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挖笋记

2021-03-08秦思捷

作文·初中版 2021年1期
关键词:外物心想锄头

秦思捷

(一)立本

周日,我们一行数人早早来到竹林挖笋。

拎起沉甸甸的锄头,我兴致勃勃地开始了寻笋之旅。

一切并不像想象的那么顺利。冒出头来的都是外壳呈暗褐色的老笋,味道不鲜美;那些鲜嫩的小笋,似乎都有意识地躲了起来。

好不容易寻到一棵,却发现笋旁边牢牢地扣着一块石头。二话不说,埋头苦干,费了好大功夫,我才把这块石头铲掉。也许只是一时运气不好,我心想。

可越往后,我就越发现这不是偶然,而是一种必然。我仔细观察过,大部分笋旁边都有供它们倚靠的“支柱”:深棕色的尖笋在身后硬石的支撑下得以“出人头地”;色彩斑斓的宽扁的笋,悄悄倚靠在茂密的竹根上,贪婪地汲取营养;而那些圆柱形的肥笋,看似笔直挺立,实则歪斜地向上长,卧在厚实的土堆上。

笋,依靠外物的帮助而得以茁壮成长,也会因失去依靠而遭受灭顶之灾。这便给了挖笋者可乘之机:一旦挖开那些给予笋帮助的“支柱”,挖笋便容易了许多。

其实人亦如笋,年少时需要外界的帮助,才能茁壮成长;但到了一定年纪,若还一味依靠外界的助力,便极有可能陷入危险的境地。只有快快立稳根基,才能在社会上立足。

(二)定心

越挖越熟练的我,想到山上有更多的笋,心里痒痒的,便开始往山上走。

越往上,坡越陡,路也越不好走。颗粒状的泥土并不牢固,稀疏地分散在斜坡上,薄薄一层,踩上去极易滑倒。竹子间的距离很大,两臂伸开都不一定能触到竹子。

我一只手拿锄头,另一只手慌乱地寻找可以扶靠的物体,脚趾用力抓着鞋底,全神贯注地往上爬,生怕一不小心就从土坡上滚落下去。有时为了避免滑倒,我甚至匍匐前行,把衣服弄得脏兮兮的。

有风呼呼吹过,凉气迎面扑来,我稍作歇息。抬头望去,竟发现有少许竹子被折断。再仔细看,许多竹子因重力的作用而别扭地对着地面卑躬屈膝。

我叹了一口气,发现自己快爬到山顶了。向下看去,只见四周都是斜坡,可攀附而下的物体少之又少。這周围,哪有鲜嫩的笋,不全是泥土吗?失落之时,瞥见别人都在半山腰挖得不亦乐乎,我忽然发觉自己犯了一个严重的错误——一心想爬到高处挖笋,却没意识到笋不一定长在高处。

我拍拍脑门,只好硬着头皮往下走,还不幸地摔了两跤。

看来,站得太高也不一定是好事。如果一心想登高获利,忽视眼前的危机与机会,那么很可能会得不偿失,甚至还会害了自己。只有随时观察,审时度势,尊重客观事实,找到适合自己的高度,静下心来,才能细细欣赏宜人的美景,品味不一样的人生。

这次挖笋的经历,让我懂了许多。

(指导老师 姜见知)

简 评

一次挖笋,两个领悟。这次劳动可谓不虚此行。挖笋、割麦、除草、补鞋、养鹅、插秧,每一种劳作,都值得去体验、去省察、去深思。精细记叙劳动的过程,抒发获取成果后的喜悦之情,是此类题材常见的写法。

叙议结合,在日常小事中阐发哲理,这是该文别具匠心之处。嫩笋常借外物的庇护而生长,人却不能总是如此依赖他人,这是观察山笋生长特点所得;汲汲于登高,却发现高处无笋可挖,后悔不已。不重抒情,而重沉思,是该文的独到之处。当然,同一件事,不同的人或许会有不同的领悟。

这种写作,能激发理性思考,产生一种别样的创作快感。世间万事万物,去观察,然后思考,总会有一两点启迪。恰如王安石所说:“古人之观于天地、山川、草木、虫鱼、鸟兽,往往有得,以其求思之深而无不在也。”

(郭培旺老师)

猜你喜欢

外物心想锄头
没发挥好
小猪
绕转小舌头
查酒驾
“物在吾心,心化外物”——赵开坤谈艺及他人的追忆与评述
外物轻重
锂离子电芯和电池组被外物刺破后的影响研究
两代人的锄头
两代人的锄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