近。他瞧不起装备简陋的新四军,也看不起陈毅,觉得陈毅是草莽英雄一个,谈吐难登大雅之堂。陈毅对此并不计较,主动登门拜访庞友兰,向他请教。庞友兰却傲慢地说:“我出一上联,对得上,敬酒三杯;对不上,出门免谈,如何?”陈毅觉得这是争取庞友兰的最好机会,慨然允之。庞友兰出的上联是:“读红楼,宝、黛、钗,调情大观园。”陈毅不假思索,含笑对曰:“看西厢,张、孙、杜,斗法普救寺。”陈毅的下联对得很妙,天衣无缝,无懈可击。庞友兰听了,大为惊讶,在新四军这样破破烂烂的队伍里,竟然有这样了不起的大学问家,真是出人意料,从此他改变了对共产党的不友好态度。

彭德怀年少时因家里穷,无钱上学。参军后,靠他的勇敢善战,当上了旧军队的团长。他利用战余时间习文识字,日积月累,不仅能写讲话稿,还能写诗著文。1941年,在冯玉祥60岁生日之际,朱德和彭德怀为冯玉祥书写一副寿联:“南山峨峨生者百岁;天风浪浪饮之太和。”此联雅俗共赏,内涵丰富,既概括了冯玉祥的品格风貌,又表达了良好的祝愿。

革命烈士方志敏年轻时,曾自拟修身励志联,上联是:心有三爱,奇书、骏马、佳山水;下联是:园栽四物,青松、翠竹、白梅兰。方志敏爱松之苍劲,竹之坚韧,梅之高洁,兰之朴素。他的革命气节亦如此,后来他的5个子女分别以“松、柏、竹、梅、兰”取名。

1942年11月16日,是郭沫若的50岁生日。当时还在国民党监狱的叶挺将军,铺纸挥毫写了副寿联:“寿比萧伯纳,功追高尔基。”萧伯纳是英国杰出的现实主义剧作家,高产高寿,高尔基是苏联无产阶级文学的奠基人,享誉全球。叶挺选用这两位文豪巨人的名字入联作为赠送郭沫若五十大寿的礼物,可谓匠心独运。

(责编 申世杰)

猜你喜欢

下联上联陈毅
牛年春联集锦
乱字组句
忆陈毅给我印象最深的几件事
陈毅的参谋人员谈陈毅
陈毅论参谋工作
忆『七月分兵』和陈毅的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