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樟树林

2021-03-11圻子,何畅,牛金刚

星火 2021年2期
关键词:星星诗歌文学

我对这个世界还不确定(外一首)

圻子

我对这个世界还不确定

隐士,久居库辛镇

对着邻家女人画画

隐瞒妻子,画板让人迷恋

空荡荡的一天,生活平静

孤屋、老人和鸟兽,偏僻

海风吹动窗帘,如某种情绪

在北美荒芜的冬天

极致的个人主义具有了

难以想象的丰富性

我对这个世界还不确定

像河水在旷野上走动

风要将热情全部消耗

林间空地相对疏离

那里的空旷足够放得下所有

霜、雾和冷空气

折断的树枝没有响声

枯草抛开草籽,留下等待

安德鲁·怀斯向我出示灵魂

他拥有许多与我相关的东西

星空下的囚徒

有人在梦中与蛇搏斗

丘陵里鸦雀无声,河水

犹如看护摇篮的女人

有人在石头里寻找一只虎

无名的风吹开山谷

荒僻小径上竹叶飘落一地

星空下的囚徒背着猎枪

啼叫的夜鸟打开喉咙

行路遥遥,一个灵魂出离

需要行程五百里——

那梦中并没有蛇

石头里也没有虎的踪迹

水的裸体竖立危崖

岩层里总听见前世的咒语

圻子,1970年生于江西瑞金。中国作协会员。有作品见于《人民文学》《诗刊》《扬子江》《青年文学》《星星》等刊。曾获2018江西年度诗人奖。著有诗集《时光书简》,诗合集《江西九人诗选》。

清晨的鸢尾

何畅

清晨黑坛子里生长的鸢尾

它们随风摇摆,差点就想起自己

由于那绿会逐渐变得暗黄

而每一朵花的寿命只有一天

因此它们的尾巴必须叫鸢尾

必须作形而上的飞行,与地面

每一双偶然的眼睛交相辉映

露水晶莹,让他们感到这是全新的一天

没有装扮,情感也不需要特别猛烈

像婴儿呼吸的肺,娇小的心脏轻叩空气

每一扇门窗都上帝般张开

每一条街道都孔雀般开屏

每一件莫名消逝的事物都富含深意

清晨的黑坛子里生长着鸢尾

它将永远繁茂美丽,如同哥特式教堂里

那穿中世纪围裙的少女

何畅,1999年生,湖南道县人。有作品发表于《散文诗世界》《湘江文艺》等刊,曾参加新时代湖南青年诗人培训,毛泽东文学院学员。

孤独是一只夜空的月亮

牛金刚

在夜的空房子里

人间的智齿,碾磨着发炎的日子

水龙头的滴漏声,和关节漫长的响动

类似空房子里失血的生活

在夜的激动部分之外

孩童遗忘的沙漏

足以证明被神祇删除的普世的光阴

每一粒细微、无妄的沙

暗藏的幽闭之光,是否

足以构成那些巨大的流逝的意义

而在某一个隐秘的角落

我不断用词语的石头

敲打凹陷的生活和经验

让它们缓慢爬上语言的梯子

让孤独变成一只夜空的月亮

我甘愿退至海水,退至草莽

退至门外的黑暗,退至虚无的天空

我忽然听到,遥迢的长夜

以一阵暗渡的轻风呼应我

牛金刚,1965年出生,山东淄博人,山东省作协会员。作品散见于《星星》《诗歌月刊》《山东文学》《时代文学》《北方文学》《延安文学》《青海湖》等刊。获2016年度齐鲁文学作品年展最佳作品奖、2013年度齐鲁文学作品年展优秀奖。著有散文集《恬淡地飞翔》。

从不担心找不到新意(外一首)

王喜

在低于草木的村子,从来都不担心

找不到新意

只要你愿意大声说话

神灵什么都愿意

降赐,一场雪崩或一场暴风雨

野草是个人名

五谷也是个人名,在平坡川

只要你愿意大声喊

她们都会应声,野草长出新芽,五谷拔起腰身

只要一个腰身坚挺的人,和一把锋利的镰刀

一切都能回到原来的样子

高度

南山梁的高,从来都靠野草撑着

装梦的篮子盛满星星

埋下的愿望:那水里缓行的纸船

帆上写着晨阳归来的时间

黑夜掬捧着那人的脸

属于季节的,也属于守候季节的人

春风的高度

一直都由耕种五谷的庄农人顶着

秋天只是投名状

雪花开满山坡,大地的高度

从来缥缈不定

人世间,没有恒定的高度,只有低进泥土里的籽种

王喜,曾用笔名梦兮,甘肃会宁人。甘肃省作协会员。作品散见于《飞天》《星星》《诗选刊》《文艺报》《散文诗》《延河》等刊,获首届艾青微诗歌奖、第七届李白诗歌奖、首届科尔沁诗歌奖。

立夏

苏龙

夏是如何立起来的

我没有见过

我仅仅看见,阳光立在井上

蝴蝶立在翅膀上,泥土立在花朵上

云立在云上,一对情侣立在伞上

一辆公交车,立在一滴水上

我仅仅看见,一个人立在酒瓶上

像名字立在刀刃上

苏龙,生于甘肃,现居陕西,警察。诗作见于《十月》《星星》《诗探索》《草原》《延河》《诗选刊》《天涯》《青年作家》《绿风》《中国诗歌》等刊。诗歌入选多种年度选本,获选第二届陕西青年文学之星。

森林秩序

邱振刚

枝与根

风吹响树枝

响声连绵成片

树枝在吞咽

漂浮在空气里的秘密

每一根裸出地表的根脉

都是大地不安的血管

短暂的呼吸之后

又返回地层深处

把秘密攥紧

一棵树站立 一棵树倒伏

就像

有的人活着 有的人死去

倒伏的树 身下铺满苔藓

凹凸怪异 仿佛奶汁

溢出了打翻的奶罐

它收留的萤火虫

每一只都来自从前的梦境

在湿漉漉的空气里

闪烁着悲哀的过去

站立者 仿佛一只被遗忘的邮筒

古怪而尴尬地

守着缺损的天空

叶片在风中簌簌而响

回忆喋喋不休

但它只能讲述呵

那是它活着的唯一方式

一棵树站立 一棵树倒伏

就像

有的人选择徒劳地长谈 有的人只能沉默

直到假寐变成真的死去

鹿

它的尾臀斑纹华丽灼目

唤醒了矮人族的崇拜

它的尖蹄犀利

膝关节只需一次简单的收放

就足够抖落猎人的追摄

晚霞照亮森林的一瞬

它踏上一处圆丘

头像被夕阳定格

那是一次伟大的加冕

星座升临于林间的开阔地

此时 谁能不惊讶于

鹿角尖耸 鹿颈修长

剪影优美 竟如神迹

闪电抵达树冠

像一个慌乱的玩笑

火光跳跃蔓延

像一场失控的爱情

远处山峦上的护林员

打着哈欠放下望远镜

他知道这是森林

正在用自己的方式呼吸

在他皱纹沟壑里

在破旧木梯的吱呀里

还有更多的秘密

所有的故事从雷声开始

所有的雨滴都带着使命

森林期待雨季

就像少女期待爱情

当每一枚阔叶都变成水晶镜片

每一段朽木都变成秘密王国

一丛丛叶片椭圆的蕨类

就成了有待加冕的王冠

那些盔甲斑斓的虫类

就是王国里最骄傲的仪仗队

当森林告别雨季

就像战士告别了家乡

走向前途未卜的战场

那些在雨季里萌发的

——战争,秘密,短暂的梦

也将沿着龟裂潜入大地

在回忆中睡去

邱振刚,有小说、散文、诗歌、评论等发表于《钟山》《中国作家》《北京文学》《上海文学》《青年文学》《散文》《作品》《人民日报》《光明日报》《南方文坛》《中国文艺评论》等报刊,有作品被《小说月报》《小说选刊》《小说月报大字版》《散文海外版》等选刊选载,出版有长篇科幻小说《地球男孩和外星女孩》。

每一株野草都有清凉的呼吸

朱克献

遇见一些常见的野草

很多叫不出名字

每一株野草都有清凉的呼吸

就像我们的生命那么微妙

认识庄稼

必须从认识这些野草开始

它们悄悄地生长

割了一茬又一茬

仍然生生不息

野草从少年绿到老年黄

只需要一个年轮

而我们的头发从少年黑变老年的白

则需要几十个年头

我们不能与草木同寿

我们几乎活不过草

朱克献,安徽五河人,出生于1965年。中学教师。安徽省作协会员。上世纪八十年代开始发表文学作品,作品散见于《诗刊》《星星》《安徽文学》《山东文学》《诗歌月刊》《中国诗人》等刊。获首届安徽诗歌奖、第二届安徽小说大奖赛淮河小说大奖。著有诗集《回到草中间》《大地上的草》。

生锈的铁环(外一首)

杨进富

它的生命已经被红锈圈养起来

我带它在水泥路上奔跑

想让它的生命再度亮起来

却找不到儿时田埂上奔跑的快感

我丢失在坑洼里的童年

已被混凝土镇压了

如今的我

被生活打磨成了另一只铁环

被时代的钩子推着

在高速路上,在铁轨上

滚来滚去

只要不让我停下来

我就不会成为另一只铁环

暮色里回村

远远地,我看见了那棵大皂角树

把暮色高高举过头顶

漏下来的影子遮掩了它的本色

它就站立在那里,一日又一日

等我。像招魂的旗幡

村道上没有行人

一方荷塘幽幽地香着

皂角树下没有纳凉的人

那个传了一代又一代的老故事

没有了续集

被屁股磨光的石头

坐上了不愿摆龙门阵的青苔

野草围绕树干疯长

仿佛当年那些纳凉人留下的影子

从地上站了起来

杨进富,常用笔名坡坡地,四川省作协会员。作品散见于《星星》《草堂》《诗刊》等刊,著有诗集《我是乡村一只小小鸟》。

海边的父亲

林杰荣

终日吹着海风,或许

加重了他的肩周炎

白头发应着他的每声咳嗽

把几十年光阴晒成一滩粗盐

又咸又苦,海边大多是这个味

他的舌头被海浪磨出了一层层茧

黝黑的礁石,像极了海边男人沉默的一面

生活中波涛汹涌

但冲不走一颗浑身刀痕的顽石

我不知道,他心中的潮有没有退去

但夜色时常被他手里的烟

烫出几分遗憾与疼痛

仿佛,艰难地诉说着一个秘密

仿佛,一艘还没准备好的船

尝试着把自己放生

林杰荣,1986年生,宁波人,浙江省作协会员。曾获李白诗歌奖、鲁藜诗歌奖。出版著作5部。入选浙江省青年作家人才库。

一层皮

谭清友

我身上有一层皮是蜕不掉的

那是由乡愁凝结和编织

上面有早晨的朝霞,傍晚的云霓

有故乡阳光刺出的毛孔,有星星

烙下的粒粒小痣

那些汗毛,是季节留下的

细小胡须

这一层皮紧裹在我身上

它浓缩了故乡的全部情谊

在异乡,我的乡愁浓得不能再浓时

我就抚摸皮肤,直到摸到座座青山

摸到村边流淌的小溪

摸到黄昏时,满村追撵的犬吠鸡啼

摸到那扇会嘎吱发响的木门

会看见檐下,探头探脑的燕子

谭清友,四川省作协会员,在《诗刊》《星星》《上海诗人》《诗林》《诗潮》《四川文学》《河北文学》《山东文学》《飞天》《深圳特区文学》《滇池》《青年作家》等报刊发表诗歌千余首。出版诗集《穿过黄昏的路》《细小的阳光颗粒》《挣扎在琴弦上的雨》等9部。多次获全国性诗歌大赛奖。

麻雀,是最亲近的鸟儿

唐德林

有时,它们会聚到你的檐下

叽叽喳喳,同你唠一些家长里短

有时,它们飞进你的院子

拣几粒你刚刚收进家门的粮食

麻雀,是最亲近的鸟儿

现在,它们成群结队

落在你家门前的小树

仿佛寒冷中开放的花朵

仿佛结在冬天里的果实

唐德林,诗作发表于《中国青年报》《三峡文学》《时代文学》《江河文学》等报刊。作品入选多种选本。

饮酒歌

时培建

对于大海而言,诗和酒都有

自己的口感,连黄河都忘了此刻的软

流淌的细节被次第打开

时间有刺,在滩边站立太久

脚下已生根。平原低着头

羊吃完草,继续啃噬着荒芜

即将入海,久端的尊严终于放下

酒精还没抵达骨头,凉风在肋间生成

去经历秋天吗?然后蓬头垢面

怀抱沧海,更像微醺的诗人

岂能辜负这多情的季节,于是把自己

幽闭在河海交汇的时辰里

身在诗意中央,却像寂寞的叛逃者

皈依的路上,她比我更需要一顿大酒

用来御寒,用来止疼,用来重生

时培建,1987年生,山东省作协会员。作品散见于《中国作家》《诗刊》《中国校园文学》《北京文学》《山东文学》《星星》《诗探索》等刊,部分入选年度选本和全国统编教材。曾获天津诗歌奖、万松浦文学奖、杜甫国际诗歌奖、中国电力诗歌大赛奖。

童年记忆

白公智

先让手腕上的指针停下来,再拧紧

所有的水龙头,让岁月发不出

滴滴答答的响声。然后拉上窗帘

把太阳和月亮统统关在门外,叫光明

与黑暗永不见面。时空多么静阔啊

一个人一生的欲望和罪恶,尘埃和喧嚣

统统消遁了。只记得

有一口巨大的缸,空空荡荡

弃置在四十年前的村庄

白公智,曾在《诗刊》《诗歌月刊》《星星》《延河》《中国诗歌》《绿风》《诗潮》《山东文学》《河南诗人》《四川诗歌》等报刊发表诗歌千余首。有作品入选多种选本。著有诗集《村居笔记》《与子书》及《纯诗九人行》(合著)。

另一个人

石买生

有一个人对自己非常厌倦

他一生的梦想,是努力成为另一个人

为此,他宁愿忍受孤独寂寞、无数的冷眼

“哪怕青灯黄卷、背井离乡万苦千难

你也要把自己装扮成另一个人?”有人问

是的,我愿,我想变成一个陌生人

无数个夜晚,他问自己:如果不成,咋办

“嘴巴不能亲吻才肯歌唱”

他目光坚定如亘古闪耀的星辰

许多年过去了,他还在世间彳亍流连

某一天照镜子

他发现自己跟以前一模一样,一点也没变

石买生,笔名梅霁。中学教师,江西省作协会员。发表作品若干。祖籍江西,现居东莞。

早晨(外一首)

陈建正

在淮河的小路上

我遇上一个急速跑步的老人

白发稀疏,腰杆挺直,似乎在向前追赶什么

每跑一截,就会停下来

扶着一棵树,气喘吁吁

我告诉他,这么大年纪

可以选择打太极、跳广场舞,或者慢跑

他摇摇头,说

再不跑快就赶不上前方的河水了

你看前面那艘驳船跑得多快

下雨了

这是那个跪地种草的老伯说出的

每挖开一铲泥土

就会升起一股白烟

把他的身子往上抬了抬

哦,对了,他是用粗嗓门在喊

下雨了

对面的山回应了一下

山那头的浓云移过来一点

真的下雨了。雨点有铜钱大

但,下到这边的速度

很慢很慢

他一边种着草一边等着

陈建正,1977年生,江苏省作协会员。曾在《诗刊》《星星》《绿风》《诗潮》《诗林》《散文诗》《中国诗歌》《上海诗人》《扬子江》《诗歌月刊》《飞天》《四川文学》《山东文学》《安徽文学》《时代文学》等刊发表诗歌千余首,出版诗集多部,获得各类奖项四十余次。

命运

张丹

在童年,我藏起了现在

命运让一场雨落下来了

让人生成为一次接连不断地下坠和流溢

几棵苦楚的大树,被雨水打得枝叶紧贴

形象更觉哀伤,在这湿热的夏日午后……

若罔顾命运,更多个午后

我将走入树的浓荫,烈日将转换为闪烁

我的皮肤和衣裙上,将沾满光点

我那两只肉肉的小手,将伸进无物的潭水

那些灵活的小虾,将从寂寂的暗绿中现身

爬上手指。生命真痒。我快乐之时

眼前掠过一只凤蝶,轻疾地展开对翅

投来过一瞬黑色的梦。世界在午睡中

一个人的游戏,总在有无之间

这也解释了,小虾为什么透明

树下的石桌上忽然出现一本《加菲猫》漫画书

也非常合情合理

书中故事早不记得了,却在多个夏天

仍参不透,另一个人将一本书

遗留在那里,为我亲自部署安排

给我的命运造成的含义

现在,那几棵越界的树穿透了命运

我的童年,就如那些能见着骨头的伤口

从我的生命里露出来了

张丹,生于1989年。诗人,在读文学博士。四川遂宁人,现居成都。

一群蚂蚁从黄昏走过

杨琼莲

天向晚,夜空将光亮渐渐吞噬

蹲下身去,看一群蚂蚁

从路边的草丛走过

这些微不足道的小生命

用尽一生的时光

攀爬,挪动,行走

它们结伴而行,或为觅食,或为搬家

越过,或绕道于途中那些障碍物

抵达更高,更安全的地方

有时,风像鞭子一样抽打过来

小蚂蚁们便摔了下去

翻滚,再继续向前

一群蚂蚁从黄昏走过

我们互换眼神

传递,某种隐秘的默契

杨琼莲,四川省广安市岳池县人。有诗作散见于《草堂》《四川诗歌》等刊。

荒地

阿成

重复的青黄和绽落印证了恒常的

事物,被抛弃的总有另类的进驻

三月直线降落,泥土的梦经久不息

蚯蚓和爬虫拔偃的青草在雨水中蹒跚

这是神的无声谕令,天地雷鸣间

荡漾无以计量起伏轮回的翠绿

野菠菜浓烈至极,凋萎的风暴始于午后

裸腹艾草呈现的蓬勃之力挤兑钢铁的坚硬

囿于水泥的荒凉生长柔软多貌的植物,枯荣

间萱草的艳黄之后是一年蓬翻卷的时间

阿成,本名詹成林,上世纪60年代生,安徽休宁人,现供职于安徽省石台县文联。中国作协会员。在《诗刊》《人民日报》《人民日报海外版》《文艺报》《解放军报》《诗选刊》《星星》《扬子江》《绿风》《诗林》等报刊发表诗作千余首,获各类诗歌奖30余次,有诗作入选多种选本。

耕香院(外一首)

钟秋天

朱八来到了耕香村

建了耕香院

朱八是严肃的,又是荒诞的

他喜欢一个人

对着空气指指点点

村民张三说

这孙子看起来是疯了

李四附和,看起来是疯了

朱八只是微微一笑

他也不能告诉他们

这孙子,是王孙

他摇摇晃晃地在村里走动

看到鸟的时候试着想飞

看到蚁群大战

他咿呀呀呐喊

看到花,他也不赞美

耕香院太寂寥了

朱八想了想

把乌鸦画成了喜鹊

喜鹊扑棱棱的,发出一声乌鸦的嘶喊

飞走了

朱八觉得满足

大明消失的某年

他模糊了自己的面目

走到奉新

耕香村的苦楝树

足够滋养他

异乡人朱八

也不是朱八

他是凶悍的

刀笔俱是凶器

可惜呀

他披着隐身衣

他内心里的深渊都是寂寞

后来这场寂寞变成了传说

注:奉新耕香院曾为八大山人隐居地之一。“朱八”为作者取其姓和号虚构。

耕香村

村子里没有时间

慢腾腾的人向水而生

苦楝树下

一片叶子落下来

同时落下天空与太阳

我从来没有来过这个地方

没有目睹

村里的张三卧在田野

李四喝起他的婆娘

虫鸣与蝉声

是耕香村的秘密

有热闹,有热切

有宽广与爱

走进耕香村

扣响耕香寺

让自己变得严肃

不爱它是不可能的

在土里寻找苦楝子的人

给了我一个好看的答案

钟秋天,本名钟秋兰,报社记者,诗歌爱好者。

竹栅栏

曹新华

竹子被劈成一片一片

再牵在一起就成了栅栏

这些竹子都是一群老竹子

都是一群竹骨

他们不怕被用尽

都愿意把自己唯一的身子

交给刀,交给岁月。被劈成多个肢体

这些竹栅栏

多像我们的父母

他们虽然都老了,但

哪一天不是想

掰开自己,为我们所用

曹新华,湖北省作协会员。作品散见于《诗潮》《星星》《中国诗歌》《青年作家》《人民日报》等报刊,著有诗集《叫开春天》《麦子老了》。

山秋(外一首)

许文波

天空的衣兜再次为大地敞开

所有的偏执

只消让季节慢慢诉说

那个不是很晴朗的下午

和那处不是很崎岖的山坡容纳了我

席地而坐

极目而终

有两三片时光从白云深处遗漏

有两三声鸟鸣在树冠之上鼓起又平复

有两三块乱石沉默不语

百十里外,大江酣然击水

咫尺之内,银杏叶在后来的某个时间点上

遮住了我的眼睛

这一地的金黄最终让我感觉整个人的重量

都浮在秋天之上

听雪落的声音

三朵梅花次第在宣纸上打开

西风落在院中央,那棵数百年的老梅寂静无声

三更天,夜已出走

从爱的古城,从琴的第六弦,从小小一个颤音里

从琴川河,从水北门

通达不可能回头的季节之外

像还在空等谁的归期。一幅画也等待一场写意

困倦袭击眼睛,檐下没有影子

也许还要许多个白昼和黑夜

雪会落下,染白虞山,染白了章节

就提一壶茶,也只一个人

在梅下,雪渐渐落。我与自己半世寒暄

许文波,上世纪70年代生,居虞山下。江苏省作协会员。作品散见于《诗刊》《星星》《诗歌月刊》《诗选刊》《绿风》《诗潮》《扬子江》《山东文学》等刊。著有诗集《一意》。

独唱(外一首)

高亚斌

河流的独唱,穿过群山的合唱

沙滩被宽敞地空了出来

——休止符

天空清扫白云,目光收割芦苇和行人

鸟儿狡黠,飞过处

点墨不留

峡谷如此饶舌

路走过我,漫长地赞美我

在黄河河谷这个寂寞之地

一个人,成为最醒目的听众

白卷

天空交给我一幅纸,铺张、空荡

我无法在上面写下什么

时间很快过去,它把纸又收回

从此我的头颅里总是飞出云朵

白茫茫

高亚斌,上世纪70年代生,文学博士,有散文、诗歌近千首(篇)见于《星星》《诗潮》《诗林》《诗选刊》《诗歌月刊》《扬子江》《中国诗歌》等刊。

微风像个隐形的铁匠

黄晓平

微风像个隐形的铁匠

一湖好水,是他施展功夫的铁砧

不打马掌,不制犁铧

只打造薄薄的涟漪

一经淬火,便是亮闪闪刀片

微风中走动,我隐约

嗅到铁屑的腥味

还好,我及时转身背对湖水

收敛目光,逃开刀片

薄凉的追杀

黄晓平,合肥市庐江人,安徽省作协会员。诗歌作品散见于《诗刊》《十月》《星星》《青年文学》等刊,入选多个年度选本。获第四届上海市民诗歌节诗歌创作奖、第三届“李白杯”散文诗歌大赛诗歌奖。

坐在秋的田野上

草木白雪

静默坐在秋的田野

左边是虔诚向着太阳的红脸高粱

右边是低头含蓄沉思的谷子

秋虫声,鸟鸣声,露水,我捧在手掌心

像是酝酿着一场流淌的秋事

风走过田野,撩起我的衣襟

我听到父亲躬身田野喘息声

随着一片叶子哗哗声响

浑然一体,我成了融入父亲

血汗土地上,一棵血脉亲情的庄稼

此时,有谁能听懂那风起

是我心底发出秋声

天高云淡,一丝勾云,长出思绪的羽翼

带走我清瘦湿润的目光

随着一声声揪心的雁鸣

父亲,一身涩涩汗水劳作的影子

与我孤独的思念合影

草木白雪,本名李淑芳,大连人。作品散见于《延河》《广州文艺》《关雎爱情诗刊》等刊。

静坐

刘忠伟

妄想,欲念,一条长长的河流

坐在岸边

看野鸭荡起的波纹

一层追赶一层缓缓消失

风,吹过我之前也是虚构的波纹

吹过我之后,是冰凉的水

夕阳落在流水上

飞过的山雀衔走我一个人的黄昏

我想得到的一切

都在时间的流逝里放弃了

刘忠伟,80后,泰安东平人。有作品发表于《星星》《绿风》《山东文学》《延河》《辽河》等刊,出版诗合集《梦境家园》。

光阴

紫紫

我曾在4.8平方米的房子里

用一块花布

把逼仄的房间隔成一室一厅

我在卧室这边整理衣服

男友在厅堂里用辣椒爆炒田螺

辣椒味与夜色一起弥漫着

我们一边打喷嚏,一边享受

这狭小而呛口的幸福

后来我们跑到走廊上去数星星

数着数着就数到了中年

我已眼花缭乱,他也两鬓染霜

在新居的书房里,他看书码字

我坐在厨房里剥着蒜头

小儿子蹲在阳台上捕捉着一闪即逝的镜头

黄色的菠萝,正向上攀爬

我闭上眼睛,似乎有泪要流出来

生活之美,一直都是如此的细碎

我站起来,望着星星在窗外闪烁

那些一直被我忽略的星光

正被儿子拍了下来

紫紫,本名郑秋梅。教师。有作品散见于《诗刊》《星星》《诗选刊》《诗潮》《诗歌月刊》《中国诗歌》《星火》等刊。出版诗集《紫紫短诗选》《紫紫微诗选》,合集《春风破——岭南十女诗人诗选》,有作品入选各种年度诗选,偶尔获奖。

松树皮

郭海清

她的肚子是一块松树皮

新的刀疤像贪婪的水蛭

更长的旧刀疤

是一条长长的蜈蚣

松树皮里孕育过六个生命

长长的刀疤里抱出第一个

剩下五个,刚刚成形

就被摘去

每次从手术台下来

她就感觉自己是罪人

而这次

一同摘去的

还有子宫和卵巢

她的肚皮终于成了

空空的坟墓

郭海清,80后,江西新余人。有作品见于《诗歌月刊》《星火》《浙江诗人》《江西工人报》等报刊。

刺猬

毛歆炜

如果我们的词汇足够单纯

以记忆中的形象命名事物

譬如袋鼠和海马

譬如她第一次来到深秋的山上

她的眼睛多么纯净,怜爱地

看着枝头带刺的果实

冬眠的小刺猬

毛歆炜,90后,永州人。作品见于《十月》《散文诗》等刊。

尘世的光

丁艳

那照耀过尘世,也照耀过我的光

此时,就在山坡上。一只羊的叫声

穿过溪流,让石头也有了心跳

只是,山路旁

梨花落在车辙里,也落在我的鞋子上

——那白,用悲伤走路

那光,那照耀过尘世的光

还在那人的睫毛上,亮

可是,他回头时

没有看见我

丁艳,农民,黑龙江省林口县人。黑龙江省作协会员,作品见于《诗刊》《星星》《北方文学》《诗林》《散文诗世界》《中国诗歌》等刊。有作品入选年度选本。

秋天的后花园

黄丽英

农具与稻谷深情相拥

就有一片高远的天空缓缓升起

风打开季节的大门

把草木和生灵们唤醒

在田垄守护的村庄里

我被一只熟透的柿砸中

就像闪电,甜蜜

瞬间击穿我的内心

这是初秋,我们的后花园

清澈的河流里

蛙鸣生出了翅膀

黄丽英,江西省作协会员。发表作品若干,曾获全国诗歌奖,有诗作收入选本若干。

雪夜

田永刚

凌晨三点,从睡梦中醒来

想起来时的路

想起远方,想起诗

想起更年轻的你、你们

以及中间青涩的我

那时候,还不会为一条风雪的街道叹息

不会在灯火里,寻找三三两两的星辰

隆冬的风,也只是刮在空旷的地方

而一本书拿在手中,还只是一本书

如今啊,一首老曲子循环播放

我也无法确定

哪一段旋律里含着黎明

窗外,是真实的夜雪

它每每瑟瑟而来,却从不误场

田永刚,陕西富平人,现居延安。陕西省作协会员,鲁迅文学院第三十六届高研班学员。2001年开始发表作品,著有散文随笔集《遭遇一棵树》《在路上》。

猜你喜欢

星星诗歌文学
诗歌不除外
街头“诅咒”文学是如何出现的
七月诗歌
诗歌的奇怪队形(一)
On Syntactical Features of John F. Kennedy’s Inaugural Speech
串星星
星星洗澡
来自星星的玩笑
文学
诗歌过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