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东山杨梅园规划与乡村休闲观光农业发展初探

2021-03-11赵克文

智慧农业导刊 2021年5期
关键词:梅园太湖杨梅

赵克文

(安徽巢湖半岛国家湿地公园管理中心,安徽 巢湖 238000)

在城市工业文明的辐射以及乡村振兴战略的背景下,城市近郊区域已逐步进入现代农业文明阶段,农村聚落景观、农村农业生产景观、农业科技景观以及融入现代美功能观念的各种观光农园和乡村自然环境等构成了城市近郊的休闲农业观光特色。

1 基地概况

1.1 规划范围

东山杨梅园位于苏州市东山镇西南部的北望山区,东与老环山公路相接,南与太湖、三山岛相望,西连新环山公路,周边自然环境良好,风景优美,交通十分便利。杨梅园选址主要涉及杨湾村、陆巷村两个行政村,其中杨湾村离镇区约九公里,东临双湾村,北与陆巷村交界,西面、南面临湖,是一个背山面水的丘陵山村。

1.2 经济状况

杨湾村总面积约16平方公里,现有农户1145户,人口3636人,有12个自然村落,26个生产小组。杨湾村主要以种植、养殖为主,是杨梅种植老区,平均每年杨梅产量达6500担,杨梅产业收入占当地果品总收入的75%以上,是当地重要的农业支柱产业。

2 现状分析

2.1 现状道路分析

杨梅园外部道路是新建环岛公路和老环山公路,沥青道路,道路平整,交通便利。杨梅园内部没有环通整个基地的道路系统,内部多为果农简易生产便道。村落间有村级道路串联各村庄,路面主要以水泥路为主,局部为泥土路,等级较低,路面破损严重、积水,路网密度稀疏。

2.2 现状村落分析

杨梅园内村落大部分建筑是民居风格,但没有经过规划而显得比较杂乱。村庄内没有垃圾收集点,庭院、路旁、池塘边垃圾随意堆放,水体污染严重,有的被垃圾覆盖,污水横流。村庄绿化较凌乱,另没有标识系统。

2.3 现状植被分析

杨梅园内村口多为农田,地势平坦,利于塑造开放景观,自然条件良好,村后以果林为主,自然资源丰富,地势自然起伏。

2.4 现状水系分析

杨梅园内村口水系主要以连绵成片的鱼塘为主,集泄洪与灌溉于一体的沟渠多为自然护坡,并有两处涵洞与外太湖联通,整体生态环境较好,利于开拓大面积水域和塑造人工岛屿,开展水生活动。村后山地果林内泄水沟渠、蓄水池情况较差,需要改善。

综述,本项目规划用地中北、东、西部为丘陵山地,自然起伏,遍植果林;南部地势平坦,多为鱼塘,形成山环水抱之势,自然条件十分优越,适合打造综合性的特色休闲度假园。

3 规划构思与功能分区

3.1 品牌形象设计

通过对杨梅园及周边地区等高线地形图的整理发现一个有趣的现象,即项目所在地地块蜿蜒起伏的山地如同龙头一般深入太湖之中,且项目规划目标中几个重点打造的区域正好与龙头的各个部位吻合。结合现场自然环境资料,对杨梅园的品牌形象有深入文化及自然地脉肌理的认识与理解,初步勾勒出一幅青龙含丹珠入太湖的画面形象——青龙代表东山半岛蜿蜒起伏的山地,丹珠代表杨梅通红的果实,三撇水流代表太湖与东山唇齿相依的地脉关系,“水不在深,有龙则灵”——龙是长寿、富贵、王者的象征,青龙口含丹珠(杨梅),具有非常吉祥的意义,龙具有阳刚正气,龙(山)和水,一阴一阳,符合道家阴阳相生的易理,体现了“天人合一”的理念。

有了这一构想之后,结合杨梅自身的价值,我们创作了一幅楹联——“醉卧东山龙头处,百岁流芳十里红”,杨梅是长寿树种,杨梅果实可以惠泽数代,东山独特的山形地脉特点成就了有关杨梅的佳话。横批是“十里梅红”,因项目道路两边杨梅种植区域的长度在十里以上,以十里杨梅山半入太湖作为品牌宣传,可以达到夺人眼球的震撼宣传效果。方案总平面图如图1所示。

图1 方案总平面图

3.2 规划构想

在保护和利用现有民居及配套设施的基础上,打造集观光旅游和生产示范于一体的东山镇千亩现代化杨梅观光采摘基地,以建设“三大功能区”为核心,果品产业重点建设生产道路、泄水沟渠、蓄水池、新品种、新技术等基础建设。旅游配套重点加强农家乐餐饮、休闲茶室、农家客栈及部分旅游景点设施。同时,结合新农村建设,加强环境景观提升,塑造杨湾村一村一品——“杨梅”品牌。方案总鸟瞰图如图2所示。

图2 方案总鸟瞰图

3.3 功能分区

根据现有民居村落、水系整合、路网结构调整、新种植技术及新功能的引入,结合太湖沿岸生态化构建需要,杨梅园在优化产业结构的轴线上,将区域分为采摘观光体验区、休闲旅游度假区和生产种植示范区;在生产型空间轴线上,将区域分为采摘区、果禽种养区、果茶套种区、新品种示范区、种苗繁育区、认养区;在时间轴线上,该地域将被划分为近期规划区和远期规划区。

3.4 分区规划

3.4.1 休闲旅游度假区

长圻码头和主入口为整个杨梅园对外联系的重要窗口,考虑到它是陆路和水上航线的交点,未来也可作为西巷、湾里、寺前三个自然村对外联系的重要纽带,规划将充分提炼并优化这三个村现有的产业资源,引入休闲旅游的概念,使这个区域由原有的单一产业形态,提升为高效复合型的农业、休闲、旅游、度假一体化综合区域。

3.4.2 采摘观光体验区

杨梅园西侧山体直面太湖,有着独特的地理优势,游客可借助自然山体的起伏观赏到太湖不同角度的风光,规划将这一区域进行梳理整合,大面积保留现有的植被肌理,新增观光性的游园步道,在杨梅林中增加木栈道及相应的亭、廊、轩、台等休息设施,借助山峰的高处增设远眺的烽火台、瞭望塔,进一步提升观赏视角,同时增加文化体验场所,让游客身临其境地感受采摘休闲所带来的文化体验。

3.4.3 生产种植示范区

杨梅园东北部地区处于东山半岛内陆,区域内主要地形为低矮丘陵,占据杨梅园面积的50%以上,规划考虑该区域较上两个区域无论是观光性的地理位置,还是交通性的地理位置都无法比拟,因此,定位于发展杨梅生产,发挥生产种植的示范作用。

4 道路交通规划

4.1 出入口规划

4.1.1 主入口

主入口位于新环太湖大道上,一座长圻码头直通杨梅园,因此是大部分游客进入杨梅园的起点。主入口透视效果如图3所示。

图3 主入口透视效果

4.1.2 次入口

因规划区内有老环山公路横贯东西,环山路西侧出口邻近石婆嘴,与环太湖公路相连接,游客出入量大于东侧华侨公墓附近的山区出入口,因此将西入口确定为二级入口,东入口确定为三级入口,西入口因为有石婆嘴和古梅山庄的映衬可形成一定的气场,因此规划一座木质牌坊作为出入口的标识,低调而含蓄;东入口因为客流量较小,且附近华侨公墓已有牌坊伫立在西侧,因此不宜设置牌坊等构筑物,以景石作为标识,并设置管理用房一座。

4.2 道路系统规划

4.2.1 一级道路——主干道

杨梅园内的东西向老环山路作为既有主干道使用,为方便主入口与主干道的连接,从主入口往北设置一条南北向、宽5-6米的主干道至湾里村南侧,再由梅林奇葩至次入口间设置一条5-6米宽的主干道,穿过西巷和湾里之间与主入口南北向主干道汇合,再一路向东穿过寺前村南侧直至东入口与环山路汇合。至此,主干道体系在杨梅园中部地区形成一个内环,全区主干道在村落、景区景点密集的地方汇合,形成有机的主干路网体系。

4.2.2 二级道路——次干道

整合现有区域内的次干道,局部区域内引进观光电瓶车,规划从主入口梅香广场西侧一路向北至文化梅园,寺前村南侧一路向西与前述道路汇合,形成一条宽3米的次干道即观光电瓶车道,观光电瓶车道拟采用彩色沥青路面,在道口设置提示牌。

4.2.3 三级道路——小道路

区域内的三级道路主要作用是方便游客采摘及果农日常生产,路面采用木栈道、自然碎石铺装、花岗岩与卵石等,宽度1-2米可满足要求。

5 配套设施

5.1 游客服务中心

服务中心也是游客接待中心,设置与旅游相关的旅游咨询、门票销售、通信医疗等配套公共服务设施。

5.2 餐饮附属设施

主要在杨梅园印象梅林农庄设置不同的餐饮服务设施,提供餐饮服务。

5.3 停车场

在园区主入口梅林广场,印象梅林农庄、西出入口、西巷村落等处设停车场。

5.4 观光电瓶车站

杨梅园内主入口处设计总站,各干道停留处设置多处观光电瓶车布置点。

5.5 旅游公厕

在西巷村落区、各景区旅游服务点、各餐饮、商业设施内部设置公共厕所。

5.6 垃圾收集点

在西巷村落内公共空间设置多处垃圾收集点,在景区内设置垃圾箱。

6 旅游项目策划

6.1 观光游

6.1.1 太湖风光观光游

凭借杨梅园毗邻长圻码头的优势,在观光型旅游产品开发上,开展太湖——三山岛——西山岛太湖风光观光游,让游客感受波光粼粼的太湖风光,并开展快艇、游船等水上娱乐项目。

6.1.2 丘陵风光观光游

杨梅园地处丘陵山区,结合地形特点,开展旅游登山活动,引导游客进入森林氧吧,呼吸室外新鲜空气,找寻丘陵山区美景,充分发挥游客的主动性,体验丘陵风光的乐趣。

6.1.3 生产观光游

在杨梅园生产种植示范区和新品种展示区开展形式多样、活动多样的杨梅生产观光游,如组织访客采摘杨梅、酿杨梅酒、制杨梅蜜、赏杨梅根雕等。

6.1.4 观光度假游

随着人们旅游观念的改变,观光度假旅游将成为今后一个重要的旅游项目,利用资源优势与区位优势,推出多种旅游项目,以适应各种不同的度假需求。

6.2 农业会展游

东山镇农业资源丰富,农产品畅销国内外。依托杨梅园优越的区位条件和交流平台,扩大会展旅游的市场份额,吸引本地及周边地区的农业展销会,开展蔬菜、果品、水产湖鲜等多方面农产品展销。

6.3 特色美食游

杨梅园需要充分运营自身特色来吸引访客,如和旅行社联合举行特色乡村美食游,访客可以坐着山地电瓶车或驾驶小船,在印象梅林农庄找到适合自己的美食,建议组织几条关于特色美食的旅游线路。

7 结束语

笔者通过东山杨梅园规划设计的实践,得出要把握好以下两个要点:第一,充分了解当地现状,因地制宜,构思之前要充分了解项目所在地产业现状,加强方案可操作性。第二,传承地域文化风貌,充分融揉地域文化特色,形成设计自身的特色。本文希望通过笔者对该类型项目的调查、分析、研究,对我国休闲观光农业的建设起到参考借鉴作用。

猜你喜欢

梅园太湖杨梅
《太湖冬景》
满树杨梅红欲然
太湖茭白
梅园春色渐显
故乡的杨梅
梅园春游
杨梅
卜算子·游武汉东湖梅园
太湖三白
赞东太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