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传统文化融入中职德育教育的措施探讨
2021-03-08四川省南充师范学校
张 姝 四川省南充师范学校
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是我国的历史文化瑰宝,在中职德育教育中融入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对养成学生良好品质具有重要意义。基于此,文章对在中职德育教育中融入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作用及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融入的有效措施,以供参考。
中国传统文化内涵丰富,是德育教育的思想源泉。中职作为技能型人才培养的学校,更需要积极承担起传承中华文化、培养高素质人才的重任。在德育教育中有效融入中国优秀传统文化,能够让中职学生更深入地认识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增强他们的民族自豪感,养成良好的文化素养和道德品质。
中职德育教育中融入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作用
学生是文化传承的主体,他们的素质修养对日后工作就业的影响是方方面面的。学生的文化素养和职业道德素质会在某种程度上影响就业质量。但现在我国将中职教育的重点放在了技能型人才的培养上,忽略了学生素质品质的培养。所以,中职学校要强化学生对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教育和传承。
有利于学生塑造健全的人格
引导学生将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与德育教育融合,能够让德育内容更加丰富,更有价值,为学生塑造健全人格提供各种有指导作用的理论基础与榜样素材,能够感染学生、引导学生,提高学生的素质水平[1]。
有利于学生树立正确的荣辱观
中国传统文化凝聚着中华民族认可、接受的道德标准和价值观念。在中职德育教育中有效融入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将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中的思想观念、价值观念等内化成学生的精神追求,有助于培养他们正确的荣辱观,发扬中华民族向善乐观的精神品质。
有利于强化学生的责任意识
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中蕴含的精神品质为中华民族的发展提供了精神支持。所以,在中职德育教育中要对中华民族精神品质加以弘扬,让学生认识到现在美好幸福生活的来之不易,强化学生的责任意识,让他们成为有理想、有信念、有责任的社会主义事业接班人[2]。
中职德育教育中融入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存在的问题
从目前的情况来看,中国传统文化的渗透还存在如下问题:
对传统文化的传承未引起足够的重视
在漫长的历史进程中,一些传统文化面临着被遗忘或被误解的困境,导致其在中职德育教育中不被重视。且我国中职院校在教育教学理念方面,将培养中职学生的职业技能作为要点,在学生德育教育方面的理论教学占比非常少,甚至德育教育并没有与职业教育精神、理念相融合,教育者对德育教育现代化教育教学理念的理解还不够透彻,所以在实践中的执行力度也表现出严重的不足,传统文化的传承不被重视。
中职德育教育师资队伍能力有待提升
虽然我国提出了在职业教育中弘扬我国优秀传统文化的教育要求,以及在中职教育中贯彻和落实现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等观念,但是,在实际教学中,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融合深度还不够,部分教师在运用优秀传统文化开展中职德育教育的专业能力方面还存在不足。甚至部分德育教育的教师都是由高中思想政治教师选聘而来,他们往往会将思政与学生德育教育混为一谈,教育教学观念过于片面,所以整体德育教育教师师资团队能力还需要进一步建设。
中职院校缺乏德育教育的浓厚氛围
中职院校主要是以培养技能型人才为主,缺乏相应的优秀传统校园文化建设,缺乏对学生养成正确生活习性、良好学习习惯的引导。学生群体间关于中国传统文化的活动组织也较少,学生没有形成持续的优秀传统文化熏陶习惯。
中职生对传统文化知识的了解少,学习兴趣不高
中职生在校学习期间的学习任务重,专业知识的学习及专业技能训练占用了他们较多的时间,使他们接受人文知识的时间很有限,因此,中职生所了解的传统文化知识都来自于对教材内容的机械记忆,并未构成系统的知识体系,加之,中职生思想变化大,较为浮躁,难以静下心来深入学习传统文化知识。
在中职德育教育中融入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措施
中职学校在德育教育中融入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可以从如下几个方面进行:
重视传统文化的传承,提升教师自身的文化素养
在中职德育教育中要融入中国传统文化,就需要从转变思想认识入手,学校领导与教师都要转变自身教学观念,重视传统文化传承。此外,还要不断地提升教师自身的文化素养。教师作为学生的引导者、知识的传授者,其自身的文化素养对文化的传承有很重要的作用。为提升教师的文化素养,学校要定期组织培训活动,活动内容要包含经典文化作品的阅读、传统礼仪的学习等。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学校可以安排教师外出培训学习,或提供招聘机会,聘请更多优质的德育教师来学校授课;也可以借助现在的网络学习平台,组织教师进行线上交流、培训,有效借助历史文化资源,建立校内外学习的培训模式,以此提升教师的文化素养水平[5]。
利用主题活动,践行传统文化精神
要让传统文化扎根于每个人的心中,就需要从行动入手。在中职德育教育中,教师可以组织演讲比赛、诵读比赛等主题活动,在活动中融入礼仪、孝文化、爱国精神等内容,对学生加以引导。教师还可以摒弃传统的教育形式,带领学生到敬老院、社区等场合为空巢老人服务,帮助他们洗衣、做饭,陪他们聊天;到当地参观人民英雄纪念碑、博物馆;组织学生在母亲节、父亲节给自己的父母写信,通过各种形式的活动,让学生亲自去体会和感受帮助他人的快乐,也更深入地理解“仁爱”给自身带来的幸福感、满足感。
搭建多元化平台,整合多种资源,更好地传承中国优秀传统文化
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在德育教育教学活动中的融入,可以通过搭建文化传播平台来实现。多元化平台的创建可以从如下几个方面入手:第一,营造良好的文化氛围。学校可以在教室、走廊等区域粘贴有关传统文化的宣传语。同时,学校也可以利用校园网站、微博等多种媒体平台对中国优秀传统文化进行宣传,增设名人故事、英雄事迹等专栏,吸引学生的注意,组织学生进行线上交流、讨论,加深学生对传统文化的认识和理解;第二,要有效利用家庭、社会层面的教育资源,家长是学生成长过程的第一任老师,家长的言行举止会潜移默化地影响学生。所以,家长要配合学校做好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教育,利用文化知识、案例故事来教育学生,更新传统教育思维。同时,社会也要为文化传承创造良好的环境,广泛组织各种文化宣传活动。
构建完善的传统文化传承制度体系
文化的传承离不开完善的制度体系,没有完善的制度体系,文化的传承教育就没有制度可以遵循,文化传承教育也就只能流于表面。为此,中职学校要建立完善的传统文化传承制度体系。首先,在课程教学中要将传统文化的作用体现出来,将中国优秀传统文化融入到德育课程教学中,可以采用选修、必修两种授课形式;其次,要强化学生对该项教育工作的考评,让文化传承教育与学生的学习、生活联系在一起;最后,要从宏观层面上扩展文化传承路径,将传统文化传承思想融入到德育教育教学管理的整个过程中。同时,还要对教师的教学效果加以评价,形成完整的文化传承制度体系。
总而言之,文化传承应成为中职教育德育的新课题、提升学生人文素养的新抓手。中职学校要认识到文化传承教育的重要性,重视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提升教师自身的文化素养;利用主题活动,践行优秀传统文化精神;搭建多元化平台,整合多种资源;构建完善的传统文化传承体系,从而实现德育课程教学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