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白河大岩壁连攀新记录

2021-03-10陈柯亮祁柯铭

户外探险 2021年3期
关键词:线路

陈柯亮 祁柯铭

亮亮:自由速攀时代

那些攀爬有2000条5.12(线路难度)记录的人是怎么做到的?我见都没见过这么多条5.12 的线路。

那些on sight 200条传统而且难度是8B及8B以上的人是多么疯狂啊!

那些一天一条5.14的人、连续在岩壁上战斗19 天的Tommy Caldwell是多么的遥不可及。

那些……

那些……

如果不去尝试突破自己的认知空间,太多的那些都会作为想象存在。

可正是他们那样,才让攀登有了意义,我们有了目标,有了希望,也有了为之付出青春的理由

站在高速信息时代洪流的背景里,我们受益于这种高知信息,同樣攀登也得益于这种高知模式。Alex Honnold站在无数位巨人的肩膀上,才完成了攀岩界划时代登月级别的攀登,站上了攀登智能金字塔的顶端,我们也想跟随大神们的精神意志和攀登知识不断地前进。

对于我这种英文不好的人来说,更是要感谢翻译小组源源不断提供高效优质的攀登先知信息,让精神世界充满无数个可能的想象。

这次攀登同样也是嫁接在《孤身绝壁》《攀登人生》《如屡薄冰》《进入空气稀薄地带》等优秀作品基础之上。

无数个高知攀登理念的冲击让想象空间更开放。加上白河地区的特殊性,让我们去把想象力通过实践的形式变为可能。

我们想把这种可能,分享传递延续下去。作为缩小版优胜美地的白河来说,这只是个开端,这次攀登只是一个引子,或者说是导火索。

关于这次攀登我想说在前面的话是,2016年就有了一天之内连续攀登白河10条结组的想法。可是一直找不到有同样想法的搭档。所以种子就一直埋在心里,没有生根发芽。疫情原因让种子有了萌芽的念头,再加上4月份在云南昆明遇到了久违的好搭档飞沙。这一次遇见使得种子快速地破土了。

随之埋藏在两个人内心深处的各种声音便产生了强烈的共鸣和化学反应。我们也想站在巨人的肩膀上去推动自己,让进化持续下去。

所以各种目标,各种计划,就不断地发生量变。第一次共攀(simulclimbing):丽江石鼓白岩寺的洞穴寓言,5.11b,540米,7个半小时。第二次共攀:三不、三体、三思3线连攀,5.11a,448米,2小时15分钟。第三次共攀:西安大裕茄子山的蓝冰川,5.12a,520米,4小时40分钟。第四次共攀:跑签证、绿卡、LonelyHuman、大光腿、往事随风5条连攀,5.12c,609米,4座跨区域山峰的转场总用时12小时。第五次共攀:20条,98段连攀,5.12c,2434米,7座独立山峰的转场,37个半小时。未来,还会有第六次。虽然离我们预定的目标:31条,162段,4086米,14座经典山峰,24小时还有一些差距,但在我内心深处一直都极其自信,相信这一天会到来,而且还会继续。

关于这次攀登我想说一些内心的感受,我们把它作为一次高强度的训练,通过这种训练去强化自己,突破自己的极限。把攀登的天花板推向更高的高度,甚至是抛开已有的天花板去感受一下。量变还在持续,相信质变会有到来的那一天。也希望通过这次抛砖引玉式的攀爬,告诉大家一天完成5条5.12真不是梦,一天刷一个岩场的意识是时候建立了。

优胜美地酋长岩每条线路都差不多900米左右,而我们缩小版优胜美地的白河绝大多数长路线也不过才200多米。一天之内攀登完完美心情墙上的5条路线也才不过人家一条线路。更何况难度还不在一个维度和级别上。所以我们要让量变常态化,才能跟得上时代的脉络,缩短和时代的差距。

处于这个觉醒时代的变迁中,搁浅的目标被遗忘在内心可控的角落里。此刻我大声地告诉自己,是时候重启目标了。你可以,你必须可以。

生活的所有动力都来源于攀爬,断掉一个知识分子的精神食粮还不如把他杀死呢!攀爬与我也有这样的关系,对于自己的认知,对于外界的认知都来源于攀爬。

想要推动自己的声音又一次被敲响,改变现有的意识形态,建立更健康生活方式的首要任务就要先点亮自己。

干净、高效、快捷、轻便自主、环保,要使用这些词来诠释我们内心的力量。

所以之前提到的这些攀登我们都采用,安全前提下尽可能全程free的方式共攀和速攀。因为我内心坚定地相信,下一个时代即将是自由速攀时代(全程free并用最短的时间完攀)。优胜美地的aid速攀时代已经被两位大神Alex和Tommy推到了极限的顶峰,虽然我们还没有玩过,但我相信下一个时代肯定会换一种更极限的速攀形式,而我觉得Nose自由速攀会成为可能。

飞沙:31条多段运动攀线路

在北京密云白河有31条多段运动攀线路(3段及以上,目前新增2条)。

我们计划使用共攀的方式连续将这31条线路爬完,而在后期探线的过程中因为接近性的原因,我们将5号线上弦月排除在外,31条就变成了30条。

通过图片可以了解到,30条线路分布在白河峡谷的不同区域,把所有线路大致区分一下的话可以得到11个区域。

我们的攀爬顺序就是按照区域编号顺序攀爬,区域之间的转场则开车转场,部分线路涉及上下山,我们在1、4、5、6、7、9 这几个区域铺设了下降绳。

整个计划我们希望用共攀free 的方式来完成。结合自身能力和安全角度考虑,某些较难线路我们采取了交替领攀的方式。因为突发肚子疼,在歪瓜裂枣最后一段线路上使用了抓快挂的方式。

我们给自己定了一个时间目标:24小时完成30条线路。最终完成情况不尽如人意,本文也会简述哪些原因导致我们最终的结果和24小时的目标相去甚远。

攀爬数据由李兰根据我们的一些照片和回忆统计,数据并不十分准确但大致流程一致。在计划中我和亮亮是把时间算得比较多的,一个是前期摸线过程中确实有些线路我们是爬得比较慢,还有一个就是由于我们自己前期没有做好详细的数据收集,导致后来我们爬线路到底用了多少时间我们自己也不得而知,所以计划的时候我们只能将时间按多了算。还有一个原因是我知道在实际攀爬的时候我们肯定是能够更快的,而我和亮亮的目标就是24小时。虽然知道要达到这个时间是比较难的,但我们也是尽量往这个目标靠拢。所以,计划时间其实只是一个大致的流程,实际我们心里是清楚是会比这个更快的。

在实际执行中,在攀爬歪瓜裂枣之前,也就是从跑签证开始一直到完美心情,总体的速度都是比较快的,符合我们想要爬出的速度。唯一不够完美的是我们没能把较难的几条线路一次不掉落地完成,冲坠之后我们并不采用抓快挂的方式通过,而是在掉落的位置重新攀爬。

爬到完美心情线路的时候,我和亮亮一致认为30条线路冲进30小时开始变得有可能,甚至如果我们在后面的线路也能保持这个节奏,那么冲击24小时也是有可能的(如果按照计划的时间我们是需要用40小时才能完成)。

收获经验篇

计划

对于这种高强度时间跨度长的周期性训练,晚上一定要认真梳理总结当天的经验并做好记录工作。这会让后期的数据分析更精准,经验记忆更深刻,计划调整更游刃有余,顺便使得挑战的时间把控性更高。这次挑战提升了我们快速高效的计划和应变不同场景的能力,就好比那些高海拔大岩壁项目的计划管理,一定要做到自主、高效快捷、实时应变、快速反应。

身体适应情况

这次由于全程采用自补给的方式,在准备的过程中忽略了天气和水温的差异性。我们使用的超凡依旧能量餐、续能啫喱 、恢复奶昔全部都使用矿泉水冲泡。当天天气状况比前几天整体温度下降4℃左右,矿泉水温度略低,口感略冷,这一整天喝进肚子里的全是凉水,而身体承受如此大强度的运动后又太热,内循环这一冷一热就产生了反应。

此时我们已经连续攀爬了12 小时,已经把最难搞的7 条路线完成了。30 条线路,稳稳进30 小時的可能就这样被迫停止了。这波疼痛持续了3 个半小时,拉空肚子后才得以停息。所以天气、热水、身体适应性都要高标准要求,不能忽视任何一个细小环节。

体能

10 天,总攀爬高度6064 米, 每天平均3 条结组,每天攀爬高度在500 米左右,共降次数20 次。每天徒步上下山接近路线爬升2 小时,下降2 小时。

装备管理

由于这次挑战设计的区域和线路比较多,我们的装备随之也增加了很多。

铺设下架的静力绳:哪里需要铺,哪里不需要铺,不同的区域铺哪段,铺多长?谁先下,谁收尾?哪里方便摄影师用绳下降拍摄,又不和我们的攀爬冲突?

调整保护站做下降:在已有保护站上加主锁和单锁,某些保护站还用辅绳连接两个挂片增加备份确保安全,这波操作帮助我们更快速高效下降,把时间节省出来用作攀爬。

100 多段线路,每个区域每条线路每次攀爬携带多少把快挂合理,不增加负重的同时又能高效快速完成攀爬任务。这些也都需要在脑子里记录,在路书上标记出来,随时随地提醒。

我们这次总计准备了4 根动力绳,主绳和备份之间配合使用,减少磨损,增加使用时长。

混合线路的塞子,提前放置在线路下方。

我们在大部分区域,提前放置好了矿泉水和宝矿力补给。

挑战时间

第一次,考察期间算出48 小时才能完攀,持怀疑状态,那会儿还没有摸线。

第二次,12 小时试攀后,觉得30 小时是可行的,依然对24 小时充满信心。

第三次,根据第一轮实际摸线和12 小时试攀后又详细算完,需要42 小时。这个结果只能让我们拭目以待,拼尽全力。

第四次,经过36 小时20 条线路后,仍然觉得推进24 小时是没问题的,加倍努力到这一天的出现。

难度

从共攀5.9 的路线到开始考虑共攀LonelyHuman,5.12b。

大光腿,5.12a 上的大光板,要充分相信鞋子和岩石的摩擦力,相信你的脚。

5 段的线路,一个人领攀到顶减少交换,到开始考虑9 段的线路也不需要交替一人领攀到顶。

心理

共攀时的专注程度和投入程度决定了你的恐惧程度。5.10 线路上10 米一把快挂的形态要能接受。

slab 线路上,要充分相信你的脚。

大强度训练后身体的放松和恢复影响心理稳定程度:我有一天心理面临崩溃,崩溃后顶绳5.10 的线路, 抓快挂都害怕得心里控制不了,身体崩溃后大光腿先锋第一段5.8 的路线爬了半小时。

饮食

尽量丰富,瓜果蔬菜样样不能少。

挑战当天除去能量餐配比外,还要增加一些碳水化合物,增加胃的饱腹感。

夜间攀爬容易犯困,尤其是体能下降后没有熬夜习惯的人,提神带咖啡因的能量胶必备。

大强度攀爬,加上岩壁上日照体液流失过快。盐丸或着宝矿力及时补充流失的电解质预防抽筋。

下降问题

线路集中的地方铺设下降路绳。

调整部分保护站,一些加了一把单锁和一个主锁,还有一些保护站用辅绳连接并加一把主锁。

采用共降模式,分工明确:保护站一人抽绳的同时,另一人就穿好下降绳并打好绳尾结。

长距离下降,Grigri 过热就用口水临时来降温。

部分灌木植物多的路段需提前整理好绳子,携绳下降时减少卡绳情况。

解决补给的问题

采取自补给方式。

超凡依旧能量餐、续能啫喱、恢复奶昔3 种产品搭配,中途搭配一些路餐增加饱腹感。

提前把水和宝矿力放置在线路起步位置。

后期去农家院吃了两次热汤面。

夜间吃了一次带咖啡因的能量胶。

水保问题

为了减少冲突和麻烦,选择夜攀所有河边区域,采用夜攀,桨板和皮艇渡河。

提前跟景区协商好进出情况。

感到无力

也许种种客观原因都表明你太弱了,但不要为自己找借口,没有恢复过来就算80% 的体能和手皮你也能完成挑战任务那才叫真正的强大。

突破没有边界,你的大脑会告诉你错误信息,当你感到没力的时候,大脑会告诉你该休息了,其实你还可以拼十几个动作,这十几个动作就能带你到达自己的边界。

准备,与攀登一样重要

10月9日

到达白河,入住,晚上商议接下来第一轮摸线计划。

10月10日

7:30起床。8:30带上德来叔的镰刀,发车前往迪士尼岩场,把车停靠在公路旁,徒步上山15 分钟,我先领攀小飞象(10a/b,85 米,3 段)。

第一次攀爬印象里用了3 3 分钟,飞沙觉得太慢,而我仿佛还沉浸在爬单段难线的风格里不能自拔。接下来微做调整,跟上飞沙的领攀节奏,飞了一把,唐老鸭过河(5.10 b,8 5 米,3 段)用时15 分钟。登顶后才感觉这个才算自由速攀,于是乎趁热打铁我又领“跑”了一把小飞象,用时16分钟。

下来后稍作休息,转场到黄土梁村,攀爬LonelyHuman(5.12c,115 米,4 段)。车停路边,徒步上山,花一个小时把上山小路修整清晰,为后续工作提高效率。

飞沙领攀前两段,第一段5.12b,第二段5.12a 脚滑脱落,我领攀第三段slab 平衡5.10d,飞沙继续领攀第四段5.12c,起步1 把快挂后就是难点,指缝涨右手,左脚上高脚几乎快到左手高度,要求柔韧性极好。右手涨指发力把身体拉起来,重心推到左脚上,出左手抓,半个指节的侧棱极其锋利,抠得手疼。

随后是最难的一步,上右脚到刚才左手位置,个子高的人极其“窜”,我内心没敢做这一步,害怕脱落后右手手指还卡裂缝里拿不出来,那样后果不堪设想。尝试了其他动作,感觉更难,成功率太低了,还是这套动作比较靠谱,希望下次能有所突破。紧接着第3 第4 把快挂就是一指节的竖缝,脚点几乎没有,都是坡,比较合适经常爬传统路线的人。再往后是一连串的小屋檐、大点、大发力动作,需要很好的耐力。登顶后,风景简直无敌了,不愧是白河最难结组线路的馈赠。欣赏完晚霞后,我们迅速下降跟摄影师ericphoto 汇合吃饭去啦!第一次摸线用时3 小时40 分钟。

10月11日

7:30,起床。

8:30,前往小华山,第一次就走错了,在林子里钻来钻去,大概半小时后才步入正确小路。小路杂草丛生,感觉岩场也都快荒废了,令人可惜。在岩壁根部,我们用了40分钟清理(常规徒步上山20分钟,下山15分钟)。

由于闪电(5.10a,120 米,6 段,混合型)和KIM—J(5 .10 b,9 5 米,3 段,混合型)两条都属于混合型路线,飞沙传统经验比较丰富,为了节省时间,这两条都由飞沙领攀。又一次领略了韩国的开线风格:挂片(膨胀螺钉保护点)巨远,要求极好的心理素质。

KIM—J :用时37分钟,中途没有合适的位置放置塞子,倒是有几个位置可以用长扁带套在树上做保护。但貌似不远处都有挂片,没必要。飞沙用了8 把快挂到顶,95 米平均10 米一把。

闪电 :用时33分钟 ,中途用了3个塞子做保护,加上现有的9个挂片,飞沙跳了一把,总计用了11把快挂登顶。120米平均10米一把。线路不难,除横切和两处有点小破碎外其他都还完美。

K线图:起步在一个沟槽里,全是流水,前三把快挂淹没在湿滑的岩壁上,用鐮刀捣鼓了半小时,清除沟槽边上的荆棘杂草。建议后期起步位置重新选择或改动挂片位置。

第三段难度定级5.10d,有两个难点位置我爬得吃力。有些地方只有空空的一层薄片,敷在岩壁上,比较惊悚,也有可能爆过点,我感觉有5.11c/d。另外我还在第二个难点处,爆点冲坠,落石从飞沙身边“嗖”的一声呼啸而过,幸亏躲闪及时。最终用时2个多小时。

K 线图结束后,为了找摄影机位,我们走右侧山脊线路下山。山脊下山路危险又难走,建议去小华山攀爬的岩友都用KIM—J 这条路线下降。

我们趁着天黑之前,又去Cool Day 岩场侦察了一下过河情况。顺着河道走到了NB 峡谷那边,水流湍急,水位和水量都很大,如果过河的话必须用桨板才比较靠谱。

晚上在乡隆吃饭正好碰上何老师,顺便聊了一下项目进展和能量餐补给情况。

晚餐后去夜攀Beginner (5.11a,20 0 米,9 段),感觉很爽。到第七段后坐在大松柏树上静静地欣赏夜空,伴着满天繁星,我们完美地结束了这次探线尝试。总用时50分钟。

10月12日

早4点起床,早餐依然是牛奶泡麦片。

出门后体感温度在零下,把车停在“优胜美地”景区门口,只有一条单裤,没带羽绒服,我快要冻傻了几乎就要放弃。

接着快速溜进景区,趁着天黑尽快解决战斗,争取8 点钟返回停车场,避免打扰到水保和景区人员,减少不必要的麻烦。

2012(5.9,131 米,6 段): 用时20 分钟,下降15 分钟。青龙(5.10b,222 米,8 段): 用时30 分钟,下降20 分钟。白虎 (5.10a,228 米,8 段): 用时33 分钟,下降20 分钟。

早上的日出看得我想落泪,简直美爆了。缩小版的优胜美地名不虚传,对面的大屁股和大光腿更是诱人。那天早上,天空蓝得有点假,我说跟电脑壁纸有的一拼,飞沙说比壁纸好看多了。上次有这么深刻的印象还是20 年第一次去石鼓大麦地,飞沙带我去抱石。坐在河边休息时,抬头看看高耸大山的背景图,仿佛置身在画中,却又真实地坐在现场。

爬完顺便看了看三飞和小柏树的上山小路,本想着中午从景区出来不会碰上水保,结果遇到了几个工作人员,还被赵总碰了个正着。赵总说明景区目前的处境,让大家最近先不要来攀岩了,等高危项目许可证办下来了再做进一步开放工作。

去找NB 峡谷的上弦月(Project,95 米,4 段),路书上说要20 分钟就能接近线路,我们按照方位行进了40 来分钟都没能走到。站在层峦叠嶂的河谷脚下,望着远处的线路位置,感觉还得再找40 分钟才能到达。于是我们决定放弃这条Project ,因为光上下就要花两个小时,超出我们的心理预期。下山的路上我还在安慰自己,舍弃这条线路感觉离我们的目标又近了一步。剩下30 条线路,正好30 而立嘛!弱者的借口随处可见。

紧接着我们去爬了最远的跑签证(5.10c,75米,3段),攀爬半小时,下降15分钟。

绿卡(5.10d,68米,3段)攀爬半小时,下降15分钟。

下山时,天已经黑了。我们戴着头灯,一路小跑,由于太匆忙,惊动两头野猪。野猪发出警告的声音,我们也惊到不知所措,慌了手脚,我往斜上方的梯田里跑,边跑边跟飞沙说不行就上树。而飞沙比较淡定用头灯一直照射着两头野猪,边照边往前行进。野猪停顿半天,突然就向相反的方向跑去。虚惊一场,回到乡隆农家院问了一下情况,河谷里确实有野猪的存在,看来这两条路线只能留在白天攀爬了。于是我们的挑战起点就定在了这里,线路不难正好热身,还能节省出上山徒步的半小时,极大地减少了体能输出。在实践中不断调整,让训练更接近真实。

晚饭后,驱车回城。

10月13日休息

整理秋后山里边需要的衣物,羽绒服、抓绒、软壳、秋衣秋裤、保暖衣服全部配上。

在家整理装备,按照新的下降计划,把快挂和主锁都带上。

原先下降时,顶部梅隆锁绝大多数无法打开,只能抽绳找中间点,重新穿绳,过程繁琐,耽误时间。我们制定了新的下降计划,在每一段下降保护站加上一把主锁和单锁,直接抽绳,用中间点挂上绳子,节省时间提高效率。或者更极限的方式是用辅绳连接两个挂片,再用一把主锁进行共降。前者每段多出来一把单锁,100 多段下降就需要多100 多个单锁。后者可以减少一把单锁,但需要留一根60 厘米长的辅绳在上边,只有一个主锁安全没问题,心里边还是有一丝丝担忧。这就出现了效率和安全之间的抉择,以及心理承受程度的边界问题。

下午和珊珊碰头拿到过河的桨板,晚上解决了攀爬所需要的绳索。

10月14日

早上8:00 起床,带上新的200 米静力绳,出发去完美心情墙,铺下降路绳。

9:30,到完美心情路边停车场,我和飞沙分别带着一根200 米的静力绳,徒步从公路旁到完美心情(5.11a,204 米,9 段)顶部。差不多8 分钟左右的路程,小径明显很好走。

联系之前来这边带队做下降的崔队,问清情况,开工。拖着200 米的绳子一点点下降,真心吃力,同时暴露感带来的恐惧还会涌上心头。小心翼翼到底,徒步下山寻找往事随风(5.11c,230 米,8 段)的起步位置。5 年沒有来过这边,看到摆设整齐的玛尼堆路标,勾起一段回忆。当年往事随风刚刚开放,我想全程on sight,on 完最难的第三段5.11c 后,由于兴奋放松警惕,在第四段5.10d 上翻车了。这一次过来我要重新完成第四段留下的小遗憾。

往事随风:用时3 小时40 分钟。比预想的要难搞很多,长距离大光板让人抓耳挠腮,貌似岩壁在告诉我们,它没有那么好欺负。你们要加油变得更强壮才可以。

歪瓜裂枣起步,完美心情结束,用时2 小时40 分钟,交汇处由于我的疏忽还是爬串线了。

值得祝贺的是,飞沙全程只用了一个人工点,而且是在他不知情的情况下使用的。之后全程没有再使用任何一个人工点,感觉有5.12a 的难度。2004 年人工点的烙印依然健在,见证时代的变迁。

晚饭后,背上桨板,悄摸摸尝试第一次过河。缺乏经验,桨板的气没打足,本来就是单人板,加上气压没有达到15psi 的标准,刚上去水位就抹了上来,把装备泡湿了。立即跳下水,把桨板拖上岸,不巧飞沙的头灯也要没电了,感觉行动要泡汤。飞沙说来都来了,他先过去一趟了解一下河对岸的情况。他戴着我的头灯,拖着两根路绳,划着独木舟过河。按照白天的勘探,顺流而下,找到入口,停桨。独自折腾了一个半小时,终于找到七零年代线路的起步位置。正常从停桨位置到达起步位置也就5 分钟,可河对岸已经不是当年的河对岸。好多年没人来过,加上水位转移,2 米多高的芦苇、扎人的杂草、树枝藤蔓缠绕,遮蔽了去路。藤蔓下是密不透风的迷宫,一个接一个不通的隧道,藤蔓上边支撑力不够,更是想都别想。这次经历,让过河寻找其他的线路起步点,显得不切实际,只能通过从顶部寻找其他下降点,来解决河对岸爬线的问题了,于是我们又增加了一些新的问题:

1. 避开水保选择夜攀;

2. 过河桨板单人顺流而下去没问题,回是个大麻烦;

3. 夜里钻藤蔓找线路起步不现实,时间太长,体力消耗太大;

4. 山顶摸黑去找其他线路的顶,貌似也只能先这样了。

10月15日

上午去了Lonely Human,第二次攀爬用时2 小时40分钟,第四段难点处还是没能通过,涨指还是略极限,指缝让人生畏,传统还需多加练习啊!就好像飞沙说的:你要突破心理极限啊!加油吧!向5.13d 传统玩家飞沙继续学习。

12:20,完美心情路边停车场。一对大叔大妈在阳光下,享受着惬意的户外野餐时光。我们开玩笑说:“你们比年轻人都时尚,够浪漫,会享受。”他们看到我们整理佩戴装备于是说:“你们年轻人才更时尚,更极限。”

二攀往事随风这段完全想不起来了。

晚上,得到了专业桨板玩家erciphoto 的指导,把气压打到合理位置。明显比上一次稳,总算顺利过河。我在钻藤蔓找路的过程中,头盔被树枝卡住,随即头灯电池也被拉掉了,还以为是头灯电池没电,跟飞沙说:“今晚的攀爬摸线计划又一次泡汤啦!”他说你别开玩笑,我说真的,于是都无语了。跟着飞沙的头灯,在里边钻了1 个小时,可算找到了另外5 条靠近七零年代线路的起步位置。但如果下次来还再钻藤蔓找路,时间消耗太多,这一下更坚定了我们到山顶找下降点的决心。

漫漫黑夜,在荒芜的河谷钻来钻去,放弃河对岸的念头开始产生了。但更现实的是怎么回去。过来是顺流而下,返回可没那么容易。拖着桨板在2 米高的芦苇里前行,去找过河点,打算漂回起点。找了半天,也没有合适下桨板的地方。后来飞沙还是掉进了水里,我也同样主动跳水否则没法安置桨板。全是芦苇,游泳过河,把下半身湿漉漉的自己和装备运回起点。

攀爬当天,为了节省时间和安全角度考虑,过河依然是个大问题。

10月16日

上午沿铺设在完美心情上的路绳下降后,开始补爬昨天爬串的区域,这次是完美心情起步,歪瓜裂枣结束。这次不能再出错了。刚说完,交汇处,飞沙就发现自己爬错了。幸好刚开始,立即倒攀调整,继续向上,一共爬了1 小时40 分钟左右。

下午前往大光腿,接近途中发现有工人正在作业,我们担心会被拦下来。好在遇到了黄土梁村的郭哥,郭哥记性好正好想起我了。这下在郭哥的关照下,我们可以安心地享受大光腿这顿大餐了。

大光腿(5.12a,121 米,5 段),第一次攀爬用时3 小时30 分。

晚上和郭哥吃饭,聊到优胜美地景区想要办理攀岩高危证,随即有种找对组织的感觉。郭哥当晚就约景区领导明晚见面,聊高危证办理的相关业务。要知道北京第一个攀岩高危许可证就是咱办成的,遇到咱的强项了。水到渠成,顺理成章地约到了景区负责人明晚见面,这一下我们最担心的问题也迎刃而解了。如果你足够想做一件事,仿佛全世界都会帮你。

10 月17 日 四河堂景区 强度中

上午自然醒,感覺有点疲累,不慌不忙地吃早餐。前往优胜美地景区。攀爬三飞(5.11b,135 米,5 段)线路并铺设下降路绳。拖着两根50 米静力绳攀爬着实不易,自我安慰这就当成负重训练了吧!用时50 分钟。

顺利登顶后沿着刚架设好的路绳下降,心里美滋滋的。

随即攀爬小柏树(5.11a,131 米,6 段),手皮已报废,哭爹喊娘地扛到最后。用时40 分钟。

傍晚去了小华山铺设下降路绳,这次总算把上山的小路找对了。飞沙领攀两段直接把两根70 米的动力绳架设好了。戴头灯下撤,去跟优胜美地景区领导会面,把景区公关工作做好,消除我们最大的后顾之忧。时刻都在提心吊胆的问题就这么迎刃而解了。跟优胜美地景区郭总和赵总相谈甚欢,他们也表示要开展和支持攀岩项目,后续高危许可证这块我协助他们来搞定,优胜美地很快就可以开放了。

10月18日休息

睡到自然醒,洗完衣服后,做了个瑜伽,拉伸缓解了一些疲劳。

午饭后去找何老师,何老师根据自身情况和我们的项目计划给出了专业的能量餐配比方案。

晚上去密云县城采购物资之余,做了个中医按摩放松,恢复了一半功力。感觉整体状态恢复到了80% ~ 85%,心心念念保护的手皮也恢复到了8 成。

10月19日 预演 强度大

7:30,起床,整理装备9:00 出发,从德来家徒步到跑签证和绿卡起步点,用时30 分钟。

9:50,我开始领爬跑签证,随后飞沙领攀绿卡。总计用时50 分钟,采用共攀方式。

然后收拾装备,跑步出山25 分钟,开车转场到黄土梁村20 分钟。徒步上山到达Lonely Human,20 分钟。采用交替领攀模式,加上下降总计用时2 小时。

徒步下山,开车到四河堂景区,25 分钟。徒步进山到達大光腿,15 分钟。采用交替领攀模式,加上下降总计用时3小时。

徒步下山,开车到完美心情徒步入口,15 分钟。徒步到达完美心情山顶,5 分钟。沿提前架设好的下降路绳,下降到完美心情起攀点,用时25 分钟,在头灯的指引下接近往事随风的起攀点,20 分钟。整理快挂绳子,采用共攀和交替领攀两种模式。飞沙攀爬所有困难路段,加上下降总计用时2 小时48 分钟。

往事随风全程在夜间攀爬,暴露感没有那么强,但黑夜也增加了一些心理压力,其中主要是共攀,冲坠距离很难把控,再加上晚上头灯从上往下照射,脚点的选择也受到很大影响。对于这种比赛风格的全程持续slab 平衡线绝对是心理和脚法的双重考验。不过我们幸好还有满天繁星作伴。一条超高质量的线路让你夜间调动起超高的肾上腺素,也是一种难得的体验。

21:50,我们到达往事随风的顶,除了手皮经受严峻考验外,身体一切正常。顺利结束12 小时的极限垂直挑战。

10月20日 休息

上午,飞沙带摄制组徒步去跑签证看拍摄场地。

下午,我带摄制组把所有区域开车熟悉了一圈。

晚上,碰细节的过程中,我和飞沙发生了激烈的挑战日分歧。

临睡前无意间还发现脚后跟有两个水疱,想了想这应该是19 日12 小时预演的结果,当时只感觉很疼但没想到会有水疱。想了想还有两天休息时间,没太在意就睡去了。可不曾想这将是后期挑战最大的隐患。

10月21日

上午,带摄影师去风之谷铺下降路绳,顺便让他们熟悉SRT 绳索上升下降过节点技术。

下午,迪士尼铺完下降路绳后,去何老师家做采访。伴着浓浓的秋色,坐在何老师和六爷亲手打造的真实版世外桃源院子里的山楂树下,聊聊挑战,聊聊速攀,聊聊白河文化,在轻松愉快的气氛中结束了对何老师的拜访,收获精彩的分享。

离开何老师小院的时间,刚好是水保下班的点,我们决定趁着天还亮再去河对岸考察一下,顺便把路绳也铺好。

这次我们轮流过河,把绳子系在桨板上,一人过去,另外一人把桨板拉回来再过。可没想到效果差强人意,由于水流过大、横渡面太宽,绳子被水流冲击的力度产生的弧度拖着桨板很难平横,再加上绳子长度也不够,浆板又翻了。浑身湿透,河水冰凉刺骨。我气馁无奈地拖着沉重的“包袱”,无功而返。本该躺在床上休息的身体,感到说不上来的难受。3 次翻船经历让我们彻底放弃摸线的想法,看来想搞清楚真实的下降情况也没那么容易。这也为实际的攀爬埋下了深深的伏笔。

10月22日

上午,睡到自然醒,在阳光的沐浴下做了一次深度的瑜伽拉伸。

下午,去市区采购物资,顺便去做了个大保健,彻底放松。前期积累的疲惫一直得不到最大的缓解,肩膀紧紧的硬硬的,只能用点小伎俩安抚一下内心。稍微平衡一下,诱骗一下大脑我已经做了深度放松了,明天可以放开膀子加油干了。

晚上,摄制组和亲朋好友汇合,一起过了一下明后天的挑战流程和拍摄方案。

在康老师的建议下,晚上11:00 上床,培养睡意,先让意识休息下来。

定了4 点的闹铃,不知不觉就睡着了。

经过20 日、22 日的调整,感觉整个身体状态恢复到8成,手皮恢复状态也到8 成左右,内心最担心的就是手皮和脚疱。

攀登时刻

4:00 起床,5:00 不慌不忙地徒步进山 ,跟康老师聊着天,不知不觉就到了跑签证,戏剧性的事情却发生了。我提前准备有两个头盔,一个白天戴(去掉头灯夹),还有一个提前佩戴好头灯用在晚上戴。可谁知,到岩壁下边的时候天还黑着,第一条跑签证是我领攀,必须戴头灯才能攀爬。康老师在我整理装备期间,快速帮我把珊珊的头灯用胶带固定在头盔上。整理完所有装备,又发现保护器Grigri 没在身上,幸亏对绳结的操作比较熟练,登顶之后采用意大利半扣帮飞沙做保护,下降也只能临时用它了。

太早的原因,岩壁摸上去还是有点凉。由于兴奋,投入度也很高,就很快忽略了手指的木木感,这块区域整体攀爬节奏比摸线的时候还快,让我们本来就充满斗志的心更加坚定了。按惯例,下来后我先跑步下山,飞沙留下来整理绳子。我都没跑出三分之一,飞沙就已经一个箭步超过我了,真的太强了。

出山后我们都感觉步调起高了,跑步出山太消耗体能。一致认为下一条Lonely Human 的上山路把节奏收一收,体能是最关键的。山地马拉松项目需要耐力,前期消耗过大肯定会影响整体表现。临时决策、临时调整的默契配合真的很重要。

飞沙即刻发车,转场到黄土梁村Lonely Human 的路边停车场,期间我看看路书清点需要带多少快挂,顺便把提前准备好的超凡依旧续能啫喱和能量餐给冲泡好。我们采用自补给方式,要把控好整体充分利用好每分每秒。

不出所料,前边的节奏起猛了,Lonely Human 上山路上呼吸和身体还是有一点点喘息。心里不免有一丝丝担心会影响接下来的攀爬。到了岩壁根部整理完装备后,投入度一下子又把我们拉回了岩壁。

Lonely Human 我们采用交替领攀模式,第一段5.12a我先领攀。过难点的时候,意外爆点了。当时飞沙看我节奏很好,觉得难点轻松通过,方便挂快挂,就多给了一把绳子,一下子把脱落距离增长到6 米左右,让我机灵了一下,瞬间迫使投入度也更高了。后边攀爬得更舒畅。飞沙更是强势,最后5.12c 那段又快又穩顺利通过。这条最难的线路快节奏顺利爬完后,感觉比平时提前了一个多小时,瞬间信心倍增。为接下来的大光腿打气。

为了节省时间,挑战前夕跟景区打好招呼了,转场把车直接开到大光腿的线路下边。大光腿这条白河目前为止最硬的slab 结组路线确实够硬,我们3 次挑战都没能顺利完攀,就像何老师说的,稳定程度绝对是关键。每次攀爬这条线,飞沙都会从不同角度push 自己和我。我也每次都有很多脚法和心理上边的提升。绝对是一条足够折磨人、让人进步的5 星好线。每次飞沙都说想想人家Alex Honnold freesolo 这种线路,攀爬成千上万条这种线路那才真是硬实力雄厚。

我每每想到都是一身鸡皮疙瘩,感觉大神就是大神。

这条路线也还算比较顺利。在第三段难点位置,飞沙忘记了攀爬方位,动作序列错误,导致脱落错失完攀的机会。但时间也提前了1 小时左右。

最难搞的两条线路顺利攀完后,我们的身体和天气一样到了最佳状态。于是趁热打铁,往事随风、完美心情也都依次优美地、享受地通过。

完美心情登顶,吃东西间歇期间,听到何老师和康老师在旁边合计我们最后一条长路线——歪瓜裂枣在4 点30分就能结束。那会身体各方面机能都还很好,超凡依旧的蓄能功能太强大、太给力了,吸收快,营养足,喝前只需要摇一摇,一整天保障你激情满满能量满满。

歪瓜裂枣起步两段后,主动呼吸的气息变重了,攀爬节奏也慢了下来,感觉体能有所下降,但没有太在意,整体影响不是太大。横切部分由于飞沙攀爬错误,我在后边跟攀有可能出现超级长的冲坠(20 米左右),加上摆荡有可能撞到岩壁。这个部分上下折腾了很长时间,惊悚的心理状态加上一丝丝凉风,让意想不到的事情发生了。

4 点半左右歪瓜裂枣线路最后两段的时候,肚子开始微痛。刚开始没太在意,没过5 分钟肚子瞬间疼得厉害了,而且还带有胀气,再过5 分钟疼的我都站立不安了,有气无力地在岩壁上只能呻吟。开始频繁地催促飞沙“爬快点,爬快点”,频繁地问他还有多久到顶,我快受不了了,疼得我甚至告诉飞沙:“我求求你了,你抓快挂爬吧!”这样就能快点到顶,减少我受罪过程。肚子里胀满了气,还要发力向上快速爬。甚至想只要有平台,我不登顶了就找个安全的地方解决了这股瘴气。最终我还是扛到了顶部,人的意志力怎么如此强大。到顶解决完一波后,感觉肚子还是一阵阵疼,并伴有胀气随时都有可能第二波第三波……

此时我们已经连续攀爬了12 小时,已经把最难搞的7条路线完成了。30 条线路,稳稳进30 小时的可能就这样被迫停止了。

我无奈地跟大家说:“只能先回住的地方,休息一会看看能不能好转吧!”在回去的路上,还被迫解决了一发。坐立不安的感觉真让人受不了。回到房间趴倒在床上才感觉身体是自己的,但还是隐隐作痛。

康老师开始过来帮忙分析肚子疼的原因,经过大家的分析,和我对自己身体的了解,最终就是喝凉水着凉了。

刚开始飞沙的身体感觉没那么强烈,中途也解决了一发。还能开车没有大碍,身体真能坚持。可到住的地方没过多久,飞沙的反应也上来了。我们这波疼痛持续了3 个半小时,拉空肚子后才得以停息。后来我们在康老师的建议下,去乡隆让大姐给做了热汤面,两人两大碗热乎乎的面下肚后瞬间满血复活了。

稍作休息,再稍微观察一下确定肚子没事后,9 点30分出发过河,改爬离我们最近的岩场,节省时间。再加上河对岸的线路确实也简单,让我们重新有个适应期。这次过河有了少朋提供的皮艇后就踏实多了。康老师、珊珊、李兰帮我们把皮艇打满气后。我俩就开始了第四次过河尝试,主要是先掌握皮艇的划桨方法,这样就可以在不同的水域驾驭它了,磨刀不费砍柴功。这也让我们学习了半小时,才安全抵达河对岸。

七零年代的接近性,我们能找到线路,可其他的线路该怎么办?真正的问题来了,该怎么解决呢?黑夜里在山顶上去找其他的下降点,危险度略高有点不现实。但没有好办法,只能先爬完七零年代再看吧!估计也就半个小时,我们登顶了,站在漆黑的山顶上,不知所措,飞沙都想放弃这座山上的其他线路了。

我说看一眼路书再做打算吧!没想到精神鸦片的顶就在附近的小柏树下。这一下喜出望外,为了节省时间赶忙下降。下降的途中还看到了两边的伐木工和甜面酱两条路线。这下踏实了,啥也别说了赶紧开爬吧!随即被发现的三条路线也被很快攻克。但由于转换找下降点和下降耽误了我们太多时间,剩下最后集中的5 条3 段的短线路也没那么好欺负,因为那是韩国人开的。对挂片距离飞沙又一次吐槽了:“这个挂片打的还不如去freesolo 呢!”每条线路之间的距离也有点近,甚至还有共起步、共顶的情况。

最终我们在混乱中完成了其中4 条路线。也为了躲避水保,我们就匆忙下撤了。返回对岸的时候我们驾驭皮艇的能力提高了很多,配合很好很顺利的就回到了起点。

简单的收拾后,赶快回到公路上。这次真的很顺利,当我们车队都收拾完毕出发的时候,正好赶上水保大姐上班。真是前后脚,一秒都不差擦肩而过。多亏了大家的运气好。虽然河对岸占用了我们8个小时但是我们觉得值了,最起码我们没有放弃它。幸运的是晚上没有风,整体温度很适合攀爬,满天繁星下我们偶遇了几波流星。下次爬进3个小时应该不是问题了。

结束了河对岸一直没有解决的大问题,这下我们就更轻松了。

两碗面和半瓶温水,从昨晚一直支撑我们扛了12个小时。不知从哪冒出来的想法,停止攀爬回乡隆吃一碗还魂面然后再继续。大家听到我们回去吃还魂面都比较惊诧。我是感觉时间貌似已经不那么重要,只要扛住了拼到底就是对自己最大的交代了。吃完还魂面,我们稍事休息,出发开始小华山的攀爬了。

天气太好,阳光太足,岩壁上一度出现了炙烤的感觉。

K线图爬得我想吐,又累又渴又热。难点还冲坠了。下来后听兰姐说这条线耗费了我们两个小时的时候,心里有点接受不了。不过为了赶赶进度,后边这两条线要飞起来才行了。

飞沙那个急性子更是比我还着急,这不,爬闪电的时候就急中出错。飞沙有一个部分free solo 了10米后感觉爬错了,确实也爬错了,幸亏他攀爬能力和心理素质超强,默默地又倒攀了回来。那会随便一个脱手滑脚的小失误或者爆点,掉落就意味着至少25米出去了,更可怕的是下边全是凸起的平台和杂乱的灌木。我那会儿也只能默默地祈祷他超强能力发挥好作用了。

专注度和超强能力拯救了这次慌乱,或许这就是传说中的急中生智吧!

闪电就这么有惊无险地通过了。KIM—J和第一次摸线时候的状态差不多,也顺利爬完。

差不多3点30分左右,下来后默默地整理装备,脚跟的疼痛感明显加重,自我保护机制启动,情绪开始发出信号通知大脑,提醒身体该休息了。

迫于脚跟钻心的疼,我下山的速度超级慢,飞沙估计比我快一刻钟下山。下山后第一件事就是重新调整创可贴和胶布位置:潮湿扭曲变形的袜子在攀岩鞋里和不够稳定晃动的窄条胶布,迫使整个脚掌受到挤压,要多难受有多难受。

坐在车旁边的草地上,我检查脚伤的时候,飞沙在一旁把手指缠满了胶带。他看到我的脚伤,问我还能坚持吗?我说好好整理一下就没问题了。其实内心里边早就打起了退堂鼓。

那时站立都会让我感到脚跟的疼痛,钻心的疼。等我们整理完各自的防护工作后,异口同声地说出“发车”的那个时刻,有种自我感动的错觉。除了扛住坚持外,别的根本顾不上考虑了,我不想拖后腿。

随即飞沙又像开飞机一样,驾驶着小车飞奔到迪士尼岩场。车和往常一样停靠好后,顺手抄上为我们保驾护航的BD15升超轻背包,默默地向线路进发。我强忍着疼痛,小心翼翼地选择合适的落脚点,虚实结合,一步一步爬到岩壁根部,多亏了这段路好走,让我少受了一些折磨。

小飞象本来是我要领攀的,由于时间和脚疼的影响,我主动选择了跟攀,把重要的任务都交给了进入心流模式、拼劲十足、能力超强的飞沙。

站在坡上打保护的过程中,我不停地转换重心,以减轻身体重量压迫鞋子和脚跟而产生的疼痛。就这样跟随着飞沙的速度,我艰难地起步了。之前我们预测的拐角石缝卡绳情况这下确实碰上了,飞沙倒攀了3把快挂,才顺利调整好绳子走向,然后强忍着来自手皮的疼痛飞到了顶。比预期的时间估计长了一倍,快速下降,趁着天亮希望能爬完第二条线路——唐老鸭过河。

可秋后的太阳一点机会都没给,下落得很快。我们降到地面的时候,它已经躲进大山背后不见踪影了。我们起步唐老鸭过河,没多久落日的余晖也消失不见了。随之而来的月光便开始慢慢地升上枝头,又悄悄地越过山头变得清晰,越来越亮。仿佛在召唤那颗热切攀爬的心。

渐渐地满天繁星又一次挂满了天空。那一刻头顶的无人机也在费力地记录着这个精彩瞬间,生怕错过了这最精彩最美的时刻。

那一刻我们也专注费力地享受着这一切,伴着最美的月光、最美的星空、最美的攀爬,我们又一次登顶了。

那一刻我们都忘记了疼痛,忘记了时间,只想静静地享受这份美好。

我们俩月光下相视而笑,拥抱着。原来我们期盼已久的,就是这样一个瞬间,它足可以感动自己、感动山峰,那一刻我们感受到了自由、放松和真实。

敞开心扉,拥抱自己,拥抱搭档,拥抱大山。

静静地坐在山顶,仿佛坐在了心灵宇宙的中心,与自己、与搭档、与日月星辰、与大河山川来一次灵魂深处的对话,放飞自我,让真诚和热爱洒满听到的一切、看到的一切、感受到的一切。

就这样我们在山顶享受着,享受着。

直到两人都感觉到一丝丝寒颤。这次顺利完美的训练就先写到這吧!期待下次与你相遇。

感谢何老师、六爷、康老师、珊珊小姐姐、李兰、少朋、Woo和所有帮助、理解我们的亲友。感谢摄影团队的CC、贝壳、任晓飞、远方很远。感谢导演ericphoto。感谢黑冰,咖啡勺子,BlackDiamond、SingingRock等品牌提供的大力支持。

猜你喜欢

线路
加强35KV输电线路的检修维护输电线路高压带电检修的安全防护研究
关于GIS用接地开关开合感应电流试验简析
探讨10kV配网线路防雷技术
220kv输电线路运行维护中应注意的问题研究
加强35KV输电线路的检修维护
经典线路 多彩风情
10kV配电线路的运行以及维护策略分析
浅谈110kV—220kV输电线路的运行与维护管理
10kV配电线路巡视中存在的问题与建议
浅谈输电线路异常维修和有效防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