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寓道于教

2021-03-08李佳姜代勋

大学教育 2021年2期
关键词:易学道理教育

李佳 姜代勋

[摘 要]古代教育以“道”的传承为先,“业”的传授为次,而现代教育似乎反其道而行之,重“业”而轻“道”。现代学生心理疾病及校园问题多发,可能均与现代教育忽视“道”的传授有关。《易经》是研究天体运行规律进而引申出万事万物运动变化之理的古代哲学著作,向称百科之母、万事之则、群经之首、学问之宗。《周易·大传》中举出履、谦、复、恒、损、益、困、井、巽九卦,作为人在逆境中当坚持和奉行的德行,可作为教师在日常教学中寓“道”的重要内容。九卦对人的培养德才并重,有助于提高学生的认知能力和道德修养,对帮助一些学生克服心理疾病、缓解校园问题等也具有重要的实践意义。要想在教学中娓娓“道”来,教师须怀有“发愤忘食、乐以忘忧、不知老之将至”的进取意志,不断增益学识和德行,这对教师提出了更高要求。

[关键词]道理;教育;易学

[中图分类号] I106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2095-3437(2021)02-0146-03

自古以来,中华民族就有尊师重教、学道习德的优良传统。古代对教师的称呼有师长、夫子、师傅(父)、先生、教授等,表达了对教师地位、学识和文化底蕴等的认可和尊敬。正是这些传道授业的教师,使中华文明得以兴盛、延续至今,如《荀子·大略》中所述:“国将兴,必贵师而重傅;贵师而重傅,则法度存。”韩愈在《师说》中说:“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指出教师是用来传授道理、教授学业、解释各种疑问的人。古代教育经典著作《论语》开篇就说:“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学”即学“道”。由此可知,无论是教还是学,在古代教育中“道”的传承都是第一位的,即“道”重于“业”,学生的教育以传“道”为先。

相比古代教育,现代教育往往一味追求升学率,争取学校排名,全力以赴地提高学生数、理、化等主干课成绩,德育课则放在次要的地位,几乎忽视了“道”的传授,重“业”而轻“道”,“小学而大遗”。现代一些学生出现的神经症、精神分裂症、人格障碍等心理疾病[1-2],以及自杀、暴力、放纵等校园问题[3-5],可能均与现代教育轻视“道”的传授有关。老子认为:“化而欲作,吾将镇之以无名之朴。”[6]当人出现各种妄想或欲望时,就要用“道”来镇住他。生活中的“道”无处不在,人人都有适应社会的生存之道,有犄角旮旯里的“小道”,也有光明磊落的“大道”。教师,要摒弃“小道”,而要专注于传授“明明德”“亲民”“止于至善”的“大道”。《周易》是研究天体运行规律,进而引申出万事万物运动变化之理的古代哲学著作,向称百科之母、万事之则、群经之首、学问之宗。《周易·大传》中举出履、谦、复、恒、损、益、困、井、巽九卦,作为人在逆境中当坚持和奉行的德行[7],应成为教师在日常教学中寓“道”的重要内容。教师通过九卦中“道”的频频传授,可循循善诱,使学生耳濡目染,提高学生的认知能力和道德修养,对帮助一些学生克服心理疾病、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及缓解校园问题等也具有重要的实践价值。

一、履,德之基也

履卦教导礼仪,礼仪是衡量德行的标准。履本义是穿鞋走路,即实践的意思,这里引申为言行必须合于礼制。本卦天尊在上,泽卑在下,上下有一定等级,使尊卑有序,顺乎人情,合乎天理。结合人事,指言行不仅要彬彬有礼,而且都应遵循所定的规章制度。礼仪是人们在社交活动中,为了互相尊重,在仪表、仪容、仪态、言谈举止及仪式等方面约定俗成并共同认可的行为规范。教师在课堂上首先要重视自身的仪表、仪容、仪态和言谈举止等,以身作则,行“不言之教”,为学生树立良好的礼仪形象,也要教导学生务必重视自己在不同场合的形象,严格遵守升旗、大会等典礼仪式的有关规定。学生因处于求知阶段,地位“卑下”,也只有行柔顺之道,文质彬彬,尊敬师长,争做可教的“孺子”,才能达到“履”的要求,也有利于自身的发展。若动不以礼,而以刻薄之语、强暴之力伤人,岂能长久?没有规矩,不成方圆。要建成高度文明的社会主义国家,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须从学生阶段就积极地教导礼仪,培养其遵规守矩的习惯,调和人与人的关系,提高道德修养。

二、谦,德之柄也

谦卦卑己重人,就像扶手一样帮助人的德行上进。本卦上坤为地,下艮为山,形容很高的山都能屈居地下,故有谦之象。结合人事,有卑己重人、谦让而不自满之品德。《尚书·大禹谟》中说:“满招损,谦受益,时乃天道。”《抱朴子·刺骄》中说:“劳谦虚己,则附之者众;骄慢倨傲,则去之者多。”《群书治要·老子》中说:“地洼下,水流之;人谦下,德归之。”谦指虚心,不自满,不自高自大。谦虚是一种美德,有助于成就伟大事业。孔子学问渊博,被尊為“圣人”,但仍不耻下问,常常虚心向人求教,拜郯子、苌弘、师襄、老聃为师。梅兰芳不仅在京剧艺术上有很深的造诣,也是丹青妙手。他拜齐白石为师,虚心求教,执弟子之礼,为师磨墨铺纸。音乐大师贝多芬谦虚地说自己“只学会了几个音符”。科学巨匠爱因斯坦说自己“真像小孩一样的幼稚”。他们各有建树却如此谦逊,令人尊敬,品德也更加光辉。因此,可结合实例教导学生争做谦谦君子,即使取得了一些成绩,也切勿居功自傲。

三、复,德之本也

复卦因执礼谦恭,其德日进,然后才能复归人性之本善。复有一阳尽于上,复生于下,乃阳气去而复来之象。本卦上坤为地,下震为雷,因阳气始生必微,以雷藏地中为喻;也如人之善念初生,必待静养而后才能壮大。善良一词最早见于《礼记·学记》,意思是心地纯洁、和善、没有恶意。启蒙教材《三字经》开篇就说“人之初,性本善……苟不教,性乃迁”,即人一生下来,本性就是善良的,如果不接受教育,这种善良的本性就会变恶。朱熹也说:“人性皆善,而觉有先后,后觉者必效先觉之所为,乃可以明善而复其初也。” 结合复卦,可教导学生要先觉先省,习善去恶,以己之善去复人之善,从而使人人向善,以复归人性之本善。己之善虽微,却隐伏着巨大的变化于彼,因此,“勿以善小而不为”。古人通过反复的观察总结发现善良的人多吉,而不善的人多凶。正如《易经·坤卦》说:“积善之家,必有余庆,积不善之家,必有余殃。”所以,在日常教学中要积极勉励学生抑恶扬善。

四、恒,德之固也

恒卦教人对待事业要始终操守如一。恒有长久不变之意。本卦震为长男,巽为长女,长男长女白头偕老,亦长久不变之意。恒心一词出自《孟子·梁惠王上》:“苟无恒心,放辟邪侈,无不为已。”一指持之以恒的毅力,坚持达到目的;二指持久不变的意志;三指人所常有的善良本心有恒心者。公元前207年,项羽的起义军与秦军主力在巨鹿展开大战。《史记·项羽本纪》记载:“项羽乃悉引兵渡河,皆沉船,破釜甑,烧庐舍,持三日粮,以示士卒必死,无一还心”。巨鹿一战,秦军大败,项军威震诸侯。春秋时期,吴国和越国发生了战争,越王勾践被吴王夫差俘虏,后来夫差释放了勾践,勾践回国后每天躺在柴草上睡觉,在坐卧的地方吊上苦胆,不时品尝。经过十年发展生产,十年练兵,勾践终于打败夫差,灭掉了吴国。蒲松龄科考屡次不中,落魄至极之际,写下励志诗句:“有志者事竟成,破釜沉舟,百二秦关终属楚;苦心人天不负,卧薪尝胆,三千越甲可吞吴。”蒲松龄以此联激勵自己,终以《聊斋志异》而名垂青史。由此可见,无论学习还是创业,只有始终操守如一,坚守正道,才能学有所成,功成名就。

五、损,德之修也

损卦就是损其人欲而复天理,克制再克制,则德日进。本卦上艮下泽,有山高水深之象,故有损其深而益其高的含义。损卦阐述了损下益上和损上益下的利弊。若损下益上,剥削民利任意挥霍浪费,有如取墙基之土以增墙高,则此墙定难稳固而立。所以,对损益要反其道而行之,要损所当损,益所当益,则可变衰为盛。损卦教导远离人欲的损害。做人要能自我约束,严守本分,克制私欲,才是智者所为。孔子曰:“一心可以事百君,百心不可以事一君。”唐太宗李世民认为:“若安天下,必须先正其身。未有身正而影曲,上治而下乱者。”民族英雄林则徐的自勉联“海纳百川,有容乃大;壁立千仞,无欲则刚”,指出千仞峭壁之所以能巍然屹立,是因为它没有世俗的欲望。这比喻人只有远离世俗的欲望,才能做到临危不惧、大义凛然。因此,要告诫学生摈弃各种不切实际的妄想,脚踏实地做事,才有可能成就丰功伟绩。若不能克制贪欲,不能守住德操,则终会被欲望所腐蚀,堕入泥潭而不能自拔。

六、益,德之裕也

益有增益、助益之义,益卦教人增益其善念美行,则其德自然日益充裕。本卦上巽为风,下震为雷,有风雷激荡、交相助益之性。结合人事,又有增益其善的意思。益卦阐述了益人益己的原则,若损己益人,就会得到人心,收到良好回报,促进事业发展;若专利自益,苛求于人,就会引起民众的反抗。益卦教人不断增长德行,则好处自然而然出现。子曰:“益者三友,……友直,友谅,友多闻,益矣。”《史记·秦本纪》记载,秦穆公尝出而亡其骏马,自往求之,见人已杀其马,方共食其肉。穆公谓曰:“是吾骏马也。”诸人皆惧而起。穆公曰:“吾闻食骏马肉,不饮酒者杀人。”即饮之酒。杀马者皆惭而去。居三年,晋攻秦穆公,围之。往时食马肉者相谓曰:“可以出死,报食马得酒之恩矣。”遂溃围,穆公卒得以解难,胜晋,获惠公以归。此德出而福反也。其他如张良为老人拾鞋得《太公兵法》,黄香九岁为父母温席得“天下无双,江夏黄香”的赞誉,均为互相助益、增益其德行的典故。师生或学生间在生活上互相帮助,在学习上开展一些有益的活动以互相增益学识也是值得提倡的善念美行。

七、困,德之辨也

困有不振之义,困卦指出要在困难中才能分辨出一个人的德行。本卦上兑为泽,下坎为水,水在泽下,为穷困无水,万物得不到润泽而困之象。结合人事,有穷困不能自振之意。在困境中必须坚持中正的原则不动摇,冷静地思考脱险之法,既不可悲观失望,也不可操之过急。困卦教人在困境中要善于斗争,不必怨天尤人。子曰:“贤哉回也!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贤哉回也!” 赞美颜回安贫乐道、乐在其中的精神。孟子说:“一箪食,一豆羹,得之则生,弗得则死。呼尔而与之,行道之人弗受;蹴尔而与之,乞人不屑也。”指出一般人在困境中所具有的品德。曾子敝衣而耕于鲁,鲁君闻之,而致邑焉。曾子固辞不受。或曰:“非子之求,君自致之,奚固辞也?”曾子曰:“吾闻受人施者常畏人,与人者常骄人。纵君有赐不我骄也,吾岂能无畏乎?”仲尼闻之曰:“参之言,足以全其节也。”曾子为了高尚的人格,宁愿敝衣而耕,也不愿受人恩惠,以免受惠而附和于人,破坏品德。颜回、曾子等虽身处穷困,但仍坚守德行,身虽死而道犹存。俗话说患难见真情,结合困卦教导学生不要畏惧困难,因困难更能磨炼人的意志,分辨出一个人的内在品质。

八、井,德之地也

井卦的意义是说井深蓄而无穷,才能含其德普施天下。本卦上坎为水,下巽为木,有挂木桶入井,打水后提水出井之象。在古代井水有利人济物之功,结合人事,井卦有互相利济、各得其养之义。为政者当取法井道利济,为民众兴利除害。明成祖朱棣雄才大略,任人唯贤,政治上完善文官制度,经济上大力发展农业,外交上示好各国,开创了天下大治、万国来朝的局面。井水利人济物,养人无私,以此辨别施恩者之义与不义。李嘉诚创立汕头大学,多年来不断捐巨资支持发展。李嘉诚曾在日本机场偶遇上海小白鸽舞蹈团学生,因学生敬老、谦让的品德,让其颇为感动,当场捐款资助其公益项目。邵逸夫连年向内地教育捐赠巨款建设教育教学设施,全国多家高等院校均有以邵逸夫名字命名的“逸夫楼”。周润发生活朴素无华,却捐出毕生巨额积蓄帮助需要帮助的人,让无数网友大赞且深感敬佩。老子说“俭故能广”,荀子说“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根据井卦可教育学生厚积薄发、养人无私之德,若日后担任领导,更要取法井卦济人利物、用贤之道,造福一方。

九、巽,德之制也

巽卦指能深入细致地研究义理,使德行达到自制、操守自如的境界。巽有柔顺善入之性,巽卦一阴伏于二阳之下而动,风与风相随而万物也随之而动。巽卦权时制宜,随机应变,处置问题无不恰当;虽巽顺能深得人心,但必须为了正义,择善而从才可。姜子牙年轻时刻苦学习文韬武略和治国安邦之道,期望效力国家。72岁时其垂钓于渭水之滨遇见西伯侯姬昌,之后辅佐其建立伟业。周武王即位后,姜子牙成为军事统帅,讨伐商纣时力排众议,当机立断,于牧野一战消灭纣王,辅佐武王建立周朝。孙武为春秋时期著名军事家,用兵如神,被誉为“兵圣”。吴国先后采用孙武“伐交”“因粮于敌”的战略击败楚师,攻入楚都郢,几近覆亡楚国。孙武通过策划、布置“诈兵”,大败进攻的越国军队。诸葛亮深谙义理,达治知变,正而有谋,协助刘备夺取荆益,建立蜀国,安定南中,北伐曹魏。司马懿在诸葛亮死后,看到其八卦阵营垒,称赞其为“天下奇才”。结合巽卦教导学生唯有不断地勤奋钻研专业知识、自然之道,才能在以后的生活和工作中驾轻就熟、逍遥自得。

十、结语

《周易·大传》中举出履、谦、复、恒、损、益、困、井、巽九卦对人的培养是德才并重的,是由浅向纵深方向发展的,能逐步促进人的身心成熟及事业成功。地位“卑下”的学子,必须具备德才兼备的品质,才能在以后的生活和工作中应对各种复杂局面,克服各种困难或挫折,把事情做好。邓小平说:“一个学校能否为社会主义建设培养合格的人才,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有社会主义觉悟的有文化的劳动者,关键在教师。”启功说:“职为人师,人之所敬。虚心向学,安身立命。”要成为一名寓“道”于教的优秀教师,必须怀有“发愤忘食、乐以忘忧、不知老之将至”的顽强恒心,反复地钻研四书五经等传统经典著作,提升学识,增益德行,在日常教学中即可结合专业知识向学生寓以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大道”。

[ 参 考 文 献 ]

[1] 周华琳,周瑞兰,樊立凤. 260例青少年学生心理疾病的临床资料分析[J]. 中国全科医学,2003(8):663-665.

[2] 秦凤菊,孔惠敏,侯杰,等. 高校学生常见心理疾病及干预措施浅析[J]. 当代医学,2015(22):7-8.

[3] 丁忠甫,丁贞权. 从女大学生“问题”事件看当代大学生的荣辱观教育[J]. 成都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7(2):10-12.

[4] 孟远,白寅生. 大学校园问题的社会学分析[J]. 安庆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3):40-43.

[5] 刘天红. 防治校园性别暴力:从“校园问题”走向综合治理:“预防和应对校园性别暴力专家圆桌会议”侧记[N]. 中国妇女报,2016-07-12(B02).

[6] 杨宁. 道德经[M]. 北京:龙门书局,2015:67.

[7] 邹学熹,佘贤武. 易经[M]. 成都:四川科学技术出版社,2008:63.

[责任编辑:刘凤华]

猜你喜欢

易学道理教育
这只猫说得好有道理
教育有道——关于闽派教育的一点思考
办好人民满意的首都教育
道理
智珠
2020未来教育新思维
教育教学
《雕菰楼易学五种》
简单易学的口水巾
喜欢你,有道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