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情境导向下的科学教学

2021-03-10张哲

教育界·下旬 2021年1期
关键词:情境教学法创设情境小学科学

张哲

【摘要】小學科学课程是综合性课程,学生通过学习科学,理解身边的科学现象,能够解释和解决一些实际问题。教师利用情境教学法把生活经验和教学内容相结合,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关键词】小学科学;情境教学法;创设情境

在长期的科学教学中,笔者发现学生在学习中常常出现这样的问题:如果用填空或者名词解释这种题型考查学生的科学知识,学生表示毫无压力,正确率相对比较高;但是如果考核题型改为利用学到的科学知识来解释一个生活中的现象的简答题,很多学生就犯难了,他们往往找不到相对应的知识点,不会学以致用。例如试题:“什么叫作热的良导体?什么是热的不良导体?热的良导体有哪些?热的不良导体有哪些?”大多数学生都会回答,正确率很高。但是把题目改为:“为什么冬天我们的手扶着不锈钢的扶手比扶着木质扶手感到更冷?”学生答题正确率就大打折扣了。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情况呢?究竟怎样教学才能让学生把科学知识和生活现象结合起来,让学生顺畅地解释“是什么”“为什么”和“怎么样”。

笔者觉得这个问题的实质就是学生不能将在科学课上学习到的知识和技能进行有效的迁移,导致了常说的“死读书”的现象。以苏教版五年级科学下册“折形状”一课为例,我们的科学课堂结构往往是这样的。

第一步,跟着教师认识锥、台、柱、球这四种基本形状。第二步,分析图片中物体属于哪种形状?讨论它们有什么好处?(第二个问题学生基本就回答不出来。)第三步,做实验:尝试、预测并动手实验研究物体的形状与承受力的关系并做好记录,得出结论。第四步,分析图片中的物体为什么要这样设计?第五步,拓展测试蛋壳的承重力。

在这节课堂中,教师始终处于主导地位,学生被动地跟着教师的指导走,“四种基本形状”这一知识的出现是突兀的,实验也是教师要求学生做的。学生在没有探索欲望的情况下跟着教师做一些孤立的科学实验,然后“好像”从探究中得到了一个知识。在这样的教学下,学生难以灵活运用知识,更不可能达到举一反三、培养创新能力的高度了。

如何破解这个问题呢?吴向东在《数字时代的科学教育》一书中指出:“小学科学探究学习的对象应该是真实的物质世界,探究活动就是对物质世界中的科学现象寻求符合规律的解释,从而增进学生对真实世界的科学理解。这就需要营造真实的吸引人的学习情境,让学生沉浸到这样的情境中去探究。”[1]李吉林老师在界定什么是情境教学时明确提出:“情境教学是通过创设优化情境,激起儿童热烈的情绪,把情感与认知活动合起来的一种教学模式。”[2]将知识和技能嵌入情境中,让学生在情境中学习,这样的学习不再是为了学习某项知识而学习,知识也不再是孤立、抽象的,而是鲜活、生动的。在科学教学中,创设恰当的情境,不再让学生在教师严密设计好的步骤中做貌似真实的探究实验,而是在“境中思”“境中做”“境中学”,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以积极的情感投入到对科学的学习中,并将知识和生活现象相联系,从而达到小学科学课程标准所规定的课程目标。

一、创设问题小情境

知识是在一定的情境中产生的。信息技术的发展让今天的教学手段变得多样,再现生活情境也变得容易了许多。教师精心设计的问题情境可以借助视频播放出来,有利于学生展开广泛的联想,利用已有的知识和经验来体验、感悟和学习。学生学习的知识和生活相联,顺其自然地进行整合构建,从而形成比较强的解决问题能力和迁移能力。

例如教学苏教版二年级下册“各种各样的杯子”时,教师设计了这样一个场景:“教师开了一家专门卖杯子的小店,要聘请一名合格的售货员……”小学生一听可来劲了,学习兴趣被激发出来了,纷纷举起小手来应聘。这时候教师提出要求:售货员要能说出你推荐给顾客的杯子的理由(认识不同材料的特性:是否易碎,导热性能怎样,软硬度,重量,是否美观),其他学生作评委(培养他们善于倾听、积极思考的科学品质),评价应聘的学生说得是否正确合理。全班学生都投入到角色中,开始了新知识的学习之旅。教师在备课时只要善于挖掘,可以设计出较多类似的生活场景。

又如苏教版五年级下册“怎样移动重物”这课,教材中设计了一个小情境:“怎样移动一块大石头?”考虑到现在的学生在生活中很少会做这些事情,教师重新创设了一个情境:“请体重相差较多的两位学生来玩跷跷板。”同学们看到这个情境笑了起来,有学生抢着说:“一个重,一个轻,轻的那个永远‘高高在上,重的那个稳稳地踩着地。”这时候教师顺势说道:“想个什么办法让他们玩起来?”学生依据他们在游戏中的经验,提出了解决办法:“体重轻的同学可以背个大书包,或者让他往后坐坐,重的那个同学尽量往前坐坐。”教师问:“这样的方法可行吗?我们每个人都可以试试。”从而顺利引入平衡尺和钩码进入实验环节。这些带着科学问题的“真实的”情境既贴近生活,又包含着科学知识,能不动声色地吸引学生,让学生在情境中思考。

二、演示实验设情境

科学知识的获得往往是以实验为基础的。鲜明直观的实验、充满悬念的实验结果构成生动的情境,必然能激发起学生强烈的兴趣。

例如在学习“空气占据空间”这课时,教师设计了这样一个实验:在玻璃水槽中加入水,水面上漂浮着一只黄色的乒乓球,然后拿出一只烧杯,问:“当我把烧杯对着乒乓球垂直放入水中,乒乓球会怎样?”学生立刻就被这个实验吸引住了,随之开动脑筋开始预设:“位置不变?沉下去了?”预设结束,学生满怀期待地等着结果,期盼自己的预设是正确的。此时学生求知欲旺盛,教师演示实验,引导学生探究:“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现象?”孔子说的“不愤不启,不悱不发”大概就是这样一种情境吧,课堂教学效率大大提高了。

三、借助学具造情境

小学生认识世界总是先从他们身边的事物开始的,但他们对身边的事物又不能都持续认真地去观察和探究。教师利用制作精良的学具标本创设出仿真的情境,能让学生尤其是低年级的学生更有兴趣。例如教师在执教苏教版一年级下册“形形色色的动物”这课时,可以借助学具标本来创设情境。小学生看到青蛙、蛇、蝴蝶、兔子、鸡、鱼等标本,十分兴奋,他们会大声地说出它们的名称,会主动举手告诉大家他所了解的小动物的一些特点。这样的学具标本是立体的,生动的,比漂亮炫目的动物视频短片更有利于学生多角度地慢慢观察和探索,从而认识到动物的多样性。

利用学具设计精妙的情境除了能够激发学生强烈的求知欲外,还能迅速把学生的注意力集中起来,会在学生的记忆中烙下深深的印记。记得有位教师执教苏教版六年级上册“看星座”,这样的课是很多教师是怕上的,因为星座的知识对于小学阶段的学生来说有一定难度。由于城市灯光污染、大气污染以及住宅高层化,学生已经很少有时间去仰望星空,也很难看到满天的星星,只能看到几颗星星,寻找星座就更难了。这样的课很难出彩。但是那位教师设计了一个极为巧妙的情境——利用灯光和带有小孔的遮光纸把教室的天花板变成了星光闪耀的天空夜景。当拉上窗帘,打开灯光的刹那,学生都惊呆了:原来我们头顶的夜空,晴朗无云的夜晚,有如此多的星星在闪耀啊!他们开始寻找:北斗七星在哪儿?夜晚指引方向的北极星是哪颗?它是北部中最亮的星星吗?有的学生干脆直接举手问教师:“我是金牛座的,我从来不知道金牛座是什么样子的,在这个星空中我能找到它吗?”学生仰望“星空”,跟着教师找到了亮星较多的北斗七星,借助北斗七星找到了北极星,学会了寻找北极星的方法。学生在教室里模拟地球的公转运动,理解了北极星为什么永远指北,根据北斗七星斗柄指向判断四季这个难点也迎刃而解了。这节课教师设计的情境至今仍历历在目,我们的学生大概也是这个感受吧。在这些学具标本的情境中,学生不再觉得干巴无趣,而是学得生动、活泼和愉快。

四、精选图景拟情境

情境学习的课堂如果是美的,那就更能显出其特有的魅力。利用艺术的情境和悠扬的伴奏音乐,加上教师优美的讲解,学生在享受美感的时候,心情是愉快和兴奋的,学习的主动性大大增强。

例如苏教版二年级科学上册“看月亮”,教师上课时播放一段《海上生明月》视频短片,小学生马上安静下来,目不转睛地看着美丽的画面,观察着月亮以及它缓缓升起的样子。

学习“四季的天气”时,教师选择了一年四季中最具季节代表性的景色短片和图片放映给学生观看:生机勃勃的春天,桃红柳绿,人们忙着春耕植树;烈日炎炎的夏季,荷花盛开,蝉鸣声声,人们游泳消暑;凉风习习的秋天,天高云淡,菊花绽放,人们在金黄的稻田里收割;白雪皑皑的冬天,腊梅送来阵阵芳香,孩子们堆雪人打雪仗。置身于诗情画意的情境之中,学生感受到美的魅力,天气、植物、动物和人的活动在学生的头脑中构建出了春夏秋冬的季节特征。

又如苏教版五年级下册“动物的繁殖”一课,学生知道动物繁殖的方法,了解动物对后代的哺育也很不容易。书上只有几幅图片,这时候教师给学生播放了搜集来的动物妈妈教孩子捕食和为了保护孩子不惜牺牲自己生命的视频短片。短片中的真实场景深深感动了学生,真情真境引起了学生强烈的共鸣。学生学习了这些知识后,不会去捕捉和伤害小动物了。在美的情境中习得的知识是有温度的,是灵动的,是深刻的。

在科學教学中创设情境的途径是多种多样的,通过设置符合学生生活特征的情境,学生学习科学的兴趣增强了,学以致用的能力提高了。需要注意的是,创设情境只是一种教学手段,而不是目的,要不要设计情境和设计什么样的情境必须从教材内容与学生的具体情况出发。

【参考文献】

吴向东.数字时代的科学教育[M].广州:华南理工大学出版社,2012:73.

李吉林.情境教育精要[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16:4.

猜你喜欢

情境教学法创设情境小学科学
建构初中数学高效课堂之我见
加强小学科学实验教学提升学生动手实践能力
谈谈多媒体在小学科学教学中的应用
简谈多媒体在小学科学教学中的运用
也谈多媒体在数学教学中的运用
锐意进取,不断提升小学科学课堂教学效率
小学英语课堂情境教学法探讨
创设情境教学法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应用
情境教学法在小学美术教学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