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遇事就指责别人的人, 是在和你玩心理游戏

2021-03-08小荷

中学生博览 2021年4期
关键词:坏蛋小事陌生人

小荷

很少有人会认为自己是一个“遇到事情就指责别人”的人。这样的评价意味着这个人推卸责任、没有担当、只会为自己找借口……在多数人的自我评价中,都不会认为自己是这样的人。人们习惯了站在自己的角度,更多地看到自己的付出、辛苦、不容易。

但生活中,这样的事几乎在时刻发生。

“你看,水洒了,你怎么那么不小心。”

“你又忘记作业,整天脑袋里想啥呢?”

“非得喝奶茶啊,这不有矿泉水么!没有公主的命,净是公主的病!”

“又迟到了,你就不能早点儿睡。”

看,这都是生活里小得不能再小的事。透过这些语言,你发现了什么?

没错,是指责,是批评,是随口就来的“这事儿你做得不对”。

这样的人并不少见,他们习惯在关系中挑剔、打击别人,常常会因为一点儿小事就大发脾气。

他们为什么会这样?

也许是他们追求完美,对自己、对别人的要求都比较严苛,无法包容自己和他人犯下小小的错误。

但更有可能,是他们在玩一个“我好,你不好”的心理游戏。

感受到了吗?当出现了一个问题,A在指责B的时候,是带着一种心理优越感的。“你怎么那么不小心”,潜台词是“要是我,才不会犯这么低级的错误”。

那么,被指责的人会有什么样的心理感受呢?

如果A是大马路上遇到的陌生人,B一定会秒怼回去:“你谁呀?凭什么说我呀!哪儿凉快哪儿呆着去!”显然陌生人是伤害不到自己的,只有被亲密关系中的人这样指责,才会让人产生“我确实不好”的感受。

除了当面的指责,A还会把批评隐藏起来,隐藏在强烈情感的背后。比如,他们会说:“你为什么总让我失望?”他们试图通过这句话来给B制造内疚,起到控制B的作用。B会想:“我现在做得这么不好,我怎样才能让A不失望呢?”那就只有按照A说的去做咯!没有别的选择。

“终于让我抓到你了,你这个坏蛋”

在父母管教严格的亲子关系中,常常会出现“我好,你不好”的心理模型,父母是好的,而孩子是不好的。當孩子出现了某个问题,比如,考试没考好,早上迟到了,打翻了水瓶……这样的小事却会给父母可以暴跳如雷的理由——“终于让我抓到你了,你这个坏蛋”。

长此以往,小孩子会逐渐形成“我不好”的内在人际模式,他会把这种模式带入到和其他人的相处中,导致他始终觉得自我价值感低,缺乏自信与力量。

解决问题,而不是解决人

遇到问题,就忙着去指责别人的人,是在制造自我的心理优越感,但对解决问题本身没有任何帮助。看清这样的人,不要被他们的批评或者“失望”所控制,更重要的是,我们也要警惕,不要让自己成为那样的人。

当问题来了,希望我们能够有力量解决问题,而不是解决人。就像当孩子考了不及格,父母要做的,不是和分数一起去打败孩子,而是和孩子一起去打败分数。

编辑/苗嘉琳

猜你喜欢

坏蛋小事陌生人
[坏蛋联盟][The Bad Guys]好人唔易做
关于发型这件小事
看不见的坏蛋
小事
一件小事,两种态度
生活那点小事
谨防陌生人
谨防陌生人
五大经典坏蛋
007系列中的超级坏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