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与罗日杰斯特文斯基在一起的日子(一) 曹利群对话焦飞虎

2021-03-10文字曹利群

音乐爱好者 2021年2期
关键词:总谱文斯基柴科夫斯基

文字_曹利群

焦飞虎,旅俄指挥家、钢琴家、国际音乐大赛获奖者,任莫斯科国立交响乐团特邀指挥、北京交响乐团驻团指挥、黑龙江省歌舞剧院有限公司交响乐团音乐总监和首席指挥。焦飞虎1986年出生于河北省保定市,1990年随父母赴莫斯科,六岁开始学习钢琴,在莫斯科学习了二十二年。2005年,焦飞虎以各科全优的成绩毕业于柴科夫斯基音乐学院附中钢琴系,2010年又以各科全优的成绩毕业于该音乐学院钢琴系,师从俄罗斯著名钢琴教育家沃斯克列辛斯基教授,并获红色特优毕业证和“柴科夫斯基”金质奖章。

2007年,指挥大师罗日杰斯特文斯基将焦飞虎收为自己的关门弟子。2014年,焦飞虎又以各科全优的成绩毕业于歌剧与交响指挥专业,再一次获得特优毕业证和“柴科夫斯基”金质奖章。近年来,焦飞虎作为指挥家和钢琴家活跃在国内外乐坛。俄罗斯音乐界对他“注重挖掘作品内涵,对音乐研究的深度、广度、细腻度和深刻的表现力”予以高度评价。受罗日杰斯特文斯基指挥风格的影响,焦飞虎的指挥潇洒、热情又很有节制,或大开大合,或十分细腻,其诙谐幽默之风格颇得其恩师的真传。

自2021年2月起,本刊将连载曹利群先生和焦飞虎的对话。

○_曹利群

●_焦飞虎

○ 很少有人知道你是俄罗斯指挥大师罗日杰斯特文斯基的关门弟子,跟我们说说他的故事吧。

焦飞虎

罗日杰斯特文斯基

● 对我来说,分享恩师的故事是非常激动的一件事,因为我们之间的很多交流都历历在目,仿佛那些事就发生在昨天一样。对我来说,他的存在可用一个简单的比喻:我是哈姆雷特,他就是我的父亲。很巧的是,罗日杰给我上第一节课的时候,他送给我的就是柴科夫斯基谱写的《哈姆雷特》总谱。他说:“这首曲子非常适合你来演奏,你试一试。”恩师的中文名字很拗口,其实俄文直译就是“圣诞”“过圣诞节”的意思。

○ 你在莫斯科音乐学院学的是钢琴专业,你是从什么时候开始跟他学习指挥的?

● 他七十五岁的时候。记得那是在2006年,我前后一共跟他学习了八年。恩师的气场非常强大,我第一次见到他是在舞台上,我坐的位置很远。那场音乐会的作品都非常精彩,其中一首曲子是斯克里亚宾的《普罗米修斯》,他夫人弹钢琴,在柴科夫斯基大音乐厅。然后就是普罗科菲耶夫的《七个人》,这部作品非常震撼,平时很少有人演奏,之前好像是罗日杰在苏联首演的,还录制了黑胶唱片。我当时在柴科夫斯基音乐学院读大一,晚上出来散散心。我想,罗日杰这场音乐会我是一定不能错过的,于是就用学生证买了一张低价票,相当于人民币十块钱。听音乐会的人很多,俄罗斯人听音乐、参观博物馆就是一种生活方式和习惯。进去以后,第一声音乐就把我抓住了:合唱团一起发出天籁之声,而指挥基本上没动作,可只要他很随意地做一个小动作,整个乐团就像岩浆一样迸发出来。下半场是拉赫玛尼诺夫的《交响舞曲》。那场音乐会无论是作品本身,还是指挥的绝妙技艺,都深深地打动了我。那时我还没有考虑要做指挥,只是觉得这个指挥很神奇,他的形象在我脑海中一直挥之不去。

○ 这样的大师如今不多见了。就像你跟我说的,那么烂熟于心的作品,罗日杰还能泪流满面,我们很多艺术家缺的就是这种艺术态度。

● 是啊。记得2006年5月4日,他老人家过七十五岁生日。那天我生病在家,打开电视,刚好俄罗斯文化频道正在播放他的生日庆典节目,还给他拍了五十分钟的纪录片,片中把他的一些指挥理念、他演奏过的一些作品片段展示给大家。

○ 说到他的指挥理念,请你简单地归纳一下好不好?

● 简单地说,就是不能只用手去指挥,还要用你的心、眼神和气场来指挥。他经常跟我说,一个人想学指挥特别简单,十分钟解决所有问题。弄清左手是做什么的,右手是做什么的。这个是四拍,这个是两拍,这个是一拍,打拍子非常简单。左手是表现情感的,两句话就能解决。但真正的指挥需要传达的不仅仅是速度,不仅仅是大家能齐奏,重要的是要挖掘作曲家的内心世界,并呈现给听众,而且这个过程还需要他人来完成。究竟需要什么样的手段呢?这可能就是一个指挥的奥秘吧,因为每一个指挥感染乐手的方式是完全不同的。

罗日杰斯特文斯基

恩师罗日杰的指挥风格非常风趣、幽默、简单、自然。他是个很达观的人,年轻时代特有激情,感染力强,求知欲也特别旺盛。要知道,他精通五门外语,通晓绘画艺术,经常参观博物馆,还收藏了一些画作。他对诗歌也很有研究,品位很高。他本人就能将外文诗歌译成俄文,如果一首诗有多个翻译版本,他善于从中选出最具信、达、雅的版本。指挥理念也是同理,都演奏贝多芬的《第五交响曲》,那么就要看谁诠释得最贴切,最接近贝多芬想表达的内涵,也就是贝多芬的内心世界了。这就是指挥的宗旨,也是罗日杰给我的指挥理念。

○ 我们接着听你说他庆祝七十五岁生日的那部纪录片。究竟是什么让你有了一个做指挥的念头,又是怎样成了他的学生?

● 在那个节目中,他介绍了自己以前指挥过的作品,当时他做艺术的状态非常虔诚,真让人感动。节目中,他在看他在二十世纪九十年代指挥《罗密欧与朱丽叶》的录像。他一边看一边讲,这段音乐表现的是什么,那个地方表现的又是什么,到了乐曲最高点时应该怎么处理。到了我们大家都知道的高潮乐段时,老人强忍泪水,声音略带哽咽并自言自语道:“这种音乐怎能不使人动容呢?!多么美妙的旋律啊!”我当时就想,他第一次指挥这部作品也就二十岁出头,半个世纪的时间,怎么说也指挥了上百场,说这话时他已经七十多岁了,对这部作品还如此敏感,真是赤子之心不变啊,这种纯粹的艺术态度直接“传染”给了我!

后来熟了,他跟我说:“我不想把我的心思花费在音乐会结束之后,到后台去跟经纪人握手说,‘哎呀,莫斯科的雪有多厚啊’,或者其他什么。还不如读本书,或者听一首作品呢。”至此我明白了,他根本不需要实用世界,他可以全身心都浸泡在意象世界中。每次跟他在一起,我都能自觉不自觉地从他那里得到许多宝贵的知识和信息,而他亲身经历的许多事情又使我感到十分惊奇。于是,我对指挥专业的兴趣越来越浓。

○ 说白了,是老先生的人格征服了你。然后你就下决心要学指挥了吗?那时候他还带学生吗?

● 很少,但他有自己的班,他是我们柴院的教授,任教四十多年。显然是我对指挥专业着了迷。有一天,我鼓起勇气敲了指挥系办公室的门,告诉他们说我想学指挥。系主任看着我说:“你是不是在开玩笑呢?”指挥系主任豪爽、幽默,知道我是学钢琴的,更知道我是钢琴大师沃斯克列辛斯基的学生。我说不是,我是真的下决心要学。那个系主任弹了大概有二十五六组和声,我背对着钢琴,基本都答对了。他又说:“看看你的手,你给我打两拍。”我一一照做了。他说:“你长了一双漂亮的指挥的手。好吧,可以考虑考虑。但如果现在就去找罗日杰,他会说你什么都不会呀。这样吧,你先去听他的音乐会,观摩他的排练,因为指挥真正的能力是在排练厅练就的。”于是我就开始听他的排练。

焦飞虎与恩师罗日杰斯特文斯基

○ 你当时有多大?

● 十九岁。有一天,一个同学告诉我,罗日杰要上大师课,问我要不要去听听。我说当然要去啦(柴院允许学生旁听任何教授的课)。课后,我问了罗日杰一个指挥专业之外的问题:“您是不是专门学过绘画或美术专业?”因为他给我的感觉是整个艺术史都在他的脑子里。那时我也正在学艺术史,特别想了解他是怎么学的。他回答说:“从来没有,就是靠平时观察积累,每到一个国家,每到一个城市,必须参观美术馆。”要知道,他积累了五十年啊!他非常会生活,有趣味,有品位,还收藏了一些红酒。我提的第二个问题是:“如何才能成为您的学生?”他惊讶地说:“您的俄语怎么这么好?”(这种客气的口吻来自法文)然后他又问:“您之前指挥过什么作品?”我回答说:“舒伯特的《未完成交响曲》。”

○ 你并没有学习过指挥啊,难道是事先有准备?

● 找同学练啊,指挥系的老师也给我辅导过。舒伯特《未完成交响曲》听起来简单,实际上并不是想象的那么简单。除此之外,我还练习了塔涅耶夫《第四交响曲》的第一乐章。我练了很长时间,但就是不敢上手,不敢挥给罗日杰看(他默默地等待着我在课堂上的展示)。我很懦弱。后来过了很长一段时间,我给罗日杰教授写了一封信。

○ 其实不是懦弱,是胆怯,对吧?

● 对,我内心是很胆怯的。我在信里表达了我对他的景仰、我的艺术观、追求艺术的执著精神以及跟他学指挥的迫切心情,还有我对他的了解。他看了我的信之后特别感动,给我的感觉似乎有点儿相见恨晚之意。他没有马上给我上课,而是送给我一本英文书——《真正的艺术家——真正的朋友》(牛津大学出版社出版),那是他刚从国外带回来的,内容是同时代人谈德国指挥家汉斯·里赫特,就是那位专门宣传不为人知的作曲家及其作品的指挥家。他精通各类乐器,西贝柳斯、埃尔加的很多作品都是他首演的。每次演出时,他都要先讲解再演奏。恩师罗日杰还风趣地在那本书上写了一句话:“特将此书送给焦飞虎。很遗憾,这本书再也不属于我了。”这本书的书名《真正的艺术家——真正的朋友》显然是他所希望的我俩之间的关系,我们之间的情感就是从这本书开始的。

罗日杰斯特文斯基

○ 实际上老先生已经对你有好感、有期待了。

● 也许吧。文如其人,信中毕竟表达了我的艺术观和追求,都是遵循涅高兹、斯坦尼斯拉夫斯基等人的思想体系。我是“老派”学法,与罗日杰的艺术思想应该是吻合的。之后我还是咬牙跺脚,决定去挥一下给他看看。说真的,我很怕那一时刻。那天就算是我上的第一节课吧。站在指挥台上,我非常紧张。我的面前是两架钢琴,恩师罗日杰就那样拿着谱子看着我,然后给了我一个手势说:“开始吧。”你知道我指挥的是什么曲子吗?是柴科夫斯基《第一交响曲》。第一乐章开始的地方,一上来是第一小提琴,需要手势特别特别细腻,还要特别稳。说实话,当时我真紧张啊,总算是指挥完了。他问我:“你有没有准备第二、第三和第四乐章呢?”我说已经准备了,他说:“好,下次我就听这个。”这就意味着他把我收下了。后来我正式入班时,也没参加考试,大概他不想考我(笑)。

○ 柴科夫斯基的这个“冬日的梦幻”——《第一交响曲》,还有第二、第三交响曲,过去不是太为人所熟知。你居然准备了这么一首曲目。所以,钢琴和指挥两个专业可以同时学吗?

● 一般来说是不可以的,但我大三时,罗日杰就开始破例给我上课了。柴院规定:只有一个专业毕业后,才能报考本院的第二专业,所以我是在钢琴专业毕业后才正式进入他的班的。同时学习两个专业的确很累,每天要练习很长时间,还需要去听很多交响音乐会,研究总谱等等。总谱每页有十六行以上,所有声部从上往下都在一起,你得一目了然,必须具备看到谱子后就能听到乐队声音的能力。排练之前,交响乐团的效果和音色应该已经在指挥的脑海中大致成型了,否则你没法排练,你不知道你要的是什么。为了训练读总谱,莫斯科音乐学院专门设立了一门课——总谱读法,使用的是罗日杰父亲阿诺索夫编著的教材,我国已有译本,译者是黄晓同教授。“总谱读法”这门课我大概学了三四年。

同时还有配器课。整个乐队的声音出来时要像一个声音一样,这种效果是怎么产生的呢?这就是学配器的原因。举例说,小提琴的中音区用两支长笛搭配起来,产生的是什么样的音色效果?指挥应该采用哪些手势?肢体动作应该是怎样的?如何处理这个音色?怎么搭配?

○ 你是说,有一个相对固定的模式?

● 这个就像穿衣服一样,款式、颜色有相对固定的搭配。如果不精通配器法,你不可能成为一个好指挥。因为接下来要面临的问题就是,你如何给拍子,如何在这个织体中去掌握木管声部合在一起的音色。然后是弦乐器,你给的是什么样的拍子,什么样的手势,因为每一种乐器的性能是不同的,吹圆号的人和吹长笛的人并不是同一种感觉。如果一个指挥不了解乐器性能,不了解配器法,就无法给出一个正确的手势,只能随随便便给一个手势。再有,小提琴发声前所需的心理准备,跟长笛也是不完全一样的。指挥需要感觉到这一点,否则就给不准拍子,给不准情绪。仅仅学配器这门课程就非常辛苦。

○ 有的爱乐者也很重视在听音乐会的时候读总谱,但那和指挥理解的总谱完全是两码事,只有学习指挥的人心里更清楚,其他人很难感受到。说到罗日杰,我一直有个问题,今天正好问问你。我收藏了他指挥很多俄罗斯作曲家作品的唱片,后来发现他对很多现代作品有兴趣,像施尼特凯的很多作品都是他首演的,而且录制了不少唱片。下一期,我们来聊一聊这个话题。

猜你喜欢

总谱文斯基柴科夫斯基
浅谈柴科夫斯基《四季》之《一月》之美学体现
斯特拉文斯基早期芭蕾舞剧中音乐主题的结构方式及特征
论青年指挥应具备的素质与修养
片断《诀别》的形象种子和导演处理
斯特拉文斯基《士兵的故事》音色组合分析
乐队艺术:语言规律与教学探索(十二)——总谱阅读的原理与方法
浅析柴科夫斯基《四季·十一月》
不提他人落魄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