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育纳入高考的观念转变与可行性研究
2021-03-08
(山东师范大学体育学院 山东 济南 250014)
自体育纳入中考进入全面深化阶段后,我国青少年体质健康水平出现上升迹象,打破长达数余年的下降问题,但是仍然与其他发达国家青少年水平相距甚远。据研究表明,青少年在初三至高一期间体质健康水平处于峰值,高二、高三出现断崖式回落,引起许多学者的燃犀。这种现象下,一些省市的政协会议中出现“体育纳入高考”的提案,将体育纳入高考的正式科目或选考科目,延续体育中考对于学生青少年体质健康水平的促进作用,强化学校体育职能,推动我国“青少年体育发展促进工程”的建设。
1、“体育纳入高考”观念转变所面临的问题
1.1、体育课程设置是学校体育的“最大痛点”
体育课程是发挥学校体育职能的根本形式,可是当今学校体育处于一个非常尴尬的地位,一方面教育部规定高中体育课由每周两节增至三节,保证青少年“每天锻炼一小时”,强调青少年身心共同发展,另一方面学校明知目前青少年体质健康下降明显,无奈于学校升学率的压力,依然将学科中心置于文化课学习之上,体育课程无奈被大量削减。
虽然近些年国家相继颁发多项政策与意见,要求各校保证高中学生体育课程保质开足,可是实际情况却大相径庭。体育课程被压榨的问题已经屡见不鲜,体育教师“被迫生病”的现象甚至从小学就已出现,学校依然将重心放在孩子智育培养上,有的学生甚至开学半学期都没有见过体育教师。而且体育课的教学内容无异于初中体育课程学习,为避免让学生出现伤害事故的发生,只学习一些基本的“走、跑、跳、投”的运动技能,相较之下,体育教师所要承担学生安全的压力远远高于教学任务的压力。体育课程设置被压缩,体育课堂内容无法提高学生参与兴趣,考试的多方压力,学生们的心境状态转变为“没有体育课想上体育课,有了体育课选择在教室上自习”,其根本目的并不是为了运动锻炼。基本的体育课程已然无法满足学生运动锻炼的需要,课下时间几乎都被繁重作业所捆绑,“每天锻炼一小时”亦变成了可望而不可即的事情,导致体育课程成为学校体育的最大痛点。
1.2、青少年生理、心理变化需要体育功能干预
受现代电子设备和网络信息的影响,青少年接收到的信息鱼龙混杂,其甄别对错的能力受主观思想和身边伙伴的驱动,可能会导致“青春期提前”或“早熟”等问题。高中学生处于青春期逐渐成熟阶段,生理变化和心理成熟在压力堆积时会通过情绪爆发造成一系列负面影响。青少年身心生长发育时期,体育运动所具有的功能能够促进身体形态结构、生理机能和心理发展,提高身体素质和人体基本活动能力,提高对自然环境的适应能力,使学生掌握体育的基本知识、技术和技能,学会科学锻炼身体的方法,养成经常锻炼身体的习惯,掌握运动方法,使之终身受益。体育运动陶冶人的情操,培养人的勇敢、果断、坚毅、自信心、自制力、进取心和坚韧不拔的意志品质。紧张而激烈的竞赛对人的心理品质即使严峻的考验,也是修炼和培养良好的心理素质的时机。
此阶段,需要体育功能的干预,通过体育锻炼,增加人与人之间的交流,打破自我封闭的困境,调试和保持其心理健康。同时正处于生长发育期,通过体育锻炼,促进骨骼和肌肉的生长发育,改善形体,使其在外表形态变化中提高自信心。
1.3、延用“体育中考”考核项目不适合高考所需
“体育中考”考核项目设置大多以培养学生身体素质为主,利用基本运动能力“走、跑、跳、投”使学生初步建立基本运动技能,以达到提升身体素质的目的。而“体育中考”考核项目测试内容少而简单,形式单一,除坐位体前屈外,大多以体能类田径项目为主,与新课程标准的要求相差甚远。多数体育中考考核还是以测试学生的身体机能,即反映学生耐力的1000m、反映速度的50m、反映弹跳力的立定跳远、反映力量的引体向上、反映身体机能的肺活量、反映身体柔韧性的坐位体前屈等相关指标,殊不知每个运动项目也有其考核专项速度、专项耐力、专项力量、专项柔韧与灵敏性的各项指标,反而单单选择比较枯燥、用过十几年的测量手段,难怪学生喜欢体育不喜欢体育课。如果延用“体育中考”项目设置可能并不适应于正处于青春期高中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需要,体育的多样性也得不到发挥,导致与大学体育课程衔接困难,终身体育意识培养出现断层现象。
1.4、高校招生要求无限制,滞后学校体育发展
目前高校招生要求中,体育成绩的界定大多以“合格”与不合格”作为区分,而且视察项目也大多为田径类项目成绩,例如,武汉大学在进行自我招生资格要求中表示体测项目为中长跑(男生1000m跑、女生800m跑)和立定跳远,凡有一项测试不合格者即失去参加专业能力测试资格。学生进入大学前,只具备基本运动能力却缺失运动技能的培养,清华大学体育部主任刘波曾在采访中表示:“据我观察,刚入校的大一新生还是普遍缺乏运动技能、锻炼习惯和健康常识,所以现在高校体育教育面临的问题是大学还要补中小学体育“欠下”的课。”
由于体育作为高校招生的一个评定标准而非正式考试项目,所以学生、教师和家长轻视体育在高考中的重要性,进而忽视体育在教育培养过程中能够发挥的作用,滞后了体育的发展。
2、体育纳入高考的观念转变
2.1、转变固有因果观念,发挥体育多元性优势
经大量文献阅读和调查研究,大部分学者认为将体育纳入高考的主要动因归为我国青少年体质健康水平下降所做的无奈之举,实施体育中考后所带来的上升效果引起关注,所以想要通过同样考试的形式对高中学生的体质健康进行提升。但是,正处青春期的学生在心理情绪方面发生了阶段性变化,如果依然使用硬式规定性考试来对其群体进行束缚,不利于学生熟练掌握运动技能。所以对于高中学生的体育考核的观念应摒弃体育中考对于“走、跑、跳、投”基本技能的过度重视,培养多元性运动专项学习,让学生自主选择运动项目,使其对运动产生兴趣,才会提升参与积极性,达到提高体质健康水平的作用。
2.2、开拓兴趣性技能培养,根据学生个体差异选择适宜项目
参考美国、澳大利亚等国外体育课程模式,不难发现其课程设置以提高学生自由学习的时间,在一定程度上发展学生兴趣与个性发展,拥有充足的课堂时间参与自己感兴趣的运动项目,来激发学生课外时间继续从事体育锻炼。我国受中高考“考试内容”的束缚由来已久,评判课程重要性的导向以考试所占分值偏移较大,抑制了学生兴趣与运动动机的培养。《“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第四节中提出了“青少年熟练掌握一项以上体育运动技能”这一清晰可量化目标,说明学校体育培养观念要从根本进行转变。
尊重学生的兴趣性,是观念转变的首要原则。兴趣是参与的动机,学生主动获取知识要比被动接受知识花费时间少,速度快,持久性高。体育课程设置要以兴趣性技能培养为导向,根据学生的个体差异设定多种体育项目供学生选择1-2项自己适宜的项目进行学习。学生群体中,个体差异决定兴趣性不同,例如,肥胖学生不适宜速度类或灵敏类的运动项目,因自身弱势其对这类运动项目也不会产生过多兴趣;身高相对较高的学生在选择项目时依靠自身优势,在篮球或排球项目中更能崭露头角,从中体会到运动的乐趣。从兴趣性出发,学生自主选择运动项目后会付出更多的努力,课上或课下学习时间、学习认真程度的变化会提高锻炼效果,为终身体育的培养构建强有力的基础与习惯。
2.3、寻求小学、中学与大学学校体育阶段性与衔接性培养方法
学校体育涵盖小学、中学与大学三个阶段,随着青少年年龄阶段的变化,身体形态、性格差异和技能掌握情况各不相同。学校体育教学设计是体育课开展的根本方针与内容,但是真正按照教学计划进行上课的少之又少,而且初中、高中体育课教学内容几乎没有变化。相反,受较大关注的“主科”,从小学的拼音、识字、算数,到中学的课文内容设计和难度变化,编排体现了一定逻辑性和阶段性,适合此年龄段的学生进行学习,并且从幼儿园开始一直到大学的培养方法有一定衔接性。
寻求衔接各年龄段学校体育的培养方法,并且可以真正落地实施,是学校体育相关学者需要攻坚的一大难题。
3、结论
“体育中考”的事例推进体育成为一门正式考试科目逐渐被大众所接受,学校体育的最终目的和根本价值是为了提升青少年体质健康水平,促进身心全面发展,培养终身体育的意识。面对高中学生与大学生体质健康水平断崖式回落的现象,体育纳入高考已迫在眉睫。针对高中学生身心发展的变化,转变固有观念,寻找适合的课程设置和考核方法,保证体育功能积极持久干预青少年身心素质发展,衔接好小学、中学和大学体育培养体系,在政府主导下推动体育纳入高考评价体系,为学科教育均衡发展起到可行性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