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乌拉特服饰文化在绘本创作中的应用研究

2021-03-09王智鸿阿伦娜

艺术与设计·理论 2021年1期
关键词:蒙古族纹样服饰

王智鸿,阿伦娜

(内蒙古师范大学,呼和浩特 010022)

引言

绘本是儿童认识外界的重要途径,给予孩子快乐与知识,寓教于乐,培养儿童的阅读兴趣,也是传承一个国家民族文化的方式之一。绘本具有传播功能,通过文化再创造来保护乌拉特蒙古族传统民族文化,这种方式相对于文字叙述更加直观、形象。近年来,绘本的形式越来越多样化,从平面到立体,又到声、光、电的置入,绘本精致有趣的样式也得到了许多年轻父母的喜爱,在各大中城市也都有运营很好的绘本馆,有效地促进了绘本产业的发展。在当今信息视觉化快速发展的背景下,绘本的市场需求量逐日剧增,在最初的教育功能上逐渐增加收藏价值和信息解说功能,受众也不再仅仅是儿童。绘本属于大众文化,作为传播方式容易被更多的人所接受,大众文化善于以朴素真挚的艺术表现方式表达深层次的内容。创作乌拉特民间故事题材绘本是顺应市场的需求,同时又是保护传统文化的重要途径,而服饰文化是民族文化的重要标识,研究乌拉特服饰文化对于设计原创绘本具有必要性。

我国绘本现阶段的问题是原创较少、形式单一,因而国外优秀绘本被大量引进,当前的绘本市场是以引进为主、原创为辅的状态呈现。所以绘本创作者主要面对的问题,是如何处理协调好绘本价值与读者审美趣味之间的关系,在满足大众审美的同时增强民族文化底蕴成为当代绘本创作的目标,民族文化特色作为本土资源是我国原创绘本需要重点研究的内容。针对这一需求,服饰文化的研究对于民族绘本的创作具有实践意义,通过分析服饰文化的应用方法,丰富绘本文化要素,将传统资源进行再创造,才能更好地将民族文化传承下去。

一、乌拉特文化特征

乌拉特部落属于蒙古族二十八个部落之一,最初游牧于石勒喀河、额尔古纳河以及尼布楚河流域的草原,是由东北蒙古族中分支出来的,是成吉思汗的胞弟哈撒尔的管辖部落之一。1648年至1652年乌拉特人民分别从沈阳和呼伦贝尔草原牧区出发迁徙到乌拉特山麓牧场,将东西部草原文化交融到一起,同时由于蒙汉等各民族相依杂居,形成了具有鲜明地域特点和多元文化组合的独特文化现象,包括各旗域之间不同的语言风格和民俗习惯。蒙古族包含的各个部落中,乌拉特部落的蒙古族服饰整体上虽然与其他蒙古族部落相似,都是穿着长袍、坎肩、靴子,佩戴帽子或头饰,但细微处有着很大区别,主要表现在材料选取、手工技巧、颜色搭配上。

服饰所体现的内容非常广泛,它反映生产以及生产关系。不仅反映经济,也反映文化,文化是本地区区别于其他地区的根本所在。创作乌拉特绘本,就要以乌拉特民间故事题材为框架。早期的乌拉特民间故事以口授的方式传承,缺乏文字记载,外界了解甚少,在改革开放日益深入、多元文化剧烈冲击的背景下,处于失传的边缘。这些民间故事多以崇尚自然和谐、追求自由勇敢、体现宽厚豪放、熔铸坚韧奉献为主要表达思想,渗透着积极向上、与时俱进的人文理念和时代精神,其中包括神话、寓言、史诗、童话等。由于自然气候、地理环境等诸多因素,孕育出在乌拉特戈壁环境生活下的乌拉特人民坚韧宽厚的民族性格和民族心理。原生态的民间故事是本民族历史文化与精神内涵的缩影,其不仅在一定程度上揭示了戈壁牧民的生活与精神面貌,也记载了一部分优秀的传统习俗,为乌拉特部落文化的传承奠定了思想基础和物质条件。

二、乌拉特服饰在绘本中的应用

服饰在绘本设计中占比很大,其意义不仅体现在外在形态,也体现了该区域经济发展、社会关系、自然环境、人文理念的特征,奠定了绘本的时代背景和文化底蕴。通过搜集整理乌拉特的地方相关文献资料,并深入该地区进行实地田野考察,与服饰手工艺制作人以及研究专家进行访谈记录,将乌拉特服饰的应用方法从四个角度切入,分别是服饰语义、服饰色彩、服饰造型、服饰纹样,分层次分析,建立完整的乌拉特服饰绘本语言应用方法。

(一)服饰语义的应用

语义是作品整体传达出的精神与氛围。在民族绘本中,鲜明的服饰特征是区别于其他民族的重要标识,不仅可以表达民族审美也可以体现出一定的民族精神,当代乌拉特服饰则是本地区粗犷、雄浑、豪放的牧人生活的真实反映。色彩、造型、纹样属于表象,反映了民族的外部发展状况,是视觉表象元素,语义则是隐藏在视觉表象背后的文化内涵,反映了价值观、伦理观等深层次的意识形态,具有一定的社会功能,也是由色彩、造型、纹样共同体现的整体意境,例如不同服饰在不同身份、年龄、性别、性格、场合中的区别。如图1,创作乌拉特民间故事绘本《乌拉特婚礼》中,定亲时媒人会佩戴专属发饰,着蓝紫色蒙古袍陪同男方父母拜访女方父母,所配服饰代表着特殊身份。乌拉特很尊重宗教文化,绘本《玛瑙湖的传说》中喇嘛身着的黄、红色袍,平民不可以穿,用来区别身份(图2)。乌拉特部落主要是哈撒尔管辖的属民,很少有黄金家族和太吉家族,多为平民百姓,服饰影响因素主要是由宗教信仰所带来的制作上的规矩和色彩上的讲究,而其他蒙古族部落服饰主要以贵族和平民以及祖传规矩作为区分,没有受太多宗教信仰的影响,乌拉特蒙古族服饰主要分为平民服、宗教服、贵族服。

风格定位:通过研究,认为最具代表性的乌拉特蒙古族服饰风格为:艳丽华贵、宽厚大方。整体色彩呈大面积纯色,并加以细节上的装饰。绘制效果取于水墨画,“水墨”是中国人的原创性思维所产生的独特审美艺术形式,能够更好地表现传统语义。基于不同的时代背景,水墨画在材料的运用、表现技巧、适用场合、创作观念的转化方面不断发展,使当代水黑画在意境表达上更加深刻、更加多样化。乌拉特绘本以水墨结合少量油画技法进行制作,尝试体现高度概括的造型语言,完成具有中国意境的民族绘本。乌拉特部落的服饰以精湛的制作技术享誉草原,虽然现在依然保留着传统服饰的款式和风格,但是在服饰种类、面料、色彩等方面,却具有因时代而变化的特点。在传统服饰圣洁、吉祥、豪放、大方的特色基础上发展出新的配饰,形成当代乌拉特服饰雍容华贵、典雅秀气的特征。设计草图后通过手绘结合数位板进行线条勾勒和上色,最后用电脑软件编排文字和图片。

>图1 绘本《乌拉特婚礼》(作者自绘)

>图2 绘本《玛瑙湖的传说》(作者自绘)

(二)服饰色彩的应用

色彩是最直观的视觉表现,三要素包括色相、明度、饱和度。乌拉特蒙古族人民豪爽、自由的民族个性,以及生活在广袤草原上需要鲜明识别度的因素,导致乌拉特服饰在用色上非常大胆,颜色饱和度比较高,给人以鲜艳明亮的视觉感受。其中也有季节、年龄、性别的区分,如图3,老人以深棕色、暗色表现庄重,年轻人以亮色表现活泼。从具体色彩上来看,袍子要与腰带的颜色进行对比色搭配,例如穿蓝袍子的人扎黄腰带,穿绿袍子的人要扎红腰带。乌拉特男袍颜色多为蓝色、棕色,腰间系一条黄色、红色或紫色的绸腰带。女袍多为绿色、蓝色、紫色、粉色,具体还要根据已婚、未婚来区分。男子帽子多为圆尖顶皮帽,帽耳根部有一条扁形带子,用作系帽。妇女多佩戴首饰,包括耳环、手镯、头饰。头饰是蒙古族服饰中最华丽的部分,由珍珠、珊瑚、绿松石和金银珠宝镶嵌串联而成,精致细腻。由于乌拉特部落有迁徙的历史背景,所以牧民们有把自己的财富转换为饰品佩戴在身上的习惯,以便于存储和迁徙。

>图3 绘本《玛瑙湖的传说》(作者自绘)

乌拉特风格绘本的色彩来源于乌拉特蒙古族传统服饰或配饰上的色彩搭配,提取出服饰上的装饰色彩,并且运用到儿童绘本的色彩搭配上。乌拉特服饰艳丽华贵,选取色彩明度较高的蓝色、紫色、红色、绿色、银色,这是儿童所喜欢的高纯度色。在氛围营造方面,还是要根据画面的整体需求调整颜色的明度、饱和度以及色相。此次绘本创作的故事情节主要以回忆玛瑙湖的消逝为主干线,整体需要表达复古与落寞的情调,所以色彩定位偏暗,通过传统风格中的水墨技法将色彩饱和度降低,使画面色调柔和而不繁杂、锐利。

(三)服饰造型的应用

造型具有典型性,同时也能够体现出地域的自然环境因素。由于地理位置偏向西北地区,环境多为戈壁,乌拉特服饰多偏厚重,抗风耐寒,材料主要是绵羊皮和毡子。人物穿着的服饰、使用的道具处处展示着人物所固有的属性与特点,展现出人物的文化背景,《乌拉特马成语故事》中人物身着蒙古族服饰,体型宽厚,又与马相搭配,能让人识别出人物的文化背景。(图4)

>图4 绘本《乌拉特马成语故事》(作者自绘)

人物造型的定位:设计基于儿童视角的传统乌拉特蒙古服饰人物造型。

身体造型:头身比例为1∶1.5,胳膊与腿以短胖为主,使造型具有稳定性。夸张体型,偏向饱满、圆润的小孩形象,可爱的人物形象设定更符合儿童的审美偏好。

五官造型:根据人物年龄设计相应的五官比例,头部整体扁胖,五官集中、偏小,用概括性线条进行表现,脸颊的肉较多,强化蒙古族憨实宽厚的形象特点。

头饰造型:依据场合,并区分男女配饰。女性头饰以金银珠宝为主,男性多为尖顶毛皮帽。

服装造型:乌拉特男女袍子皆为长袖,领子较高,领口右祍、大斜衽、下摆开叉,老人服装多宽大、短促,男袍宽而长,女袍细而短。服装造型上通过将外轮廓加大宽度和圆润度,来表现乌拉特蒙古人民宽厚憨实、豪迈豁达的脾性。

(四)服饰纹样的应用

纹样在蒙古族文化中是人们追求信仰的视觉化表达形式,受早期萨满教的影响,乌拉特蒙古族的服饰纹样中有很多崇尚自然的图腾,纹样主要来源于自然物象,如云纹、日月星辰、花草植物、虫鸟走兽等,经过宗教信仰的升华后又高于自然物象,不受明暗、透视的限制,将物象扁平化、寓意化。在服饰上体现较多,其次在蒙古包、家具上也有表现。在绘本人物和场景设计中,选取乌拉特服饰中最有代表性、出现频率最多的纹样进行加工再创造,设计符合绘本调性和审美的样式,然后将纹样装饰在服装、道具上(图5),在绘本中的乌拉特蒙古族小孩服装和蒙古包上融入纹样。将乌拉特服饰文化运用于绘本中,并不是仅仅对可见的纹样和造型进行复制,而是要在真实的基础之上结合当代的艺术形式。民族绘本的创作既要保留传统文化的精髓,又要满足当下读者的审美需求。

纹样的提取:乌拉特蒙古族服饰常用纹样有盘肠纹、万寿纹、回纹、云纹等。讲究对称、规律性、连续性、几何性,规避松散、随意。从服装、头饰中提取纹样,进行分解、概括、重组,以夸张、扭曲、叠加的艺术手法设计出符合绘本风格的图案,进行加工再创造。绘本中纹样需适当装饰,避免过于繁琐而忽视故事性。图6是乌拉特蒙古族牧民参加节日盛宴时的着装,从中提取头饰和帽子的造型纹样,概括线条,保留主要特征,以此为基础设计出适用于绘本风格的图形元素。

>图5 绘本《玛瑙湖的传说》纹样的应用(作者自绘)

>图6 乌拉特服饰(图片来源:阿德沁夫摄)

三、乌拉特风格绘本的可行性及意义

(一)可行性分析

发展趋势的可行性:在倡导挖掘并发展本土文化产业的时代背景下,地处偏远区域的少数民族,可以跨越空间上的障碍,通过新时期便捷的互联网传播方式进行信息的分享和沟通,设计相关文创产品和书籍,或研发绘本APP,新技术打破传统阅读方式和互动方式的限制,使文化交流更有效。

资源探索的可行性:包括理论与图像资料的可行性。以民族美学、民族心理学、符号象征理论、群族认同理论、民俗学为理论依据。收集文献并实地考察乌拉特蒙古族服饰的发展现状与文化特征,包括校内图书馆、地方博物馆、服装设计工作室、牧民家里以及参与民俗节日。考察乌拉特蒙古族人民生活生产中的各种场景、人物动态等,这些都是乌拉特风格绘本创作的重要资源,它可以体现乌拉特地区蒙古族人民的生产生活、民俗民风等的人文精神。

(二)设计意义

乌拉特风格的绘本能为儿童提供地域性、民族性的读物,能满足其热爱家乡的情感诉求,并有利于乌拉特民间故事的活态化保护。同时,乌拉特风格绘本与它的衍生品能丰富乌拉特的旅游市场,为当地的经济建设服务。

乌拉特民间故事是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却一直没有适合儿童阅读的绘本资料,多以口授形式传承,绘本作为图文结合的传播载体,更为直观也更便于理解,容易吸引读者的兴趣,能够降低接受的门槛,扩大受众范围,使更多人认识乌拉特文化。民族服饰是一种传统文化,是不同民族相互区别的重要视觉标识,研究民族服饰在民间故事题材绘本创作中的使用方法及其内在规律,使其不但可以在绘本的创作中成为文化符号,让绘本更富民族气息和精神内涵,也能让读者了解到民族文化背景和历史发展规律,能够同时获得民族审美体验和民族知识趣味。

四、结语

基于对乌拉特服饰文化的元素提取、适用分类、强化艺术表现的研究方法在乌拉特绘本创作中得到了实践应用,以区域文化背景为现实基础结合现代审美趋势,提升绘本的文化价值和美学价值,通过绘本的传播功能来传承乌拉特蒙古族传统文化。民族服饰元素是人民生活方式与历史文化的体现,各民族有着不同的传统文化特色,将乌拉特服饰文化转化为设计元素应用到绘本设计当中,可以推动民族产品的开发和绘本产业的发展。■

猜你喜欢

蒙古族纹样服饰
动物“闯”入服饰界
黑龙江蒙古族古籍考录
瓷上莲 历代瓷器上的莲花纹样
听诸子百家讲“服饰穿搭”
蒙古族“男儿三艺”传承研究
雪人的服饰
《2020年杭州亚运会纹样设计》
藏族传统纹样中几何纹样的类型及其文化解读
中国共产党内蒙古自治区第十届委员会委员当选名单
经典的艺术几何纹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