坚持创新 勇对挑战 务实进取 坚毅前行中国观赏石协会2020 年工作总结和2021 年工作计划
2021-03-10
2020 年,是我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胜之年和“十三五”发展规划收官之年,也是攻坚克难打赢脱贫攻坚战实现全面脱贫的决战之年,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面对愈加复杂多变的国际形势、艰巨繁重的国内改革发展稳定任务特别是新冠肺炎疫情带来的严重冲击,不忘初心,开拓创新,全面开启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这一年,中国观赏石协会积极拥护党的领导,紧跟国家发展形势,不忘为国家文化事业服务、为全国石友服务的主旨思想,协同全国各级、各地协会及全体石友,直面当下经济形势转调带来的挑战,坚持守正与创新相统一,依据既定工作目标和任务稳步前行,为弘扬和发展中华优秀赏石文化做出了坚持不懈的努力。
一、2020 年主要工作
1.积极抗击新冠疫情,促进行业复工复产
今年年初,新冠肺炎疫情爆发,中国观赏石协会党员职工和广大会员、石友在创会会长寿嘉华、会长王先成的带领下,遵循中央指示精神,及时部署协会秘书处防疫工作,同时积极履行社会责任,组织捐款捐物参与抗击疫情,特别是对在湖北家乡的协会同志,多次打电话慰问、统筹抗疫物资支援。而两位身在湖北的协会同志,在自身防疫任务十分艰巨的情况下,都参加了当地志愿者服务队和爱心捐款活动,树立了协会工作人员的良好形象。
协会各专委会、各单位会员和省、市、县协会也及时伸出援助之手,数以万计的赏石人参与其中。中国观赏石协会陨石专委会和新疆观赏石协会发出《关于抗击新冠疫情倡议书》,各地州、市、县协会纷纷响应,捐款14.53 万元;中国观赏石协会矿晶专委会、画面石专委会、陈炉石专委会、大理石专委会、造型石专委会等专委会也采取多种形式积极捐款捐物;湖南省宝玉石首饰观赏石行业协会,组织捐款达181.75万元,并捐赠价值达44.61 万元的抗疫物资;广东省观赏石协会、甘肃省观赏石协会、杭州市观赏石协会、义乌观赏石协会、苏州市观赏石协会、洛阳赏石协会、栾川县观赏石协会、泸州女子协会、汉中市奇石玉石协会、桂林市观赏石协会及淮北、淮南、灵璧县等协会也都组织了石友捐款。此外,广西南宁市观赏石协会组织开展了“众志成城、抗击疫魔——中华奇石展”,邀石友以石抗疫,讴歌勇士,共克时艰,受到各界好评;广东省观赏石协会会长胡红拴创作了一批抗疫诗作,引起强烈反响;浙江“丽水赏石”团队获悉河南南阳市三家医院抗疫物资紧缺,连续3 次组织群友网络义捐义拍,筹集善款7.18 万元;还有一些石友群、公众号平台等也通过捐款捐物奉献爱心。据不完全统计,截止3 月15 日,全国石友捐款捐物价值近400 万元。疫情期间,协会媒体和业内众多媒体坚守赏石文化阵地。如石艺创作专委会联合《石友》杂志开办的“石友大讲堂”、产业研究专委会建立的“弘道文化赏石群”,以及《宝藏》杂志、《国石网》、《中国图纹石》等等,满足石友们居家期间精神文化生活的同时,积极宣传各地协会抗击疫情中的善举,彰显了赏石人的爱国情怀和力量。
面对疫情,协会协同各相关单位,及时调整任务目标和活动方案,确保防控疫情和复工复产两手抓,为后续工作的开展奠定了基础。
2.秉持初心创新理念,完善三大体系建设
当前,我国发展仍处于重要战略机遇期,但机遇和挑战都有新的发展变化。面对日新月异的境况,协会在“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新发展理念指引下,始终坚持对优秀中华传统赏石文化赋予新时代文化发展特征,进行创新性发展和创造性转化,深入贯彻“六个一”赏石新理念,加强理论指引实践,为行业发展行稳致远、提升全民赏石文化素养、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求而服务。
2020 年观赏石理论体系、鉴评标准体系、国家非遗传承保护体系三大体系建设稳步推进、不断完善。
在理论体系建设方面,协会今年承担了两个国家课题研究任务,一是开展“赣南地区岩石矿物科普形式与机制研究”课题,以观赏石产业发展研究为契机,走访了赣州、上犹等地主要观赏石交易市场,剖析观赏石产业发展现状、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可行的建议对策。同时对赣南地区的石种种类和分布情况进行了收集汇总,对赣南中国地质博物馆赣州分馆、崇义县博物馆、赣南医学院黄金校区进行了考察,提出了适合赣南地区发展的赏石博物馆进校园、观赏石+旅游的科普形式,并以点带面,提出了当前应着力发展网络科普传播、引入旅游市场、将地学科普产业化的参考意见。二是《赏石简明词典》完成了初步编制,正在业内外广泛征求意见,将于明年正式出版,这将是我国首部词典形式的赏石出版物。
以《观赏石鉴评》国家标准为统领,涵盖行标、地标、团标、企标的五层级鉴评标准体系取得新进展。灵璧石、大化石、雨花石单一石种的鉴评标准编制工作已完成,并上报自然资源部标准化委员会待批。陨石、矿物晶体、黄蜡石等多个鉴评标准正在编制中。观赏石鉴评标准体系已列为自然资源系统的国家二级项目,得到了自然资源部、中国地质调查局等领导和专家的指导与重视,一致认为观赏石鉴评标准体系内涵丰富,架构完整,指导性强,对拓展、延伸地质文化,提升行业整体鉴评能力和赏石文化活动水平发挥了重要作用。
国家非遗“赏石艺术”的传承与保护工作实现新突破。协会作为“赏石艺术”国家非遗保护单位,致力于按照国家非遗传承保护政策,以打造馆园文化品牌为抓手,开展传承保护试点工作。从2015 年12 月至今,全国“赏石艺术”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保护示范单位(遗存)共计40 个,涉及23 个省、市、自治区,特别是今年,新疆、西藏、云南、四川地区均实现了零的突破,这对提升西部地区赏石文化活动艺术内涵具有重要意义。此外,协会积极开展非遗传承人培育工作,推荐常山作为“赏石艺术”国家级非遗代表性项目优秀实践案例以发挥其示范作用,并参与由文化和旅游部、山东省人民政府主办的“第六届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博览会”,在济南小品奇石文化交流中心协助下,利用线上线下联动宣传的形式——线下展厅以小品石组合为主,线上展览通过现场直播,与广大石友进行了交流互动,扩大了“赏石艺术”的传播渠道,受到广泛好评。
3.打造展会活动品牌,展出形式推陈出新
受疫情影响,今年全国各类型展会数量约600 多场次,比去年减少近60%,但多个有规模的展会都呈现出革故鼎新的新态势,在主导形式、艺术定位、展陈布局、宣传模式、奖项设置乃至参与方式上都有了新转变、新突破。成都温江首届“女娲奖(画面石)”获奖作品展暨全国经典名石展,其展品题名与选拔历经三年,从近10 万方画面石中遴选出3000 余方入围作品,300 余方题名奖作品,并邀约30 方名石助阵,由故宫博物院、中央美院、西泠印社等单位的专家组成的鉴评团队,以精湛的文化思想、独到的艺术眼光,品评获奖石作,为拓宽赏石艺术与其他艺术门类的借鉴与融合,深度挖掘赏石艺术蕴含的巨大文化价值提供了实践和交流的机会;2020 首届中国(义乌)观赏石文化艺术博览会暨“名仕居杯”全国观赏石精品展,吸引了来自全国各地的数百位参展商,汇集了全国各地的近百余石种,同时设立了红色精品赏石文化区、奇石居家空间场景展示区等,依托义乌国际商贸名城和国际化的会展品牌效应,推动义乌赏石文化走向全国乃至国际;第二届中国赏石艺术双年展暨中国(咸阳)观赏石交流会,由政府指导、企业打造,以“六个一”赏石新理念、“育民、健民、富民”三个功能、传承赏石非遗等为宣传口号,设立赏石作品奖、赏石理论奖、新媒体传播奖,广受关注,政府与企业合作、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办展模式,在西部地区产生了强有力的辐射效应;2020 中国(丹东)北黄海温泉与石文化产业融合高质量发展论坛,作为东三省今年最盛大的展会活动,以当地黄蜡石、玉树石、玛瑙等为主打石种,利用海洋温泉资源优势,在当地政府、企业的大力支持下,推动生态旅游与赏石文化进行融合发展,在石界引起关注;安徽淮北第15 届观赏石博览会,由市文旅局、市文联牵头,主打大众赏石,凭借在市体育馆办展的地理优势和政府主导的良好口碑,吸引了众多当地百姓,在当前市场状况不太景气的情况下,出现了“铲摊”现象,令当地赏石市场大为振奋;第二届中国(杭州)赏石艺术节暨首届国际黄蜡石文化艺术节,以国家赏石艺术非遗保护传承点——新街花木城为依托,正式启动了中国赏石艺术“天雕奖”的评选活动,并通过“中国好石头”评选、赏石进校园、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讲座等形式,有利促进了当地乃至全国赏石文化和产业的发展,新街的特色花木产业,与赏石艺术碰撞出新的艺术空间,新街由此被协会授予赏石艺术节永久举办地;以“晶·华——矿物之至善至美”为主题的矿晶特展,由协会与南京博物院共同主办,在南京博物院开幕并持续展出半年,也是矿物晶体专委会换届后新领导班子为全国赏石文化爱好者提供的一次集地质科技、地质科普与矿物文化、历史文化、文物艺术融合的盛会,赏石文化之矿晶文化首次进入高端艺术殿堂,对未来赏石文化的弘扬和发展具有重要意义;第十一届柳州国际奇石节,打破了以往只在行业内纵深领域发展的局限,在按国家A 级景区规划、集艺术创意、影视产业、主题配套为一体的文创园,上演了一出赏石文化大剧,结合多种媒体的展演,为赏石艺术展陈形式的升级优化提供了新思路,也为其它文创园的策划与开发提供了极具价值的参考;第十三届中国(重庆)万石博览会,可谓万石荟萃、内容丰富,在连续举办的13 年来,共接待参观人数82 万余人次,实现会展销售收入1.3 亿元,促进旅游消费收入12 亿元,观赏石精品大奖赛参展数累计超过1.4 万余方,出刊论文480 余篇,参展团队覆盖全国26 个省市自治区,俨然成为西部地区展会品牌标杆。可以说,这些由协会主办或参与的展会,都成为了今年最亮眼的石展。
另外,尽管今年受到疫情影响,很多展会仍然克服困难,坚持举办,如山西4 月底举办了疫情平稳后的第一场展会——“黎氏阁杯”赏石文化博览会,率先推动了全国展会市场的复工复产。还有很多展会办出了自己的特色,如昆明,内蒙乌拉特后旗、巴彦淖尔等地。各地协会、石友积极参展,如福建漳州石友、海南石友、青海藏族石友等。
4.重视人才队伍建设,培养行业骨干力量
培育人才、激发人才创新活力,是协会的一项重要工作。通过组织多种形式的培训,为行业发展储备人才力量。今年培训工作有以下特点:一是开展了网络培训。依托互联网平台,举办了首期观赏石鉴评培训班和价格评估培训班。各地石友通过线上学习和考试的方式完成了课程,取得了结业证书。线上授课为广大石友提供了一种低成本、高效率、精准化的学习方式,不受时间、地域影响,可以反复观看教学视频,随时和老师、同学交流,受到了学员们的普遍欢迎,对创新观赏石教学模式、发展赏石人才队伍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二是丰富线下培训内容。在陕西咸阳第56 期鉴评培训班上,来自全国八个省(区)的石友,不仅参加了既有课程的学习,还以当地陈炉石资源为基础,增设陈炉石鉴赏课程,并提供机会让学员积极参与到展会中,取得了良好的效果。三是举办首期赏石艺术传承人研修班。为贯彻落实文化和旅游部关于开展《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认定与管理办法》的学习、宣传和培训工作的通知精神,协会组织部分副会长、副主席、专委会负责人,各省市级观赏石协会负责人,各“赏石艺术”非遗保护传承单位负责人及业内资深人士、石友共计100 余人参加了学习。研修班邀请的专家就国家非遗政策、传承人认定、规范开展非遗传承活动等内容进行了深度讲解,对保护和传承赏石艺术国家非遗项目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四是在有关单位的支持下,举办了海峡两岸传承人线上研修班和观赏石鉴评线上培训班,搭建起两岸赏石交流互动体验平台,台湾花莲文化局原局长陈淑美,对此高度评价,她对中国观赏石协会多年来在促进赏石理论系统化、科学化上所做的工作表示肯定和感谢,衷心希望两岸石友不仅做到美石的收藏、展示和分享,更重要的是要学习、传承和推广,并期望尽快促成两岸石友再次联手合作办展。此次培训,对于两岸携手保护和传承“赏石艺术”国家非遗项目,促进两岸赏石鉴评标准共识,共同推进赏石经济和产业发展,增进对中华文化的历史认同,凝聚民族精神,具有重大意义。五是成功举办了第二期矿物晶体鉴赏与投资研修班,结合“2020 年第三届中国矿物与文化高峰论坛”,邀请国内知名专家、学科带头人及优秀青年学术骨干介绍最新学术成果,从国际视野、先进理念、科学内涵和社会发展需求为导向,交流探讨和提出地质科学与文化经济结合的健康发展路径,为社会提供丰富多彩的地质文化成果与产品,集思广益谋求矿物文化发展新思路,以繁荣国内观赏石文化市场。今年因全国疫情,培训工作开展一度受阻,然而,几个培训班各具特色,别开生面,主题鲜明,都是前所未有的。
另外,为发挥人才队伍作用,协会今年正式在微信公众号上线专家数据库,实现了查询、遴选等功能。
5.坚守赏石宣传阵地,科普工作紧抓不懈
繁荣发展赏石文化事业和产业,必须坚守赏石宣传阵地,保持正确的舆论导向。今年,除了抓好《中国自然资源报》观赏石天地版、《中国矿业报》赏石文化版、《宝藏》杂志及公众号的建设,中国观赏石协会正式开通官方微信公众号,立足石界,聚焦行业大事,关注各地动态,提供资讯服务,为全国观赏石爱好者打造集权威性、及时性和互动性为一体的服务平台,建立了线上石友之家,自5 月开通以来,关注人数数千余人,访问达50500 人次。在做好疫情防控工作的前提下,今年的“8.30”第九个赏石日如期举行,主场活动得到了北京观赏石协会、十里河花卉奇石城的大力支持,全国各地参加“赏石艺术传承人”研修班的同学及北京地区石友,参观了北京观赏石协会驻地、十里河奇石城,并进行了热烈的讨论和切磋。围绕“线上线下绿色赏石,复工复产共同战疫”的主题,全国18 个省(市、区)相继开展了庆祝活动,助推赏石行业加快复苏。正是这些宣传工作的不放松,起到了宣传正能量、弘扬石文化的积极作用。
科普是提高社会文明程度、提升公共文化服务水平的重要手段,协会一直紧抓不懈。今年,协会联合中国地质图书馆,将历时四年、组织各相关领域专家,汇集编写的《赏石系列科普丛书》,于8 月份正式出版,涵盖《赏石与艺术》、《赏石与健康》、《百石赏析》、《趣味观赏石》四册内容,以促进赏石文化和地学知识相结合为目标,力求将集科学与艺术于一体的观赏石的知识进行传承与创新,融科学性、艺术性、趣味性为一体,满足从少年儿童至中老年不同年龄层次读者对优秀传统文化的精神需求。协会积极推进赏石文化进家庭、进社区、进院校(简称“三进”),如9 月在赣南医学院,开展高雅艺术进校园专题讲座,协会创会会长寿嘉华亲自授课,推动传统文化引入美育实践,提升高校师生审美水平和人文素养,张琼虎、曾志荣、曹磊等专委会负责人分别捐赠了观赏石、宝玉石等标本,并将赣南医学院与开展赏石科普活动突出的青州眼科医院、大理大学、德伊门科普教育有限公司作为“三进”示范单位,以带动赏石文化更深入地进入大众生活。
6.积极壮大会员队伍,优化完善组织架构
科学规范的组织架构是协会开展各项工作的基础。为充分发挥各协会及专家、收藏家、企业家的作用,协会按照纵横发展、经纬结合的组织架构,着重对专委会和地方协会进行联合,在凸显专委会灵活专业的特点同时,又发挥了地方协会的主观能动性,使他们在文化展览、专业培训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协会积极发展壮大会员队伍,2020 年全年新增个人会员113 人,新增单位会员12 个,新增理事19 人,增补副会长3 人,目前协会共计有会员(含单位会员)近2000 个,其中副会长24 人,常务理事51 人,主席团成员117 人,高级顾问29 人,科学与艺术顾问77 人。
7.发挥行业引领作用,全力助推扶贫工作
2020 年是打赢脱贫攻坚战的关键一年。作为国家级行业协会,积极引领赏石行业全力助推扶贫工作,坚持对西部地区、贫困地区的各项活动给予大力支持与帮助,圆满完成各项公益活动。据不完全统计,我国现有观赏石石种约700 多种,全国观赏石资源产地有980 多个县,大多是贫困县,从业人员200 多万人,这些贫困地区的农牧民,通过卖石头、加工开发观赏石资源,能做到稳定收入。为全面了解观赏石行业发展对脱贫工作的促进作用,协会今年组织开展了深入调研,汇总数据,分析案例,形成了赏石文化带动扶贫的课题报告,以指导今后的相关工作。
8.提倡建设学习型协会,认真做好党建工作
协会历来重视党建工作,在中央和国家机关行业协会商会党委的领导下,今年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十九届五中全会精神及“两会”精神,坚持个人自学与集中学习相结合,不断推进建设学习型协会,支部的学习受到上级的表扬。协会贯彻落实中央和国家机关工委《关于加强中央和国家机关行业协会商会党建工作的意见》,加强支部标准化、规范化建设,突出党的政治建设,坚持党的领导,发挥支部战斗堡垒和党员先锋模范作用, 围绕中心、服务大局,组织发展两名新党员,积极参与做好科学防控疫情工作等,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为协会可持续健康发展提供坚强政治保证。
过去的一年,协会在各会员单位、副会长及全体会员的共同努力下,在推动观赏石文化事业和产业健康发展、进一步提升赏石文化的社会影响力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成绩。另外,对投资公司股份管理、办公场所业态提升、宝藏杂志社业务建设方面进行了积极有效的探索,取得了一定经验。明年,是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的开启之年,中国观赏石协会将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认真学习贯彻十九届五中全会精神,继续为繁荣发展赏石文化事业和产业、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做出应有的贡献。
二、2021 年主要工作设想和计划
1.编制出台协会“十四五”发展规划纲要
在十九届五中全会上,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建议,为未来五年乃至十五年的国家发展擎画了一幅新蓝图。协会将在国家“十四五”发展规划的指引下,深入分析行业现状和形势,布局谋篇,整体统筹,在协会“十一五”、“十二五”、“十三五”规划的基础上,制定好“十四五”发展规划,确定未来五年发展的指导思想和基本原则,明确主要目标和任务,并提出行之有效的保障措施,努力开创赏石事业发展的新局面。
2.推进三大体系建设跃上新台阶
进一步加强理论体系建设,弘扬“六个一”赏石新理念,推进观赏石鉴评、评估专业培训,人才队伍建设和观赏石学科建设;通过进院校、进企业、进社区,进家庭等广泛性群众文化活动,充分发挥出观赏石“富民”、“育民”、“健民”三个功能,扩大赏石文化覆盖面,提升人民赏石文化素养;完成《赏石简明词典》的出版工作。
进一步加快鉴评标准体系建设,推动已经上报的单石种标准尽快出台,支持陨石、矿物晶体、黄蜡石等较为成熟和典型石种标准的编制,丰富国标、行标、地标、团标、企标五层级鉴评标准化建设;完善专家数据库,进一步提高观赏石鉴评专家队伍水平,发挥观赏石鉴评专家队伍作用。
进一步推动赏石艺术非遗系统性研究和保护,特别是赏石文献、遗址遗迹的研究和保护;探索“赏石艺术”国家非遗示范博物馆创建合作机制,以推进场馆发展为宗旨,构建创新合作机制,推进资源共享,深度联合,为其提供公共服务,实现更大范围、更宽领域的互利共赢;做好非遗项目保护落实年度计划和规划;筹备参与明年非物质文化遗产博览会。
3.支持和指导会员单位、企业建设一批赏石文化产业园区
探索赏石文化产业发展新模式,研究加强区域赏石文化市场体系建设,打造培育一批具有文化底蕴、特色鲜明的赏石文化产业园区,如成都温江西部花木交易中心、杭州萧山区花木城、咸阳029 艺术区、临沂花木博览城,促进各类创新要素和优势资源向产业园集聚,以加快发展赏石新型文化企业、文化业态、文化消费模式,发挥其引领作用,从而带动全国赏石产业的发展,并以此辐射赏石文化区域性融合发展新格局。
4.分层次助推赏石品牌活动建设
打造赏石文化品牌活动是传承弘扬赏石文化、加强赏石文化传播和交流、丰富群众生活最直接的形式,我们将分层次助推赏石品牌活动建设:一是打造主题思想鲜明、具有跨界融合特色的展会,促进赏石艺术与多领域艺术门类如书画、古玩、园林、曲艺等的合作发展;二是进一步提升常规大展的影响力,扩大引导文化消费,推动展会形式升级;三是重视各地市县群众性展览,扶持新创办的展会,从实际出发,从需求出发,让赏石活动走进群众生活,走进百姓家庭。
5.做好媒体宣传工作
抓好《中国矿业报》赏石文化版的组稿工作、《宝藏》杂志及协会微信公众号相关工作,加强管理,继续保持正确的宣传舆论导向,探索《宝藏》杂志进入国家核心刊物路径;充分利用好传统电视媒体和互联网新媒体,通过业内业外的平台,如专题电视节目、直播平台、短视频平台等推广赏石文化;积极利用世界地球日、非遗日等机会,进行赏石文化科普宣传,并重点组织好第十个全国赏石日活动。
明年适逢建党100 周年,也是全国石友共同的节日——全国赏石日创立十周年,我们要以此为契机,拟以绚丽多彩的中华民族文化艺术形式为载体,大力宣传赏石文化艺术的博大精深,将动人的民族之声,赏石非遗的魅力,传唱至全国,将中华民族优秀的文化艺术唱响世界。
6.继续开展各项形式多样的培训工作
继续加强观赏石鉴评专业人员、观赏石价格评估专业人员建设,为业内人才队伍创造更多的实践平台和机会,顺应社会形势,举办多形式、多内容、多类别的培训班。一是积极探索网络培训新路径,为广大石友提供更多便利;二是发挥专委会的作用,在单项石种培训上继续努力开拓;三是丰富现有培训内容,将研、游、学相结合,全面提升队伍的素养和能力;四是不断扩大培训范围,在今年海峡两岸石友培训圆满成功的基础上,继续延展,将更多的人吸引并专注到赏石行业上。
7.加强党建和各项组织建设
协会将在中央和国家机关行业协会商会党委的领导下,全面贯彻党把方向、谋大局、定政策、促改革的要求,确保党中央决策部署和相关部委政策规定的贯彻落实,加强党建工作,抓好秘书处内部管理和专委会建设工作,不断完善和健全各项内部规章制度,牢记使命,提高为会员服务意识。不畏挑战,敢于拼搏,带领全国石友为赏石文化发展的美好明天努力奋斗。
各位领导、各位理事,明年必将是充满生机、又不平凡的一年,我们将以“六个一”赏石新理念为统领,把全国赏石事业推向新高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