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学生学习计算机编程对逻辑思维能力提升的研究
2021-03-11尹燕慧
尹燕慧
摘要:编程课程近些年在中小学教育领域非常的火爆,这是因为信息化和智能化的迅速发展推动社会的快速发展,谁掌握了先机,谁就掌握了未来。在世界范围内,科技类竞赛层出不穷,国家对高技术人才的需求也逐年上涨,尤其是高精尖的技术性人才。然而,人才的培养并不是一朝一夕就可以实现的,需要长时间的培养与时间的积累才能成功。编程入驻中小学计算机课程中,不但可以有效的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形成优质的编程思想,同时也可以提升学生自身的竞争力。本文就计算机编程对逻辑思维能力提升进行探讨。
关键词:编程课程;逻辑思维;中小学
前言:
所谓逻辑思维,就是人们在认知事物的过程中,通过概念、判断、推理对现实进行反映的过程,这是人类思维的高级形式,也是我们常说的“抽象思维”能力。乔布斯曾说过,每个人都应该学点编程,因为他会教会你如何思考,因此在中小学阶段,想要培养锻炼孩子的逻辑思维能力,可以让孩子从少儿编程开始,从图形化的编程语言了解事件的发生规律,帮助孩子从具体到抽象,从事物到概念的思维能力发展。
一、中小学学生计算机编程课的特点
我国中小学阶段,所接触到的编程,主要以“Scratch”语言为主,该语言是麻省理工转为8-16岁学生所设计的图形化编程软件。编程,是将人们的想法,按照编码规则生成计算机可以识别的语言。计算机程序的编写需要很强的逻辑性,只有顺畅的逻辑才能保证程序的正常运行。在编程中,就是通过将复杂问题拆解成小问题,逐一解决,最终寻找到问题解决方式,在这个过程中,可以有效的锻炼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相比起其他的语言来说,Scratch语言更加直观形象,作为一种可视化的编程语言,在编写程序中,不需要过于复杂的命令或者代码就可以实现功能,对思维力较弱的中小学生来说,用于启蒙更加具有优势,以下是“Scratch”语言的特点:
1.操作简单
编程语言,像“Java、C++、HTML”等语言来说,都是以代码来生成程序,对于中小学阶段的学生来说,非常的复杂,需要学生花费大量的时间与精力来记忆相关语言规则。但是作为图形化编程的“Scratch”,可视化的操作界面可以使操作者直观的理解指令的意义。学生在操作过程中,只需要通过鼠标的选择与拖拽就可以生成属于自己的程序,且编写好的程序也可以很快的展现出来。这种操作简单的方式,有效的降低了学生的操作难度,使学生在接受上花费的时间大幅度的降低,同时也能很直观的了解到编程的意义,对中小学生来说,作为课外补充部分,并不会占用太多时间与精力[1]。
2.趣味性強
“Scratch”编程语言中,其主人公是猫的形象展示出来的,对于中小学生来说,在较强的学业压力下,兴趣是驱动其了解新事物的重要手段。学生在操作过程中,所有的积木都是卡通的,内容也是非常丰富的。其指令将程序设计所需的内容包包含在其中,学生在完成设计的过程中,逐步的感受思维渗透。比如在设计角色中,可以直观的解决美术设计中的问题,对于事件、逻辑部分的内容,也都用更直观的形式体现出来,学生在创作中,逐步感知结构、流程等高级的编程活动,锻炼了学生多方面的能力。
二、中小学学生计算机编程对逻辑思维能力的提升阐述
1.引导学生掌握处理问题方法
计算机编程是通过一定的编码手段,使程序自动化执行。想要设计出完整的程序,需要学生掌握计算机语言计算法,在过程中,学生根据教师提出的问题进行处理,锻炼了学生的问题解决能力。编程的过程是为了解决一个类型问题所产生的运算序列,在其过程就是通过分析算法、实施算法最终解决问题。因此通过编程的学习,可以引导学生掌握处理问题的方法,通过算法思维的训练,提高学生行事、思维的逻辑能力[2]。
2.培养学生多角度分析能力
“举一反三”是中小学所有学科教学汇中,教师在教学上需要学生掌握的重要能力之一。在程序设计上也是这样的,解决问题并不是只有一种办法,因此在设置问题后,教师要重视学生的问题分析能力,通过多样化的手段,激发学生的思维活动,强化逻辑思维训练。学生是独立的个体,在学习过程中,理解方式、理解效率都会有所差异,因此教师需要在尊重学生个体差异的基础上,不断的鼓励学生寻找多种方式解决问题。程序对任何计算方式都是接受的,但是计算方式的复杂程度也影响程序的运行速度,因此教师在编程教学中,也要引导学生不断寻找最优解,通过自己的努力,提高自己的计算思维与逻辑思维,保证思维的多样性。
总结:
21世纪开始,全球步入信息化阶段,计算机在我们生活中的应用已经非常普遍。计算机编程在中小学教学中的应用,可以帮助学生掌握编程工具,同时提高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这顺应素质教育的需求,也适应社会对人才的需求。
参考文献:
[1]张春玉. 计算思维能力在中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课程中的培养[J]. 电脑知识与技术, 2019, 1015(008):91-92.
[2]吴娟. 计算机科学技术在数学中的应用[J]. 电子技术与软件工程, 2019,23(23):34-35.
35575019082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