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墙翻译官冀朝铸
2021-03-08黄继阳
黄继阳
1950年6月25日,朝鲜内战爆发。美国趁机纠集16个国家出兵,打着“联合国军”的旗号,大举入侵朝鲜。美国当局不顾中国政府的再三严正警告,越过北纬38度军事分界线(三八线),将战火燃烧到鸭绿江边,严重地威胁到新中国的安全。广大的海外华侨,同祖国各族人民一道,大力声援“抗美援朝,保家卫国”的正义斗争。他们中的许多知识青年,包括冀朝铸和他的战友们,更是怀着拳拳赤子之心,踊跃报名,参加中国人民志愿军,奔赴朝鲜战场,投入到血与火的战争洪流中去。
一
冀朝铸祖籍山西省汾阳县,1929年7月在太原出生。9岁时随父亲冀贡泉、大哥冀朝鼎在日军侵略中国占领山西后前往美国,从小学、中学,一直到大学,在美国成长、受教育。他在美国哈佛大学化学系念二年级时,朝鲜战争爆发,新中国的安全受到严重威胁。他毅然放弃在哈佛大学的学业,于1950年10月初,和数十名中国留美学生一道,克服重重艰难险阻,搭乘轮船,返回祖国。
然而,冀朝铸并没有如愿以偿地立即加入中国人民志愿军。因为新中国成立伊始,百废待兴,各个领域的人才都极其缺乏,尤其缺乏工程技术和科学人才。“你是学工科的,还是先到大学里去完成你的学业吧!”主管部门负责人说服冀朝铸,让他插班进入清华大学化学系继续完成学业。
美国入侵朝鲜付出了沉重的代价,最终不得不坐下来同朝、中方面进行停战谈判。谈判主要围绕两方面的问题:一是军事分界线的划分:二是战俘交换和遣返问题。谈判从1951年7月10日开始,至1953年7月27日结束,历时2年零17天。其中关于战俘交换和遣返问题是双方争论的焦点,谈判从1951年12月11日至1953年6月8日,共谈了一年零六个月。
在停战谈判中,美方公然提出与《日内瓦公约》相违背的种种无理主张,并采用各种手段拖延和破坏谈判,以致朝鲜战场经常处于谈谈打打、打打谈谈的局面,军事较量和政治斗争交织在一起,复杂而且尖锐。
在此重要时刻,我志愿军停战谈判代表团急需补充一批高水平的翻译人才。1952年4月,正在清华大学忙于撰写毕业论文的冀朝铸,要求参加抗美援朝的申请得到批准。他领到毕业证书后立即加入了中国人民志愿军。冀朝铸、过家鼎等一批具有较高外语水平的知识青年和一些教授、专家等,光荣地穿上志愿军军装,跨过鸭绿江,奔赴朝鲜开城,从而大大地加强和充实了我方谈判代表团的翻译力量。
二
志愿軍停战谈判代表团总部驻在开城松岳山下的一座小山岗上。冀朝铸被分配在代表团总部担任英文打字和速记工作。
代表团总部所在地原有一些民房,后来又赶修了一些平房。战地生活比较艰苦,尤其是卫生条件较差,夏秋之间还可用山间冷水冲澡,冬天就成问题了。冀朝铸和翻译杨冠群同住一屋,苍蝇、蚊子、臭虫、跳蚤白天黑夜不断袭扰,而更大的挑战还是他们的人身安全。
朝中停战谈判代表团前进基地开城,与美方前进基地汶山南北遥相对应。双方代表各走一半路程便可到达谈判地点板门店。
美方和朝中方商定,开城和汶山各以3英里为半径,定为中立区;由板门店通往开城及汶山的公路两侧各200米,定为安全通道。双方承诺,不得袭扰中立区和安全通道。然而,美方竟违背诺言,美军飞机和南朝鲜李承晚的武装特务多次对我代表团驻地轰炸和偷袭,严重威胁我代表团工作人员的人身安全。
冀朝铸对战地的艰苦生活和个人安危早有充分的思想准备。他常对战友说的一句话就是:“我要是追求安逸的生活,就不会来抗美援朝了。既是保家卫国,个人生死安危早已置之度外!”
三
在停战谈判中,双方各自用朝、中、英三种文字作记录,但朝文和中文是我方作记录使用的主要文字,而双方据以查证和引用的则是英文记录,因而英文记录就显得格外重要。为了保证记录的完整、准确,又不能有任何差错或曲解,英文记录不能由美方单独整理。后来双方达成一致意见:中、朝、英三种文字的记录,由各方自行负责整理,三种文字同等有效。美方专门选调了一批专职英文速记员来参加会议,有的人还用上了刚刚面世的英文速记机。我方则没有专职英文速记员,也没有英文速记机,英文速记工作只能由英文翻译兼任。
为此,代表团领导特地指派包括冀朝铸在内的三四名年轻的英文翻译立即学习英文速记,并要求将美方在会上的英文发言用速记方法记录下来,在准确性和效率方面要赶上,甚至超过美方。
冀朝铸和他的战友们意识到,这是一项紧迫而艰巨的任务。他们下定决心:从零开始,在干中学。他们千方百计地从北京等地的旧书店购买了一些有关英文速记的书刊资料,在战争环境里,在紧张的工作之余,利用各种机会和点滴时间,勤学苦练,互帮互学,进展很快。美方念稿的速度为每分钟120~130个英文词组,而我方人员的记录速度起初只能达到每分钟70~80个词组,而且会后疲惫不堪。随着英文速记技术的熟练,很快就改变了这种局面。冀朝铸最高速度可以达到每分钟160个词组。因此,在谈判桌上,美方代表的发言,连同谩骂、无理取闹,都能一字不漏地速记下来,供我方代表研究,及时有针对性地提出对策。与此同时,冀朝铸的中文水平也提高得很快(因冀朝铸从小在美国长大,最初中文水平不及英文)。正因为如此,冀朝铸很快成了我代表团翻译组的主力和骨干之一。战友们还给他取了个雅号:“中华人民共和国首席打字员和速记员”。
冀朝铸因在我方停战谈判代表团工作中的出色表现,受到领导和战友们的一致赞扬,荣立三等功一次,并获得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的功勋章一枚。
四
《朝鲜停战协定》终于在1953年7月27日签订。出色地完成任务后,冀朝铸回到北京,被分配在外交部工作。
冀朝铸受家庭的影响,从青少年起,就努力追求进步。他父亲冀贡泉(1882-1967),曾留学日本学习法律7年,1912年回国,在国民政府教育部任职,一度与鲁迅交好。1937年七七事变爆发,日军发动全面侵华战争,冀贡泉携全家去了美国。抗战胜利后回国,受北京大学校长胡适之邀,任北京大学法律系主任。新中国成立后,他任政务院法制委员会委员、山西省政协副主席。曾参加起草《婚姻法》和释放、遣返在华的日本战俘等工作。冀朝铸的哥哥冀朝鼎(1903-1963),1926年从芝加哥大学法律系毕业,1935年获哥伦比亚大学经济学博士学位。冀朝鼎于1927年加入中国共产党。此后约10年,他一直在共产国际和美国共产党中央机关工作,曾短时间回国。1941年冀朝鼎回国,在重庆任国民党政府外汇管理委员会主任,1944年任国民政府财政部长孔祥熙的秘书,暗中从事中共地下工作;新中国成立后,在上海任中国银行副总经理,此后长时间担任国际贸易和经济等方面的领导工作。
1949年春,20岁的冀朝铸跟随兄长冀朝鼎的足迹,加入美国共产党。他回到北京后,在清华大学化学系学习时,于1951年5月加入中国新民主主义青年团。1956年3月3日,在外交部工作的冀朝铸被批准加入中国共产党。冀朝铸从1957年开始担任周恩来总理的英文翻译,此后长达17年。
第一次给中央领导人当翻译,难免有些紧张。冀朝铸也不例外。在周总理为尼泊尔首相阿查利亚举行的国宴上,冀朝铸本来是为尼泊尔首相的随从人员当翻译,坐在最后一桌。后来他被临时调派到第一桌,为周总理祝酒致辞翻译。周总理念一段中文讲稿,冀朝铸念一段英文译稿。周总理忽然离开讲稿,即兴讲了几句话,而冀朝铸仍然照念事先准备好的英文译稿,没有翻译周总理脱稿的插话。周总理当即发现,严肃地对冀朝铸说:“不对,小冀,你太紧张了。换一个翻译吧!”于是冀朝铸从第一桌又回到了最后一桌。
但是,第二天,周总理再次接见外宾时,仍然要冀朝铸当翻译。冀朝铸吸取了头一天的教训,聚精会神地听、译总理的每一句话,思想上再也不敢有丝毫懈怠。
周总理对干部要求极为严格,要求翻译人员忠诚、老实,翻译内容也要绝对忠实原意。周总理对翻译人员说:“为人一定要老实。特别是对待工作,绝对不能欺骗。如果欺骗,小则害了自己,大则危害国家。”周总理的这些话,使冀朝铸受到深刻的教育。17年中,冀朝铸跟随周总理,跑遍了亚非各国,参加了无数次重大的会谈、会议,每次做翻译工作,他都遵循周总理的教导,兢兢业业,老老实实,一丝不苟。
1963年12月13日至1964年3月1日期间,冀朝铸随周总理出访亚非14国。此次出访取得了很大的成功。总理在之后向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作访问亚非14国的报告时,特别提到了翻译的作用。周总理说:“這次访问如果没有齐宗华(法文翻译)和冀朝铸二人当翻译,就很困难。”
1970年的一天,当周总理了解到冀朝铸已届40岁时对他说:“口译在40岁后就应该转行。”并说:“口译工作非常辛苦,年纪大了,身体也受不了。另外,当了一段时间的翻译,也可以做更多的事情了。”但是,正在这个时候,中美关系有了转机。1971年7月美国国务卿基辛格访华、1972年2月美国总统尼克松访华等一系列重大外事活动,毛泽东主席、周恩来总理等中央领导人的翻译工作,都是由精通英语且熟悉中美关系的冀朝铸担任的。
1973年,周总理亲自安排44岁的冀朝铸去当外交官。冀朝铸被任命为中国驻美国联络处参赞,后被调回外交部担任副司长。
中国和美国于1979年1月1日建立外交关系,实现了关系正常化。同年1月28日至2月5日,邓小平副总理应邀访问美国。这是新中国成立后国家领导人第一次访美,备受瞩目。翻译仍由冀朝铸担任,并全程陪同。美国各家媒体都很关注这个哈佛大学的高材生,美国《纽约时报》以《不可或缺的冀先生》为题发表社论,感叹“美国缺少这样的人才”。
五
1982年,冀朝铸被任命为中国驻美国大使馆公使衔参赞。他的夫人汪向同在联合国担任了几年翻译,1984年,为了能和丈夫在一起,她辞去联合国的工作,到我国驻美大使馆任一等秘书。1985年冀朝铸被调任我国驻斐济、瓦努阿图和基里巴斯三国大使。
1987年冀朝铸任中国驻英国大使,为加深中英两国人民的友谊开展了一系列卓有成效的工作。英国《经济学人》杂志于1988年12月24日发表文章,就各国驻伦敦使馆从对外影响、分析能力、工作作风、建筑和款待五个方面进行评比,结果是,美国和中国大使馆最好。文章说:“要想把工作和娱乐最完美地结合在一起,那就要应中国大使的邀请去做客。食物会是极为上等的,请来的客人谈话都是有内容的。主人冀朝铸先生友善而又不拘谨……”
1991年1月间,冀朝铸在英国接到联合国秘书长、秘鲁政治家、外交家佩雷斯·德奎利亚尔签署的任命书,被任命为联合国副秘书长。冀朝铸按照国内指示,于3月14日由伦敦直飞纽约,到联合国就任。
联合国于1971年恢复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合法席位以后,曾经有三位中国官员担任副秘书长一职。他们是:唐明照、毕季龙、谢启美。冀朝铸是第四位出任联合国副秘书长的中国人。冀朝铸到任后,分管联合国技术合作发展部。该部于1978年成立,主要任务是向发展中国家提供技术和管理方面的援助,促其自立发展,其业务包括经济计划、能源、水务、矿产等诸多方面。该部有许多技术专家和顾问,向发展中国家提供各种咨询和服务。冀朝铸在任的五年中,积极地为发展中国家提供其所需的各种技术援助和服务,并积极向第三世界国家介绍中国改革开放的成功经验。
1996年3月15日,冀朝铸卸去了联合国副秘书长的职务,结束了他44年的外交生涯,偕同夫人汪向同返回祖国。
67岁的冀朝铸退休后,仍然退而不休,很长时间担任中华全国归国华侨联合会副主席,为归国华侨工作奉献自己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