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空间经济学的一些理论问题

2021-03-09安虎森

河北经贸大学学报 2021年1期

摘 要:空间经济学以人口和财富分布不平衡现象为主要研究对象,试图解释经济活动空间聚集和空间分散的基本机理。空间经济学强调空间均衡,因为聚集经济和贸易成本之间的均衡决定经济活动空间分布格局。如果研究大尺度范围的空间问题,一般选择存在货币外部性的规模收益递增和垄断竞争框架,如果研究城市内部的局部性空间问题,一般选择存在技术外部性的规模收益不变和完全竞争框架。

关键词:空间经济学;空间不可能定理;空间竞争;空间均衡

中图分类号:F015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7-2101(2021)01-0071-08

收稿日期:2020-11-23

作者简介:安虎森(1952-),男,朝鲜族,吉林安图人,东北师范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

一、引言

空间经济学把区位、交通运输和土地纳入到主流经济学的分析框架中。区位、交通运输以及土地是在现实中经常接触到的要素,然而长期以来这些要素一直被主流经济学排斥在外,教科书至今仍然热衷于传授那些不包括生产区位、街区、城市、土地和交通运输要素的“纯粹”的经济理论。尽管杜能、韦伯、克里斯泰勒、廖什、霍特林、胡佛、艾萨德、阿朗索等在空间经济学领域里进行了研究并取得突破性进展,然而从整体上说,空间经济研究“在上一代基本上处于休眠状态”[1],始终没能登上主流经济学的大雅之堂。空间经济研究长期游离于主流经济学,也许与一些主流经济学家“歧视”空间问题有关,因为一提起空间经济问题,自然而然就联系到地理学,而地理学因其理论方面的缺陷对空间经济研究主要以“描述和画图”[2]为主。直到1991年,著名经济学家保罗·克鲁格曼发表了《收益递增和经济地理》一文,开启了空间经济学的复兴之路。他认为空间经济现象是现实经济中最显著的特征之一,必须复兴空间经济学研究。尽管如此,空间经济学目前的处境仍是很尴尬的,它既处于经济学的核心位置,又处于边缘位置。它之所以处于核心位置,是因为经济增长是具有局域性和不平衡特征的空间经济现象,在经济和社会发展进程中城市发挥着极其重要的作用[3],因此空间以及区位、交通运输、土地等成了经济学家主要的研究对象。然而至今为止,外部经济、规模收益递增、不完全竞争等一些理论问题仍很不完善和缺乏体系化的理论框架,因此区域经济学、城市经济学、交通运输经济学等空间经济学分支学科,不能像其他成熟的经济学专业课程那样作为高校和研究生课程中的代表性课程,它在高校课程体系中仍处于边缘位置。

本文的目的就是理顺好空间经济学的基本理论问题,为学习空间经济学或研究空间经济问题提供基本的理论依据。

二、空间问题及其研究学科

空间经济学主要以人口和财富在区域间不平衡分布为主要研究对象,试图解释经济活动空间聚集和空间分散的基本机理。它将回答如下诸多问题:为什么经济活动空间分布为不平衡分布?交通和通讯成本持续下降,是否意味着距离和区位在经济活动中的作用削弱了?区际差距为什么长期存在?为什么厂商选择土地和劳动力成本比较高的区位?大城市的生活成本为什么高于中小城市?为什么在城市、城市圈以及城市规模方面存在差异?交通运输基础设施建设是否有利于提高区际公平?城市道路收费是否为解决城市交通拥堵的合理措施?等等。

(一)空间经济问题

空间作为人类活动的载体,是一种特殊的消费品和产出品,它以土地形式体现出来。由于土地供给缺乏弹性,并远远超过了对其的需求,故除农用土地的租金之外,其他土地价格均应为零。但现实中,居住成本随着住房价格的提升而不断增大,并且随着城市规模及城市专门化部门的不同而发生着显著的变化,例如美国在2006年城市土地总值已超出其GDP的两倍[4]。区位是开展经济活动的具体地点,不同区位之间是通过商品流、生产要素流以及信息流等各种类型的流动相互连接起来的。从这种意义上讲,贸易理论应成为空间经济学的理论,然而在很长一段时期内,贸易理论与空间经济理论却几乎是完全割裂开来的,从经济活动区位角度而言,相邻国家之间距离很近,各要素转移的运输成本几乎为零;从国际贸易角度而言,这种相邻国家之间的“距离足够远”,劳动力和资本所有者无法在国家之间自由转移。其实,国际贸易理论与一般区位理论密切相关,并且是一般区位理论的组成部分之一。反之,如果没有商品和要素的转移,区位理论也难以被理解。住房、交通是空间经济学相关概念下的典型商品,一般占家庭总支出比例的第一或第二位置。例如美国家庭住房平均支出占24%,法国33%;交通支出占17%,法国13.5%。即对于纽约居民,每年通勤时间的机会成本与3~6周工作时间所创造的财富相当,而对于巴黎居民,相当于4周工作时间所创造的财富[5]。经济活动空间分布又是不均衡的,通过夜间影像可以发现,世界上681个大都市区占全世界24%的人口和60%的GDP;美国20个大都市区的人口和GDP占美国总人口的30%和GDP的50%[6]。我們还注意到,尽管运输和通讯成本急剧下降,但区际经济联系仍然与距离的远近密切相关。黑德和迈耶指出,如果两国产出量保持不变,则双边贸易量一般与两者之间距离成反比[7]。我们生活在很不平衡的世界中,各种自然因素、空间障碍以及不平衡性,正不断塑造着那些原本很不平衡的经济景观。这就需要人们去研究不断塑造空间不平衡的基本机理。

(二)研究空间现象的主要学科

空间经济学主要研究人口和财富分布的不平衡现象,它包括如下分支学科。[8]

1. 区域经济学,主要关注商品和生产要素在区域之间的转移问题。由于这种离散空间中不存在溢出效应,而且区际商品贸易或区际生产要素转移又需要支付贸易成本或转移成本,因此区域经济学主要利用收益递增和不完全竞争理论分析上述诸多议题。由于市场价格没能反映个人决策的社会价值,因此对区域经济学而言,外部性尤其是货币外部性显得非常重要。但到目前为止,区域经济学仍忽略土地要素,因而区域经济学也成了不包含土地要素的空间经济学。

2. 城市经济学,主要关注城市形成、城市空间结构和城市社会构成问题。不同城市具有不同的规模和专业化部门,因而出现了不同的城市体系或城市群。土地利用是城市运行的关键,因此城市经济学是有关土地利用的空间经济学。城市经济学研究的城市空间是一种连续空间,因此在城市经济学中,以市场规模效应和知识溢出效应形式显现的技术外部性显得非常重要。

3. 交通运输经济学涵盖了区域经济学和城市经济学两个学科。但从区域角度来考虑,交通运输经济学主要研究国际和区际输出入货物运输和乘客运输;从城市角度来考虑,主要研究利用各种交通运输方式的通勤问题。但交通运输经济学认为厂商和家庭区位是外生给定的,而区域和城市经济学认为区位是内生确定的,这样目前仍难以把运输经济学与区域经济学、城市经济学衔接起来。如何将三者无缝衔接,将是今后研究的重要内容之一。

三、空间经济学的基本均衡

(一)地理要素对经济活动区位具有重要影响

自然地理最大的特征之一就是区域之间在自然环境方面的巨大差异。这种自然环境差异导致经济活动区位之间的巨大差异,例如上海和天津都是世界超大型城市,同时也拥有世界第一位和第九位的大港口,人们对此并不感到意外。然而,对欧洲第一位和第三位的大城市莫斯科和巴黎而言,它们在出海通道以及其他自然条件方面并没有什么明显的优势,当讨论这些城市的发展历程时,我们更多的是从历史和政治因素角度而不是从区位因素角度去分析。

在现实中分析空间经济现象时,我们经常考虑这样的一些问题,例如微观决策带来的空间结果如何?厂商、家庭聚集(或分散)的推动力来自何方以及运输成本和通勤成本等空间障碍如何影响经济空间格局等,也就是说我们更多地考虑经济要素对空间现象的影响。但这并不意味着我们带有一种偏见,即只考虑经济要素对空间现象的影响而忽略自然要素对空间现象的影响。自然要素对空间经济活动具有重要的影响,在最近的一些研究中,亨德森等发现夜间灯光变化的35%与自然地理有关,其余65%需要由空间经济存在的原因进行解释[9]。

地理要素还通过选择不同空间尺度等方式在空间经济分析中发挥作用,例如使用地点、地区、区位或区域等不同词汇来实现,其实这些不同词汇对应着不同的空间单元。因此,某些结论可能对某一空间尺度而言是有效的,而对另一种空間尺度而言是无效的。因为聚集力或分散力可能在地方层面上发挥作用,但不一定在更大尺度的空间范围内同样发挥作用。

(二)规模收益递增对区位具有重要的影响

上面讨论的是异质空间对经济活动区位的重要影响。但只强调空间异质性导致的区位优劣而忽略经济要素对区位的影响则无法解释空间经济现象。自然要素告诉人们经济活动有可能出现在何处,但它不能解释经济活动出现在某一区位的基本机理。

分析空间经济时,总要涉及到规模收益递增现象,因为经济活动在空间上总是集中在某一区位上的,而经济活动某一区位上的集中必然涉及到规模收益递增现象。如果不存在厂商层面的规模收益递增,则厂商在不损失任何效率的情况下可以把生产活动分散到任何一个区位上进行,此时不存在经济活动在某一区位上的聚集,各个经济体之间不存在任何经济往来,所有经济体都是自给自足的经济体。如果在厂商层面上存在规模收益递增现象,那么它要满足两个条件:一是要有最低限度的厂商规模;二是总产出必须在某一区位上集中(也就是集中在一个厂商内)。显然,这种规模收益递增常常与厂商扩大产出规模有关[10],因为产出规模越大,则分摊到每个产出中的管理费用和固定成本越小,进而平均生产成本就越小,艾瑟尔称这种规模经济为厂商内部规模经济[10]。厂商外部规模经济,源于同行业内不同厂商大量聚集在某一区位,它对产业部门而言是部门内部经济,但对厂商而言是外部经济,也称之为地方化经济。这种经济主要源于同行业内不同厂商大量聚集在某一区位。厂商内部规模经济取决于厂商的生产规模,而厂商外部规模经济取决于特定区域范围内聚集的行业规模,该区域范围内有各种各样的专业供应商,有大量的技能劳动力、管理人员和技术人员。

规模收益递增现象的存在对空间经济组织产生很大的影响。这种收益递增现象的存在就意味着并不是随处都能生产出所需的所有物品,任何物品的生产只能在某些特定区位进行。随着经济全球化,限制生产要素自由转移的约束力越来越减弱,然而许多国家的很多地区根本没有经济活动,或者只有少量的经济活动,因为这些地区不具备吸引可流动要素的条件。但是,不能因为这种限制要素自由转移的约束力减弱(运输成本或转移成本下降)而得出区位不再重要的结论。正好相反,因为规模收益递增,低运输成本使得厂商对区位间细小的差异相当敏感,因为低运输成本使得厂商间竞争变得更加激烈,无法像过去那样通过高运输成本壁垒来保护低效率部门或厂商。

(三)商品流、人口流以及信息流的成本很高

鉴于个人服务必须在生产地消费,已建成的住房、公路和铁路等基础设施无法移动等因素,这种情况下的运输成本是无穷大的。

对商品交易而言,距离是商品区际交易的巨大障碍,根据安德森等的估计,商品从产地到目的地的平均运输成本为生产者价格的170%[11],还包括零售成本,这样在目的地的商品价格就相当高了。对人口转移而言,人口流动受到经济的、无形的、持续的和特殊的等众多因素制约,许多人仍然居住在贫困地区,因为他们当中的许多人无法支付转移成本、信息成本以及搜寻成本。由于家庭纽带、社会关系、信息、语言以及文化的差异,人们对转移的态度是不相同的,这也影响人口流动。尽管在交通运输、信息传递等方面的成本已经大幅度下降,但对一些经济活动而言,信息方面的障碍还很大,霍兰德等发现,在设计贷款合同时,借贷双方间的距离是重要的考量之一[12]。

上述诸多转移成本的存在,对空间经济格局而言具有重要意义的。转移成本的存在就意味着,相互接近比相互远离更加重要。尤其在存在经济活动不可分性(规模经济)的情况下,支付转移成本是不可避免的,因为相隔较远的可流动要素需要接近。这就意味着,不管是何种类型的经济活动、厂商和消费者,都处在由吸引力和排斥力所组成的经济系统中,当这些自然的或社会经济的各种作用力处于均衡状态时的区位,就是经济活动、厂商或居民所选择的区位。

上述在不存在运输成本或者运输成本为零的情况下的均匀分布和高度聚集是没有任何意义的。这意味着,我们无法把空间纳入到阿罗—德布鲁的一般均衡分析框架中,因为把空间纳入到一般均衡模型时就不存在均衡,就是说在新古典的规模收益不变和完全竞争假设下,不可能把空间问题纳入到一般均衡分析框架中。这就是“长期缺乏处理规模收益递增和不完全竞争的技术工具”的含义。

(二)克服空间不可能定理影响的方法

正因为空间不可能定理的影响,长期以来空间问题不能直接进入主流经济学(指新古典经济学)的分析框架中。那么有没有克服空间不可能定理带来的影响的方法?答案是肯定的。

第一种方法是利用外生的空间异质性。地理空间是很不平衡的,地理环境差异造就的区位优势常常是绝对优势,因此只考虑地理因素,那么任何经济活动将高度聚集在优势区位中,且这种高度聚集是一种长期的稳定均衡,这种稳定均衡是很难被打破的。因此,一般情况下我们并不是纯粹地假设地理环境的绝对差异,而是像在李嘉图贸易模型中的情形一样,假设一些相对的差异。在李嘉图的模型中,在完全竞争和规模收益不变条件下,不同生产商的劳动生产率是不相同的,这反映了区域的技术比较优势。这种诉诸空间异质性来消除空间不可能定理带来的影响是一种富有成效的方法。如果假设一些区域拥有区别于其他区域的一些特性,这使得该区域生产商的劳动生产率水平比其他区域的劳动生产率水平高,这样就可以解释经济活动空间分布不平衡的原因。当然,单纯依据这种比较优势来解释巨大的经济活动聚集体和大流量贸易流的存在是远远不够的。

第二种方法是利用以规模收益递增和不完全竞争框架为基础的“新经济地理学”理论方法,解决空间经济学中许多发展问题。该理论的核心思想是在市场开放度很低时,可流动的生产要素呈稳定的分散分布格局,随着市场开放度的提高,可流动的生产要素在初期不会立即受到影响,但市场开放度提高到某种临界值时,可流动生产要素迅速向某个区域转移,生产活动也随之在该区域聚集,形成一种循环累积过程,最终由经济活动均衡分布的对称结构转变成为以核心区和边缘区为基础的核心边缘结构。这就可以解释在全球范围内城市化的爆发性推进、超大城市迅速膨胀、大城市周围乡村地区人口锐减等现象,贸易成本的下降导致产业聚集和城市化的结论尤其值得关注,因为不仅狭义的贸易成本如运输成本呈持续下降趋势,信息技术的发展也导致搜寻成本、交流成本等各种成本大幅度下降。

第三种方法强调空间外部性(尤其是在城市经济学研究领域)。这些方法因格莱泽等[15]以及亨德森等[16]杰出的研究工作,重新引起了人们的重视。这种方法仍以规模收益不变和完全竞争框架为基础,但强调了空间外部性。例如,城市的就业活动主要集中在城市中心商务区(CBD)。但根据一般竞争分析框架研究单核城市结构时,常常忽略为何存在这种中心区的问题。此时,如果假设一些区位具有有利于经济活动的一些特性,这使得该区位的生产率水平高于其他区位的生产率水平,这样就可以解释城市中存在这种中心商务区的原因了。

五、空间竞争

空间经济学主要的研究内容之一为导致经济活动空间不平衡分布的空间竞争问题。这种寡头厂商之间的空间竞争,具有许多不同于非空间中竞争的特征。

需求在空间中的分布是分散的(因为消费者的空间分布为分散分布),这种分散分布的需求造就了特殊方式的空间竞争,即不管行业内厂商数量如何,相邻厂商间的竞争比起相距较远的厂商间竞争更加激烈。这种市场称为空间竞争市场,其已经不同于我们熟悉的完全竞争市场。可以这样叙述这种竞争,即消费者在空间中是分散分布的,因此他们到某一厂商处购买消费品时的出行距离是不相同的;消费者从该厂商购买时尽可能要降低所支付的交货价格,该交货价格等于厂商的出厂价加上消費者的出行成本;厂商距离不同,消费者所支付的交货价格就不同。这意味着,每个厂商可以看作是当地的垄断厂商,对居住在附近的消费者具有某种垄断力量,这使得厂商在其销售市场范围内可以决定自己的价格。

(一)维克里等的线性市场中的竞争模型

最早分析空间竞争模型的是维克里[17]和贝克曼[18],他们假设在一维空间中同质厂商等距离分布的情况下,分析了这些厂商如何为吸引均匀分布的消费者而展开竞争的问题。假设每个消费者1次只购买1单位商品,交通成本与出行距离成正比。厂商i在其左右两边Δ距离处各有一个相邻厂商i-1和厂商i+1。当交通费率t很高时,厂商i可以看作当地的垄断厂商,因为对居住在厂商i-1和厂商i之间中间地带的消费者而言,在其他厂商处购买商品的价格(包括交通成本)较高。反过来,当t很低时,厂商i失去其空间位置优势,每个厂商都与它相邻的两个厂商为吸引附近的消费者而展开竞争,此时每个厂商的垄断力量被其附近厂商的行为所削弱,因为消费者是否购买该厂商的商品就取决于相邻厂商制定的商品价格。

如果厂商i降低其商品价格,将影响消费者对与它相邻的两个厂商商品的需求,这样这两个厂商也会降低自己的商品价格,厂商i-1和厂商i+1的行为通过连锁反应,又进一步到影响厂商i-2和厂商i+2的行为,以此类推。这种市场结构其实就是我们熟悉的寡头垄断市场,在寡头垄断市场中,每个厂商只关注少量竞争者的行为,在本案例中是每个厂商只关注与它相邻的两个厂商的行为。最终实现均衡时,所有厂商都实现相同的商品价格p=c+tΔ,其中c表示边际成本,所有厂商的边际成本都相同。如果交通费率t或者厂商间的距离Δ变小,或者两者都在变小,则厂商间竞争变得更加激烈,故厂商收取的商品价格较低;如果是交通成本为零,那么与在波特兰模型中的情形一样,厂商最终根据边际成本定价。这意味着需求的分散分布赋予了厂商一种市场力。

(二)霍特林的线性市场中的空间竞争均衡

霍特林提出在空间竞争情况下[19],他假设在线性市场上有两家寡头垄断厂商,他们生产同质产品且生产能力相等;消费者沿线性市场均匀分布;消费者每次只购买1单位产品且每次都要支付交通成本,消费者需求完全缺乏弹性(也就是消费者需求不会因价格变化而变化);厂商重新调整区位无成本。初始时假设厂商A位于长度为1的线性市场的1/4处,厂商B位于线性市场的3/4处,此时,厂商A发现如果向厂商B处靠近,则可以夺得厂商B的部分市场,销售更多的产品,可以增加其利润,因此把生产区位向厂商B处转移。当然厂商B也采取同样的策略。上述过程一直持续到两家厂商都位于市场中央并各自获得1/2市场份额为止。由此,可以得出如下结论,即在线性市场中,如果两家生产同质产品厂商的价格相等,此时如果交通成本为距离的线性函数,均衡时两个厂商均位于区位中央。

如果上述结论成立,那么它能给我们提供那些为分散化的消费者提供商品的厂商的空间聚集的基本原理。然而,遗憾的是霍特林模型不存在稳定的纳什均衡,进而他的主要结论就不成立了。后来达斯普利蒙特等[20]通过假设消费者的购物成本为距离二次方的函数,修改了霍特林模型。修改后的霍特林模型存在稳定均衡,此时厂商选择线性市场两侧端点为其生产区位。换句话说,厂商选择彼此分离的区位销售同质商品,因为地理上的分散可以缓解竞争。

(三)消费者多样化偏好下的空间竞争模型

如果两个寡头厂商销售的商品在纵向或水平特征上具有明显的差异,那么市场区中心是最具有吸引力的区位。产品差异化可以缓解厂商间竞争,因此厂商也可以选择市场潜力很大的中心区位,因此在人口分布为对称和钟状情况下,厂商向人口密度高的城市中心地区转移,城市中心人口密度越大,则均衡时的区位就越接近城市中心,当然此时厂商所索取的价格就越低。

上述诸多讨论都以消费者同质性偏好为基础的,如果消费者偏好多样化,那么将发生市场区相互重叠的情况。这意味着,任何厂商的市场区还包括许多偏好其他厂商生产产品的消费者。德帕尔马等通过多项式逻辑特回归分析,构建了消费者的消费行为模型[21]。在该模型中,消费者并没有从最便宜的商店或最近的商店处购买商品,而是消费者的需求遵循着类似于引力定理的法则,均匀分布在各个企业之中。让α(α>0)表示用随机项标准差表示的消费者偏好的分散程度,假设标准化后主街道长度为1单位距离。当消费者个人选择相互独立时,德帕尔马等得出了如下有关厂商地理集中的结论,即如果α≥2t,那么在n(n≥2)个厂商同时博弈时的纳什均衡处,同时聚集数量为y=1/2的厂商,且其索取价格为p=c+αn/(n-1)。换句话说,如果消费者的多样化偏好足夠稳定(α足够大),以及出行成本足够低(t足够小),则厂商选择市场区中心布局,索取超出边际成本的价格。

当出行成本没有足够低以至无法满足α≥2t条件时,将发生何种情况?大泽等[22]假设在圆周上等距离分布着有限数量的点,一组销售差异化产品的厂商分布在每个等距离的点上。当厂商都以同样的价格销售其差异化产品时,如果出行成本t很大,则厂商将均匀地分布各个区位上。但如果t持续下降,则厂商将聚集在那些数量不断减少而规模不断扩大的商业区里。最终,当t足够小时,所有厂商将聚集在一个区位上。

(四)空间竞争模型的意义

上述空间竞争模型依赖于相当具体的假设,且都是在局部均衡框架下建立起来的。因此这些模型的一般化,或者纳入到一般均衡框架中就变得相当难以处理了。同时这些模型的纳什均衡存在性证明也是相当棘手的事情。然而上述空间竞争模型给我们带来了相当重要的一些信息。

1. 这些模型再次显现了空间经济学中基本均衡的重要性。厂商是无法分割的,而且厂商通过尽可能接近消费者进而降低消费者购物成本的方式扩大自己的市场份额。因此,这些空间竞争模型所内含的是空间经济学中各种类型规模经济和各种类型贸易成本之间的基本均衡问题。

2. 相互相邻的竞争者之间的竞争强度,总是大于相隔较远的竞争者之间的竞争强度,也就是说相邻的竞争者之间的影响远比远离的竞争者之间的影响大。

3. 空间竞争模型成了零售业部门进行实证研究的最有力的工具之一[23],同时也成了有关西方国家政党间竞争的理论模型。

六、建立空间经济模型的策略

在建立空间经济模型时,如果要避免空间不可能定理的影响和空间竞争模型带来的陷阱,那么应选择垄断竞争框架或具有空间外部性的完全竞争框架。一般来讲,空间范围总是有限的,因此研究空间经济问题时,一般根据所研究区域问题的空间尺度来确定研究策略。

1. 如果所研究的空间问题是类似于全球或全国范围的较大尺度的区域经济问题,此时一般不存在溢出效应。在这种情况下,区域经济学遵循内部规模收益递增和垄断竞争相结合的框架,主要解释导致生产要素流动的货币外部性(主要来源于投入产出联系、劳动力技能、技术进步等)。在内部规模收益递增背景下,垄断竞争市场处于均衡状态,垄断竞争厂商的利润变为零,这就意味着厂商所有的收益全部支付给生产要素了。这就是建立大尺度空间范围空间经济模型时的空间基本均衡思路。

2. 如果研究类似于城市内部的局域性问题,此时交易活动与消费的外部性是密切联系在一起的,因此城市经济学遵循存在技术外部性(主要是指源于共享、匹配、学习的聚集经济)的规模收益不变和完全竞争框架。假设存在技术外部性的好处,当均衡时它与完全竞争以及规模收益不变假设是完全一致的,这意味着均衡时的厂商利润为零。这就是建立局域性空间经济模型时的空间基本均衡思路。

七、结语

本文重点讨论了空间经济学的一些基本理论问题。空间经济学把区位、交通运输和土地等主流经济学所忽略的空间因素纳入到主流经济学的分析框架中,主要研究人口和财富区际分布不平衡现象,试图解释导致经济活动空间聚集和空间分散的基本机理。空间经济学包括区域经济学、城市经济学、交通运输经济学以及国际贸易等诸多学科。

本文的核心思想是空间均衡,这种空间均衡是实现聚集力和分散力平衡的关键,且对城市、区域、国家和大洲的所有尺度的空间而言都成立。空间经济学中的基本均衡是指各种类型规模经济与各种类型贸易成本之间的权衡,这两者之间的权衡就决定了经济活动在现实空间中的基本格局。

空间经济研究长期游离于主流经济学,主要原因是长期缺乏处理规模收益递增和不完全竞争的技术工具。因此,无法把空间问题纳入到主流经济学研究框架中,也就是在均质空间和有运输成本的阿罗—德布鲁世界中,就不存在包含运输成本的空间均衡。如果规范地表述,则“在存在有限个代理人和区位的经济体中,如果空间为均质,存在运输成本,且所有需求在本地无法得到满足,那么就不存在有关运输成本的竞争均衡”。克服空间不可能定理带来的影响的方法,一是假设类似于李嘉图比较优势的外生空间异质性的方法,在城市研究中,通常利用以规模收益不变和完全竞争框架为基础的空间外部性的方法;二是利用以规模收益递增和不完全竞争框架为基础的“新经济地理学”理论的方法;三是在城市经济学研究领域,强调空间外部性的方法。

需求在空间中的分布是分散的(因为消费者为分散分布),这种分散分布的需求造就了特殊方式的空间竞争,即不管行业内厂商数量如何,相邻厂商间的竞争比起相距较远的厂商间竞争更加激烈。尽管空间竞争模型总招致诟病,但它成了零售业部门进行实证研究最有力的工具之一。

研究空间问题时,一般根据所研究区域问题的空间尺度来确定研究策略。这种策略的选择,通常与上述的空间不可能定理密切相关,即如果所研究的空间问题是类似于全球或全国范围较大尺度的区域问题,一般选择存在货币外部性的规模收益递增和垄断竞争框架;如果研究类似于城市内部的局域性问题,则一般选择存在技术外部性的规模收益不变和完全竞争框架。

参考文献:

[1]

KRUGMAN PAUL.Increasing returns and economic geography[J].Journal of Political Economy,1991(99):483-499.

[2]EDGAR M HOOVER ,FRANK GIARRATANI.An introduction to regional economics[M].New York:Alfred A.Knopf,1984:4.

[3]BAIROCH PAUL.Cities and economic development:from the dawn of history to the present[M].Chicago: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1988.

[4]ALBOUY DAVID,GABRIEL EHRLICH,MINCHUL SHIN.Metropolitan land values[J].Review of Economics and Statistics,2018,100 (3):454-466.

[5]KAHNEMAN DANIEL,ALAN B KRUEGER,DAVID A SCHKADE,et al.A survey method for characterizing daily life experience:the day reconstruction method[J].Science,2004,306 (5702):1776-1780.

[6]FLORIDA RICHARD.The new urban crisis:how our cities are increasing inequality,deepening segregation,and failing the middle class—and what we can do about it[M].New York:Basic Books,2017.

[7]KEITH HEAD,THIERRY MAYER.Gravity equations:workhorse,toolkit,and cookbook[J].International Trade And Regional Economics,2013(1).

[8]斯特弗·普羅斯特,雅克—弗朗索瓦·蒂斯.从空间经济学学会什么?(上)[J].安虎森,丁嘉铖,王淞,等译.开发研究,2020(2):1-23.

[9]HENDERSON J VERNON,TIM SQUIRES,ADAM STOREYGARD,et al.The global distribution of economic activity:nature,history,and the role of trade[J].Quarterly Journal of Economics,2018,133 (1):357-406.

[10]ETHIER W J.National and international returns to scale in the modern theory of international trade[J].American Economic Review,1982,72(3):389-405.

[11]ANDERSON JAMES E,ERIC VAN WINCOOP.Trade costs[J].Journal of Economic Literature,2004,42 (3):691-751.

[12]HOLLANDER STEPHAN,ARNT VERRIEST.Bridging the gap:the design of bank loan contracts and distance[J].Journal of Financial Economics,2016,119 (2):399-419.

[13]约翰·伊特韦尔,默立·米尔盖特,彼得·纽曼.新帕尔格雷夫经济学大辞典 第一卷(中文版)[M].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1996:124-132.

[14]STARRETT D.Market allocations of location choice in a model with free mobility[J].Journal of Economic Theory,1978(2):21-37.

[15]GLAESER EDWARD L,HEDI D KALLAL,JOS A SCHEINKMAN,et al.Growth in cities[J].Journal of Political Economy,1992,100 (6):1126-1152.

[16]HENDERSON J VERNON,ARI KUNCORO,MATT TURNER.Industrialdevelopment in cities[J].Journal of Political Economy,1995,103 (5):1067-1090.

[17]M E PAUL,W S VICKREY.Microstatics[J].The Economic Journal,1965(12).

[18]BECKMANN MARTIN J.Spatial cournot oligopoly[J].Papers in Regional Science,1972,28 (1):37-48.

[19]HOTELLING HAROLD.Stability incompetition[J].Economic Journal,1929,39 (153):41-57.

[20]DASPREMONT CLAUDE,JEAN J GABSZEWICZ,JACQUES-FRANOIS THISSE.On hotellings ‘stability in competition[J].Econometrica,1979,47 (5):1045-1050.

[21]DE PALMA A,V GINSBURGH,Y Y PAPAGEORGIOU,et al.The principle of minimum differentiation holds under sufficient heterogeneity[J].Econometrica,1985(4):767-781.

[22]OSAWA MINORU,TAKASHI AKAMATSU,YUKI TAKAYAMA.Harris and wilson (1978) model revisited:the spatial period-doubling cascade in an urban retail model[J].Journal of Regional Science,2017,57 (3):442-466.

[23]AGUIRREGABIRIA VICTOR,JUNICHI SUZUKI.Empirical games of market entry and spatial competition in retail industries[R].CEPR Discussion Papers,2015.

責任编辑:艾 岚

Some Theoretical Problems of Space Economics

An Husen

(School of Geographical Sciences, Northeast Normal University, Jilin Changchun 130024, China)

Abstract:Taking the unbalanced distribution of population and wealth as the main research object, spatial economics tries to explain the basic mechanism of spatial aggregation and spatial dispersion of economic activities. Spatial economics emphasizes spatial equalization because the balance between aggregate economy and trade costs determine the spatial distribution pattern of economic activities. In the case of large-scale spatial problems, the framework of increasing returns to scale and monopoly competition with monetary externalities is generally chosen; in the case of local spatial problems within cities, the framework of constant returns to scale and monopoly competition with technological externalities is generally chosen.

Key words:space economics; space impossibility theorem; space competition; space equilibriu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