悬吊训练法在脑卒中患者康复治疗中的应用进展
2021-03-08
(云南师范大学体育学院 云南 昆明 650500)
目前,随着我国老龄人口的增加以及心脑血管疾病患者的年轻化,脑卒中发病率呈上升趋势发展。脑卒中是造成60岁以上人群死亡的第2大原因,是15-59岁人群死亡的第5位原因。2018中国脑卒中防治报告指出,我国脑卒中具有高发病率、高致残率、高死亡率、高复发率和高经济负担五大特点。大量研究调查和长期临床实践证明,有目的康复训练可明显降低脑卒中的致残率,减轻患者后期经济负担,提高患者生存质量,并且方法可靠安全。国内外学者倡议尽早对脑卒中患者开展康复治疗训练,通过运动疗法等手段改善患者肢体肌力、关节活动度等,为促进患者功能恢复,控制异常模式出现,预防并发症,减少后遗症,提高患者日常生活能力,打下重要基础。悬吊训练法是一种运动复合训练系统,强调在不稳定的环境中进行运动,合理运用可以使躯干核心肌肉力量得到加强,提高在身体躯干的动静态平衡、控制能力和稳定状态。悬吊训练法的合理使用可以提高脑卒中患者核心稳定性及其控制能力,故悬吊训练法已作为一种有效的康复手段逐渐在脑卒中偏瘫患者的康复治疗中普及开来。本文通过前人研究基础上,对悬吊训练法对脑卒中患者的康复治疗效果进行系统、全面的分析,以期为康复治疗师和患者进行脑卒中康复训练提出理论依据和建设性建议。
1、悬吊训练对脑卒中患者平衡功能的治疗效果
脑卒中发病后,患者由于其平衡中枢遭到损坏,各核心肌之间的相互协调能力下降甚至丧失,出现躯体平衡和协调能力不足的情况,引发平衡功能障碍,进而产生运动能力的不足的状况。平衡功能障碍是脑卒中康复中的一大难题。国外研究证实:脑卒中患者躯干肌肉力量下降以及协调能力降低会阻碍活动能力、平衡的恢复,通过悬吊训练法可以加强躯干核心肌群的力量及其协调性从而改善脑卒中患者的运动功能障碍。躯干核心肌肉的功能训练能有效改善受偏瘫影响的躯干功能稳定性和神经—肌肉控制。
针对脑卒中患者平衡功能障碍的问题,悬吊训练法通过绳索悬挂患者躯体的不同位置,使躯体处于不稳定界面,以达锻炼患者核心控制力的作用;或通过对患肢的悬吊,在抗重力位下进行训练,减轻重力对肢体运动带来的负担,以及减小肢体与其接触面的摩擦力,降低运动损伤的风险;同时由于负重的减轻,肌张力会得以缓解,从而起到诱发主动运动的作用。查甫兵将124例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对照组给予功能训练、日常生活训练等常规干预,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增加悬吊训练。训练采用仰卧位双侧膝或踝关节悬吊,仰卧位患侧膝关节或踝关节悬吊,患侧卧位双侧膝关节或踝关节悬吊和健侧卧位双侧膝关节或踝关节悬吊4个方式督促患者每个方式抬起臀部5-10s。4周后,两组患者的Berg平衡量表 (Berg Balance Scale,BBS)、Fugl-Meyer (FMA); 改良Barthel 指数(the Modified Barthel Index,MBI)比较,均有显著性改善,且实验组改善更为明显。胡川等将60例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两组均进行常规的脑卒中运动疗法,包括肌力训练、平衡功能训练、体位转移训练、步行训练等。实验组在此基础上增加悬吊训练。包括减重状态下的动作诱发分离训练,腰背控制训练,腹部肌群训练和下肢肌群力量抗阻训练。4周后,两组BBS及FMA评分均较治疗前明显提高,且实验组BBS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陈先宽等将60例统计学无性别、年龄差异的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对照组进行常规三体位平衡康复训练,实验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增加悬吊下的躯干、腰背肌稳定性训练和上下肢功能训练。40d后,两组简式Fugl-Meyer平衡功能量表(FMB)评分有显著改善,且实验组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
2、悬吊训练对脑卒中患者下肢功能的治疗研究进展
下肢功能障碍是脑卒中患者的常见功能障碍之一,严重影响脑卒中患者的运动功能和生活质量。躯干和骨盆的稳定性和控制能力的处于正常水平是保持站立平衡前提。加强下肢功能训练,有利于提升患者的步行能力,改善其日常生活活动能力。
刘楚娟等对50名无统计学差异的脑卒中偏瘫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每组25人。对照组给予运动疗法及物理因子治疗等常规康复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结合悬吊运动训练治疗。4周后,两组下肢表面肌电图肌电积分值(iEMG)、BBS、10m最大步行速度、FMA与治疗前比较均有明显改善,且实验组的改善幅度较对照组更为显著。岑红燕等将60例脑卒中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0例。对照组行常规肌力、步行、平衡功能等训练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增加悬吊下肢功能训练。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6.7%,高于对照组的8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的FMA、BBS、Lindmark评分和10m最大步行速度(10m MWS)、步长值均高于入院时,且观察组均高于对照组。李晓华等将148例脑卒中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74例。治疗组给予早期针灸联合悬吊运动锻炼,对照组仅给予早期针灸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FMA、BBS、脑卒中患者姿势评定量表(PASS)以及6min步行距离,并对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的总有效率进行评价。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85.1%,显著高于对照组的68.9%;两组患者治疗后FMA、BBS、PASS以及6min步行距离评分均比治疗前显著升高,治疗组显著高于对照组。
3、悬吊训练对脑卒中患者上肢功能的研究进展
上肢功能障碍是脑卒中患者常见的功能障碍之一,肩手综合征、肩关节半脱位、手指关节挛缩、手精细功能障碍等并发症严重影响了患者的日常生活。加强上肢功能锻炼,有助于预防手功能的废用,防止肩手综合征、肩关节半脱位等并发症的出现,减轻患者的疼痛。
黄福锦选取符合条件的脑卒中患者48例,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各24例,无统计学差异。均给予常规治疗。对照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配合患侧上肢常规康复训练,实验组则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增加悬吊训练。6周后,实验组患侧上肢Brunnstrom分期及MBI评分改善程度均显著优于对照组。孙增鑫等选取32例符合标准的脑卒中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各16例。两组均接受常规偏瘫上肢康复训练,实验组则在此基础上再增加悬吊运动训练,两组训练时间相同。4周后,2组Fugl-Meyer运动功能评定量表上肢部分(FMA-UE)、BI评分与治疗前比较均明显提高,且实验组两项评分更高于对照组。梁成盼等选取35例符合条件的脑卒中患者,随机分成对照组17例和治疗组18例。2组患者均接受Bobath等常规康复治疗,治疗组在此基础上增加悬吊训练。治疗8周后,2组患者疼痛目测类比法 (visual analogy score,VAS)评分、Fugl-Meyer评分、BI评分指标均较治疗前明显改善,且治疗组效果优于对照组。
4、小结
悬吊训练法在脑卒中患者的平衡功能康复、下肢功能康复包括步行能力、以及上肢功能康复等方面具有显著效果。但是,上述实验中,也有存在的问题,许多实验并未明确提出悬吊训练法应用于brunnstrom分期什么阶段,仅孙增鑫一人提出,这对在临床中应用悬吊训练法缺少了一定的数据支持。其次,悬吊训练法的应用由于存在一定的难度,需要专业人员进行指导,且受专利限制,对患者来说器械昂贵,难以进行家庭康复和社区康复,故其普及程度不高。在国际康复领域中,悬吊训练法缺乏统一的评定标准和治疗手段,仅凭康复治疗师的临床经验是远远不够的。故此,悬吊训练法在脑卒中偏瘫患者的康复治疗中的应用还需进一步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