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环境下图书资料的管理与建设
2021-03-10王大海
王大海
摘要:网络环境下,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与推广应用,为图书资料管理的创新提供了有力支持,为了深入挖掘、充分发挥图书资料的价值,应加强图书资料管理与建设。本文对网络环境下图书资料管理发生的改变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网络环境下图书资料的管理与建设策略,供相关研究、实践借鉴。网络环境下,若想要将图书资料的价值与作用充分发挥出来,必须采取有效的措施,切实提升图书资料管理水平。
关键词:网络环境 图书资料 管理 建设
中图分类号:G251
Abstract: Under the network environment, the continuous development, popularization and application of information technology provide strong support for the innovation of library and material management. In order to dig deeply and give full play to the value of books and materials, we should strengthen the management and construction of Library and material. This paper analyzes the changes in the management of books and materials under the network environment, and puts forward the management and construction strategies of books and materials under the network environment, which can be used as a reference for relevant research and practice. Under the network environment, if we want to give full play to the value and role of books and materials, it is needed to take effective measures to effectively improve the management level of books and materials.
Key Words: Network environment; Books and materials; Administration; Build
图书资料是有收藏价值、实用价值的资源,图书资料管理是一项复杂的、烦琐的工作,涉及的内容较多,包括图书资料借阅、保管、整理、维护等。随着计算机、网络、大数据以及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图书资料管理面临着新机遇、新挑战。
1 网络环境下图书资料管理发生的改变
网络环境下,图书资料管理出现了一系列的改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传统纸质版的图书资料,借阅、整理、保存等方面均比较麻烦,同时需要依靠人工完成,工作量较大,同时工作人员在实际工作中必须有耐心、认真细致,一旦出现人为失误,便可能造成一定的损失。但在网络环境下,利用网络技术,便可以开展借阅、整理、保存等各项工作,人工操作的工作量被大大降低,同时,很多图书资料被转化为电子版,不仅便于保存、管理,还可以减少人为失误而造成的损失。(2)传统纸质版的图书资料,通常情况下是按照类别、一定的规律陈列在书架上,由于图书资料的数量巨大,因此需要占据较大的面积与空间,在借阅时需要花时间找书籍,且对图书进行整理时的工作量大,需要消耗大量的时间、人力。网络环境下,在图书资料管理中引入先进的技术,以电子化的形式存在的图书资料,整理更加方便、快捷,可以节省存放图书资料的空间、面积。(3)很多图书资料在网络中均有存在,人们有需要的前提下可以通过网络方便地进行借用,还可以根据人们的个性化需求进行打印、传播等。阅读者可随时随地借阅,解决了纸质版图书资料被借出去后他人无法使用的问题,有利于提高图书资料的利用率。
2 网络环境下图书资料的管理策略
2.1优化资源结构
网络环境下,为实现图书资料管理水平的提高,应建立完善的、科学的图书资料资源结构。随着时间的推移以及人们对图书资料需求的提高及个性化、多样化发展,图书资料的数量不断增多,同时图书资料资源结构的复杂程度也不断提高,特别是在数字图书资料资源、纸质图书资料资源兼有的情况下,图书资料资源结构显得比较混乱,这无疑增加了图书资料管理的难度。网络环境下,通过应用信息技术、网络技术等先进技术,实现图书资源结构的优化,从而对海量图书资料进行高效管理,提高图书资料管理效率与质量。
2.2加大宣传力度
有效的图书资料管理,不能仅局限于向人们提供数字图书资料资源、纸质图书资料资源或者是对图书资料进行保存,还要积极加大宣传力度,从而实现覆盖范围的拓展,让更多的人能够接触优秀的图书资料。网络环境下,各种新媒体的产生与普及,为宣传工作提供了良好的途径,这些新媒体具有传播速度较快、资源共享等特征,可以有效提高宣传的效率与效果[1]。
2.3提高服务水平
图书资料管理的作用体现在对图书資料的管理方面,还体现在对图书资料的开发与使用方面。在以往的图书资料管理中,很少对图书资料的潜在价值进行深入挖掘,对读者的服务,也基本停留在提供图书资料上,服务水平不高,没有做到专业的、有深度的服务。在网络环境下,依托大数据技术,可以对图书资料的价值进行深入挖掘,有利于推动服务朝着更专业、更加深入的方向发展,从而切实提高服务水平。
2.4保障信息安全
网络安全问题是网络环境下的一个突出问题。网络环境下,图书资料管理面临着信息安全问题带来的威胁,因此,必须采取有效的措施,保障信息安全。在图书资料管理中,应对具体操作、流程进行规范,确保管理人员的行为符合要求,以预防因人为失误而引起的信息安全问题。在构建信息化系统的过程中,应采用防火墙等技术,预防网络病毒入侵、信息被盗,及时对杀毒软件进行更新,加大对黑客攻击、病毒入侵的防护,还要做好保密设置,通过设置各种权限,保障图书资料资源的安全性[2]。
2.5加强用户教育
网络环境下,更好地服务于用户,是图书资料管理的一项重要目标。用户的行为也对图书资料管理产生着一定的影响。鉴于此,图书资料管理中,应加强对用户的教育,指导他们学会在信息化系统中检索的方法,采用发放宣传手册的方法,宣传入门知识,并在电子图书馆的网站首页设置演示过程,指导用户学会使用。采取各种各样的方法,指导用户学会使用计算机进行检索,并引导其了解国际互联网功能、国内外光盘检索方法等。用户知道应该在哪里搜寻信息、懂得如何检索,学会对检索的信息进行分类、鉴定、处理,是充分发挥图书资料管理服务功能的具体体现。
3 网络环境下图书资料的建设策略
3.1规章制度建设
为实现图书资料管理的优化,必须建立科学、合理的规章制度,引导图书资料管理朝着标准化、规范化的方向转变。网络环境下,各种科学技术的发展,给图书资料管理带来了巨大的影响,使得其方法、模式、目标等均出现了明显的改变,以往所采取的规章制度已经无法满足图书资料管理的实际需求,因此应加快对图书资料管理规章制度的调整、优化与创新。在图书资料管理规章制度建设中,应在明确管理权责的基础上,将其落实到具体岗位,在这个过程中,应避免不同岗位权责之间发生冲突,并尽可能使不同岗位之间相互制约、相互配合、相互协调,通过这样良好的管理结构,来实现图书资料管理水平的提高。与此同时,针对图书资料管理的具体操作以及流程,应制定相应的标准规范,督促工作人员严格按照要求进行操作,保障图书资料管理的有效进行,提高图书资料管理质量[3]。
3.2信息化基础建设
在网络环境下,为实现图书资料管理的优化、创新,应加强信息化基础建设,推动图书资料管理的信息化发展。在图书资料管理的信息化基础建设方面,应投入足够的资金,不仅要引进先进的硬件,夯实硬件基础,也要不断对软件进行升级、创新,从而加快信息化进程。网络环境下,应准确把握图书资料管理在新形势下的新目标,明确总目标,然后对这一目标进行阶段性划分,确保各阶段之间可以实现良好衔接,构建短期与长期相配合的图书资料管理信息化基础建设方案。在构建信息化基础建设方案的过程中,应将图书资料管理的目标、需求、特性等充分展现出来,坚持数字图书资料资源、纸质图书资料资源信息化基础建设同步推进的原则,推进光盘型图书资料资源、数字型图书资料资源、印刷型图书资料资源的共同发展,不同类型资源之间互为补充,实现图书资料资源结构的优化。印刷型图书资料资源信息化基础建设中,应在满足实际需求的基础上,尽可能地控制成本。数字型图书资料资源的信息化基础建设离不开数据库的支持,因此,应积极开展数据库建设[4]。
3.3数据库建设
网络环境下,应加强数据库建设,即对信息储存仓库的建设,从而更好、更快地向人们提供服务。在数据库建设过程中,不可流于形式,必须采用科学有效的手段,建设优质的数据库,以满足数字型图书资料资源的需求。经过多年的努力,我国已经在数据库建设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与经验,但目前依然存在着数量少、容量少的问题,特别是社科数据库相对较少,现有的社科数据库存在着数据不足、信息重复、质量较差等问题。一些机关单位,如高校、事业单位等,也建立了数据库,但通常是为自身服务的,专业文献不足、权威文献较少、更新速度慢。面对这样的情况,在数据库建设过程中,应将重点放在网络数据库建设方面,实现图书资料的信息化,建设各种各样的数据库,同时针对一些世界性的数据库、杂志,应投入足够的资金,购入阅读权限。通过加强数据库建设,可以有效推动图书资料管理效率与质量的提高[5]。
3.4管理队伍建设
网络环境下,图书资料管理及其创新与优化,均离不开专业人才的支持。因此,为实现图书资料管理水平的提高,应重视人才队伍建设,提高管理人员的综合素质。首先,在聘请管理人员时应严格要求,落实执证上岗制度,并要进行严格的考核,致力于引进复合型人才。其次,针对现有管理人员,应当加强培训教育,将升学、进修、内部轮岗等培训方式有机结合起来,提高管理人员的专业能力与综合素质。最后,应建立完善的、科学的奖惩机制、激励机制。在管理队伍建设中,也可以对大数据技术进行有效应用,收集管理人员在实际工作中产生的数据,并进行数据分析,在此基础上,对管理人员进行量化的绩效考核,并以考核结果为依据,对管理人员进行合理的奖励,可以提高管理人员的积极性[6]。
3.5共享资源体系建设
在网络环境下,图书资料管理的资源变得更加丰富,对于图书资料管理来说,这是一个良好的机遇,但也意味着风险的增加。在全力推进资源共享的信息时代背景下,如何在合法、合规范围内实现对图书资料资源的共享,提高对图书资料资源的开发与利用率,打造特色化的图书资料管理模式,是图书资料管理应解决的新问题。开展共享资源体系建设,是解决上述问题的有效思路,创建共享资源体系,可以为图书资料管理提供更丰富、更宽泛的支持,也有利于打造更符合网络环境的约束与规范体系。共享资源体系建设中,应将本地数据库与互联网联通,以促进图书资料资源的共享。
4结语
综上,网络环境下,应灵活运用先进的科学技术,积极对图书资料管理进行创新。网络环境下图书资料的管理,应以优化资源结构、加大宣传力度、提高服务水平、保障信息安全、加强用户教育等为重点,以深入挖掘图书资料资源的价值,实现对图书资料的高效应用。同时,为提高图书资料管理水平,应加强规章制度建设、信息化基础建设、数据库建设、管理队伍建设、共享资源体系建设等,促进图书资料管理在网络环境下的良性发展。
参考文献
[1]汪子艺.网络信息化环境下如何加强图书资料管理探析[J].山西青年,2021(15):65-67.
[2]王静,陈英丽,范广.网络信息化背景下图书资料管理的优化创新[J].文化创新比较研究,2021,5(7):161-163.
[3]陈丽珠.网络环境下强化博物馆图书资料管理途徑探析[J].文物鉴定与鉴赏,2020(23):146-147.
[4]余力.网络条件下图书资料管理的转型方法[J].大众标准化,2020(16):214-215.
[5]吴一川. 曲靖师范学院图书信息管理系统的研究与分析[D].昆明:云南大学,2018.
[6]刘妍言.网络条件下图书资料管理的转型方法探析[J].科技风,2020(9):114.
38475003382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