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动性拐点无需过虑
2021-03-11李迅雷
李迅雷
货币政策回归常态化是既成事实,稳健仍是总基调,但我国的存量货币规模已经非常庞大,边际收紧对存量的影响不大,換言之,对资本市场的影响也有限。
对流动性边际收紧或社融、信贷的增速拐点出现等方面,已经没有什么好争议的。降准降息都发生在去年上半年,去年的7月份以后,债券价格开始下跌,紧信用早已成为事实。而去年12月份的金融数据明显低于预期,就预示着今年的信贷增速、社融增速乃至M2增速都将比2020年下降。
从1月份的央行公开市场操作情况看,边际收紧趋势更加明显。央行如此操作,其中一个因素是因为去年12月份银行间的流动性过于宽松。另一原因则可能它想调整市场的预期。因为,1月下旬以前,不仅股市大幅上涨,部分城市如上海楼市也大幅上涨,大量热钱去抢购楼盘。这种背景之下,通过货币的回笼来表明央行的态度。
易纲行长表态说稳健的货币政策没有变化,这个话肯定是对的,但市场理解的货币政策松紧往往是相对或边际概念,即相对于去年上半年降准降息的举措,今年则完全不同。
故2021年的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都会有所转向,而且这种转向在去年年末的时候已经形成一致预期了。今年的信贷或社融增速肯定要比去年有所回落。去年的名义GDP增速约为3%,对应10%的M2增速肯定是足够宽松了,但主要是为了应对疫情。今年估计M2增速会回落到9%左右,但这一增速还是属于不低的增速。
因此,货币边际收紧合乎逻辑,不过选择当下这一时间窗口收紧,更多为了提示人们对楼市和股市的强烈上涨预期要降温。
今年的货币政策将保持稳健,因为货币政策比财政政策更加灵活和具有时效性,它往往采取相机抉择的方式。1月份PMI数据显示,制造业和服务业的指数双双回落,供给端和需求端指数也均回落,说明疫情原因导致往年的春节效应要大打折扣,这将下调今年GDP高增长预期。若经济真的不及预期,则货币政策还是要做出宽松反应,故对货币政策的边际调整不要担心,总体看都是以稳健作为主基调。
如果今年通胀压力不大,则加息的可能性并不大。尽管结构性加息如提高房贷利率可能会有,但也不排除今年房地产投资增速下降,商品房销售面积可能出现负增长,这种背景下房贷利率也有可能下调。
利率应维持稳定的另一个因素是人民币升值压力。货币政策应该把利率和汇率政策系统考虑,如果人民币还有升值压力的话,利率上调的难度会比较大。汇率上升主要原因还是美元走弱,美元走弱有它自身的周期因素,即美国经济走下坡路了,再加上拜登上台继续执行量化宽松货币政策,故美元指数可能还会继续走弱。
全球经济经历这轮疫情之后,还将继续减速,发达经济体先后都会进入负利率时代,估计中国经济到2022年增速可能会回落到5%左右,这就让货币政策更难以收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