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自然资源管理

2021-03-09

江苏年鉴 2021年0期
关键词:全省

【自然资源确权登记】“江河湖”确权 率先同时开展“江河湖”确权,完成长江干流、太湖确权登记资料收集、通告及公告发布、数据汇总及整理入库、外业核查等工作,并通过验收。配合自然资源部完成淮河资料收集、通告发布工作。完成调节长江、太湖两大水系水量的省级项目望虞河登簿前主体工作,做好国家与省级项目的衔接。

三级分级体系建设 自然资源统一确权登记工作纳入2020年省委深改委年度重点改革任务,列入省政府2020年度十大主要任务百项重点工作。率先建立省市县三级“不重不漏”自然资源确权登记体系,《人民日报》就此进行报道,自然资源部主要领导专门批示。落实省级三年工作经费预算,编制并印发项目实施方案,完成13个设区市确权登记总体工作方案审核并复函,全省70 多个县级总体工作方案经审核后印发,各地经费预算持续落实。

省级确权登记年内,率先完成全年省级确权登记任务,省级首批15个登记项目登簿前主体工作并通过验收,包括大丰麋鹿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淮安白马湖湿地公园等9个自然保护地约369km2,望虞河、苏北灌溉总渠、淮河入海水道等6条省级骨干河流约908km,覆盖全省12个设区市及40个县(市、区)。探索三维技术应用,开展确权登记业务前瞻性研究,为自然资源部提供“江苏经验”。

海域使用权登记 改革原来同级审批同级登记模式,除县级海域界线未明确的灌云、灌南、响水及“两沙”区域外,省政府审批用海涉及的不动产登记依法交由属地办理。连云港作为全国4个海域使用权登记试点之一,对海域与国有土地登记的衔接进行探索。

自然资源权属争议调处 2020年,全省共有自然资源权属争议23 件,面积305.99 公顷。其中自然资源部门受理5 件,面积1.07 公顷。国有土地使用权争议1 件,面积0.95 公顷;集体建设用地使用权争议4 件,面积0.12 公顷。当年调处的自然资源权属争议18 件,面积304.92 公顷,其中通过调解解决的9 件,面积4 公顷,作出行政处理的9 件,面积300.92 公顷。从争议的类型来看,涉及国有土地使用权争议和集体建设用地使用权争议;从数量来看,最多的是集体建设用地使用权争议,有4 件;从面积来看,最多的是国有土地使用权争议,有0.95 公顷。全省的自然资源权属争议调处工作集中在市、县两级,省本级没有直接调处的争议。全年未发生重大突发自然资源权属争议,未遇到海域使用权、林地使用权和草原使用权争议。

【不动产登记】全年共颁发产权证书667万本。全省设立723个不动产登记“四全”服务网点、2088个银行抵押登记便民点,较2019年增加一倍以上。推广“交房(地)即发证”制度,实现住权与产权同步,在颁发不动产权证书同时颁发建设用地规划许可证、建设工程规划许可证、施工许可证,降低企业时间成本和资金压力,全省累计1692 宗、10.5万亩土地交地即发证,5万套房屋实现交房即发证。年内,所有市本级和62个县(市、区)完成不动产登记与房屋交易、缴税全业务一体化平台建设。泰州出台全国首个“一窗受理、集成服务”地方服务标准,推出工业用地分幢登记。南京、无锡、常州、镇江、连云港等地实现登记、交易、缴税“前台一次收费、后台自动分账”。无锡、徐州、连云港等地开展涉及不动产的“多测合一”改革。各地实现不动产登记与水电气、有线电视、网络过户联动办理,群众出门就近办成为态势。继续推进不动产登记信息异地容灾、数据备份和系统接管工作,全省95%以上地区完成在省数据备份中心的异地容灾建设,全省推进数据异地备份在全国唯一。

农村不动产登记 农村不动产权籍调查。通过召开推进会、现场督查、视频检查、通报等多种方式,全省房地一体的农村不动产权籍调查于2020年9月提前完成,共调查宅基地、集体建设用地1257.7万宗,摸清农村不动产家底。宅基地、集体建设用地发证扫尾。启动房地一体登记发证,督促宅基地、集体建设用地“两块地”纯地发证覆盖率略有不足的少数地区加快进度,扫尾自然资源部布置的宅基地和集体建设用地登记发证率90%以上的任务,全省宅基地和集体建设用地使用权登记发证率达95%。房地一体农村不动产登记。选择锡山等7个地区作为省级示范点,以点带面,推动全省房地一体农村不动产登记发证工作。涉及农村不动产登记的所有县(市、区)均出台工作实施方案和历史遗留问题处理意见。通过全部宗地在数据库中赋予属性的方法,开展全省登记任务的底数核实确认工作。严格把控“不变不换”标准,提出总登记中“变了就换”。金湖、锡山等地率先完成年度任务,铜山采用网上云签字的方式方便群众确认成果,连云港优先完成农村党群服务中心登记发证工作。江苏房地一体农村不动产登记发证做法,得到自然资源部认可,在全国会议上作典型发言。苏北农房改善不动产登记。督促各地贯彻落实《关于苏北农民集中居住不动产登记的指导意见》,精简申请材料,开通绿色通道,进村靠前服务,共有6000余套符合条件的房屋办理登记发证。

承包经营权登记衔接 主动对接省农业农村部门,联合开展调研,明确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登记成果资料移交要求。常州、昆山分别被确定为部、省联系点。常州、昆山完成全市数据库、档案数据和数字化副本接收工作,完成登记数据整合和登记流程再造。12月22日,常州颁发全国第一本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不动产权证书。常州工作衔接经验成为全国典范。

企业不动产登记 新冠肺炎疫情发生后,省自然资源厅在全国率先连续印发4份不动产登记服务企业文件,对复工复产企业无特殊情况当场办结,保障疫情期间日均2.3万件业务的办理。主动与江苏银行等金融机构强化服务联动,建立“线上+线下+绿色通道”的高效联动模式。全省“苏小登”一边保障窗口服务,一边开展交通、厂区、社区疫情防控志愿服务。采用省自然资源厅统一梳理、设计、推进的方法,用时一个月在全国率先完成国家石油天然气管网公司重组316 宗地块登记发证。帮助省文化产业集团妥善解决多年不动产登记难题。牵头完成沪苏浙高速江苏段募集信托基金涉及的土地权属等内容证明,协助企业融资。

办证遗留问题清理 部署开展涉及群众办证的历史遗留问题清理专项行动,建立数据管理平台,省市县三级联动,主动收集线索,实施全流程、动态化跟踪管理,全省共梳理出统一登记以来历史遗留问题5932个,解决5648个。南京以“十个一”工作网强势推动数百个遗留问题系统化处理,主动牵头解决媒体报道的居民分散登记时18年办不到房产证问题,江北新区开辟专场解决老小区办证难题;无锡梳理出25个历史遗留问题,解决7000 多户居民办证难题;常州把解决安置房发证遗留问题做为重中之重,共为历史上的安置房办证3.7万多套;盐城“企业集中办证年”化解企事业办证问题149个;扬州对历史遗留问题“大排查、大起底、大整治”,化解问题近万件;宿迁通过“攻坚行动”解决35 家工业企业、4300 户群众登记难问题。

不动产登记改革 打造“线上苏小登”品牌。全省基本实现“外网申请、内网审核”的“线上苏小登”服务。全国率先推行“双预告及预转本登记”银行一站式服务,涉及房屋买卖四个登记一次在银行申请,群众交房即领证或是在家等证寄上门,业务覆盖全省近1500个银行便民网点,共办理一站服务37万件。南京、无锡、徐州、常州、苏州、南通、淮安、盐城等地实现法院查封登记业务线上办理。探索“一码+三维地籍”模式。15个试点地区用不动产单元代码“一码”串联自然资源管理全流程、打通部门信息共享,方便群众持码办事,助力履行“两统一”职责。三维地籍覆盖试点地区117km2,形成“倾斜摄影可视化全覆盖,核心区域数据建模助管理”的“场景+实体”三维地籍“江苏模式”。宿迁城镇全覆盖不动产地籍调查示范项目以全国第一的成绩通过评估。新沂建立全市38个小区及宗地、477 栋建筑单体和产权的三维模型。建立“一体两翼全覆盖”跨省通办模式。南京按照国办要求正式在全国政务平台开通不动产登记“跨省通办”,长三角一体化示范区、苏鲁豫皖四省“两翼齐飞”启动跨省通办服务。率先全面签发电子证照。率先制定《江苏省不动产登记电子证照规范》,由省自然资源厅统一完成带密码保护的制证工作,此规范成为后来颁发的全国规范的主要参考。在江苏政务服务App“亮证”模块上线不动产登记电子证照功能,全省累计颁发不动产登记电子证照1353万份。新沂为群众提供二三维一体化电子证照服务。建成“一证通办”办事场景。省自然资源厅统筹实现公安、民政、银保监、编办、法院等7个部门共26个接口的信息共享。宿迁市实现全市域范围内不动产登记信息共享集成。如东、泰州利用信息共享集成实现线上线下、商品房二手房“一证通办”,群众只需带上身份证即可办理不动产登记业务。如东累计办理“一证通办”业务近5000 件。

【地质矿产调查】全省明确国情调查67个矿种、534个矿区查明矿产资源的调查任务,列为省自然资源发展专项资金项目,2020~2021年安排资金2062万元,保障调查工作需要。江苏省国土空间生态监测等区域地球化学调查项目采集土壤监测样品1978 件。江苏省东沙高泥区域海洋地质调查完成1∶10万区域海洋地质调查1800km2。江苏省海岸带地质环境遥感监测关键技术与评价方法研究、江苏省海域海岛使用遥感动态监测研究等项目编制遥感监测解译系列图6 幅。全年,地质勘查工作支出资金20707.43万元,其中:中央财政863.3万元,占总量的4.17%;地方财政11577.83万元,占总量的55.91%;社会资金8266.3万元,占总量的39.91%。从资金投向上看:矿产勘查5179.98万元,占总量的25.01%;基础性地质调查2021.5万元,占总量的9.76%;地质环境与地质灾害调查评价10567.76万元,占总量的51.03%;地质科技及其他2938.19万元,占总量的14.18%。年内,省政府常务会议审议通过《江苏省地质资料管理办法》,全新接收地质资料425 档,其中工程勘察报告346 档,在地质资料信息管理服务系统中汇交率达91%,超过自然资源部85%的要求,全省馆藏成果地质资料共8731 档。

开展找矿突破战略行动总结评估工作,编制完成《江苏省找矿突破战略行动总结评估报告(2012—2020年)》并报自然资源部。加快推进江苏干热岩资源预查工作,2020年4月30日,全省首个干热岩勘查验证孔“苏热1 井”在兴化市兴东镇正式钻探,截至年底,钻进至4700m 处。在3000m 处实测温度114℃,在4500m 处测得非稳定温度148℃(预计稳态温度>150℃)。勘查结果表明,全省干热岩勘查取得重大突破,苏中平原地区具有良好的干热岩找矿前景。

【矿业权审批和有偿出让】全省共颁发勘查许可证54个,同比增长22.73%。其中新立登记14个,变更登记2个,延续登记4个,保留登记34个;注销20个;共颁发采矿许可证39个,同比下降40%。其中新立11个,变更4个,延续24个;注销7个(其中申请注销1个,公告注销6个)。年内,全省共审批建设项目压覆重要矿产资源1278个,其中各设区市局办理1107个,占全省比例达到86.62%。出台《江苏省自然资源厅关于推进矿产资源管理改革若干事项的通知》,加强矿业权出让活动的监管,指导市县开展采矿权交易,全面施行竞争性出让和“净矿”出让,有序推进矿业权有偿出让,并下放矿产资源审批管理权限。全省有偿出让探矿权1 宗,出让收益1881万元,同比增长209.38%;出让采矿权3 宗,出让金额7.33万元,同比下降99.41%。

【矿产资源开发利用】全省共有各类矿山总数204个(非油气矿山总数202个),开发利用矿产32种,年产矿石量1.26亿吨(非油气矿山年产矿石量1.24亿吨),其中固体矿产1.22亿吨,液体矿产280.97万吨,气体矿产52.80万吨。全省矿业工业总产值达207.50亿元(非油气矿山工业总产值159.59亿元),矿产品销售收入204.46亿元(非油气矿山矿产品销售收入152.56亿元),矿业从业人员总数4.33万人(非油气矿山从业人员总数3.42万人)。

【海岛管理】开展无居民海岛开发利用现状调查,完成全省全部22个无居民海岛的开发利用现状数据收集工作,并上报自然资源部。先后组织两次全省海岛巡查工作,对“前三岛”、开山岛、外磕脚、麻菜珩等重要海岛进行重点巡查。稳步推进秦山岛无居民海岛公益用岛确权,完成利用方案的审查报批工作。

【海岸线修测】组织全省各级自然资源部门、技术承担单位共投入7460人次,完成海岸线勘测1422 公里,是实际岸线长度的近1.5倍,拍摄照片29544张,视频13191个。

【测 绘】基础测绘 编制完成《江苏省“十四五”省级基础测绘规划(征求意见稿)》,同步推进市县规划编制,所有设区市启动规划编制工作。按照“十三五”收官年规划全面落地的要求,分两批次下达年度省级基础测绘生产实施计划,累计项目经费1.2亿元。在徐州、常州等地区开展省市基础地理信息数据联动协同更新试点和基于地理实体的新型基础测绘体系数据库建设试点。推进基础测绘生产流程改造,数字地形图生产由传统的全量更新转变为按要素更新、增量更新,提高生产效率,增强测绘成果的现势性。

年内,新建卫星导航定位基准站4 座,提升省级卫星导航定位基准站网对近海海域的有效覆盖。完成精度优于2cm 的全省陆海一体似大地水准面和精度优于10cm 的深度基准数值模型建设,成果达到国际先进水平。完成数字地形图更新40000km2,完成全省2.5m 分辨率卫星遥感影像数据获取和处理,完成7157km2沿海滩涂航空影像和点云数据获取。实施泰州市、太仓市中心区域倾斜摄影测量和精细化三维建模。持续推进激光雷达点云数据、0.3m 分辨率数字正射影像图、2m 格网数字高程模型等基础地理信息时空数据库更新。开展实景三维江苏建设。建设全省米级、重点地区亚米级分辨率的多尺度混合三维场景,整合全省数字高程模型、数字正射影像、部分区域三维模型、激光雷达、可量测街景等数据,形成覆盖全省的三维地理场景数据资源库。编制省地方标准《三维地理信息数据服务规范》,填补全省该领域现有标准规范的空白。根据受援地急需,省基础地理信息中心启动对新疆伊犁州察布查尔锡伯自治县基础测绘援助项目,任务包括城区58km2航空摄影,1∶1000 地形图及正射影像图测制。

地理国情监测 江苏省地理国情综合分析、主体功能区监测和国家级新区空间监测、全省特色小镇地理空间监测等专题性监测通过验收,其中特色小镇地理空间监测成果被省发展改革委用于特色小镇创建工作评价,为全国首创。完成年度全省地理国情基本统计分析工作,推进监测成果应用,为国土空间规划、第三次全国国土调查、“三线”划定、领导干部自然资源资产离任审计等工作提供数据支持。

测绘管理 全省新增测绘单位99 家、资质升级32 家、业务范围变更56 家、注销20家。至年底全省共有测绘单位1399家,其中甲级80 家、乙级296 家、丙级734 家、丁级289 家。开展年度行业信用等级评价,完成对340 家参评单位评价结果的审核、公示、发布。开展常态化测量标志普查维护,拆除危旧濒临倒塌钢标45 座,完成全省34 座景观测量的维护和更新。

地图服务与市场监管 及时更新省域政区、农业、交通、旅游、水系等图37 幅,高质量做好标准地图服务工作。编制《淮河经济带地图》《江苏省自然资源图集》《江苏全面小康地图集》《江苏新冠肺炎疫情每日地图集》《一带一路地图》等地图(集)。在全国率先建立“省市联动、按月更新”的地图更新机制的基础上,建设30 分钟“任意范围、任意尺度”快速出图系统,及时为各级领导提供辅助决策服务。开展1∶1万公众版数字线划图数据标准的制定,为公开版数字成果的生产提供技术支持。动态更新24条目省级站点基础测绘成果,发布数字高程模型4158条、分幅正射影像4838条、矢量地图数据67条。开展“问题地图”市场排查整治,检查新华书店、工艺品市场、旅游景点等28 处,发现并整改“问题地图”12 件,调查处理3 起涉嫌编制、销售、出口“问题地图”事件。利用省互联网地图监管平台对全省党政机关160 家重点网站进行动态监管,全年完成地图图片数据检定91618条,发现违规地图图片19 张。在市民学堂、社区广场、街道等场所,通过制作板报、开展有奖问答、发放宣传资料等多种形式宣传国家版图知识,共发放各类宣传资料2.5万份。深入中小学校开展国家版图意识宣传教育活动,协助凤凰出版集团编著出版《中小学生国家版图教育》辅导教材。

地理信息公共服务平台建设和应用 推进“天地图·江苏”一体化建设,完成年度数据融合,矢量、POI、影像等各类数据成果顺利通过国家质检。实现与国家节点重点地理要素的联动更新,探索建立省内各级节点联动更新机制。持续推进各级节点一体化建设,提升“天地图”集约化建设水平,连续第七年获国家测评“五星级”。优化平台数据资源体系,提升整体应用服务水平,为新冠疫情防控、省突发地质灾害防治与管理系统、省农业农村大数据云平台系统等提供地理信息服务。

表73 2020年江苏省国有建设用地供应计划汇总

(续表)

(续表)

猜你喜欢

全省
上半年全省一般公共预算收支情况一览表
上半年全省工业实现“双过半”目标
2018年全省一般公共预算收支情况表
全省齐心协力共打抗洪抢险救灾攻坚战
前三季度山东县域经济生产总值占全省94%
全省已建成泵站数量
全省已建成水闸数量
全省已建成机电井数量
全省已建成水库数量
全省已建成水库总库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