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在激昂的音符中,唱响嘹亮军歌,开启军旅文化

2021-03-10殷明明

教育界·下旬 2021年1期
关键词:红色文化

殷明明

【摘要】小学生正处于人生观与价值观建立的重要时期,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有助于学生形成良好的爱国思想。有国才有家,国强民才富。教师要借助红色文化,鼓励学生唱响嘹亮的军歌,在军歌嘹亮中缅怀先烈,产生强烈的爱国热情,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怀。

【关键词】军歌嘹亮;红色文化;军旅文化;爱国思想

【基金项目】江苏省教育科学“十三五”规划重点自筹课题“军歌嘹亮:小学军旅特色文化课程的建设与开发”的阶段性成果,课题批准文号:T-b/2020/17。

音乐能陶冶人的情操,满足人们的精神需求。众所周知,音乐既是人类文化传承的载体,也是人类智慧的结晶,是教师对学生实施美育的重要途径。小学生正处于人生观与价值观建立的重要时期,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有助于学生养成良好的爱国思想。小学音乐教材中有诸多爱国题材,教师要挖掘其中的教育功能,让学生了解现今幸福的日子来之不易,积极学唱革命歌曲,在军歌嘹亮中缅怀先烈,产生强烈的爱国热情,培养爱国主义情怀 。

小学音乐新课程标准明确指出,教师“通过音乐作品中所表现的对祖国山河、人民、历史、文化和社会发展的赞美和歌颂,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怀”。军歌主要是军中唱的激励士气的歌,小学生演唱军歌泛指歌唱有关军队建设的歌曲,主要是为了激发学生的爱国激情而组织的围绕军歌开展的各项音乐文化活动。

一、开展国防教育,树立爱国情怀

从小学一年级开始,学校就重视对学生的爱国主义教育,不仅开展了“爱祖国”大型主题墙活动、“教师爱祖国”少儿演讲活动,而且还开展了“解放军进校园”活动,请解放军叔叔讲述军营的故事。八一建军节、十一国庆节期间,教师组织学生开展“教师和祖国妈妈在一起”手抄报比赛活动,孩子们纷纷拿起笔,或绘画,或书写,抒发对祖国妈妈的热爱之情。

教师时时刻刻紧抓学生的思想工作,教孩子们演唱《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时,不仅介绍作者聂耳创作国歌的背景,而且用娓娓动听的故事情节将孩子们带入那个战火纷飞的年代,让孩子们从内心生出丰富生活来之不易的感叹。不管身在哪里,依然怀念祖国,无数爱国华侨在抗战年代支援祖国。在《游子吟》中,教师引导学生将祖国比喻为母亲,不管流落到哪里,都不忘祖国妈妈的怀抱。合唱的魅力在于和声的谐和,能够凝聚大众心灵。学生们用舒缓的歌声唱出对祖国的炽热感情。同时,合唱也最能体现军歌的气势。在教学国歌时,教师尝试让学生用连贯与跳跃交替演唱的方法,启发学生带着爱国热情演唱此歌曲,让学生想象战士们奋勇杀敌的热血场景,在合唱的雄浑气势中体验进行曲的魅力。

每年秋季,学校都开展少先队员入队仪式。大家齐聚操场,在庄严的升旗曲中,少先队员们精神抖擞地高举少先队大队旗,高唱队歌、共产儿童团歌等,在嘹亮的歌声中,戴上鲜艳的红领巾,光荣地加入了中国少年先锋队。从小对学生开展国防教育,树立学生的爱国情怀,有助于学生爱国思想的建立。在国歌声中,大家庄严宣誓。爱祖国,保家卫国,是每一位中国人的神圣使命。

二、军歌嘹亮音乐会,唱出对祖国的热爱

歌声能传递感情,歌声能传递希望。教师积极开展军歌学习活动,一些耳熟能详的红色歌曲逐渐被学生们学习并传唱。

(一)利用多媒体教学,渲染音乐情境

《红星闪闪》适合一年级演唱。教师用具体形象的画面导入课题,设置问题情境:“仔细看看图片上是谁,他们在干什么?”教师引导学生说出歌词内容。紧接着利用多媒体播放音频《闪闪的红星》,让学生欣赏音乐,自主学习歌曲。然后提出“听到这首音乐你有什么感受?”“这首曲子是雄壮有力的吗?与以前的曲子有什么不同?”一连串的问题,激发了学生的思维。孩子们积极思考,在旋律中进行跟唱练习。在背景画面的渲染下,孩子们用雄壮有力的合唱表达了自己的爱国之情。教师给孩子们更多表演的时间与空间,鼓励孩子们自主学习小小解放军的神态、动作,开阔思维,引导学生边唱歌边做敬礼、射击等动作。通过演唱歌曲《闪闪的红星》,孩子们初步对红色文化感兴趣,萌发了爱国情感。

(二)组织军歌嘹亮音乐会,唱出心中的激情

为了激发孩子的爱国激情,学校组织了军歌嘹亮音乐比赛活动,让学生通过唱响爱党、爱国主旋律,激发学生的爱党、爱国热情,引领学生从小树立远大志向,增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使命感和责任感。学校旨在通过此音乐节活动,使红歌传遍校园的每一个角落,唱响在每一位学生的心田,使红色精神永远传承。除了《红星闪闪》,适合低年级学生演唱的歌曲还有许多,比如《一二三四》《歌唱祖国》《大中国》《团结就是力量》等。中高年级学生对旋律与和声的把控更强,教师可以组织孩子们学习《中国中国鲜红的太阳永不落》《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打靶归来》《祖国不会忘记》等。这些歌曲都有一个共同点,那就是歌唱祖国的强盛,歌唱军人的坚强,用进行曲等曲调演绎歌曲,使得歌曲旋律激昂向上,令人奋进。在“军歌嘹亮”音乐节上,军旗飘扬,军徽闪耀,军歌嘹亮,孩子们或是小组唱,或是表演唱,或是大合唱,用歌声表达对祖国的热爱,用歌声抒发对祖国的感情。

除了大合唱,其他音乐表现形式精彩纷呈。有的班级用快板宣传好人好事《说说我校好少年》,孩子们用朗朗上口的童谣展现了积极进取、奋发向上的精神面貌;有的班级表演军体拳,动作整齐划一,富有感染力;有的班级组织诗歌朗诵《少年强则国强》,向祖国庄严宣誓,保卫国家,匹夫有责;有的班级表演了旗语操,旗语是海军军事信号,用猎猎生风的手旗彰显着少年儿童的豪情壮志。

三、树立保家卫国思想,积极锻炼本领

随着军歌在校园响起,宣传军旅文化,让孩子们体验军队生活、学习军拳、练习射击以及参观部队等等逐渐被排上日程。学校以“红色基因”标注学生政治思想基调,以“军旅文化”特色開启新的篇章。

(一)开展“小长征”,培养意志品质

众所周知,长征行程两万五千里,并不是平坦的大道,而是布满荆棘之路,既有雪山、草地、戈壁,也有敌人的飞机、大炮,随时有牺牲的危险。为了打造学生坚强的意志力,培养学生不怕吃苦的精神,学校开展了“小长征红色之旅”活动,包括低年级远足、中高年级负重远足。在远足过程中,每当孩子们思想有懈怠时,由班级的文娱委员开启军歌嘹亮活动,唱起铿锵有力的《一二三四》《红星闪闪》等,鼓舞士气。在“小长征”过程中,中高年级学生对低年级学生爱护有加,有的帮助背包,有的帮助拿水杯,互帮互助、团结有爱的精神在远足活动中得到了淋漓尽致的体现。

(二)积极学习军拳,打出少年朝气

小学生是国家未来的栋梁,健康的身体是革命的本钱。在学校的组织安排下,体育教师积极教孩子们练习军拳,一招一式,虎虎生风。孩子们对军拳很感兴趣,他们不但在体育课上练习,而且利用课间等业余时间练习。有的学生家长是解放军,利用探亲假时间来校对孩子们的军拳做特别指导,孩子们练习得更有劲了。在音乐节上,他们穿上小小迷彩服,红领巾飘胸前,小小红领巾练军拳,不怕吃苦不畏难,摸爬滚打个个行。孩子们用军拳打出了中国少年儿童朝气蓬勃的虎虎生气,打出了中国不畏强权的勇敢士气。

(三)加强体能训练,提高射击本领

体能馆能改善学生体质,特别是体能馆里的功能性体能训练,针对学生各方面的问题进行有目的的训练,比如孩子们最爱的射击运动。射击运动项目本身便是一项技术比较复杂并且准确性特别高的运动项目,要求运动员心理耐受能力强,强调灵活性、协调性和稳定性。孩子们积极练习射击,精神倦怠时,歌唱军歌提醒自己继续努力,不懈怠。当一名神枪手,具有高强的射击本领,是每一个少年儿童的英雄梦。大家在练习中相互鼓气,相互交流射击经验,努力做“射击小标兵”,做国防好少年。

四、体验军旅文化,传扬红色精神

教师要有意识地在日常教学中渗透军旅文化,可以在学校宣传栏开设“军事天地”“军歌你来唱”“军旅文艺”“军事科技”等系列宣传活动,全校营造浓浓的军营氛围,以军养德,以军促智,以军强身。教师组织各种军旅文化活动,让孩子们从小崇军尚武,爱国卫国,心系国防,积极将红色精神传扬,鼓励学生为做合格的社会主义接班人而不断努力奋斗。

教师带领学生参观部队,在军歌中让孩子们懂得遵章守纪的重要性。孩子们观看解放军叔叔整队、出操,在指导员叔叔的介绍下认识了各种枪械和军用物品。在解放军生活区,孩子们见识了“豆腐块式”的被子。解放军叔叔的生活紧张有序,每一位解放军叔叔都严守纪律,自律性强,给了孩子们很大的启示。孩子们参观部队,体验到了幸福生活的来之不易,每时每刻都有无数的军人守在祖国边疆,保家卫国。孩子们通过参观活动增强了纪律意识、时间意识和团队意识,他们听解放军嘹亮的歌声,激发了当解放军的理想和愿望。孩子们主动学习有关军事、国防知识。一次简单的军旅文化体验,提高了学生的思想认识,培养了学生初步的社会责任感,更重要的是学生从嘹亮的歌声中感受到了祖国的富强,激发了建设祖国的迫切愿望。

通过“走进军营,参观部队”军旅实践活动,孩子们似乎长大了许多,在“军旅文化”的感召下,爱党、爱国、爱军、爱人民为核心的军人风采逐渐深入孩子心田。

总之,教师要加强对学生的思想教育,开展丰富多彩的音乐文化活动,通过歌声传递爱国精神,用音樂净化学生思想,让他们与音乐为伴,锻炼意志力,增强责任感,树立保家卫国的爱国思想,为当好社会主义接班人而不断努力学习,不断前进。

【参考文献】

余峰.近代“新音乐”思想世界中的“爱国尚武”精神[J].中国音乐,2008(04):75-80,97.

猜你喜欢

红色文化
红色文化融入高职校园文化的途径探索
红色旅游对红色文化传承和发展的作用研究
依托红色文化资源 传承红色文化基因
红色文化的当代价值及其实现路径
新媒体环境下的红色文化的发展和传播
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对红色文化的价值诉求
浅析红色文化与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
红色文化:加强高校学生党支部建设的有效载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