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疫病防治研究的学术史回顾与趋势(2000—2020)
2021-03-08张紫翾
吕 强,张紫翾
(西北政法大学 新闻传播学院,西安 710122)
截至2021年4月18日,全球新冠肺炎确诊病例超1.4亿例,死亡超过300万人。当前全球疫情的不断反弹,深刻影响着社会经济秩序,引发全社会的高度关心,使得防疫相关的话题和研究也成为各界关注的焦点。对于史学研究来说,深入回顾历史有关疫病防治的问题与困境,并从中汲取经验和教训,能够为更好地应对新冠肺炎的挑战提供借鉴,在此背景下,对防疫史相关研究的梳理显得极为重要和迫切。
我国防疫史的研究是伴随医疗疾病史的研究而产生的,其内容主要是研究某一具体疫病病种的预防和治疗。从时间发展脉络看,疫病史起初为医学史的重要组成部分,研究者大多集中在医学界。此后,社会学界和历史学界逐渐扩展防疫史的研究。其中,社会学家将人类的防疫事业纳入人类社会与文化发展的整体脉络中去考察,并将社会史与文化史研究的理论与方法引入医学史研究中,不仅扩大了医学史研究的范围,而且逐步强调医学技术、医学观念、疾病防治等医学现象与人类社会和文明发展之间的互动关系[1],从而形成了医疗社会史的分支学科。而历史学者则关注到人类历史上的疾病产生、流行等社会现象往往与地理环境和地理分布有关,从而形成了研究历史时期人群疾病和健康状况与地理要素之间相互关系及其空间分布规律[2]的历史医学地理学。由此可见,近二十年来国内学界针对疫病防治的研究,是在回顾、反思与创新中逐步开展起来的,并逐渐形成了疫病史、医疗社会史以及历史医学地理学等相关分支学科。
一、疫病史研究
疾病史研究主要是针对历史时期内各类传染病的预防、诊疗与控制而展开的研究分支,其特别注重个体疫病种类的研究,因此有学者称其为医学史研究中的“微观研究”。[3]就近二十年来国内学界所开展的疫病病种而言,鼠疫、霍乱是疫病史研究中的重点内容。
最先进行鼠疫研究的是学者张照青。此后,鼠疫研究逐渐发展繁荣起来,并引起一批青年学者的持续关注。张晓辉、苏新华通过研究1894年发生于香港的鼠疫后认为:“香港鼠疫造成了当年大量的人口死亡,在这一过程中,民众因恐慌自行采取的隔离、消毒等防疫措施和东华医院采用中、西医结合的防疫措施都收效甚微,而政府采用西医防疫措施组织疫病控制,不但收到了奇效,而且还对香港现代公共卫生、市政建设、防疫知识传播以及港口检疫制度等诸方面的建设起到促进作用,推动了以香港为代表的我国疫病控制体系的初步建设。”[4]
继香港鼠疫研究之后,国内学者又开始关注清末民国时期的东北与山西鼠疫问题,并产生出系列研究成果。学者通过对1910—1911年流行于东北的鼠疫文献资料的梳理与分析,从各自不同的研究视角出发,从而得出了一些真知灼见,并弥补了清末鼠疫研究的诸多不足。面对此次鼠疫流行,当时的清政府与东北各级地方政府都采取了积极的应对措施,成为我国大陆地区最早采用近代防疫理论和技术进行鼠疫控制的地区[5]。其措施包括:东北近代防疫法规和辅助规制[6]、组建防疫机构、进行防疫宣传、推行火葬、制定疫情报告制度[7]以及中外防疫合作等。这些措施的实施不但消除了鼠疫流行初期民众对疫情的恐慌和对西医防疫技术的排斥心理,而且扭转了民众心态,强化了中外的交流与近代防疫制度的转型[8],进而为东北近代公共卫生观念的形成作了历史铺垫[7],并开启了近代国家防疫体制建设,推动了中国政府体制和行为的近代化进程。
在随后的研究过程中,有学者开始关注清末鼠疫防控过程中涌现出的名医和机构,并对他们的历史功绩进行了整理和探讨。伍连德是清末东北鼠疫中涌现出来的“先驱者”[9],他以渊博的知识、敏锐的洞察力和强烈的事业心将近代科学化的西医防疫知识与技术传入中国[10],并在近代我国的鼠疫防治中做了诸多开创性的贡献,被盛誉为近代我国的“鼠疫斗士”和防疫体制的奠基人[11]。而东三省防疫管理处则是清末鼠疫催生出来的地方性防疫机构,部分学者针对该处成立的背景、时间、过程、状况以及遗址展开具体研究,并着重考察了该处的成立时间[12]以及历史背景、建立过程、历史功绩[13]等内容,认为东北防疫处的设立开创了我国近代防疫事业的先河[14]。在上述一系列研究的推动下,流行于1910—1911年的东北鼠疫逐渐被学界所熟知,使得东北鼠疫的研究更加精细化。随后,有学者关注到1899—1907年间流行于东北营口地区的鼠疫,并在上述鼠疫研究的基础之上,厘清了这一时期东北鼠疫流行的地区、状况和防治措施,并认为这一时期的东北鼠疫流行与防治对于辽宁乃至全国近代防疫事业的建立与发展具有重要的推动作用和历史意义,应该引起学界的关注。[15]
几乎与香港、东北鼠疫研究同时,学界也开始关注民国山西鼠疫的流行。最早进行近代山西鼠疫研究的学者同样是张照青。他在对1917—1918年流行于山西的鼠疫进行研究后发现,当时政府制定的卫生法规、设立的防疫机构,为鼠疫的控制提供了法律依据和实际指导,并使得自清末后开始的山西地方防疫事业走上了制度化道路。[16]此后,学者根据不同的文献资料从各自学术视角出发,对近代山西鼠疫进行了较为全面的探讨。一方面,学者从鼠疫防治的角度出发,探讨了在应对此次鼠疫过程中,地方政府与社会的各自表现以及国家公共卫生与地方公共卫生之间关系的问题,并认为近代山西以阎锡山为首的地方政府在疫病防治中能因地制宜,形成自身鲜明的防疫特点,从而展现了地方政府高度的动员能力[17]和应对措施,进而阐释出在疫病防治中所体现出来的国家与民间的良性互动对于疫病防治的重要作用[18],以及地方政府与中央政府的权力分立、交织和转化过程[19];另一方面,学者基于对此次流行鼠疫档案的梳理、述说以及分析,从独特角度阐释了此次鼠疫与近代山西铁路系统之间的密切关系,并反映出了鼠疫对当时铁路客运的特殊影响。[20]
霍乱流行史研究也是近二十年疫病史研究中的主要内容,但学界对霍乱的关注晚于鼠疫。最早进行霍乱研究的为冯志阳,他对《大公报》有关1902年霍乱的报道内容进行文献分析,阐述近代大众媒体与疫病流行之间的互动关系,勾勒出了此次霍乱疫情的基本状况,并认为清末近代西医的防疫观已在中国传播,且对当时传统社会的防疫模式产生了重大冲击。[21]此后,学者围绕1902年流行的霍乱疫情多有不同视角的探讨。单丽通过分析1902年霍乱的整体状况,进而发现在霍乱防治过程中,普通民众对西医的防疫思想和技术开始有了认识,这推动了近代民众卫生观念的转变以及社会防疫体系的建立。[22]路彩霞则从年终度岁的民俗现象与防疫事业关系的角度出发,阐释了清末民国时期民俗仪式作为一种防疫措施在疫病防治方面的重要意义。[23]
继对1902年流行的霍乱进行整体性把握与分析之后,国内外学者随即将关注点转向近代重要城市的霍乱流行与防治,疫病史研究开始出现从区域史研究向城市史研究的端倪。
日本学者饭岛涉率先对1919年流行于中国的上海、香港与日本横滨的霍乱进行梳理和对比,并阐释其流行的深层原因。[24]胡勇总结出民国上海流行的霍乱具有发生频繁、致死率高和成因复杂的流行特点,并认为上海霍乱频发具有两方面原因:一方面是贸易、人口、移民、城市管理、生活习惯、战争灾害等诸多因素交织形成;另一方面强调在诸多因素中,社会因素高于自然因素,是近代上海城市畸形发展而导致的城市病的结果。[25]
随后,围绕城市和区域性霍乱流行与防治,学者继续深入探讨了东部沿海各通商城市以及各地方性区域中心城市的霍乱流行,为学界研究近代霍乱流行提供了由城市到区域再向全国、由个案分析向整体梳理的研究范式。
基于上述研究范式的趋势,霍乱一时成为近十年来疫病史研究中的主要内容,并涌现出了一批骨干学者和学术成果。其中苏州作为江南地区的代表性城市之一,在政府与社会的相互协作下,开启了地方卫生防疫的序幕,并在民间与官方的二元对立与互动下,逐步形成了一套临时救治与常规预防相结合的疫病防治体系。[26]岳谦厚、焦润明等也先后对近代营口、天津等城市的霍乱流行状况进行了探讨,并认为正是这些霍乱的流行,使得国家、城市和居民有了丰富的防疫经验、相对健全的防疫机构和防疫法规,并采取带有西医色彩的防疫措施,在一定程度上遏制了霍乱,初步在某些方面形成了近代防疫的机制,从而降低了霍乱疫灾的破坏程度,具有很高的历史借鉴作用[27-28]。而李玉偿[29]、李忠萍主要探讨近代江南地区霍乱流行,并认为近代以来江南地区的历史,既是环境、病原体与人相互影响的历史,也是环境、病原体与人相互作用的历史。张萍、温艳和孟文科等学者则围绕1932年流行于陕西的霍乱进行了细致分析,并认为1932年流行于陕西的霍乱不仅受疫面积广,死亡人数多,而且其流行原因不仅是陕西自然社会环境脆弱性的集中体现,也是现代性经济扩张的直接结果[30],而在这一突发疫情中,陕西地方政府采取了一系列的疫病防治措施,形成了应急措施与长期防控相结合、号召全民参与以及军地联动等防疫应对特点[31],陕西地方政府在霍乱防治中的主导地位表明在国家政权的介入下,近代关中社会正在经历着社会转型[32]。
总之,疫病史研究所涉及的内容集中在对鼠疫、霍乱这两种疫病病种的研究上,针对其他疫病的研究较少,这构成了近二十年来国内学界对疫病史在研究内容和学术主题上的基本特征。
二、医疗社会史研究
医疗社会史或者医疗社会文化史是近十年来逐渐发展并繁荣起来的一门社会史分支学科[33],有学者指出:“融合疾病、环境等多种因素的医疗社会史属于新的学术领域,虽起步晚研究者少,但研究起点高,学术成果亦引人注目。”[34]甚至将医疗社会史研究的兴起视为21世纪中国社会史乃至中国史研究引人注目的重要成绩[35],更是未来中国社会史研究中的四大发展趋势之一[36]。
与具体研究病种个案的疫病史相比,医疗社会史的研究是在社会史研究的脉络中开展的[33],是具有全局性、综合性与整体性的宏观研究[3],而对近代防疫体系的研究应是医疗社会史中较早进行的综合性宏观研究[37]。此后,医疗社会史的研究多集中于区域、断代和专题范畴,如民国社会医疗史研究、江南社会医疗史研究以及医疗思想观念史研究等。
首先,在区域医疗社会史范畴内,学者针对近代社会经济发展较快的东部沿海地区进行相关研究,从而构成了医疗社会史研究的主要内容。其中围绕着上海、天津和江南等东部沿海区域,学者先后产出了一批研究成果。学者在对近代我国重要的工商业城市上海进行疫病种类梳理的基础上[38],系统阐述了上海防疫的基本状况和历史演变过程[39]。而在对北方传统经济发达地区京津地区社会医疗史的研究中,学者以该地区肉类饮食习惯的独特视角为切入点,具体阐述了民俗饮食观与近代防疫观之间的关系[40],并反映出清末后我国北方社会环境的剧烈变化。[41]在谈及我国南方经济发达地区江南的近代疫病时,学者注意到了该区域在进行疫病防治过程中所出现的国家与社会力量非但未见严重对立,反而进行相互合作的历史现象,并揭示出近代江南的社会力量在疫病防治过程中所起到的弥补官府行政能力不足和民生缺乏制度化保障缺陷的独特性。[42]而针对江南区域中的个体城市,有学者则注意到了疫病(霍乱)与城市生活用水之间的特殊关系,并认为在清末民国的江南大中城市中,外来人口与以土井为来源的生活用水之间的严重不协调性,是导致城市中疫病感染率高的主要原因。而与之相对的小城市,则由于外来人口少,加之某些河流水流迅速,水质清洁等因素,城市中疫病的感染率则较低。[43]
其次,在断代医疗社会史范畴内,涌现出以张晓丽、奚霞、谭晓燕、谷永清和鞠蕾为代表的一批研究者。近代中国共产党建立的苏区,在中国近现代史中是一种独特的社会组织形态,有学者以此作为切入点,在梳理苏区群众性卫生防疫运动、防疫政策以及防疫宣传教育的基础上,探讨了这些措施在防疫疫病以及巩固苏区发展过程中所产生的积极意义。[44]与此同时,针对民国时期国统区防疫史的诸多问题,学者们也多有关注。比如在对民国时期国统区疫病资料进行整理归纳的基础上,众多学者从不同的理论框架出发,各自叙述了当时国统区疫病流行的背景因素、具体特征、病种类型、分布区域、死亡人数及应对措施[45]等内容,比如对民国陕西霍乱疫灾的叙述,学者们不仅描述了该疫病的分布状况和死亡人数,而且也详细统计了陕西为应对此次疫情,所成立的省、市、县各级卫生防疫机构的数量[46],从而更好地勾勒出了疫病流行与城市近代化之间的内在互动。
最后,在专题医疗社会史范畴内,学者大多进行综合性、理论性和交叉性的宏观研究。近代以来,由于“西学东渐”的世界潮流,中国人的思想观念遭受到了前所未有的挑战与冲击[47],而防疫思想观念就是其中较早也是较为激烈的思想观念之一。有学者在注意到这一历史社会现象的同时,也对其进行了细致入微的探讨,并认为从传统时代向近代的转型中,中国社会应对疫病的过程实际上经历了由避疫到防疫的转变过程,这反映在思想观念上,即是由消极内敛的个人行为转变为积极主动的国家行政介入的公共行为[48],进而从整体上引发了中国防疫体制的近代演变。[49]除此之外,有学者在复兴传统文化的时代背景下,对中国古代的防疫思想观念作了系统性的总结,详细阐释了古代防疫思想观念的演变历程[50],并在此基础上探讨了我国古代防疫思想观念在当今疫病防治中的现实应用问题[51],恰与上述近代防疫思想观念的历史转变形成了相互对应以及彼此弥补的关系。还有学者从立法角度叙述了国民政府时期防疫立法的背景因素、立法内容[52]、人员配组和组织机构等情况,并结合时代背景,对法律实施后的效果问题[53]进行阐释。
总之,医疗社会史作为近年来我国社会史研究中出现的一门新兴领域,凭借其研究的交叉性、综合性和理论性,其已在国内疫病防治研究领域内逐渐兴盛起来,并日渐受到学界的认同与参与,因此,医疗社会史在研究方法、理论创新以及切入视角等方面,将会成为未来疫病防治史研究中必然需要借鉴的内容与发展新趋势。
三、历史医学地理学研究
医学地理学十分重视有关疫病的研究。早在20世纪90年代,就有学者将疫病的地理分布和空间特征、致病的环境因素以及地方防治对策作为研究的主要内容[54];还有学者专门梳理和探讨历史时期内疫病地理分布的历史医学地理学,并将历史时期内疫病的地理分布和空间特征、致病的环境因素以及民众健康与地理环境之间的相互作用作为主要研究内容,在此基础上探讨历史时期内疫病空间分布的变迁规律[2]。在此理论的指导下,历史医学地理学近年来成果不断,如有学者以传统中医经典典籍《内经》为研究文本,从历史地理学的专业视角出发,分析了《内经》中的历史医学地理思想,并认为《内经》中包含有丰富的历史疾病地理、历史健康地理、历史营养地理等思想内容[55],其中就有不少涉及疫病防治的内容。
历史上中国是一个疫病频发的国家,据统计,我国平均四年就会发生一次疫灾,而疫灾的变化与气候变化密切相关,表现为气候寒冷期往往疫灾频繁,温暖期则疫灾稀少。[56]此后,学者针对我国历史上的重要时期和区域,探讨疫病对于我国历史进程和区域发展的影响与作用。清代是我国由传统社会向近代社会发生巨大转变的历史阶段,学者利用历史文献,梳理这一时期流行疫病的基本状况后认为,清代是我国气候的寒冷期与疫灾频发期,这表现为疫灾流行的时空特征明显,种类也很多样,其原因则是自然环境与社会环境共同作用的结果。[57]
除上述重要历史时期外,学者也关注重要地理区域内的疫灾状况和疫病防治,如两湖地区是明清两代主要的粮食和经济作物带,人口稠密,故探讨明清时期两湖地区的疫灾分布和疫病防治具有重要的时空意义,在梳理出明清两湖地区疫灾流行的特点和基本状况后,有学者认为该区域内的疫灾分布具有明显的区域差异性特点。而其产生的原因一方面与该地区以山丘为主的地貌以及干旱气候等自然因素有关。另一方面也与明清两代在这一地区的垸田开发、山岳开采等社会因素有关。
陕西、云南作为西部省份,也受到了学者的持续关注,张萍通过对1932年流行于陕西全省的霍乱疫灾的统计后分析认为,此次疫灾发生的主要原因是陕西脆弱的自然环境与抗战时特定的历史条件所共同作用的产物,而这次霍乱对陕西地方社会的破坏极大,死亡人数多达20万人。[58]吕强则通过对西安地方档案的梳理,认为20世纪三四十年代是以西安为代表的西北地方城市疫病流行的高峰期,主要分布在以农村为主的城市郊区,并呈现出夏秋季盛行的季节性规律,霍乱、痢疾、伤寒是最为流行的疫病,而疟疾、黑热病则是最易流行的非法定疫病种类。[59]四川作为西南地区的重要省份,尤其是在抗战时期,作为国民政府陪都所在地和战略后方,其在特定历史时期内的区域重要性不言而喻。通过对民国时期四川历史文献的梳理,并综合运用统计学、历史地理学以及医学等多学科的方法。有学者对民国四川疫病的地理分布进行了相关研究,并得出抗战时期是四川疫病的高发期、不同季节不仅会影响疫病的流行时间,而且对疫病的流行还具有某种强化作用等相关认识。[60]
总之,作为一门集历史学、医学和地理学相互交叉的分支学科,历史医学地理学在对历史时期内疫病的空间分布、环境史分析以及区域社会状况的认知上,对疫病防治史的研究做出了重要的贡献,无疑会成为未来该研究领域内一项重要学术增长点。
四、国内疫病防治研究的学术史述评与展望
从上述对疫病防治史的回顾可见,当前疫病史所面临的问题是概括性成果多,而评论探究性成果则相对较少,且成果又都集中在以鼠疫、霍乱等为主的少数几种疫病种类上。在研究区域上,疫病史研究则以东部沿海城市为主,从而导致一方面出现了对其他疫病病种和区域研究较少的不足,另一方面也面临着如何突破少数几种疫病病种研究以及区域、城市等个案研究的困境,转而进行整体性、综合性探讨的研究路径问题。[3]
基于上述不足,笔者认为,疫病史的未来研究趋势必将会是打破现有研究的病种以及区域的个案研究局限,一方面面向更广阔的区域进行中观、乃至宏观的综合性、整体性研究;另一方面也会扩展病种研究的数量,向着更全、更多的疫病种类研究的方向发展,从而将更多的疫病病种纳入疫病史的研究范畴内,丰富且全面的勾勒出疫病防治史研究的对象与内容。
与疫病史研究不同,国内的医疗社会史和历史医学地理学作为近二十年来一门新兴的分支学科,其研究方兴未艾[33],加之其交叉性学科的特点[2],相信它们在各自研究的范畴内必定会成为未来“新史学”[61]的代表性研究领域。
然而,即便医疗社会史和历史医学地理学研究在以后有着广阔的发展空间,但从当前的研究现状来看,其在理论、方法、内容、资料以及学者方面依然存在着不足之处,尤其是在研究理论和内容方面,医疗社会史和历史医学地理学都面临着学科交叉性不强、研究区域相对集中于近代东部沿海区域的问题,因此,需要不断向更高层次、更广范围发展[62]和纵向延伸[2]。
总之,上述内容表明,虽然疫病防治史的研究分散于三个不同的研究领域和方向中,但只要厘清了这三个研究领域中的不足与趋势,也就基本上找到了疫病防治史研究中的不足与趋势。从中不难看出,无论是疫病史研究,还是医疗社会史和历史医学地理学研究,其共同面临的问题就是突破已有的研究范式,并通过学科交叉、方法融合的方式,不断从研究理论、方法、内容以及学者能力这四大方面进行完善与延伸,尤其是在区域研究范围和疫病种类研究方面,都共同面临着侧重东部沿海区域及城市和侧重霍乱、鼠疫等疫病种类的特点。这一特点恰为进行其他区域及城市,特别是内陆区域及城市疫病史研究和地方性流行疫病的研究,提供了补充的空间和研究对象,从而起到丰富、发展乃至创新疫病防治史的作用。
基于上述研究现状与创新思路,本文试图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冲破学界已有的研究范式,通过研究理论的创新和研究内容上的突破来展望国内疫病防治史研究的未来趋势。
一是在理论层面上的创新。综合运用疫病史、医疗社会史和历史医学地理学的现有理论。既注重对研究对象本身的描述,也综合考察研究对象的时空分布、影响因素以及与自然环境、社会状况和其他要素的关系问题,从而构建起更立体的学科交叉理论体系,实现疫病防治史的多维视角、多元理论研究。
二是内容层面上的突破。既突破现有疫病史研究内容和对象上主要集中在霍乱、鼠疫等少数几类病种方面的不足,从而扩展研究内容,从事如黑热病、天花、痢疾等疫病病种的研究,同时也要打破现有疫病史、医疗社会史和历史医学地理学所共有地将研究区域大多集中于近代沿海发达区域和工商业城市的壁垒,进而将研究内容和区域扩充至内陆传统农业区和手工业城市中去,从而依靠丰富的研究对象、全面的研究空间来宏观反映我国疫病防治史的整体性面貌。
简言之,国内未来疫病防治史的研究,应在继续拓展历史医学地理学中的时空研究、完善医疗社会史中的区域研究和补充疫病史中的病种个案研究的总体研究理念与方向上继续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