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MIKE模型的梁溪河水质水量分析与应用
2021-03-08李小韵李冰如
常 露, 柳 莹, 周 敏, 李小韵, 李冰如
(1.无锡市水资源管理处, 江苏 无锡 214031; 2.江苏省水文水资源勘测局镇江分局, 江苏 镇江 214028;3.江苏省水文水资源勘测局无锡分局, 江苏 无锡 212031; 4.无锡市太湖闸站工程管理处, 江苏 无锡 214100)
无锡北枕长江,南滨太湖,江湖之间成片平原、圩区、河道纵横交错,湖荡、洼地密布,水系十分发达,素有“江南水乡”美称,长江、太湖是境内河网水资源的重要补给源。无锡社会经济发达,人口稠密,取排水量大,水体水质受到人类活动污染。全市自2007年以来通过调水引流、控源截污、河湖清淤、生态修复等一系列治水措施,水体污染得到有效遏制,河湖水质得到明显改善,但如何量化评估水质的改变是急需研究的问题。
本文以梁溪河为例,通过收集研究区域水文及水质数据,构建水文-水环境信息数据库,基于MIKE11模型,建立适用于研究区域的水量水质耦合模拟模型[1-2],并基于上述基础资料对模型进行率定和验证,通过设置不同的调水引流情景,量化分析其对大运河水质的影响,技术路线如图1所示。
图1 技术路线
1 研究区域概况
梁溪河是无锡梁溪区与滨湖区境内的一条2级河道,河道宽度为30~50 m,是一条南北走向的主干河道,其最北端与京杭大运河交汇,向南至骂蠡港河口,连通蠡湖、太湖,全长约8 km。梁溪河是无锡市区的引排水通道,入太湖口建有犊山防洪控制工程、梅梁湖泵站等引排水工程。骂蠡港、西新河、东新河、小渲河等与梁溪河连通,有闸控制,关闭状态居多。
2 梁溪河水质水量耦合模型的构建
2.1 河网概化及控制边界
梁溪河—大运河区域河网密布,水系发达,有锡澄运河连通长江,有骂蠡港、徐来河等支流交错。以梁溪河—大运河为研究区域,选择其入流或出流河流的水位站或流量站作为控制边界,选定青旸站水位为边界,洛社站、望亭站、大渲河泵站及梅梁湖泵站流量为边界,以计算区域内水位水量演进过程[3]。梁溪河区域河网概化及边界选定见图2。
图2 梁溪河区域河网概化及边界选定
2.2 模型参数率定
选用大运河洛社站和梁溪河犊山闸站2013年的实测水位资料模型水动力版块的糙率进行率定,选用梁溪河犊山闸站2013年的实测水质资料,基于模型水质对流扩散版块的综合衰减系数和扩散系数进行率定。模型初始值的选取:水动力参数糙率参考美国霍尔顿编制的糙率表[3-4],水质参数参考《河流中污染物衰减系数影响因素分析》取经验值。水位数据采用黄海高程,模型自动测算得到混合系数Kmix。参数率定结果见表1.
洛社站和犊山闸站水位的实测值和计算值平均误差分别为0.03 m、0.04 m,平均相对误差分别为1.99%、2.9%,水位计算过程线与实测过程线拟合较好。犊山闸站CODMn、TN、NH3-N、TP质量浓度的平均误差分别为0.01 mg/L、0.05 mg/L、0.06 mg/L、0.01 mg/L,平均相对误差分别为1.2%、0.6%、14.4%、7.1%,CODMn、TN、NH3-N、TP质量浓度计算过程线与实测过程线总体拟合较好。
2.3 模型验证
选取梁溪河区域局部河网水系为对象,对模型的水动力及水质参数进行了验证,仙蠡桥南设为水位边界,梅梁湖泵站和大渲河泵站设为流量边界,其余支流设为闭边界(闸门常关)。选取犊山闸下2014年实测水位和水质资料,对模型的动力学参数和对流扩散参数进行验证。
表1 模型参数率定值
犊山闸下水位计算值与实测值的平均误差为0.002 m,平均相对误差0.15%,水位计算过程与实测过程拟合较好。犊山闸下的CODMn、TN、NH3-N、TP质量浓度的平均误差分别为0.22 mg/L、0.19 mg/L、0.11 mg/L、0.01 mg/L,平均相对误差分别为3.7%、8.4%、22.2%、4.9%,CODMn、TN、NH3-N、TP质量浓度计算过程线与实测过程线总体拟合相似。验证结果表明率定的参数总体是合适的,该模型可应用于梁溪河—大运河的水位水质模拟。
3 调水引流对大运河水质影响分析
梁溪河-大运河区域水流方向(图3)为:大运河上游入流(洛社站流量)、梁溪河入流(梅梁湖泵站、大渲河泵站流量),大运河下游出流(望亭站流量)。本文以梁溪河入流2013年月均引流量为基准,假设了增加25%、增加50%、减少25%、减少50%共4种不同引流量的调水情况,通过模型计算出4种情景下模拟水质,与基准引流量的实测水质进行比较,从而量化分析调水引流对梁溪河和大运河水质的影响。洛社站流量和水质浓度、梅梁湖泵站水质边界、青旸站流量闭边界、望亭站流量开边界,均取用2013年月均值。
图3 设计工况水流路线
利用率定好的模型分别对4个情景下大运河金城大桥及五七大桥处的水质指标进行计算模拟,并将其与基准情形下的实测月均水质进行比较(表2),分析水质指标(CODMn、NH3-N、TN和TP)月均值变化情况。
从表2可以看出:梁溪河引流量增加25%时,大运河金城大桥和五七大桥处的CODMn、TN、NH3-N和TP质量浓度较基准情景均有下降,金城大桥处分别下降了0.69%、5.39%、10.19%、4.3%,五七大桥处分别下降了0.60%、4.44%、9.25%、4.36%;梁溪河引流量增加50%时,大运河金城大桥和五七大桥处的CODMn、TN、NH3-N和TP浓度较基准情景下降明显,金城大桥处分别下降了1.25%、9.84%、18.32%、7.86%,五七大桥处分别下降了1.11%、8.5%、17.07%、7.86%;梁溪河引流量减少25%时,大运河金城大桥和五七大桥处的CODMn、TN、氨氮和TP质量浓度较基准情景有所上升,金城桥站分别上升了0.91%、6.87%、13.45%、6.14%,五七大桥站分别上升了0.75%、5.25%、11.70%、6.02%;梁溪河引流量减少50%时,大运河金城大桥和五七大桥处的CODMn、TN、氨氮和TP质量浓度较基准情景上升幅度较明显,金城桥站分别上升了2.23%、16.65%、32.72%、14.79%,五七大桥站分别上升了1.85%、12.49%、27.88%、14.62%。TN、NH3-N和TP较CODMn对调水引流的变幅更大,敏感性较高,即增加调水引流量可有效降低水体中TN、NH3-N和TP的质量浓度,但对CODMn效果有限。
表2 4种情景下大运河金城大桥、五七大桥处水质变化
4 结 论
自2007年太湖水危机后,无锡市大力实施一系列河湖治理工程,水质总体得到有效改善,调水引流已成为改善水质不可或缺的重要措施。但调水引流之后水质改善程度仍需要水文、水环境部门定点监测,若找到一种适用于无锡河网地区的水质模型,能较准确地模拟沿程水质变化情况,科学量化水质改善程度,则可为调水工作提供有力技术依据。本文以梁溪河—大运河区域为研究区,因地制宜构建了基于MIKE11水量—水质模型,选用2013—2014年相关河道、闸站的水文水质实测资料,对模型进行了参数率定与验证,验证结果表明该模型可应用于梁溪河—大运河水量水质模拟。在模型构建的基础上,根据研究区域的实际情况,设计了在现状基准增加25%、增加50%、减少25%、减少50%调水量的4种调水引流情景,比较模型模拟出的水质状况(CODMn、NH3-N、TN、TP质量浓度)与实测水质的变化趋势,量化调水引流对水质的影响,结果表明:调水引流量增加的情况下,大运河金城大桥及五七大桥处TN、NH3-N和TP下降较明显,CODMn小幅下降;调水引流量减少,TN、氨氮和TP上升较明显,CODMn小幅上升。由此可见,调水引流对研究区域水质持续改善效果较为明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