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巧手匠心“兔儿爷张”

2021-03-08何娟

人民周刊 2021年3期
关键词:兔儿爷手艺顾客

何娟

每逢春节都是张忠强最忙碌的时候。“去年我在芬兰参加中国庙会,正月初三才回国。今年原计划要去日本,参加乡村玩具协会的年会。在国内还要忙着录制春晚、准备庙会……”

2021年牛年春节,没有庙会活动、没有出国行程,张忠强依然每天都到岗工作。“越是节假日,我们越忙碌。差不多有30年,节假日一天没闲过。”

小生意  大情怀

“一天没闲过”的张忠强,却不是一门心思忙着做生意挣大钱。“‘兔儿爷风靡北京城400余年,制作手艺曾一度濒临失传,现在仅有不到20个制作人。”6年前,他正式拜民间工艺美术大师、国家级泥彩塑北京兔儿爷代表性传承人双彦为师。被认定为“老北京兔儿爷第五代非遗传承人”之后,张忠强对自身价值也有了新的认识。“很多手艺都是不外传的,但师父对于我这个外姓人、对我这个53岁的老学生,倾囊相授。”

或许正是基于这份幸运和感恩,张忠强也走上了传承之路。他主动与大栅栏“温馨家园”等多个公益组织对接,免费教授残障人士学习手工艺。“只要有动手能力,你也愿意学,我就带着你一起。”随着参加活动的机会增多、平台扩大,张忠强还积极帮助残障人士的作品进行义卖,销售所得全归制作者所有。“有的人行动不便,但他们想象力丰富,做出来的手工、画出来的彩绘,非常有创意。与其说是我带大家一起做,不如说我们是在相互学习。”张忠强的父亲也曾患有精神障碍类疾病,他觉得残障人士和手艺人都是渴望获得尊重和认可的群体。“手艺人以前很辛苦、没地位,但现在,人们可以通过劳动获得极大的尊重,这一点我深有体会。”

改革开放初期,张忠强是最早一批有“生意头脑”的人。“来北京旅游的外国人、外地人多起来了,我不忙的时候就捏泥巴‘公鸡‘野猪上街摆地摊。”就算不做这些买卖,他也捧到了那个年代人人羡慕的“铁饭碗”。“一开始,我子承父业,跟着我爸做毛笔,后来被毛笔厂调去卖毛笔。”

张忠强展示“兔儿爷”。

天天握着笔杆子、心心念念恋着乡土气。“ 城里的泥巴越来越少了,我却感觉我这双手一辈子都离不开它们了。”张忠强摊着双手笑着说。因为长期和泥巴打交道,这双手肉眼可见得粗砺干裂,看不出有多么灵巧。每当他拿着粉面彩衣的“兔儿爷”比划讲解,总是给人以强烈的反差。

提前退休自己当老板,有人问他是否挣到大钱了?面对这些猜测,张忠强一笑了之。“从没想过靠这个可以发财致富,就是守着这门手艺,做自己喜欢的事情。另外我还有两间房子能收租金,能够维持,就挺好。”

7年前,老旧胡同腾退整改,他是入驻前门大栅栏杨梅竹斜街上的第一家商户。“我选的是这条街上最小的一间店铺,主要是因为租金便宜。”张忠强口中的店铺,实际上就是一个走廊,狭长的形状,面积有六七平方米。进门右手边放置一口泥巴缸,左边则是一处洗手池,五颜六色的“兔儿爷”靠墙摆放, 形状各异、规整有序。唯一的装饰就是糊在墙上的大红纸,上面是他写的毛笔字。屋檐处则挂着略显破旧的篮筐、簸箕。“那些都是别人扔掉,然后我捡来的,它们跟我的‘兔儿爷一样,都是手工制品。”

几个月前,有位老顾客下了1000 个订单。“但我们做不了啊,设计原型、制作模型、做坯晾干……这个时间成本、工作量,都是我这小作坊无法承担的。我们挣不了这个钱。”

没法儿做大,却能做强。张忠强的“兔儿爷”曾先后出访十几个国家,参加东盟文化之旅交流大会、北京国际设计周,走进首都博物馆,参与筹办北京冬奥会。“我没想过把店开得更大,倒是真心想要开个博物馆。”

小手艺  大文化

文章合为时而著,在张忠强手里,手工艺品也在不断被赋予时代的生命力。做生意可以很佛系,做手艺却绝对不能含糊。

在老北京的传说中,“兔儿爷”就是广寒宫捣药的玉兔,可以祛病救灾,保平安除瘟疫。2020年新冠肺炎疫情暴发后,不少老顾客就抱着这份心愿来店里请“兔儿爷”。张忠强并没有从中看到“生意经”,反而“逆势而行”。他一改“兔儿爷”的传统形象,给它们“戴”上护目镜、口罩,写上了抗疫口号。“‘玉兔是神兽,‘兔儿爷的坐骑通常都是大象、老虎等动物,周身的彩绘也寓意祥瑞美好。民间传说固然可以给人带来心理上的慰藉,但咱们还是要倡导科学防疫。”在文化街区做生意,游客是张忠强主要的客源,但对于胡同里的老年人,他总是多了几分偏爱。“有位80多岁的老先生,以前常来店里唠嗑,后来病了,常年卧床,我每年都给他送‘兔儿爷,愿他早日康复。”

等到春暖花开,北京推广垃圾分类。张忠强的“兔儿爷”又迅速化身“环保卫士”,走进胡同、校园和社区,宣扬绿色健康的生活理念。“我今年还创作了一套冬奥会的‘兔儿爷,主要是献给冬残奥会的。一些企业也非常愿意联手,‘老手艺+新文创,让我们的‘兔儿爷做代言。”“兔儿爷”已经不只是八月十五中秋节的时令性玩具,它在不同的时期、在不同的场合都能发挥“72变”法力,这让张忠强倍感惊喜。“今年生意少了,活动也不多,有更多时间可以用来思考和创作。灵感来源于生活, 还有大家的喜爱,都在鼓励我继续做下去。”

疫情期间,张忠强的“老北京兔儿爷”店铺原定每天下午4点闭店。2月3日这天,下午5点,大风降温顾客寥寥,张忠强一反往常仍在营业。“有位陕西的顾客,发微信让我给他快递一个‘兔儿爷。还有一位小客人,买了‘兔兒爷,把自己的玩具‘小羊羔 落在店里了。”

张忠强刚送“兔儿爷”启程去西北,那位小客人就在妈妈的陪同下返回店里。她不仅领走了自己的玩具“小羊羔”,还喜提一只泥塑“大公鸡”。张忠强左手捏着泥、右手拿着笔,大概半分钟的时间,就塑造出一只栩栩如生的“大公鸡”。

“大公鸡浑身都是宝,诠释着文武勇仁信。它头戴大红花,代表的是文化修养。大指甲,面对强敌不畏惧不退缩……”张忠强一边捏着“大公鸡”,一边引导和讲解,小客人的注意力完全都被吸引住了。“孩子很喜欢传统工艺,有的小学生做彩绘,一坐就是一个半小时,非常有耐心。”业余时间,张忠强在北京第二实验小学大兴实验学校担任美术老师,“每周13节课,500多个孩子,我都手把手地教。我把非遗文化带给他们,也允许他们有自己发挥的空间,我们互动得特别好。”

民间习俗中,“兔儿爷”每年都要迎来送往。而在生意场上,张忠强也致力于用巧手匠心搭建文化桥梁。有些顾客可能一辈子就见一次,但一面之缘就是一辈子的念想。隔壁卖陶瓷文创产品的王女士告诉记者,有时候店里来客人,宾主尽欢聊得投缘,张忠强就果断关了店门,化身导游带着大家一起逛胡同。

张忠强的爱人在附近也有一家店,在她的店铺里,悬空挂着来自多个国家的货币、手工艺品、明信片。“这是一位日本顾客托朋友送来的纸盔玩具,上面是一位老爷爷抱着一只小兔子。那是咱们宝岛台湾的一位大姐,连续好多年一直给我寄明信片……”他细数这些年“礼尚往来”的海内外故事,难免有些睹物思人。

猜你喜欢

兔儿爷手艺顾客
手艺
“一站式”服务满足顾客
最贵的不是手艺
别拿兔儿爷不当神仙
可爱的兔儿爷
《寻找手艺》让“手艺”文化走红
老手艺
智斗兔儿爷
让顾客自己做菜
以顾客为关注焦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