拿什么拯救你?东京奥运会
2021-03-10张田勘
张田勘
主要关注科学哲学、科学史、医学与社会、生物医学信息等。
人不吃饭会饿死,人不运动和娱乐会郁闷至极。新冠肺炎疫情期间抑郁症的发病率上升数倍(美国是过去的5倍)就是明证。已经延期的东京奥运会能否在今年召开,不只涉及全球经济的复苏,更事关全球公众的身体和精神健康。
国际奥委会主席巴赫1月28日表示:“我们正随事态发展不断优化应对措施,确保东京奥运会在安全和健康中进行,始终是首要任务。”国际奥委会及其合作伙伴正制定应对新冠肺炎疫情的措施,而接种疫苗是其中一部分。不过,东京奥运会首席执行官武藤敏郎表示,官方“不会将接种疫苗视为参赛先决条件”。
全球与新冠肺炎的决战以新冠疫苗的接种为标志,东京奥运会是否如期召开在很大程度上又命系疫苗。反过来,东京奥运会的召开又是世界复苏和回归正常的重要标志,疫苗的作用就成为重中之重。
没有疫苗的保障,不只是生活不能回归正常,就连人们特别喜爱的娱乐和体育活动也将停办。这个打击无异于判决人的精神死刑,对人来说可能仅次于无法吃饱饭。近期的世界网球四大满贯之一的澳网最能说明问题。
由于在5架澳网的包机上5名乘客新冠检测呈阳性,包括两届澳网女单冠军阿扎伦卡在内的72名参赛运动员,必须在酒店强制隔离14天,期间不能离开酒店和外出训练。而且,确诊者中还有5人的基因测序显示,他们感染了此前在英國发现的变异新冠病毒。
其他乘坐不同航班抵达澳洲的球员也将接受为期14天的强制隔离,但他们被允许每天离开酒店几小时进行训练。其中就包括诺瓦克·德约科维奇、塞雷娜·威廉姆斯和大坂直美等著名球员。前世界第一、英国名将穆雷也宣布,因无法找到可行的隔离方案,他将无缘今年的澳大利亚网球公开赛。
由于一些运动员核酸检测阳性,本来在1月中下旬开赛的澳大利亚公开赛被迫推迟到2月8日开赛,而且会酌情对部分赛事进行调整,帮助受影响的运动员顺利完赛。组委会还规定,若选手和团队离开澳网划定的隔离安全区域,将面临高达2000澳元(10万人民币)的罚款和犯罪指控。即便如此,大量高水平的球员因核酸检测阳性而被隔离和退赛,也将极大地影响此届澳网的水准。
一切都归咎于新冠肺炎。但是,也有运动员并不这么认为。其中以西班牙网球运动员罗伯托·布蒂斯塔·阿古特为代表。他称,“这些人不懂网球,不懂球场,什么都不懂。目前的情况完全是一场‘灾难,这不是澳网应有的样子”。
但是,两届澳网女单冠军阿扎伦卡则较为乐观:“如果你有时间哼哼唧唧,那你就有时间解决问题。”
无论如何,澳网受新冠的影响已是显而易见。今年7月的东京奥委会是否也会受到影响,甚至会再次延期呢?英国《泰晤士报》1月21日称,日本政府“私下认定东京奥运会因为新冠疫情将不得不取消”。一名不愿公开姓名的日本执政联盟高级官员称,“谁都不愿意第一个开口,但共识是(举办)实在太难了,我个人认为办不成”,并寄望于2032年再办奥运会。
但是,第二天(1月22日)日本政府、日本奥委会、东京都政府和东京奥组委都站出来否认这一消息,称取消奥运会的说法“纯属捏造”。
看来,只有疫苗有望拯救东京奥运会。
根据世界卫生组织和专业人员的评估,虽然疫苗并非100%有效,但全球只要有80%的人接种新冠疫苗,就能建立起群体免疫屏障。
显然,如果运动员和赛会人员,以及全日本的公众都能接种疫苗,就能建立起群体免疫屏障,奥运会的召开也不成问题。
不过,接种疫苗也有许多问题需要解决。
首先是公平和公正问题。世界卫生组织和联合国建立了一个新冠肺炎(COVID-19)疫苗全球获取(COVAX)机制,目的是在全球公平和公正地分配新冠疫苗。这个机制的一个重要计划是,在2021年年底提供至少20亿剂疫苗,包括向参加全球疫苗免疫联盟的92个低收入经济体提供至少13亿剂疫苗。
此外,COVAX机制也在1月底前向所有190个参与COVAX的国家或经济体提供指示性剂量分配。这样做的目的正如世界卫生组织总干事谭德塞所称,紧急而公平地推出疫苗不仅是道义上的责任,也是卫生安全、战略和经济方面的责任,而且有助于挽救生命,稳定卫生系统,并推动全球经济复苏。
但是,COVAX机制首要保护的是医疗保健和其他一线工作人员及某些高危人群。目标是在年底前保护参与COVAX机制的国家至少20%的人口。这个疫苗接种策略明显是以医疗保健、一线工作人员和高危人群为首要接种者。那么,运动员接种是否排在首位就必然造成伦理争议,因为他们并不属于世界卫生组织首推的接种人群。
所以,国际奥委会主席巴赫称,国际奥委会不赞成运动员“插队”接种疫苗,接种工作应优先考虑医护人员和弱势群体。德国奥委会称,他们的运动员将“排队等候接种”,英国奥委会认为“弱势群体、老年人和一线工人”应优先接种。美国奥委会医疗事务负责人称,美国运动员不会“插队”。
当然,也有一些国家把运动员排在首位,以色列奥委会已经为该国奥运代表团中半数成员接种,全部接种工作将在5月底之前完成。匈牙利奥委会计划在几周内开始为奥运会选手接种疫苗,丹麦希望该国约150名运动员和200名官员在7月1日之前完成接种。澳大利亚、希腊和比利时等国正在等待政府为运动员接种疫苗开设“绿色通道”。
如果很多国家把运动员接种排在首位,而且认为参加奥运会不只是涉及运动员的健康和国家形象,而事关恢复全球公众的信心,为运动员首先接种就问题不大。
其次,接种疫苗可能也有运动员关心的要素,例如接种后是否会造成兴奋剂检测阳性,以及是否会影响运动成绩。但是,这两种情况都被世界反兴奋剂机构予以否定。该机构专家奥利维尔·拉宾称,大量研究数据表明疫苗带来的兴奋剂检测风险几乎不存在,运动员应该毫不犹豫地接种疫苗。接种疫苗后最初几天确实有可能出现发烧等症状,但只要不在比赛开始前两三天接种,就能应对轻微副作用带来的影响。
最后,如果一些贫困国家不能获得疫苗怎么办?日本厚生劳动大臣加藤胜信回应称:“我们正在考虑更详尽的防疫措施,保证在无法全面接种疫苗的情况下也能安全举办奥运会。”
如果以疫苗保护为主,加上其他措施,相信东京奥运会是能够顺利进行并举办成功的。这也是全球一切恢复正常的重大标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