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公共文化建设中的“在地文化”创新路径研究
2021-03-08孟庆华李家彤刘志刚淮阴师范学院文学院江苏淮安223300
孟庆华 李家彤 刘志刚 淮阴师范学院 文学院 江苏 淮安 223300
一、引言
2015年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关于加快构建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意见》中明确指出:“到2020年,基本建成覆盖城乡、便捷高效、保基本、促公平的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其中“促进城乡基本公共文化服务均等化”是建设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有效途径之一,意在打破城乡二元结构,实现城乡融合互动、共同发展的宏观目标。
纵观当下乡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基本实现了全覆盖。建设形态多为以下两个方面:“城市文化下乡”的单向度输送、“乡村本土文化”的内生性激活。从现有乡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情况来看,“城市文化下乡”依然是乡村公共文化建设的主要切入点,并已趋于稳定。然而这种机械的、任务式的指标建设,普遍存在公共文化服务建设重“送”轻“种”的现象。故此,文章以民间艺术植入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为分析对象,针对“城市文化下乡”诱发的僵局,在城乡融合的背景下,依循自内而外、由特色化到项目化的原则提出乡村“在地文化”的突围思路,从而创新公共文化供给方式,实现真正意义上的城乡发展“均等化”。
二、“在地文化”的视角
当下,“城市文化”输送式的供给模式,消磨了群众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难以发挥群众的主体作用。一方面,“城市文化”是上级领导部门根据整体乡村风貌制定出的一套宏观方向上的指南,并不具有普适性,并且由于农村人口大规模流动,客观上瓦解了传统农村社会的经济结构和以血缘、地缘关系为基础的文化共同体,因此一味地单向度传输只能造成“政府失灵”的局面;另一方面,基层文化服务质量多取决于上级文化部门的重视程度,明显的功利主义价值导向,不仅使其失去了应有的文化担当,也使其失去了建构价值认同的功能[1]。
在城乡融合的背景下,“城市文化”和“在地文化”实际上是公共文化建设的一体两面,是两种文化的彼此相融、共同吸收,即“城市文化”的引入是以本土化视角,在不撼动传统乡村命脉的基础上,实现激励性融入;“在地文化”的突围是以现代化视角,在激发群众“共同回忆”,构建区域认同的基础上,实现创新性孵化。因而寻求“在地文化”的创新性突围路径在城乡互补互动的格局下显得尤为重要。
三、乡村公共文化建设中“在地文化”的创新路径
“在地文化”是一个由地方多元内在需求和愿望而形成的核心动力,融合于人们在地生活中形成的自豪感、地方认同、地方特色、价值和资源[2]。通过对乡村“在地文化”的挖掘和重构,能激发共同回忆,形成内部孵化模式,实现城市文化反哺、在地文化自我造血的融合互动。
(一)重构乡村自有文化系统
乡村在不断地更迭交替中自成一套内部体系,负载了个体存在价值和群体认同感。因此重构乡村自有文化系统能让“他们以自己的文化逻辑为基础而逐步走进现代化,就比较不会受到现代化过程的折磨”[3]。
1.挖掘本土民间艺术。一方面民间艺术作为中华文化的瑰宝,发展形势愈发严峻,借助乡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能使民间艺术重焕活力;另一方面,民间艺术充分反映了社会大众的审美需求和心理需要,能有效解决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所面临的供需结构失衡、群众主体缺位的难题,最大程度实现“在地文化”的突围。针对于此,一方面要梳理出现存的民间艺术资源并构建评估体系,筛选出群众认知度高、可衡量、有发展前景的民间艺术;另一方面要借鉴以往反响较好的活动形式进行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实现古今对话,延续艺术生命力。
2.培养村民带头人。“村民带头人”能发挥群众在乡村建设中的引领作用,增强公共文化连通现代与传统的“互译性能力”,进而激发群众参与热情,激活乡村文化创新的内生动力。一方面,政府及相关部门要做到放管结合、张弛有度,保证带头人进行一定范围的组织管理和情况反馈,从而实现地方服务效率最优化;另一方面,“村民带头人”要发挥好连接上级管理部门和农民的桥梁作用,对上及时反馈,对下积极沟通,不以权谋私,真正将民间艺术传播出去,提升文化自信。
(二)构建共享网络系统
乡土中国是个“差序格局”的社会,是从个人出发构建关系网的。农村社会网缺乏城市社交网络的虚拟延伸能力,表现出非常显著的短半径、局域性特征。共享网络的构建,能实现由内到外,由中心化到去中心化直至多中心化的宏观格局。
1.人际网络系统。人际网络系统的构建,使得不同等级、资质的个人(团体)按“共同的表达与信念”联结在一起。在人际网络系统中,群众是“在地文化”的播种者和主要享用者,是公共文化服务建设的核心动能;民间艺术传承者是“在地文化”的存续者和传承者,是公共文化服务建设的重要推动力;第三方“志愿者”(文化研究者、志愿者团体等)承担桥梁作用,通过引进外部网络的人脉、知识、经验,为“在地文化”发展注入新的生机和活力。三者共同担负重构乡村文化的责任,相互联系的同时又保持着自身独立性。通过内部关系网自我生长、自我成熟,吸引外部关系网加入,形成共同创造的格局,最终坚固共享网络根基。
2.组织网络系统。“在地文化”突围路径在于转变以政府主导的“单向度”直线型结构为自下而上的功能型结构。政府层面,需要提供必要的经济支持以及相关的场地为活动展开提供保障,并且随着共享网络系统的稳定,出台相应福利政策,夯实在地文化发展的根基;民间艺术组织层面,对内组织广大群众参与到对民间艺术资源的整合和评估中,梳理本土现有的和可发展的民间艺术并进行符号意义的打造,构建地方文化感;对外与外界组织合作交流,实现传统与现代的融合;市场层面,市场承担“地方企业家”的角色,凭借对外界信息、潮流发展趋势的灵敏捕捉,对组织进行方向上的把关和引导。
(三)打造实践社区
“实践社区”作为具体实践的空间载体,使得多方主体参与其中,形成以项目为基础的“命运共同体”;同时实践社区营造了情境创意氛围,让脱离群众基础、脱离本土文化的公共文化服务建设被置于“在地文化”的情境中,依托全方位共享网络系统实现情境下创意激发和知识共享。
1.社区品牌的打造。选择地理位置优越、治理情况较好、民众响应度较高的乡镇公共文化空间,作为“实践社区”试点所在地,能够对原有公共文化空间进行效率提升和功能扩展,植入本土民间文化、艺术等元素,形成情境学习的氛围。同时组织“实践社区”中的多方主体对民间艺术资源进行初步挖掘整理、规范说明、有效评估、可视化记录等一系列行为,使隐性资源转化为显性资源,并利用共享网络进行信息的共享与交流,融合“城市文化”中群众喜闻乐见的元素,以双向融合的视角进行“在地文化”场景的打造,营造公共文化空间的文化感,打响社区品牌。
2.“在地文化”的创造性转化。通过前期构建的区域文化进行地点营销,吸引新的主体和第三方“志愿者”参与,进而选择信誉度较高的组织、团体进行合作。此时工作重心由框架构建、人员组织向以互联网和大数据技术为基础的现代化模式进化,聚焦彰显“在地文化”核心价值作品的创造性转化。“实践社区”由地方启动器的角色升级到了创意实验室的角色,公共文化空间也不再局限于一味地输送文化,而是成了群众自主“种文化”的舞台。在这个舞台上,群众通过创作具有本土意味的作品增强主体意识,通过构建区域认同机制强化乡村凝聚力,通过地点营销增强文化自豪感,并在村民的创造性参与中,实现“以自己的文化逻辑为基础而逐步走进现代化”的创新性升级。
四、结语
基于城乡互动融合发展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是实现乡村振兴战略的核心灵魂,其中,“在地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是重建乡村文化自信的内生性驱动力,是实现乡村文化振兴的重要突破口。文章针对“城市文化下乡”这种单向度传输模式造成的乡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陷入价值困境的问题,在特色化的基础上项目化,进行“在地文化”的创新性路径探究。立足当下农村公共文化建设的实际情况,提出了在重构乡村自有文化系统的基础上,进行共享网络和实践社区的打造,以求形成城乡互补互动、双向融合的理想格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