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期群众文化建设管理的创新
2021-03-08杨晓琼
摘 要:随着我国改革开放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稳步高效推进,我国政治、经济、文化的发展取得了喜人的成果,特别是近年来,在党中央以及各级政府部门的高度重视下,文化建设力度不断加大,文化建设有了更新、更高的目标与使命。群众文化建设作为我国文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基层群众文化建设的好坏直接关乎着我国文化建设的大局,因此,新时期加强对基层群众文化建设的管理与创新就势在必行。本文先对基层群众文化建设的重要性以及存在的不足进行客观分析,进而提出促进群众文化建设与管理创新的有效策略。
关键词:群众文化;建设管理;创新
文化是一个非常宽泛的概念,群众文化是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群众文化是指以人民群众为主体,由广大群众直接或间接参与的一种社会文化现象,也是人民群众职业外的自我娱乐、自我参与、自我发展的社会性文化和思想活动,属于精神层面的范畴,群众文化的形成同样也要经历发展、沉淀、创新等过程,与社会政治、经济、科技的发展水平息息相关。
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进程中,经济的发展离不开文化的进步,群众文化对社会主义精神文明与物质文明建设起着极强的促进作用。新时期做好基础群众文化建设与管理创新可以为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建设提供强大的精神动力与智力支持,可以说,如今各级政府部门都十分重视群众文化的建设与管理。但是,我国群众文化建设与管理水平参差不齐,农村仍然是当前群众文化建设与管理的最薄弱环节,也是今后群众文化建设与管理创新的重点,为此,全面、科学地研究群众文化建设与管理创新路径就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新时期加强群众文化建设与管理创新的必要性
1、助力现代和谐社会的创建
和谐社会建设是当前与今后我国现代化建设的明确与长远目标,和谐社会建设需要全国上下同心协力,更需政治、经济、文化的稳健发展为其提供源源不断地的助推力。基础的群众文化本身就是我国社会主义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由于我国幅员辽阔,农村人口占比大,且城乡发展水平差距大,总体而言,农村的整体发展远远落后于城市的发展,和谐社会建设自然含括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从这个层面来讲,群众文化建设与发展水平直接影响着和谐社会建设的最终成效,通过群众文化的建设,可以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与和谐社会建设凝心聚力,能最大化激发出人民群众的热情,也能为和谐社会建设营造良好地社会环境。所以说,新时期加强群众文化建设与管理,尤其是加强基础群众文化的建设与管理,就显得格外重要。
2、有效满足人民群众的多元化文化需求
随着我国现代化建设的进一步推进,人民群众的文化需求也随之发生变化,如今,人民群众的文化需求愈发多元化与多样化,且文化需求非常旺盛,非常渴望那些喜闻乐见、人民群众需要通过不断接受新文化的洗礼来提高自身的文化素养,因此,加强群众文化的建设与管理创新是新时代发展的必然要求,只有全面建设群众文化,才能为广大人民群众提供更多更优质的“精神食粮”,进而不断提升我国人民群众的综合素质。然而,在一些特别偏远地区,人民群众的文化需求得不到满足,导致我国基层的群众文化生活非常匮乏,群众文化建设任重道远。在这种情况下,加强群众文化建设与管理创新能有效满足我国基层人民群众日益多元化的文化需求。
二、当前群众文化建设与管理存在的不足
群众文化建设要与实际情况紧密结合,不能脱离客观实际。虽然近年来群众文化建设取得了长足进步,但总体上全国各地群众文化发展水平差距较大,也存在不少明显的问题:
1、流于表面,形式比较单一
群众文化建设要讲究“百花齐放百家争鸣”,这样才能确保群众文化的丰富性与精彩性,也更利于人民群众去接受。但是,很多地方在构建群众文化方面过于简单模仿其他地方的做法,没有结合本地区的实际情况,导致群众文化建设效率低下,打造的群众文化也不能有效满足该地区老百姓的文化需求。而且,群众文化的表现形式也较单一,没能激发人民群众参与群众文化建设的热情和兴趣,从而不利于群众文化的可持续发展。
2、老百姓参与性、互动性较差
群众文化建设的根本目的是为人民群众提供优质的“精神食粮”,所以,群众文化建设的成果要便于人民群众分享,无论群众文化建设的形式,还是群众文化建设的内容,都要以“人民群众”为出发点,从人民群众的切身实际文化需求出发,不断创新和丰富群众文化建设的内涵,增强互动性、娱乐性,吸引更多的人民群众参与进来。可是,因诸多因素的制约,导致基层群众文化建设与管理脱离了社会活动以及人民生活,无法将人民群众的主观能动性充分调动起来,以致群众文化建设与管理得不到人民群众的支持与认可。
三、新时期加强群众文化建设与管理的措施
1、加强群众文化建设队伍的管理
群众文化建设与管理要想取得更大的成绩,为老百姓提供更多的优秀文化财产,就需要不断提升群众文化建设队伍的综合能力,这也是群众文化建设与管理创新的基础和前提。群眾文化建设队伍的培养,要大力创新用人机制,加大人才选拔的力度,让更多愿意从事群众文化建设的有素质的人加入进来,逐步提高群众文化建设队伍的整体实力,进而群策群力,最大程度上发挥出每个人的力量。
2、整合共享群众文化中的地区资源
群众文化建设需要全社会共同参与,而不是仅靠某一个部门或某一个人就能完成,此外,群众文化建设还需要投入很多人力、物力与财力,这就决定着群众文化建设要集全社会之力,不断整合共享各地区的资源,特别是发达地区的优质资源,这样才能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比如:有效整合区域内的场馆或地方机关单位的设施,来定期举办大型文化活动,抑或者组织地方离退休干部或文体骨干成为群众文化建设的志愿者,这些资源的整合共享都能更好地为群众文化建设服务,从而形成浓厚的文化氛围。
3、创新建设与管理制度,丰富群众文化生活
当前新形势下,我国的群众文化建设仍然面临基层文化服务人员不足、基层文化管理散漫、群众文化建设进展缓慢等问题,这些都需要通过群众文化建设制度的创新来解决。因此,我国各级政府要切实加强基层文化机构的建设,确保群众文化生活丰富多彩,群众文化服务机构工作行之有效,经费和人员充足;同时,还要想方设法推动文化产业向更快、更好的方向发展,并形成共享基层文化的局面,促使群众文化更加信息化、专业化、系统化和制度化。
4、注重民族民间文化的传承与发展
民族民间文化与群众文化互为一体、不可分割。新时期建设群众文化需要吸收民族民间文化的精髓,尤其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精华与悠久的文明,这些都是群众文化的内涵。各种实践证明,群众文化利用民族民间文艺形式开展活动,更易为广大人民群众所接受,也最能受到人民群众的热烈欢迎,可见,民族民间文化具有极强的生命力与活力,就像一个“磁场”,凝聚着全国人民群众的美好生活愿望,也是新时代群众文化最真实和最突出的表现形式。所以,新时期群众文化的建设与管理一定要紧密结合民族民间文化的传承与发展,从而科学合理地传承和弘扬民族民间文化的精髓,以便群众文化得以发扬光大。
四、结语
总之,随着人民群众生活水平和文化水平的不断提升,加强我国群众文化的建设与管理创新是新时期顺应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的必然举措,要各级政府部门与全体人民一起群策群力并为之付出不懈努力。同时,加强群众文化建设的工作是一项长期和系统性工作,要持之以恒,不能半途而废,全国人民要在党中央的统一领导下,为建设新时期的群众文化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让我国群众文化建设与管理取得更加喜人的成果。
参考文献:
[1]林蕊.群众文化建设管理的创新[J].文艺生活,2013,02:259.
[2]高福江.新时期对群众文化建设管理创新的路径取向[J].黑龙江科技信息(管理科学),2016年第12期:129.
[3]孙旭光.新时期农村基层群众文化建设与管理探讨[J].青年与社会,2014年8月上,第22期总第568期:24.
作者簡介:
杨晓琼,1977年6月18日出生,汉族,安徽省霍山县人,毕业于安徽省电影学校,目前本科学历。单位:安徽省霍山县下符桥镇综合文化站,助理馆员,主要研究方向:群众文化。
(安徽省霍山县下符桥镇综合文化站 安徽 霍山 2372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