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师范”视野下地方性本科院校团教协作的路径探索
2021-03-08刘广亮长江师范学院
刘广亮 长江师范学院
新时代,我国将立德树人作为学校教育的根本任务,将立德树人的成效作为检验学校一切工作的根本标准。中共中央国务院下发的《关于全面深化新时代教师队伍建设改革的意见》《教育部关于实施卓越教师培养计划2.0的意见》、教育部等五部委印发的《教师教育振兴行动计划(2018-2022年)》等都把建设“新师范”作为我国新时期全面提升教师质量的战略选择。新师范教育,是指在传统师范教育的基础上,更加重视高水准、系统化、智能化、开放性的教育,形成师范教育新目标、新形态、新模式。“新师范”教育背景下,地方性本科师范院校如何培养人才,通过哪些途径培养人才,成了亟待解决的问题。
高校育人工作的轴心是教学和团学。其中,教学工作是在教学计划的统一规范下,强调课程、教材、教师等的直接教育作用;而团学工作的思想性强,在强调专业学习的同时,第二课堂和校园环境等氛围的营造必不可少。所以,在“新师范”的背景下,思考从教学和团学两个层面培养符合时代教育潮流的“师范生”成了学校人才发展目标实现的重要课题。如果说以往团教协作是以老师为中心,教导学生学会“WHAT”的话,那么“新师范”视野下,团教协作的培养目标就是以学生为中心,培养学生“HOW” 的能力。
建立全员协同育人机制,搭建团教协作的上层设计
架构符合“新师范”建设的人才培养方案,提出“1+3”(一个方案,三支队伍建设)工作体系,要求“破解教学团学两张皮,各自为政的做法,在教学体系设计时注重第二课堂和第一课堂相结合,课内实践教学与课外学生科技活动、文化活动等团学活动相结合。第一支队伍由相关职能部门组成,其中教务处负责整体课程的架构和考核,学工部、团委负责实施具体的措施和第二课堂的管理和安排。第二支队伍由学院团学组织组成,负责具体的管理和监督。第三支队伍是由二级学院分管教学的院长负责,在教学环节中强化“教学、团学”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建立健全本专科学生导师制,强调专业教师课堂外的具体建设任务。
有了整体架构后,根据学校整个团学工作的特点,再整合各种服务等环节,在学校的整个人才培养方案中凸显“德育教育+专业教育+实践教育+技能教育”的模块式人才培养特点,贯穿“新师范”人才培养的全过程,使团学活动的目标价值指向人才素质的培育点,统筹课堂内外,实现功能互补。
深化育人方式改革,“师范生”培养德育教育润物无声
立德树人是“新师范”背景下学校一切工作的标准。所以,高校育人工作的第一项重要的工作就是德育,培养学生的品德情操。“师范生”的品行教育是要以围绕课程建设为基础,引导团学工作的内涵融入到整个课程建设的方案中,使学生在不知不觉中明白德育培养的重要性。
首当其冲的是在课程的模块建设中,重视在课堂上培养学生的人生观、价值观和教育观,力图构建“大思政”教育体系,将专业教育与成才教育有机结合。德育培养重视模块化教育:大一学生重视德育教育,大二学生重视德育养成,大三学生重视德育实践,大四学生重视德育能力应用的分阶段培育体系。以学生为中心,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习总书记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以及红色文化、传统文化等融入学生德育能力养成教育体系,通过校园文化建设净化师范生德育能力养成环境。
再一个是充分发挥“青马工程”“大学生理论宣讲团”等高校品牌的作用,开设“青马工程师范班”,将团学案例引入宣讲课堂,有针对性地对师范生进行“精英”德育教育。
专业教育凸显开放协同,“师范生”培养第一课堂专业化
“新师范”培养第一课堂凸显专业化,不能用守旧的思想培养“理论化”的课堂建设,应该以开放协同为“新师范”培养思略。
首先,畅通人才选用渠道,在实践教学环节招聘中,不再唯学历论。面向全国招聘有经验的中小学教学名师,分学科选聘,承担学校师范生实践教学环节的教学任务。
其次,建立职前培养和职后培训的双线模式。职前培养注重专业化:通过分类考核,选派专家学者参与中小学教育科研和校本研修活动,建立与中小学联合开展教学、科研和师范生培训等合作机制,校企合作,联合培养。职后培养注重信息化:对已毕业的师范生进行跟踪记录,并详细记载其发展轨迹和培优方案,而后进行定期反馈,做好对照总结。
最后,“新师范”培养多元化。按照“一人多专”的建设思路,从大一分类建设师范生的师范技能。按照高考文理分类,在大类板块中实行不局限于一科教学,分类培养“一人多专”的新“教师”。
第二课堂纳入实践教学体系,“师范生”培养注重兴趣爱好
以培养学生兴趣爱好、创新能力为内核,围绕实践教学体系中的培养内涵,把第二课堂活动内容纳入实践教学体系,明确以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的构建与实践为主导,使“师范生”的实践培养和理论培养有机融合成完整的育人体系。
如在思想政治教育专业的教学模块,特别开设“青年马克思主义者”培养工程项目,将专业教学与“青马工程”有机结合,利用第二课堂活动品牌促进学生教与思。在学生实践活动的安排上,全方位开展长效化实践教学活动,做到课堂内外联动、校园内外互补。实行“四走”实践教学方案,即走上讲台练基本功,充分利用课余时间开展“早讲晚练”“你书我写”活动。
技能教育借力“互联网+”,“师范生”培养探索联动融合
“新师范”课程培养体系融入“互联网+”的教育理念,促使传统课堂教学向信息化、智能化方向发展。
第一,搭建以“智慧教室”为核心的第一课堂。使用教学团学互动APP,强调学生“任意步调、任意地点、任意时间及任意方式”的诉求,形成一个学校、老师、学生多维度的教学体系。例如,语文教育可以突破传统课程讲授内容死板、媒介单一的固化模式,解决语文教学阅读内容碎片化、知识零散、体系不完整等问题,并开设影视作品在线解读课程,达到对文学作品的精准解读。
第二,第二课堂借力第一课堂,线上线下学习深度融合。师范生可以利用“智慧教室”系统以及新媒体平台,创建虚拟班级,每月一个学习主题,利用碎片化的时间在线上开展不同的专业活动,学习汲取知识。在乡村支教、志愿服务等方面创新运用“互联网+志愿服务”的新模式,有效对接服务师范生群体的需求开展实践活动,不只重视顶岗支教的实践教学,更要培养师范生的获得感和成就感。
总之,“新师范”的建设离不开团学和教学的双线培养。教学工作要从人才培养方案出发,建立全员协同育人体系,明晰人才培养的第一课堂路线图。团学工作要强调“从学中做,从做中学”,强调第二课堂、校园环境等人文氛围的间接影响和熏陶。“德育教育+专业教育+实践教育+技能教育”人才培养模式和第一课堂第二课堂融合联动有机结合,贯穿人才培养的全过程,重视学生学习“HOW”的能力,才能在新时代教育潮流中,体现学校的办学特色和办学品牌。最后,在地方性师范型本科院校中,只有师范型专业平台发展好了,才能更好地指引非师范专业的发展导向。利用师范专业的教师教育平台和优势,提升学校非师范专业学生的整体素质;利用非师范专业的应用型学科优势,提升师范专业学生学科素养,建立“双线融合”学术通道,构建起师范专业与非师范专业“学科资源共享、专业优势互补”的共生共长建设局面,为地方性本科师范院校的发展奠定坚实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