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互联网+”背景下提高大学生党员志愿服务效率的思考和探索

2021-03-08金荪依

科学与财富 2021年3期
关键词:大学生党员志愿服务互联网+

摘 要:在“互联网+”上升为国家战略的时代背景下,大学生党员志愿服务随着互联网的不断成熟,其形式、方法以及内容也应随之多元化。基于此,该文主要分析“互联网+”背景之下,对增强大学生党员志愿服务意识的思考和探索,以提高大学生党员志愿服务的工作效率。

关键词:“互联网+”;大学生党员;志愿服务

互联网的影响早已融入人们的生活以及所有领域的发展,世界正前所未有的进入一个信息高速传递的时代。在“互联网+”的背景之下,各高校需要不断发展建设志愿服务体系,更好地发挥志愿服务体系的育人功能,实现工作的拓展。同时,各高校首要带领学生党员把学习领会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精神作为学习领会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内容,坚持全面系统学,及时跟进学,深入思考学,联系实际学,把职责摆进去,把工作摆进去,学深悟透、融会贯通,在志愿服务中作出好的表率。

一、“互联网+”下增强大学生党员志愿服务意识的重要意义

大学生志愿服务活动是衡量一个国家文明进步的重要标志,是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体现。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党的十八大以来广大志愿者、志愿服务组织、志愿服务工作者为他人送温暖、为社会作贡献,充分彰显了理想信念、爱心善意、责任担当,成为人民有信仰、国家有力量、民族有希望的生动体现。他为社区志愿者们点赞,称赞他们是为社会作出贡献的前行者、引领者,希望更好发挥志愿服务在社会治理中的积极作用。他强调,志愿服务是社会文明进步的重要标志,是广大志愿者奉献爱心的重要渠道。总书记的重要指示,肯定了新时代志愿服务的重要地位与重大作用,极大地鼓舞和鞭策了志愿者、志愿服务组织、志愿服务工作者,为做好新时代志愿服务工作提供了强大动力随着互联网的发展,“互联网+”已经成为互联网的重要实践之一,各高校将“互联网+”与大学生党员志愿服务相结合,利用跨界融合、线上线下方法,在吸收、接纳各种资源、人力的同时,充分发挥互联网在资源配置中的灵动和集成作用,提高对志愿服务的认可度和参与度,让志愿服务打破时空的限制,提高志愿服务资源的利用率,推动志愿服务的全面发展。在全社会范围内营造出一个好的志愿服务活动的氛圍,加快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精神文明的建设。

“互联网+”大环境为大学生党员志愿服务多元化发展提供了新的发展空间和成长土壤,在志愿服务的发展中,互联网的广阔应用空间给了更多人了解和参与志愿服务,使志愿服务不再局限于小的范围、小的受众,也不再局限于一种形式,志愿服务可以用更多的形式表现出来。“互联网+志愿服务”能够集聚志愿服务信息,大大加强志愿服务在大学生中的宣传、推广力度,有助于提高大学生志愿服务的日常管理的效率,有力地推进大学生志愿服务的制度化和规范化,在推动大学生志愿服务效能提升的同时,也能够很好地助力大学生党员志愿精神的培育。“互联网+”是一种广义的以计算机科学为基础的数据分析与处理能力,互联网与大学生党员志愿服务的融合其实是志愿服务与互联网上社会资讯大数据间的融合,从而实现信息最快、最便捷的互通,活动无纸化记录。

“互联网+”与大学生党员志愿活动的有效结合的实现,将为大学生党员提供更广阔的志愿服务平台步。大学生党员志愿者作为社会青年公益代表群体,积极地参加社会志愿服务活动,可以加深对学科专业的认识和社会的了解,扩大他们的知识面和社会生活范围,丰富对生活的体验和自己的心理世界,有利于学会与其他人之间的交往,培养自身的社会组织和领导的能力,增强社会使命感,更是加强大学生党员党性教育、提高党员党性修养、保持共产党先进性的有效途径。

二、“互联网+”下增强大学生党员志愿服务工作意识的新路径

习近平总书记要求,各级党委和政府要为志愿服务搭建更多平台,给予更多支持,推进志愿服务制度化常态化,凝聚广大人民群众为党和国家事业发展贡献力量。总书记的重要指示,明确了新时代志愿服务的实践要求,为做好新时代志愿服务工作提供了行动指南,各高校大学生党员应切实担负起推进新时代志愿服务工作的职责使命,以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精神为指引,全面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对志愿服务的要求,不断增强责任感和使命感,奋勇担当、主动作为,积极破解志愿服务发展难题。

(一)创新载体,提升服务效能。

各高校应当积极搭建志愿服务平台,推动志愿服务常态化,加强志愿服务组织能力建设,推动志愿服务组织健康发展。大学生党员干部应积极配合组织、宣传等部门带头开展志愿服务,带动更多人加入志愿者队伍。而搭建“互联网+”志愿服务平台,可吸引更多的大学生党员参加志愿服务工作,通过及时更新网上信息,将志愿服务的工作消息、项目情况以及工作进度发布出来,让志愿服务更加透明、公平。在“互联网+”持续发展状态下,构建大学生党员志愿服务工作平台是必然趋势,比如利用QQ、微信、钉钉、志愿汇、中国志愿者网等网络平台建立各种志愿组织,扩大网络服务的覆盖面,提高志愿服务的关注度和参与度。使大学生党员志愿者在现实生活和虚拟的网络中同时开展志愿活动,形成线上线下资源的互补。

(二)互联共享,凝聚社会力量。

新冠肺炎疫情发生后,广大党员第一时间要求自愿加入抗疫队伍走上抗疫一线。习近平总书记多次高度肯定党员志愿者在疫情防控中作出的贡献。纵观此次疫情防控,党员志愿服务的精神值得弘扬,是大学生党员学习的标杆,也体现出了互联网共享的重要性。由于互联网的集成功能,可有效地对全国大学生志愿者的个人信息进行整合和共享,实现全国各地大学生党员志愿服务资源互享,各高校大学生党员志愿者可以互相交流、学习,促进志愿服务活动的多元化发展。通过现实社会与网络相结合,不仅扩大了对大学生党员志愿服务的宣传范围,还体现了当代大学生党员高度的服务意识、政治素养,引领更多群众参与志愿服务活动。

(三) 整合大数据,提高工作效率和积极性

“互联网+志愿服务” 为大学生党员志愿精神培育创造更好的条件和基础,同时利用信息平台实施志愿服务,让大学生党员志愿服务更加合理、高效。一方面,通过数据整合以及分析,大学生党员志愿者可以通过线上平台自主选择志愿活动,加快工作的效率和积极性。另一方面,在大数据时代下,无纸化高效办公引领了新的时尚。顺应潮流,各高校大学生党员志愿服务信息可以储存在数据平台,管理部门能够通过互联网了解各大学生党员活动进度等信息,并且整合记录每次活动,从根本意义上实现高效,从而更好地发挥“互联网+志愿服务”对大学生党员志愿精神培育的促进作用。“互联网+志愿服务”线上平台应当贯彻落实好《志愿服务条例》,加强大学生党员志愿服务标准化建设,建立激励表彰和保障制度。

参考文献:

[1]白佳松.“互联网+ 大学生精准志愿服务”平台建设探索 产业与科技论坛2020年第19卷第18期

[2]于涛.“互联网+”视域下创新高校党团教育与志愿服务相融合路径探析 文化创新比较研究, 2017,1( 22) : 1 ~ 7

[3]张莉萍.“互联网+志愿服务”与大学生志愿精神的培育——以“志愿中国”网站及“志愿汇”APP 为例 《北京青年研究》2019年第3期

[4]中共天津市委党校课题组. 社区治理中党员志愿服务的效能分析——从新冠肺炎疫情防控中党员志愿行动的视角 理论前沿

[5]张军文. 互联网+志愿服务所具有的意义与探索

[6]贾德民. 以党员志愿服务推进高校服务型基层党建的探索 作家天地 哲文探析

作者简介:

金荪依(2001年4月—),女,汉,浙江省绍兴市越城区,英语专业。

(绍兴文理学院元培学院  浙江  绍兴  312000)

猜你喜欢

大学生党员志愿服务互联网+
新媒体平台下增强大学生党员理论学习实效性的研究
提高大学生党员组织生活实效性的方法探析
基于协同发展理论的大学生志愿服务可持续化社会支持系统研究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视阈下的大学生志愿服务
志愿服务与“互联网+”结合模式探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