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代产业精准扶贫理论与实践研究
2021-03-08邢静茹
摘 要:随着精准扶贫战略思想的提出,产业扶贫也被赋予了新的时代意义。从最初的涵义逐步细化为借助于互联网时代的新特征因村施策、因地制宜,根据地区不同资源、不同生产要素等自身优势有针对性的发展地方特色产业,即"产业精准扶贫"。本文首先对习近平扶贫思想和理论体系进行梳理,其次对精准扶贫战略思想下产业扶贫的实施现状进行分析,具体包括产业精准扶贫工作推进过程中带来的新产业的涌现、新组织的带动、新经济的增长、新业态的结合以及新面貌的改变这一"五新"现象。在此基础上,对产业精准扶贫工作推进过程中遇到的困难给出相应的对策与建议。
关键词:精准扶贫;产业扶贫;扶贫思想;新时代
一、习近平扶贫理论梳理
(一)扶贫思想的初心——梁家河
于1969年1月出生在革命家庭的习近平,在青葱年少岁月开始踏上陕北农村插队的道路,开启了在陕西梁家河上山下乡的7年知青生活。这7年的经历使他充分体会到了老百姓生活的艰难困苦,在摸爬滚打中和老百姓建立起了深厚的感情。正是这段艰苦岁月,习近平"看到了人民群众的根本,真正理解了老百姓",想要帮助老百姓过上好日子的想法开始在他心里生根发芽。
1975年9月20日《延安通讯》的报道中刊登了一则消息——任梁家河大队党支部书记的习近平同志领导全村成功办成了陕西第一口沼气池。与此同时,铁业社、代销店、缝纫社,建淤地坝等一系列有益于父老乡亲的好事也开始大刀阔斧的进行,老百姓过上了有基本生活保障的安稳日子。因此,在梁家河经历的农村生活,无疑是习近平扶贫初心的萌生。
(二)扶贫思想的探索与实践——河北正定、福建
1982年3月至1985年5月,习近平同志时任河北省正定县县委书记。短短的三年零两个月,习近平同志带领正定掀起了经济发展热潮,大力实施改革兴县、工业兴县的发展模式,充分带动了老百姓参与经济改革的积极性,解放了生产力,使正定甩掉"高产穷县"的帽子。
1985年6月到2002年10月,习近平同志被调往福建任职。在宁德,始终将脱贫工作作为主线,思考采取怎样的方式才能帮助农民摆脱贫困;在福州,致力推动区域脱贫致富工作,重点开展山海协作项目,结对帮扶贫困地区;在闽宁,主持举办对口扶贫协作联席会议,不断从各行各业优秀工作者中抽调人员参加扶贫开发工作。在地方工作时期,是习近平扶贫思想的探索与实践。
(三)扶贫思想的形成——担任党的总书记
十八大闭幕以后,习总书记即刻到广东、河北阜平等革命老区走访探望困难民众,一路了解贫困地区的真实情况,提出"两个重中之重"等重要思想,共同商讨脱贫致富新对策。2013年11月于湖南湘西十八洞村考察时首次提出"精准扶贫"战略思想。2015年6月于贵州省调研时,提出"六个精准"的要求。同年10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减贫与发展高层论坛和中央扶贫开发工作会议上提出"五个一批"的重要思想。这一系列重要讲话精神标志着"精准扶贫"战略思想进入完善阶段。
习总书记先后多次在新年期间对重庆、宁夏、江西等多个民族地区、贫困地区走访调研,对贫困群体考察慰问,这一路走来总书记关于精准扶贫的思路越来越清晰。2017年,随着脱贫攻坚工作持续深入地推进,习总书记作出"扶持谁、谁来扶、怎么扶、如何退的全過程都要精准"的重要指示,这表明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新时代精准扶贫思想和理论体系逐渐形成。
二、新时代产业精准扶贫现状
(一)新产业涌现
自进入精准扶贫阶段起,产业扶贫在精准扶贫工作中的重要性就因其自身有效性、安全性和益贫性而日益明显。各贫困地区、民族地区因地制宜、因村施策,分别基于自身资源禀赋、区域特点和产业基础,以市场为导向,着力培育特色产业,形成具有区域特色的支柱型产业、产业链和产业体系。因此,例如生态农业、乡村旅游业、光伏产业等大量新产业纷纷涌现。
(1)光伏产业精准扶贫
2015年国务院扶贫办推进实施"十大精准扶贫工程",其中光伏扶贫是"十大精准扶贫工程"的重要扶贫项目,即充分利用太阳能资源实现"自发自用,多余上网"的致富新途径。同年,山西省大宁县川庄村安装了100千瓦左右分布式薄膜太阳能电站,截至2015年底,川庄村年收益约为15万元。这不仅给建档立卡户带来了可观的经济收益,还提供了清洁的电力,真正做到了节能环保。由此可见,光伏产业精准扶贫不仅是造福贫困农户、贫困地区的民生工程,更是发展清洁能源、改善环境的环保工程。
(2)旅游产业精准扶贫
在新时代产业精准扶贫战略思想下,旅游业精准扶贫呈"井喷"式增长。各贫困地区立足于自身乡村风貌,依据自身资源禀赋带动生态旅游、红色旅游、宗教旅游、民俗旅游等旅游业的发展,根据不同文化风情,大力打造特色旅游村。四川省与青藏高原接壤的大小凉山、秦巴山和乌蒙山等地依托丰富的自然资源和独具特色的民族风情建立旅游扶贫试验区,探索多种旅游扶贫模式。据2014年国务院扶贫开发办数据显示,仅秦巴山片区、乌蒙山片区、大小凉山彝区和高原藏区旅游业的收入就占全省旅游业收入的49%,共计2401.49亿元,直接或间接使1000万余贫困户受益。
(二)新组织带动
与传统的产业扶贫不同,精准扶贫战略下的产业扶贫不再过分依赖于政府帮扶,而是强调多元主体立足于各自的行为动机与行为准则共同参与推进产业精准扶贫工作,在政府统筹的基础上,促使多方协作,利用新的组织形式例如社会组织、中介组织、龙头企业、"党建+产业"等新组织形式带动产业发展,实现合作共赢。
(1)社会组织带动
随着精准扶贫进入尾声阶段,2017年国务院扶贫办发布《关于广泛引导和动员社会组织参与脱贫攻坚的通知》,要求广泛引导和动员社会组织积极主动参与扶贫工作。极大程度上提升了社会团体、基金会、服务机构等各类组织投身精准扶贫项目的热情。这些社会组织在直接给予贫困户经济帮扶的同时主动开展产业精准扶贫。比如亿利基金会通过对种植业、畜牧养殖业等产业投入资金,推动西部生态环境严峻的少数民族地区精准脱贫工作的开展;安徽省阜阳市轻工工艺品进出口企业协会出资建立"柳编工艺品"产业,并帮助解决柳编工艺品出口问题,促进当地轻工业的发展。因此,在产业精准扶贫进程中,社会组织等起到了重要推动作用。
(2)"党建+产业+扶贫"
习近平总书记于2016年5月指出"农村要发展、农民要致富,关键靠支部。"特别是在新时代产业精准扶贫的伟大事业中,各贫困地区和少数民族地区通过"党建+产业"的新组织形式推进产业精准扶贫,更好的落实了扶贫主体的责任。例如三亚市宝鼎集团党支部探索"党建+扶贫"新扶贫模式,帮助抱安村打造"甜蜜产业"。双方在野蜂蜜销售、产品包装等方面进行合作,通过"输送进村、销售出村"的双向流通模式推动其产业更好的发展,拓宽贫困户就业增收的新渠道。"党建+扶贫"的效果得到了群众的认可,成果经受住了实践的检验。
(三)新经济增长
产业毫无疑问是带动社会经济发展的"火车头",地区产业的不断发展,必然拉动经济的快速增长。近根据国务院扶贫办发布的数据,全国农村绝对贫困人口于2018年底减少至1660万人,贫困发生率大幅下降。同期《世界银行报告》也指出,中国为减少极端贫困做出重要贡献,是全球减贫事业的中坚力。按照购买力平均每天1.9美元的国际贫困标准计算,截至2018年底,中国的极端贫困率已降至1%以下。其中产业精准扶贫是贫困人口数量减少、促进贫困人口脱贫的主要原因。
在精准扶贫思想的指导下,依托产业发展进而带动贫困地区、民族地区脱贫增收致富、经济可持续增长的成功案例数不胜数。产业精准扶贫基于自身资源禀赋、区域特点和产业基础,以市场为导向将各主体的生产要素投入其中,逐步培育支柱性产业,形成产业链和产业体系,提升贫困地区发展的内生动力来达到促进地区发展、扩宽增加贫困户、建档立卡户收入途径的目的,拉动贫困地区、民族地区经济平稳较快发展。
(四)新业态结合
民族地区、贫困地区经济的发展不能单单只依靠当地产业的发展,只有在发展产业的同时,探索电商销售、互联网结合、金融支持等与产业融合发展的新型业态,才能形成产业链、产业体系、更好的促进一二三产的融合、提高产业附加值,实现产业平稳快速发展,发挥产业精准扶贫的带动效应。
(1)电商+农业"
依托互联网技术搭建电商平台帮助建档立卡户拓宽农产品交易渠道、探索农产品交易新方式,逐渐成為产业发展合作交流的新平台。2018年中央一号文件提出"鼓励支持各类市场主体创新发展基于互联网的新型农业产业模式"这一纲领性要求,为农村电商与产业精准扶贫相结合的发展模式提供了基本遵循。为实现"产业精准脱贫",秀山县龙池镇在干川片村3个村先后种植金丝皇菊,采取"种植业+农户+农村电商"模式,做到从种植、加工到销售一体化协同发展。通过"线下加工、线上营销"的运作方式,提升了精准扶贫产业附加值,解决了农业大而不强、农民劳而不富的问题。其他贫困地区也逐渐搭上电子商务这一"致富快车",真正实现电商与产业精准扶贫协作发展。
(2)"金融+产业精准扶贫"
发展产业最重要的是资金,金融支持无疑是推动产业精准扶贫的"利器"。将金融资源投入到产业精准扶贫的进程中,深化产业政策、扶贫政策、信贷政策的衔接,会更好的助力产业精准扶贫工作的开展。例如为助推光华乡朝鲜蓟产业发展,丽江永胜长江村镇银行积极探索新的扶贫贷款模式,采取"政+银+企+农"的小额扶贫信贷模式,带动140多户贫困户贷款种植400余亩朝鲜蓟,产量多达500多吨,总产值预估超过150余万元。除此以外,湖南省也以小额信贷为抓手,寻求新的信贷模式,大力推进金融支持产业精准扶贫。
(五)新面貌改变
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共中央政治局第三十九次集体学习时指出,"要注重扶贫同扶志、扶智相结合,把贫困群众积极性和主动性充分调动起来,引导贫困群众树立主体意识,发扬自力更生精神,激发改变贫困面貌的干劲和决心,靠自己的努力改变命运。"产业精准扶贫毫无疑问成为"志智双扶"的切入点。与以往"救济式"捐钱捐物、政府政策扶持不同,产业精准扶贫强调贫困户自发将自身的土地资源、资本、和劳动力等生产要素投入到扶贫产业项目中,贫困群众从传统被动的接受方转换成主动寻求的发展方,是一种从"要我脱贫"到"我要脱贫"思想观念的逆向转变。参与产业精准扶贫项目能最大限度的调动贫困户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激发脱贫内生动力,最终达到公民精神培育的目的。
湖南娄底在贫困村建设光伏扶贫电站累计达58个,除吸纳贫困户就业、提升整个贫困村就业率上升外,积极发展产业"志智双扶"新模式,对贫困户提供具有针对性的实用技术和劳动技能的培训,表彰和奖励致富带头人、致富能人。这些精准扶贫产业带动了贫困地区培训机制的发展,促进建档立卡贫困人口素质和能力的提升,激发了自身内源性发展。
三、结论与政策建议
(一)产业精准扶贫要精准到贫困户、建档立卡户
产业精准扶贫突出强调贫困户、建档立卡户的主体性作用。与传统的产业扶贫大多停留在镇、村、乡一级或者大农户层面不同,产业精准扶贫重在精准。各利益相关方应该将产业帮扶的效用通过镇、村、乡一级深入到贫困户、建档立卡户,通过制定合理的惠农政策或者采取一定的保障举措来激发贫困户、建档立卡户参与产业精准扶贫工作的积极性,自发将自身的土地、劳动力、资本等生产要素投入到产业精准扶贫的开发项目中。产业精准扶贫须以产业扶贫精准到贫困户、建档立卡户为最主要目的,以产业发展带动其脱贫增收致富目标的实现,使贫困地区经济可持续发展。
(二)建立有效的合作机制,促进多方组织协同参与、合作共赢
产业精准扶贫工作中的各个参与主体,如政府部门、社会组织、贫困群体、龙头企业等,应该分别立足于各自的立场将其自身的资本、信息、服务等不同的生产要素投入到产业精准扶贫项目中,分别利用各自优势共同促进生产要素综合效用的发挥。其中可能由于资源、资金、能力等因素的局限,导致扶贫效果达不到预期目标,甚至在产业精准扶贫工作推进过程中出现资源浪费或利益冲突等问题。因此,政府部门需要主动寻求市场、社会力量的合作,构建持续有效的利益联结机制和共享机制,引导多方组织协同参与产业精准扶贫工作,坚持"政府扶持、社会参与、企业带动、市场导向"的行动逻辑,协调好各利益相关方的关系,实现多方组织合作共赢。
(三)借助互联网时代的新特征,加强信息技术、互联网与产业精准扶贫的融合发展
在推动产业精准扶贫的过程中,注重利用信息技术以及互联网平台等新时代的成果、构建网络服务平台、让互联网与产业精准扶贫进行深度融合,形成依托互联网资源和平台的产业发展新模式。也可以利用电商平台加强贫困地区精准扶贫产业与市场的利益联结,开拓产品、服务等新的销售渠道和销售方式,这种"电商+产业精准扶贫"的新型产业扶贫模式减少了人力成本且极大的提高了生产能力和效率,使产业精准扶贫效果更加显著。因此,要加深"互联网+产业精准扶贫"的融合,取代传统的产业扶贫方式,最快捷有效的完成贫困地区脱贫致富、经济可持续发展的目标。
参考文献:
[1]梁晨.产业扶贫项目的运作机制与地方政府的角色[J].北京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5,15(05):7-15.
[2]汪三贵,殷浩栋,王瑜.中国扶贫开发的实践、挑战与政策展望[J].华南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7(04):18-25+189.
[3]覃建雄,张培,陈兴.旅游产业扶贫开发模式与保障机制研究——以秦巴山区为例[J].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3,34(07):134-138.
[4]白丽,趙邦宏.产业化扶贫模式选择与利益联结机制研究——以河北省易县食用菌产业发展为例[J].河北学刊,2015,35(04):158-162.
[5]邢成举.产业扶贫与扶贫“产业化”——基于广西产业扶贫的案例研究[J].西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7,43(05):63-70+190.
[6]莫光辉.精准扶贫视域下的产业扶贫实践与路径优化——精准扶贫绩效提升机制系列研究之三[J].云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7,16(01):102-112.
[7]刘建生,陈鑫,曹佳慧.产业精准扶贫作用机制研究[J].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17,27(06):127-135.
[8]黄承伟,邹英,刘杰.产业精准扶贫:实践困境和深化路径——兼论产业精准扶贫的印江经验[J].贵州社会科学,2017(09):125-131.
[9]易法敏.产业参与、平台协同与精准扶贫[J].华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8(06):1-10.
[10]朱希明.产业发展助力精准扶贫——产业结构调整的一个反贫困视角[J].市场周刊(理论研究),2017(08):30-31.
[11]余欣荣.产业扶贫精准脱贫[J].中国领导科学,2016(08):6-9.
[12]胡晗,司亚飞,王立剑.产业扶贫政策对贫困户生计策略和收入的影响——来自陕西省的经验证据[J].中国农村经济,2018(01):78-89.
[13]朱燕.电商精准扶贫——互联网+农业背景下的扶贫新路径[J].经济研究参考,2017(16):76-82.
[14]习近平.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J].理论学习,2017(12):4-25.
[15]郑风田.推动精准脱贫向纵深方向发展[J].农村工作通讯,2017(16):52.
[16]汪三贵.习近平精准扶贫思想的关键内涵[J].人民论坛,2017(30):54-55.
作者简介:
邢静茹(1996年11月),女,汉,河北唐山,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产业扶贫。
(中央民族大学 北京 10008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