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大 最美应急管理工作者
2021-03-11
近日,中央宣传部、应急管理部联合向全社会公开发布2020年“最美应急管理工作者”先进事迹,7名个人和3个集体获得2020年“最美应急管理工作者”称号。
陈陆:向险而行,奋战在人民群众最需要的地方
2020年入汛以来,安徽合肥降雨量突破有气象记录以来历史极值。2020年7月22日,安徽省庐江县石大圩漫堤决口,4个村庄、5.8平方公里区域被淹,约6500人被洪水围困。危急关头,庐江县消防救援大队政治教导员陈陆毅然跳上橡皮艇,向着群众被困方向开进……当时,已经连续奋战多日,双腿因为长时间浸泡发炎浮肿,几乎不能正常弯曲。大队长“勒令”陈陆休息,他却义无反顾地选择了向险而行。成功转移两名被困群众后,在继续搜救群众的行进途中,打头阵的陈陆遭遇急流,橡皮艇侧翻,不幸落水牺牲。从7月18日到落水的那一刻,陈陆已奋战96个小时,共出警411次,解救和疏散群众2655人。
陈建:危急关头,冲锋在前
在抗击新冠肺炎疫情的战场上,湖北省武汉市消防救援支队特勤大队一站站长助理陈建冲锋在前。作为武汉市消防救援支队的一员,在抗击新冠肺炎疫情的战斗中,陈建积极请战、身先士卒,与战友们先后参与了转送病患、搬运物资、医废转运、场所消杀等紧急任务。
35个日夜,陈建与病毒“零距离”同行,不停地往返于医疗单位和垃圾转运站、指定处理点之间,累计转运医疗废弃物2186桶、170.49吨,行程16000公里。
孔特特:坚守本职,在平凡岗位上守卫平安
西藏被誉为“亚洲水塔”、全球气候的“调节器”,守护好这里的青山绿水意义重大、任务艰巨。在平均海拔约4500米以上的西藏自治区那曲市,西藏自治区森林消防总队那曲大队大队长孔特特坚守高山林海18年。
2018年,原武警森林部队转制,孔特特选择继续留在藏北高原,“那曲的很多老百姓依靠草场放牧来生活。森林消防队伍驻扎以后,当地百姓有了防火灭火的专业保障。每当听到那些孩子叫我‘孔阿爸’,自豪感都会油然而生,我舍不得这些淳朴的百姓。”
18年来,孔特特投身森林消防事业,始终冲锋在灭火作战和抢险救援第一线,先后参与灭火战斗130余次,参与重大抢险救援90多起,挽救群众生命20余人,抢救群众财产约400余万元,坚守着藏北高原42万平方公里、39万群众的生命财产和草场森林生态环境安全。
吴迪:潜心钻研推进技术革新
多年来,黑龙江省森林消防总队黑河市支队爱辉区大队四中队特种车辆维修技师吴迪对特种车辆进行了20多项技术革新,极大提高了车辆维修效率和灭火作战效能;改革转制后,对特种车辆进行改装,破解了旧装备发挥新作用、新装备形成战斗力的现实课题。“27年来,吴迪从一个只有初中文化水平的青年成长为具有过硬专业技术的特种车辆修理技师,都是刻苦钻研、努力付出的结果。”这是战友对他的评价。
吴迪不仅是一个专业过硬的特种车维修员,也是一个英勇无畏的森林消防卫士。入伍以来,吴迪先后参加灭火作战230余次,抢险救援50余次,救援车辆50余台,向火场投送兵力3万余人次,抢运物资6.2万余台(件),安全行驶30余万公里。
刘小术:恪尽职守,把问题解决在萌芽之时
“钢铁腿”“狠茬子监察员”,陕西煤矿安全监察局榆林监察分局四室二级主任科员刘小术有这样两个外号,地下数百米甚至上千米的漆黑矿井是他的“战场”。
2011年进入煤监系统工作以来,刘小术深入井下一线监察500多次,年出勤保持在300天以上。从井口到最远的工作面,工人们乘坐电车都得40多分钟,他却要步行监察每一个角落,“多走一步、多看一处,就多一份查出隐患的可能”。多年来,刘小术努力钻研业务知识,坚持把保障煤矿安全生产和保护矿工生命安全作为首要目标,辖区90%以上煤矿都有过他忙碌的身影。他深入井下一线监察400余次,累计实施经济处罚超5000万元。
2020年新冠肺炎疫情来袭,刘小术在大年初一早晨便义无反顾地返回到工作岗位,一干就是一个月。他始终坚守在分局疫情防控与安全监察工作一线,一箱泡面一张桌,一套衣服一张床,不分昼夜,整整坚守了30天未回家。
朱学忠:抗疫救灾,哪里最危险就战斗在哪里
在新冠肺炎疫情防控阻击战中,湖北省应急管理厅应急指挥中心副主任朱学忠在第一时间就申请参加党员突击队,担负应急值守、指挥协调、运输保障和应急救援任务。
在紧急任务中,航空应急救援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朱学忠牵头制定的湖北省应急管理厅《疫情期间应急响应手册》、牵头编制的《湖北省在生产及复工复产企业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应急预案(导则)》、牵头建立的“半小时起飞、全省域调度”的湖北应急飞行模式,提高了应急救援效率,为协调调度各路应急救援力量提供保障。
伍袁志:勇于担当,靠实干守平安
四川省营山县应急管理局局长伍袁志注重加强基层安全生产和应急管理规范化建设,经常放弃节假日,带领相关部门和人员搞实地调研。2019年县级机构改革以来,伍袁志积极推进机构规范设置,率先在乡镇(街道)安全生产和应急管理规范化建设上实现新突破,实现基层工作“八有”——有编制、有职能、有人员、有牌子、有印章、有固定办公场所、有工作经费、有与工作任务相适应的交通、通信、事故应急救援、安全监管等所必需的装备和设施。
为了打通安全生产和应急管理“最后一公里”,他在当地启动安全发展示范城市建设、居民安全素质提升工程;为了加强监管、消除隐患,他经常带领执法人员深入基层、企业、车站、码头、市场、农村,开展执法检查。他总说:“喊破嗓子,不如干出样子。”在他和同事们的努力下,营山县连续19年未发生较大以上生产安全事故。
三坊七巷消防救援站:三十年如一日,践行使命捍卫荣光
在平凡岗位上争创一流业绩,也展现着应急管理人执着坚守的精神。福建省福州市鼓楼区三坊七巷消防救援站,是一个只有30名指战员的基层单位,却又是一支践行使命捍卫荣光的模范队伍。
自1991年1月1日起,三坊七巷消防救援站就担负起福州市五一广场升降国旗任务。负责省会城市中心广场升降国旗任务,使命神圣、任务光荣。该站指战员30年如一日护卫“八闽第一旗”,实现了21000余次升降国旗“零失误”。
三坊七巷历史文化街区是福州的历史之源、文化之根,但耐火等级低,火灾防控压力大。三坊七巷消防救援站还肩负着三坊七巷古建筑群及周边0.95平方公里范围内的防火巡查、灭火救援、执勤保卫、宣传培训、礼仪勤务的职责任务。多年来,每逢周末和节假日,消防指战员们都会将消防车停在街巷口,成立便民利民队,设立服务点,为游客提供免费茶水、座椅,宣讲消防安全知识。近年来,他们又树立“快攻速战打早灭小”理念,探索出适合老街古巷实际的灭火操法。
“不起火就是最好的赴汤蹈火”,这是他们践行使命的坚定信念;三坊七巷连续8年“零火灾”、30年无重大火情,这是他们践行使命的最好印记。
红山基准台:默默扎根荒野,矢志不渝防震抗震
在河北省邢台市隆尧县县城西北的山丘中,有一个大胆探索、科学求真,用半个多世纪的奋斗与坚守展示人类战胜地震灾害坚定信念的集体——河北省地震局红山基准台。
红山基准台在大地震的严峻考验中诞生,现有职工26名,是新中国成立后第一个有组织、大规模开展地震预报的地震台。这里是中国地震事业的发祥地,培育科学人才的摇篮。半个多世纪来,近百位地震专家、技术人员曾经在红山台工作过,他们成长于此,为新中国地震事业作出了巨大贡献。
在红山基准台,一代代地震工作者守初心、克难关、精业务、讲奉献,一个个“第一”在这里诞生,一个个新辉煌在这里续写。2005年,安装MT、ELF等先进进口仪器,率先开始大地电磁测深观测。2012年,河北省唯一GNSS核心站在这里建成。目前,红山基准台已发展成为下辖11个子台,承担地震监测预测、地震应急等多项任务的开放式、国际性、现代化综合地震台站。
兰考县应急管理局:传承焦裕禄精神,筑牢基层“防灾堤坝”
河南兰考,是焦裕禄奋斗过的地方,焦裕禄精神一直激励着这里的干部群众。在河南省兰考县,由于自然灾害风险较高,如何防范风险,成为必须应对的“考题”。借助机构改革的东风,河南省兰考县应急管理局全力提高防灾减灾能力。
救灾行动顺畅进行,靠的是当地筑牢事故灾害防范的县、乡、村三道“堤坝”。在深化应急管理体制机制改革的背景下,兰考县设立应急救援指挥中心,打造“一张网”应急指挥系统;提高基层救援能力,设1个综合性应急救援队和4个应急救援中队。在对全县事故灾害进行风险评估的基础上,兰考县应急管理局建设了简单实用、科学高效的应急预案体系,完善了生产安全事故、自然灾害事故等11类专项预案,制订坍塌、溺水、触电等32种处置方案,督促各乡镇、有关部门、企业分别编制修订相应预案。全县各层级173项应急预案录入信息平台,实施数字化管理,遇突发事件迅速启动应急响应,可以立即将事件的时间、地点、类型及责任分工等信息一键推送至现场指挥人员,一系列创新举措多方位守护了兰考人民的平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