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省区域扶贫绩效评价模型及实证研究
——基于因子分析法
2021-03-09施咏清马佳乐牛朝阳
施咏清 丁 吕 马佳乐 柴 江 牛朝阳
(1.南京航空航天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 江苏南京 210016;2.安徽科技学院财经学院 安徽滁州 233100)
继2018年国务院办公厅发文明确强调要“切实督促各行业实施扶贫绩效管理,牢固树立绩效管理理念,加强脱贫效果监管”[1]之后,各省市积极响应、深入推进,扶贫绩效评价工作取得了实质性进展,但由于起步晚、底子薄、基础弱,扶贫绩效评价实际中不可避免地存在着“制定的指标不科学、不合理”[2]“还未构建起科学、合理的扶贫绩效考核指标体系”[3]等问题陷入了失真、瞄准贫困偏差、扶贫治理成效不理想等现实困境[4]。因此,扎实推进扶贫绩效评价指标体系构建,准确把握、科学评价扶贫绩效的基本状态及区位差异,能有效帮助扶贫区域调整扶贫方向,减少扶贫弯路,为更好提高脱贫质量和减贫效果提供理论依据和政策建议。
从现有学术成果来看,以区域扶贫绩效为侧重点,以因子分析法为重要分析工具,展开专门地、系统性、实证性研究的并不多。本研究以2018年安徽省16个地级市64个县(市)数据为样本,从扶贫绩效的5大方面提取关键性绩效变量,选用多变量分析中常用的因子分析法识别影响扶贫绩效的关键因素,对区域扶贫绩效进行单因子评分和综合评分,对加快安徽区域脱贫攻坚步伐提供参考。
一、扶贫绩效评价模型构建
(一)维度设计。国务院强调“扶贫绩效目标应作为预算安排的重要依据,并细化量化为绩效指标,主要包括数量、质量、时效、成本,以及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生态效益……等指标。”因此,本研究遵循指标设计的一般性原则,在充分考虑数据可获取性的基础上,选取了24个代表性指标,分别从经济绩效(I1-I6)、社会绩效(I7-I11)、文化绩效(I12-I16)、科技绩效(I17-I20)、生态绩效(I21-I24)等五个维度构建扶贫绩效评价指标体系(如表1所示),用于判断、衡量、比较各区域扶贫、脱贫工作的有效性。在这“五位一体”的扶贫绩效评价布局中,经济绩效是根本,文化绩效是灵魂,社会绩效是条件,科技绩效是关键,生态文明绩效是基础,形成了一个密不可分、相辅相成的有机整体。
表1 扶贫绩效评价指标体系
(二)指标设计。
二、区域扶贫绩效实证测度
(一)数据来源与预处理。数据源自《安徽统计年鉴2019》《安徽合肥市统计年鉴2019》《安徽淮北市统计年鉴2019》《安徽亳州市统计年鉴2019》等16个地级市的统计年鉴。个别缺失数据,采用前3年数据的加权平均增长率估算所得。整理后所构建的数据矩阵,采用SPSS22.0进行因子分析。
(二)可行性检验。通过KMO和Bartlett的球形度检验(如表2所示)和相关系数矩阵(如表3所示),均可判定数据集适用于因子分析法。
表2 KMO和Bartlett的球形度检验
表3 变量相关系数矩阵
表3续
表3续
(三)共性因子提取。通过主成分分析法提取共性因子,为因子分析提供初始解(如表4所示)。前7个共性因子累计方差贡献率达76.077%,可较好解释初始变量所包含的信息。旋转后,累计贡献率未产生变化,说明未影响初始变量共同度;特征值、贡献率出现一定变化,说明为更好地解释信息,重置了各个因子用于解释初始变量的方差。
表4 提取主成分
(四)因子解释。现用F1-F7分别代表提取到的7个共性因子。F1累计方差贡献率达21.332%,主要由I10、I9、I15、I2、I11、I5、I6来反映,其载荷量分别为0.869、0.862、0.837、0.809、0.759、0.741、0.704,涵盖“社会保障”这一二级指标的所有内容,体现了解决农村生存和温饱的基本问题,称为“生存需求因子”;F2累计方差贡献率达14.243%,主要由I24、I23、I7来反映,其载荷量分别为0.915、0.905、0.846,涵盖“污染控制”这一二级指标的所有内容,体现了建设农村生态环境的基本问题,称为“治污需求因子”;F3累计方差贡献率达13.844%,主要由I18、I17、I19、I3来反映,其载荷量分别为0.911、0.903、0.715、0.691,基本涵盖“科技绩效”这一一级指标的所有内容,体现了发挥农村科技创新的基本问题,称为“创新需求因子”;F4累计方差贡献率达7.604%,主要由I21、I1、I13、I22来反映,其载荷量分别为 0.765、0.540、0.511、0.489,涵盖“生态建设”这一二级指标的所有内容,体现了推进农村生态振兴的基本问题,称为“生态需求因子”;F5累计方差贡献率达6.901%,主要由I12、I8来反映,其载荷量为0.825、0.457,涉及到基础设施和教育水平,体现了改善农村公共服务的基本问题,称为“公共需求因子”;F6累计方差贡献率达6.475%,主要由I20、I16来反映,其载荷量为0.747、0.462,涉及到科技产出和文化支出,体现了促进农村科技文化入户的基本问题,称为“科教需求因子”;F7累计方差贡献率达5.678%,主要由I14、I4来反映,其载荷量为0.814、0.409,涉及到教育水平和收入状况,体现了促进农村教育公平的基本问题,称为“经济需求因子”。
(五)因子模型。通过因子得分系数矩阵(如表5所示),构建因子模型;且以各因子所对应的方差贡献率为权重,评价区域扶贫绩效综合情况。
二、区域扶贫绩效实证结果与分析
(一)安徽省区域扶贫绩效实证排序。根据上述因子模型,对安徽省61县(市)扶贫绩效(如表6所示)及16个地级市扶贫绩效(如表7所示)进行排序和评价。
表6 安徽省61县(市)扶贫绩效评分与排序
表6续
59 60 61休宁县黟县祁门县118932 39276 69157 55 61 59 10458 3535 11986 25 34 24 36355 11914 23083 55 60 59-12020-1521-3122 8 2 4 62779 19506 40469 53 61 58 39583 13097 26429 48 56 53 21931 8199 6249 48 58 60 39120 13075 24277 55 61 58
表7 安徽省16地级市扶贫绩效评分与排序
(二)安徽省区域扶贫绩效实证分析。根据区域扶贫绩效排序,可看出综合排名第一的亳州市,除治污需求因子和生态需求因子排名较靠后外,其余多种因子排名均靠前列。尤其生存需求因子、公共需求因子、科教需求因子,排名均位于16地级市的榜首;经济需求因子排名也位居第3。安徽省省会合肥市综合排名位列第3,多个因子排序均名列前茅,但治污需求因子、科教需求因子和生态需求因子均居于榜尾。位于安徽最南端的黄山市则仅生态需求因子、治污需求因子表现较好,其余因子排名均令人堪忧。
三、安徽省区域扶贫绩效提升的建议与策略
(一)创新是提高扶贫绩效的动力之源。各级政府应以五大发展理念为理论基石,做好新常态下的创新扶贫工作,突出精准发力。不断创新扶贫理念,展现扶贫韧性,以应对严峻的扶贫形势;不断创新扶贫模式,挖掘扶贫特色,以适应多元的区域特点;不断创新扶贫方法,探索扶贫路径,以应对多样的贫困问题。
(二)协调是提高扶贫绩效的发展之道。各级政府应充分发挥宏观调控作用,加强政府行为协调,深入推进区域协作,实行协同发展战略。完善区域扶贫协调机制,加强对绩效不佳区域的指导和帮扶;建立政府区域政策机构,协调分处不同绩效层次区域主体间的关系;联合一切力量,调动更多资源以满足不同区域较为强烈的资源需求。
(三)绿色是提高扶贫绩效的立身之本。各级政府应切实贯彻绿色发展理念,践行“两山理论”,把生态文明建设与开发式扶贫有机结合起来。加强生态环境保护和修复,注重生态环境系统的和谐发展;利用区域生态资源特点,因地制宜发展绿色生态扶贫产业;坚守生态与发展两条底线,探索脱贫致富新路径,推进绿色减贫。
(四)开放是提高扶贫绩效的生存之基。各级政府应坚持开放发展理念,用全球化眼光来审视扶贫工作中出现的问题,加强国际减贫领域的交流与合作,走出本土化扶贫之路。借鉴国外先进的扶贫模式,学习能有效体现精准扶贫理念的先进工作方法;拓展扶贫开放空间,引入区域外扶贫资源;加强与国际扶贫援助力量合作,协同减贫。
(五)共享是提高扶贫绩效的价值之要。各级政府应以共享发展理念全力推进精准扶贫,将扶贫工作视为共享时代最核心的体现,让贫困人口共享改革开放成果和扶贫红利。建立扶贫信息共享共用机制,搭建资源共享平台;构建区域间多维信息传导渠道,共享扶贫工作经验;探索“共享式”区域间产业联动发展机制,促进区域间产业转移与承接,在更大范围、更宽领域、更深层次上扩大扶贫战果,迎接脱贫攻坚战的全面胜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