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保护传承弘扬黄河文化的几点思考

2021-03-08罗晓娟三门峡黄河明珠集团有限公司

文化产业 2021年33期
关键词:三门峡黄河文化

罗晓娟 张 拓 三门峡黄河明珠(集团)有限公司

黄河文化是中华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中华民族的根和魂。三门峡市位于河南西部,豫、晋、陕三省交界之处。黄河自三门峡穿城而过,留下了丰富的文化资源,成为崤函民众生息劳作的精神纽带。文章通过对三门峡黄河文化资源的系统梳理和传承保护弘扬的现状进行了深入分析,从资源挖掘、保护模式、传播方式、体制机制等四个方面提出对策建议,探索新时期三门峡黄河文化发展的新路径。

黄河文化是黄河古今流域多民族人民在与自然的交互作用中创造的灿烂文化,是中华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中华民族的根和魂。三门峡市位于河南西部,豫、晋、陕三省交界之处,黄河自西向东奔涌而来,带来了风光无限的生态自然,也带来了千年的文化底蕴。这座因万里黄河第一坝而生的天鹅之城,如今已成为黄河金三角地区的区域性中心城市和黄河文明旅游线重要的节点城市,被誉为“黄河明珠”“天鹅之城”。

三门峡黄河文化

以历史古迹为核心的自然和人文景观文化

千里漕运,险在三门。三门峡是黄河进入平原前最后一段险要的峡谷,其地势险峻,水流湍急,两岸石壁陡峭,河中两座石岛把急流分为三股。相传大禹治水,挥神斧劈高山成“人门”“神门”“鬼门”三道峡谷,三门峡由此得名。

作为黄河文化的重要发祥地之一,三门峡历史古迹众多、文物资源丰富,文化一直绵延不断。这里有华夏始祖轩辕黄帝铸鼎塬;有“一夫当关,万夫莫开”的函谷关;有老子著《道德经》的所在地太初宫;有象征中华民族不屈不挠精神的中流砥柱石;有规模宏大、出土文物数量多、保存完好的西周、春秋时期大型邦国墓葬群的虢国博物馆;有战国时代著名的秦赵会盟台;以及唇亡齿寒、假虞灭虢、鸡鸣狗盗、紫气东来等成语典故和历史故事均发生于此。

以诗词歌赋为核心的诗词文化

“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九曲黄河万里沙,浪淘风簸自天涯”……由于三门峡在黄河历史中的特殊地位,形成了特有的诗词文化。

古往今来,关龙逄、召公、廉颇、蔺相如、刘邦、杨震、李世民等王公将相以天下为己任,在此展益时济世之抱负、抒兴邦利民之情怀,留下了许多脍炙人口的传奇故事和动人诗句;杜甫、李商隐、刘禹锡、韩愈等一大批文人雅士曾在此流连,感山水之奇绝、悟天地之幻化,用墨迹镌刻下了对三门峡挥之不去的情思和留恋;郭沫若、贺敬之、郭小川、黄林汉等现当代诗人在此挥毫泼墨,忆往昔悠悠,叹今朝朗朗,用诗词热情赞美三门峡……“仰临砥柱,北望龙门。茫茫禹迹,浩浩长春”“望三门,门不在,明日要看水闸开。责令李白改诗句:‘黄河之水手中来’……”众多名篇佳作在此诞生。

以三门峡水利枢纽工程为核心的水利工程建设与管理文化

三门峡水利枢纽工程,北邻山西省平陆县,南邻河南省三门峡市。其距黄河源头4443公里,距入海口1021公里;控制流域面积68.84万平方公里(占流域面积的91.5%),控制水量的89%、沙量的98%。它是黄河下游防洪减灾体系和水沙调控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新中国成立后在黄河干流上兴建的第一座大型水利枢纽工程,被誉为“万里黄河第一坝”。大坝的建成结束了黄河“三年两决口”的局面,使两岸人民得以安居乐业。三门峡水利枢纽的建设运用,形成了特色的水利工程建设与管理文化,丰富和发展了黄河文化的内涵。

以民风民俗为主要元素的民俗文化

“十里不同风,百里不同俗。”三门峡市位于豫、陕、晋三省交界处,所在地域为华夏文明发祥地之一,这里不仅有历史古迹,还有融合了当地的语言、民居、服饰、饮食、礼仪节庆、民间手工艺、民间游艺等多种元素的民俗文化。

陕县窗花、灵宝剪纸、灵宝面塑、灵宝道情皮影、豫西社火等构成了绚丽多彩的民间风俗画卷。豫西特有的天井式窑院——地坑院,是黄河两岸先民们繁衍生息的摇篮,是全国乃至世界唯一的地下古民居建筑,也是我国特有的四大古文明建筑之一,被誉为“地平线下的活村落”“民居史上的活化石”。据统计,陕州黄土塬上,有地坑院12000多座,其中保存最完整、现存时间最久的地坑院已有300多年的历史。从这些民风民俗中,可以目睹三门峡人民认识自然、改造自然、敬畏自然、顺从自然的生存状况和生活特性的真实写照,可以看到一幅古朴凝重而又酣畅明快的豫西黄河民俗风情全景图。

三门峡黄河文化保护传承弘扬现状

成功之处

为深入挖掘黄河文化的时代价值,近年来,三门峡把黄河文化保护传承弘扬作为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抓手,大力实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深入挖掘黄河文化内涵,讲好“黄河故事”,延续黄河文脉,充分展现黄河文化的无穷魅力和时代风采。

1.立足“保护”,加强黄河文化遗产发掘研究利用

一是系统性、创新性地开展文化遗产保护工作,三门峡市依托虢国墓地、周代上阳城、庙底沟遗址等重要考古发现,建设了虢国博物馆、三门峡市博物馆、仰韶文化博物馆等,并先后进行升级改造。二是加大对陕州剪纸、捶草印花、澄泥砚等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保护。三是以大遗址保护利用为抓手,建设虢国公园、陕州公园、庙底沟国家考古遗址公园等,让“沉睡”的历史文化“活起来”,让“束之高阁”的黄河文化走入寻常百姓家。

2.立足“传承”,讲好三门峡黄河故事

作为黄河文化的发源地之一,三门峡将传承黄河文化作为历史使命。自1992年,三门峡便开始举办黄河文化旅游节,这是目前黄河流域举办时间最长、影响最大、层次最高的以“黄河文化旅游”为主题的综合性节庆活动。以旅游节为依托,举办黄河流域文化旅游创新大会、函谷论道·汉服吟诵会、“中流砥柱——黄河大合唱”等特色活动,全方位、多视角展示黄河流域的物质文明、精神文明、制度文明和生态文明。

3.立足“弘扬”,释放黄河文化价值

在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的国家战略下,三门峡充分利用在黄河流域积累的厚重文化底蕴优势,深度挖掘黄河文化,加快打造黄河文化高地,在融入华夏历史文明传承创新区上抢占先机,重点打造“一带一廊”,以文促旅,以旅彰文。其中,“一带”是沿黄河生态文化旅游示范带,即充分利用白天鹅等城市文化旅游名片,持续打造旅游目的地,提升城市文化影响力;深入挖掘黄河文化、仰韶文化、虢国文化、老子文化,加快推进中国摄影文化城建设;“一廊”是“早期中国”文明长廊,即充分挖掘较为丰富的历史文化遗存,以仰韶村遗址、庙底沟遗址、北阳平遗址群等为重要支撑点,以崤函古道为主线,坚持保护为主,加强文化遗产管理和系统性保护。

存在问题

1.挖掘困境:黄河文化尚未得到有效开发和深入挖掘

三门峡蕴含着丰富的自然遗产和文化遗产资源,在保护传承弘扬黄河文化的过程中,虽然注重对文化遗产的保护和对自然景观的旅游开发,但是对黄河文化挖掘得还不够深入,开发形式过于简单,只停留在显性资源层面,仅仅是对文物古迹本身的开发和景区环境的治理,而其背后所蕴含的人文因素和精神价值等隐性文化资源尚未得到有效开发,与中华民族血脉关联得还不够紧密,黄河文化的历史价值与时代价值没有实现有机融合。此外,缺乏精品文化资源品牌,没有找准资源的差异性,优势不突出,以黄河文化为主体的文旅产品虽然不断开发,但是存在“多而不强”或者“大而不强”的问题,文化资源的知名度不高,很多都不为外界知晓。

2.保护困境:黄河文化保护内容缺乏系统性

近年来,随着世界遗产保护的研究发展与演变,遗产保护范围不断扩大,保护模式逐渐由文物单体保护拓展至对遗产区域、历史文化名城的整体保护。三门峡重点打造的“一带一廊”项目便是整体性保护与开发的典型。这种“遗产廊道”保护模式脱胎于“绿道”概念,更加注重经济生态功能,其主要目标是经济振兴,所以往往缺少对文化方面的重点保护,而且在很大程度上也忽略了黄河原生生态环境对黄河文化产生与发展的“土壤”的作用和保护价值。黄河文化的逐步形成与整个流域的自然生态环境关系非常密切,保护好、传承好、弘扬好黄河文化就需要把握自然与文化高度融合统一这一特征。通过整体性的生态环境将黄河水文化遗产有效地融合在一起,从而进一步推进流域生态、文化的协调保护和发展。

3.传播困境:黄河文化的传承载体和传播渠道有待进一步拓宽

科学进步带来媒介技术的快速发展,信息传播大环境发生改变,给三门峡黄河文化的传播带来了机遇和挑战,在黄河文化的传播过程中互联网技术起到了不可忽视的作用。但在实际实践中,黄河文化的传播方式还有很大提升空间。文化要走进大众中才能实现其价值,静态的展出形式和传播手段已不适应时代需求。特别是特殊时期,给文化传播带来了深刻变革,5G+AR等科技手段、线上沉浸式展览参观等让人们能够多角度、多方位、多维度地参观文物真迹,感受“黄河文化”。因此,在信息化时代的传统黄河文化传播形式也需要不断地创新,要在传播途径上融入科技力量,扩大传播推广的途径,拓展其传播的载体,拓宽其传播的渠道。

加强对黄河文化保护传承弘扬的对策建议

加强资源梳理,深入挖掘黄河文化精神内核

做好资源摸底。对三门峡的黄河文化资源进行盘点和普查,对黄河文化中相关的文献资料、文化资料、遗址资源进行分类整理,对相关的文物、民俗、艺术、非遗、古村落等文化资源进行统筹,摸清并掌握三门峡黄河文化资源的种类、数量、分布状况等具体情况。此外,结合三门峡水利枢纽工程建设的实际,开展水利文化遗迹普查调查,广泛收集散落在离退休职工和民间的施工器具、服装、生活用品等,以丰富三门峡黄河文化的人文记忆。当前,要集中各方面力量,抓住机遇,抓紧完成三门峡水利枢纽工程水利遗产认定申报工作。

深入挖掘三门峡黄河文化的时代价值

密切黄河文化与中华民族的血脉关联,凝聚高度认同的文化符号,将庞大繁杂的黄河文化集合起来,抽象成统一凝练、特色鲜明、真实完整的文化符号,使其凝聚黄河文化的精神力量,将宏大的黄河文化建构为被人们高度认同的中华民族文化标识,进而系统刻画三门峡黄河文化的内涵。

探索“大保护”模式,以自然流域为根基进行系统保护

黄河区别于长城、京杭大运河等人工建造为主的文化遗产,它是在多方因素的长期作用下形成的特有文化遗产,自然与文化高度融合统一是其独有的特征。因此,保护传承弘扬三门峡黄河文化要树立系统思维,探索“大保护”模式,依托生态环境的整体性将文化遗产保护与自然生态整体性保护有机结合,以进一步推进流域生态资源、文化要素的协调保护和发展。

创新传播方式,拓宽黄河文化的传承载体和传播渠道

新媒体时代背景下,应借助各种传播载体,讲好中国故事、黄河故事、三门峡故事,拓宽黄河文化高质量对外传播的新空间载体。要借助5G、VR、AR等技术,利用抖音、快手等平台提供更直观形象的传播方式,全面推进三门峡黄河文化更清晰、客观、动态地传播。应融合好传统和现代,结合好科技和创新,统筹好内容与形式,创新表达方式,用新技术、新理念让历史走进现实,让传统文化“活起来”,创作出有温度、有情怀、有内涵的文化作品。

完善体制机制,以文化保护规划为抓手实现价值转化

加快立法工作。出台针对黄河流域的文化遗产、自然资源等保护方面的法律法规,为保护传承弘扬黄河文化提供法律保障。充分调动市场力量,激活文化资源,大力培育新兴文化业态,弥补文化保护资金投入缺乏保障的问题,实现三门峡黄河文化保护的创造性转化,促进文化经济化、经济文化化以及文化经济一体化。

猜你喜欢

三门峡黄河文化
以文化人 自然生成
年味里的“虎文化”
河南三门峡西周墓出土器物
云虚拟机实例建模方法研究
多彩黄河
黄河宁,天下平
『黄河』
走在路上的三门峡
谁远谁近?
文物普查——三门峡虢国博物馆在行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