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我国建筑业企业资质管理研究

2021-03-10杨金霞

科技创新导报 2021年26期
关键词:企业资质建筑业重要性

杨金霞

摘要:进入21世纪,我国的经济获得了飞速的发展,促进了建筑行业的快速发展。许多无施工资质的企业为了在建筑业中分得一杯羹,通过各种方式取得了施工权,这不仅影响了整个建筑业的良性发展,也影响了施工质量。基于此,本文探讨了企业资质管理在建筑行业中的重要性,分析了我国建筑业企业资质管理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加强我国建筑业企业资质管理的优化措施。

关键词:建筑业 企业资质 管理 重要性

中圖分类号:D630

Abstract: Since entering the 21st century, China's economy has achieved rapid development, which has promoted the rapid development of the construction industry. In order to get a share in the construction industry, many enterprises without construction qualification have obtained the construction right in various ways, which not only affects the benign development of the whole construction industry, but also affects the construction quality. Based on this, this paper discusses the importance of enterprise qualification management in the construction industry, this paper analyzes the problems existing in the qualification management of construction enterprises in China, this paper puts forward the optimization measures to strengthen the qualification management of construction enterprises in China.

Key Words: Construction industry; Enterprise qualification; Administration; Importance

1 企业资质管理在建筑行业中的重要性

1.1 有利于规范建筑行业的市场管理

所谓建筑行业的资质就是指,建筑企业具有相应的资本和能力来从事建筑施工项目。伴随着我国建筑行业的飞速发展,建筑施工企业的数量也越来越多。为此,国家加强了对这些建筑施工企业的管理,也形成了建筑业企业资质管理制度。所谓的建筑业企业资质管理制度就是根据国家的法律法规,政府部门会对企业的能力和财力进行考核,符合国家规定标准的,就授予其从事某建筑行业的资质,如果无法满足法律法规规定的标准,就取消其从事某建筑行业的资质,从而不断地规范建筑行业的市场规则。各地政府都在根据实际情况制定符合本地要求的建筑业企业资质管理制度,从而让不同资质的建筑企业在各地发挥作用,从而共同促进我国经济的飞速发展[1]。

1.2 有利于促进建筑行业的可持续发展

从20世纪90年代开始,我国逐步确立了市场经济体制。但是由于法律制度不完善,诚信体系没有建立,导致市场比较混乱。建筑企业为了获得更高的经济利润,会承担很多无法完成的项目,无法保证整个项目的质量,从而严重影响了整个建筑行业的可持续发展。针对这种情况,国家加强了对建筑企业资质的管理,对不同的建筑企业提出不同的要求,无形之中促进建筑企业不断地完善自己,不断地加大对企业的资金和技术投入,不断地添加更先进的企业施工设备,从而促进了整个行业的健康发展[2]。

1.3有利于提高我国建筑企业的核心竞争力

政府相关部门颁发给建筑企业的企业资质管理证书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该建筑企业的能力和财力,也成为了项目投资人考核建筑企业的重要指标。为了获得市场的青睐,也为了获得更高的利润,建筑企业必须根据国家的资质管理系统进行整合。与此同时,经过了十几年的发展,我国的建筑企业如雨后春笋般开始出现,甚至出现了供大于求的情况,也给建筑企业带来了压力。伴随着建筑行业资质管理系统的深入,对整个建筑企业的投标和施工都有完整的要求,为此建筑企业只能通过合理合法的途径公开地投标。建筑行业资质管理系统对建筑企业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但是也给建筑企业带来了便利,只要获得国家资质管理系统认证的企业更容易得到项目投资人的青睐,更有利于提高自己在整个行业的影响力[3]。

2 我国建筑业企业资质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2.1 企业资质管理的机构不合理

所谓的建筑业资质管理就是指,相应的管理部门根据国家的法律法规严格的考察建筑企业的设计方案和施工过程,然后再根据建筑企业的规模人才储备等进行考核评级,最后给他们颁发相应的资质等级证书。获得了资质等级证书的建筑企业就获得了进入建筑行业的资质,就可以承担相应的施工项目。但是在实际操作的过程中,我国各地的自然环境是不一样的,对企业的要求也是不一样的,所以建筑业资质管理的标准也是不一样的。由于建筑业资质管理的组织结构不是特别合理,下设的考核部门较多,而考核部门的行政效率比较低,会出现踢皮球的情况,不想过多的承担责任,从而导致考核不标准[4]。

2.2 我国建筑行业的诚信体系不完善

与其他的行业相比较,建筑行业有其更突出的特征,即建筑项目在施工的过程中需要各大企业的相互配合,涉及的工作人员特别多,涉及的资金流也特别大,建筑工期也特别长。基于以上特点,建筑行业对诚信体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要求各个企业在施工过程中都要根据体制内容诚信地完成相应的任务。但是进入21世纪,我国的建筑行业才获得了飞速的发展,大量的建筑企业出现了,这些建筑企业的能力和财力是不同的,践行诚信体制的意识也是不同的。为此,很多建筑企业并没有从根本上提高自己的能力,而是采取给红包的方式与更上层的建筑企业获得联系,希望在具有企业管理资质企业的庇护下从事一些项目,从而以更低的成本获得更高的利润。

2.3 我国建筑行业的法治建设不完善

法律一般来源于社会生活,然后用于制约和规范社会生活。我国的建筑行业获得了飞速的发展,但是相应的法治建设却不健全。为了加强对建筑行业的管理,我国现在实行政府管理与建筑行业协会管理相配合的方式,而建筑行业的协会管理发挥着更重要的作用,主要负责对各大企业的资格认证。但是各大协会并没有形成统一的认识,各大协会在资格认证中也没有进行相互的配合。比如,监理协会主要是负责监管各大建筑企业的工程師的证书,而政府部门会主要监管注册人员。两大系统之间并没有积极的配合,对彼此的法律法规都不是特别了解,经常会出现一些认证不合适的情况。

2.4 企业资质挂靠现象严重

根据笔者的研究发现,现阶段存在的挂靠方式一共有两种。(1)先有项目再挂靠。也就是很多建筑企业已经获得了相应的建筑项目,但是为了得到政府的认定和消费者的青睐,这些企业或选择一些具有资质的企业与项目部签订合同,然后打着其他企业的名义进行施工。(2)先挂靠再有项目。很多建筑企业的规模较小,资金流动也比较弱,无法得到相应项目的青睐。但是当他们与大型建筑企业挂靠在一起的时候,就会给投资人制造出一种假象。当投资人通过合理合法的方式与大型企业签订施工合同以后,具有资质的大型建筑企业也会和这些小企业进行签约,从而把项目转接出去。

2.5 社会监督体系不完善

没有监督的实施是肆无忌惮的,没有合理的社会监督体系,无形中助长了建筑企业的不良行为。我国建筑企业资质管理部门会对企业的能力和财力进行考核,然后颁发给他们相应的资质证书。但是当那些企业获得资质证书以后,相关的政府部门不会对其进行追踪监督,无形之中导致了企业资质的乱象。

3 加强我国建筑业企业资质管理的优化措施

3.1 合理配置企业资质管理的组织机构

据很多建筑企业反映,它们都希望快速地获得企业资质证书,可是在申报的过程中涉及的机构部门较多,而且各个机构部门各自为政,甚至会出现相互扯皮的情况,导致申办效率非常低,为此从事建筑业企业资质管理系统的组织机构要进行适当的调整,做到责任和义务相统一,最大程度地提高行政效率。比如,可以根据审批程序成立相应的部门,负责考核的部门会对每一个建筑企业进行施工设计和施工过程的考核,然后把形成的相应数据准确地提供给下一个部门。下一个部门只需要对相应数据进行真实性的考核,然后进行适当的突击检查。当所有信息的真伪核实结束以后,颁发证书的部门就可以把相应的资质证书颁发给建筑企业。最大限度地减少了建筑企业来政府办公的时间,从而提高了整个行政效率,从而让更多的企业可以获得相应的企业资质[5]。

3.2 完善建筑行业的诚信体系

在市场经济体制的影响下,诚信体系将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不仅可以规范建筑企业的自身行为,也可以规范整个行业的行为。由于建筑行业涉及的资金链特别长,需要参与的企业数量也很多,所以很多不法建筑企业会通过贿赂的方式获得相应的利润,给我国的诚信体制带来了巨大的冲击。国家政府也应该意识到诚信体制在市场经济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要加大对不履行诚信职能企业的惩罚力度,从而让他们意识到违约的危害性。与此同时,伴随着科学技术以及大数据的迅速发展,国家政府收集信息的能力也越来越强,可以把收集到的不良诚信的企业信息公布于众,从而督促建筑企业进行整改。

3.3 完善建筑行业的法治体系

我国的地理环境比较复杂,各地区经济发展水平不同,各地区的人民素质也不同,如果没有形成统一的具有针对性的建筑行业的法律法规,那么很多人就会被私心蒙蔽了双眼,采取非法途径获得想要的利益,导致法律法规无法落到实处。为此,我国政府作为法律制定和监督的主体,可以借鉴一些西方国家的管理经验,聘请一些专业的人士,或者对建筑行业比较熟悉的专家,一起制定相应的法规;其次要认真审视现行法律法规中存在的问题,把不符合时代发展特征的条文删除出去,增加一些新时代新的法律条文,从而规范整个建筑行业。与此同时,政府部门在对企业建筑资格进行认证时,也要严格按照法律法规来执行,不允许让任何企业钻法律的空子[6]。

3.4 放低准入标准,减少挂靠情况

建筑行业的飞速发展要求要有更多的建筑企业,但是由于企业资质管理的程序比较复杂,有关部门无法及时给予更多企业资质,导致很多不具有资质的企业通过非法途径挂靠大型建筑企业。为了解决以上问题,政府部门除了要提高自身的行政效率以外,还需要适当地更改企业资质管理的标准,给予更多企业资质证书,让他们都能成为建筑行业的主体,从而减少挂靠情况的出现。

3.5 加强社会监督

社会监督不仅能够监督政府相关部门按照法律法规给予建筑企业相应的资格认证,也可以监督具有资格认证的企业在施工过程中按质按量地完成任务,最大限度地保障建筑物的质量。社会监督的主体是多方面的,建筑行业内部的协会,要严格按照法律法规来监督企业行为,把国家的政策落到实处,督促建筑企业严格地执行国家标准。社会普通人员也可以通过多媒体等形式及时、真实地反映建筑企业的施工境况,从而通过网络舆论的方式给予施工企业一定的压力。具有建筑行业专业知识的人员,也要更好地承担起社会赋予自己的责任,用专业的知识去解决专业的问题,可以适当地去建筑工地实地考察,也可以给政府部门提供相关的建议,促进政府部门颁布更科学的法律法规。政府部门也要充分利用大数据技术,直接、真实地反映建筑企业的情况,把不具有建筑资质的企业公布于众,为普通投资人提供更多的选择。

4 结语

综上所述,我国建筑业企业资质管理设置的初心是为了规范建筑企业的行为,从而促使整个建筑行业朝着良性的方向发展。但是伴随着时代的发展,建筑行业得到了快速的发展,建筑企业的数量也越来越多,建筑业企业资质管理中的问题也越来越多。但是,政府和相应的部门若能够及时地发现这些问题,并给予相应的解决措施,一定会最大限度地保障施工建筑的质量。

参考文献

[1] 陈歌新.刍议建筑经济管理在招投标中的重要性[J].中国设备工程,2021(3):253-254.

[2] 金莉.浅谈建筑业企业资质管理工作的重要性[J].商讯,2019(27):79-80.

[3]曾祥慧.试论资质管理对企业发展的重要性[J].经济管理文摘,2019(24):19-20.

[4] 米晓贞.加强建筑企业资质管理的有效措施探讨[J].企业改革与管理,2021(18):11-12.

[5] 鲁非,曹冬平,张中豪,等.我国建筑企业市场准入制度创新研究[J].土木工程与管理学报,2021(4):70-77.

[6] 王瑛.建筑工程挂靠现象与法律问题探究[D].邯郸:河北工程大学,2021.

3133500338224

猜你喜欢

企业资质建筑业重要性
动物“跨界”建筑业
“0”的重要性
论七分饱之重要性
毕赛端 “从事建筑业,我乐在其中”
建筑业企业资质标准再迎新调整
读《边疆的重要性》有感
2004~2013年建筑业坍塌死亡事故统计分析
建设部颁布新版《建筑业企业资质标准》
基于集团管控的企业资质管理信息化系统设计与实践
基于集团管控的企业资质管理信息化系统设计与实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