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华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与创新性发展路径初探

2021-03-08陈晓燕侯赞华

文化创新比较研究 2021年15期
关键词:创新性国学创造性

陈晓燕,侯赞华

(中共武汉市委党校,湖北武汉 430023)

1 全面认识传统文化的现实价值

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95 周年大会上,习近平总书记首次在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之后加上了文化自信,并指出文化自信是更基础、更广泛、更深厚的自信,从而把文化问题放到了一个前所未有的高度上来考量。在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与社会主义先进文化这三者当中,习近平总书记尤为看重传统文化的作用,多次强调中华传统文化的历史影响和重要意义,并赋予其新的时代内涵。尤其是在当前世界格局之下,中国要保持强有力的发展态势,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实现我们的强国梦,有赖于全国各民族人民同心协力,凝神聚气,共谋发展之大业。而这宏伟的发展大业中,必定离不开传统文化其独特的价值功能。

首先,从个人层面而言,传统文化在实现人的自由全面发展方面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人的发展除了知识技能等方面的习得,作为社会存在,还需要在价值观等精神层面具有良好的素养,方能更好地实现自我成长。而优秀传统文化中本身便蕴含着道德情操方面的传承。一个国家的发展与壮大固然有赖于科技的进步、经济的发展与军事的强大等“硬指标”,文明与道德、信仰与精神等“软指标”的建设也同样是不容忽视的。殷鉴不远,在夏后之世。不追求仁者爱人、推己及人等传统美德,一味地逐梦于所谓现代民主自由世界的自我融洽已被证实了是形式的民主、虚假的自由,美国的大选闹剧便是最佳佐证。而我们的国家和人民如何能在纷繁复杂的世事环境中潜心追求自己的发展,一个最大的原因便在于我们深厚的文化底蕴形成了识时达务、乐天知命、亲仁善邻等民族精神,造就了勤劳踏实善良的中华儿女。其次,从国家层面而言,兴盛文化、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关系“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实现,为之提供源源不断的精神动力和价值支持。一个过于强调过去辉煌历史的国家是可悲的,但没有厚重的历史文化支持下谋发展的国家是难以持续的。包括儒家思想在内的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中蕴藏着解决当代人类面临的难题的重要启示,而共产党领导下的中国和中华儿女,追求的是长足且可持续发展的百年复兴梦,展现的是天下“兼相爱、交相利”“美美与共、天下大同”的大国情怀,这都离不开优秀传统文化的长期浸淫[1-2]。

2 创造性转化与创新性发展——择善明用的根本途径

历史上的任何一种文化大都由两个部分组成:承自前人的传统文化与当下创造的新文化。这二者的界限也许并非十分明晰,因为不存在一种不带有任何历史印记的新文化。但是,新旧文化之间的碰撞带来的彼此妥协、退让、兼容是不可避免的。这其实也是人们更为关注的问题:所谓的“旧文化”抑或传统文化应该在多大程度上融入现代文化中去现代文化又应该在多大程度上去拥抱传统文化? 就当下中国的文化发展而言,我们的文化组成部分日趋多元,基于历史的传统文化、基于党情国情的红色文化与当代文化以及基于世情的外来文化共同融就了中华文化体系。可以说,我们的文化碰撞到了一个前所未有的激烈状态,特别是传统文化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对此,荀子在思考国家变革问题时提出的“循其旧法,择其善者而明用之”,似乎为我们提供了一条解决思路。然而,如何择其善,如何明用之,还需要我们下功夫来解决[3]。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要处理好继承和创造性发展的关系,重点做好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这无疑为我们在对待传统文化这个问题上如何具体地“择其善”和“明用之”,指明了根本的方向和正确的道路。“善用者无弃材”,传统文化也一样,在善于利用的人手中,也会绽放新的光芒。这首先就要厘清,想要寻找的传统文化,到底是为了解决什么问题,从而有的放矢地将传统文化进行转化与发展。对于传统文化的现代化应用,既不是拿来主义,也不是生搬硬造,而是在尊重传统、全力传承的基础之上将传统智慧灵活化用。而为什么要转化?因何要发展?这首先是由文化本身的特性决定的。文化从来都不是一成不变的,而是伴随着历史的进程,随时发生着变化。这种变化可能是内在的,也可能是外在的,亦有可能是人们对其解读方式的变化。

3 切实做到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与创新性发展

要把握好习近平总书记所说的对于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与创新性发展,首先要树立正确的传统文化传承观,继而有的放矢地促成其面向现实需求的转化与发展[4-5]。

3.1 树立正确的传统文化传承观

对于传统文化的现代化传承有3 个方向:(1)完全放弃传统;(2)完全不放弃传统;(3)在传统的基础上去接受现代化。无论是“戊戌”的维新变法,“五四”的新文化运动和新中国成立后的历次政治运动,都是在“破旧立新”的口号下,把“传统”和“现代化”对立了起来,把中国的文化传统当作了“现代化”的敌人。文化不仅是“除旧立新”,而且是“推陈出新”或“温故知新”。“现代化”一方面突破了“传统”,另一方面也同时继续并更新了“传统”。因此,对待传统文化,既不是全盘接受,也不是全盘否定,更不能拿来就用。传统文化可以解决部分问题,但不是全部问题。现代问题可以参考传统,但是更多地需要用现代思维来解决,不能一味地从历史中寻找答案。这要求我们要去思考如何挖掘传统文化中符合当代人价值取向的部分。正如习近平总书记在纪念孔子2 565周年诞辰国际学术研讨会上所指出的,对待传统文化,要坚持历史唯物主义立场,古为今用、推陈出新,结合新的实践和时代要求进行正确取舍,而不能一股脑儿都拿到今天来照套照用。要坚持古为今用、以古鉴今,坚持有鉴别的对待,有扬弃的继承。没有创造性地转化,历史上再好的东西也有可能会变成糟粕,好的东西会被糟蹋[6]。

3.2 深入研究传统文化的内涵与外延

在创造性转化与创新性发展这一总原则的指导下,切实传承传统文化,就要更加精准地理解、阐释传统文化的思想精髓,不能将传统文化概念化、庸俗化、简单化、笼统化,要准确地挖掘其中的丰富内涵,要厘清传统文化中哪些内容是可以一以贯之地流传下去的,哪些是不合时宜的,哪些是可以在修正之后继承的。在此基础之上,才能真正地继承老祖宗给我们留下的丰厚精神遗产,事实上,对于传统文化的正确分类分流工作的开展本身便是一种创造性转化与创新性发展。

要理解传统文化的内涵,就要搞清楚究竟有哪些文化内容和文化现象属于传统文化范畴,其对于人们的影响又是呈现怎样一种状况。首先,从影响的深远度上而言,传统文化可以分为3 类:核心层、中间层及外围层。以儒家文化为例,从孔子到孟子,从二程到朱熹,儒家思想的内核与外延都发生了极大的变化。例如,孟子强调“嫂溺,援之以手”的权变思想,在男女大防面前,生命权是要得到优先保证的;但宋明理学则强调“饿死事小,失节事大”,把贞节凌驾于一切事物之上,这是变化的部分。但这其中还存在着历经千年而不变的部分就是传统文化中的核心部分,这部分是形而上的,属于意识形态部分的,将继续传承下去,如仁、义、礼、智、信等道德层面的社会规范,如“和”与“合”的思想内核,这是核心层的内容。中间层文化则指的是在历史上存在过且存在时间较长,但终究有变化的部分,其可以是法律与制度等,也可以是生活方式与思维方式。如唐朝与宋朝的服饰区别较大,但是在同一朝代内,区别则没那么明显。外围层文化指的是在历史上存在过的稍纵即逝的文化,这部分文化存在时间短,影响也不如前二者深远,但其对彼时的社会有影响,因此不能否定其存在。

其次,从层次性而言,传统文化是一个多层次、多方面内容交错结合而又相互影响的统一体系。其主要包含3 个层次:其一,思想、意识、观念、学派等[7]。这一层次的传统文化以价值观念与思维方式的形式影响着人们,如儒家与法家之分,如朱熹的存天理,灭人欲的理学理念与王阳明的知行合一理念。这部分的内容大多得以保留,有专门的学者进行研究。值得注意的是很多传统的思想流派因为时代变迁,或过于专业,其中一些内容容易被普通人误读,这也是学者的重要工作之一——让世人能够接触到真实而有价值的传统文化价值观。其二,表现文化内容的实物,即文物。其既包括第一层次的理念与价值观实物化的成果,如理论著作等,又包括科技手工等物化的成果,如建筑、瓷器、乐器、服饰等。这里面涉及如何处理这些文化遗产的问题: 其中一些文化遗产传承到今天,有商业价值的可以通过产业化的形式推而广之,形成独特的传统文化的文化产业链,而商业化价值不明显的文化传承则需要国家出面,通过博物馆或者寻找合适的手艺传承人的形式将其作为文明遗产保留下来。其三,经由第一层次的价值观与理念影响而形成的制度化或约定俗成的风土人情,如古代的礼仪制度等。疫情期间,许多地方都提倡将握手改为作揖,这实际上就是某种形式上的回归传统。但这种回归不是刻意的,而是顺应了现实的要求。这也说明了传统文化在现实生活中是可以多方面彰显其生命力的。

通过以上对不同层次的传统文化的梳理,既可以使人们对于传统文化有一个更为清晰的认识,也能在此基础上更好地应用。例如,我们需要厘清在流传下来的传统文化中有哪些内容是要摈弃的,有哪些是可以接受的。但是这个接受过程中不仅是简单的全盘接受,而是要进行创新。如由董仲舒提出的影响中国传统文化两千多年的重要思想三纲五常,其中的三纲为君为臣纲,父为子纲,夫为妻纲。就是说上级的命令是不容置喙的原则,下级不得有任何违背:臣下不得违背君主,子女不得违背父母,妻子不得违背丈夫。这种绝对服从实际上是背离了孔子提出了“君君臣臣,父父子子”的对等关系,即每个人做好自己的本职,权利与义务之间的关系是双向的,而非单向的。君主在要求臣子尽职尽责的同时,也需要履行好自己作为君主的义务,这才是孔子真正想表达的思想。因此,对于传统文化的细分是一个十分复杂的过程,其涉及庞大的体系与门类,需要从不同角度、不同门类进行尽量细化而专业的分析,以回应当前人们对于传统文化的切实需求。

又如今在社会上盛行多年的国学热,这是中华民族当前文化自信的重要体现。随着我国综合国力的提升,人们对传统文化的认识和态度正在发生巨大转变,对于国学的需求也由此有所提升。但国学热并不等于国学研究热,而目前的国学热主要分布在大众教育和国学知识传播层面,相对于国学的学术研究尚属于文化的普及推广。国学要得到持续性的健康发展,而不是一阵风的流行,离不开国学研究的深入开展。现在学术理论界关于国学的争论很多,如国学的概念问题、范畴问题、国学能否成为一级学科的问题、国学在历史中的作用问题等。因此,目前国学虽然热了起来,但社会对国学的共识和正确认识还不多,甚至有诈骗机构和别有用心的人打着继承和发扬国学和传统文化的旗号,开设“传统文化培训班”“女德班”等兴趣班,这类班次里所宣传的内容很多都与真正的优秀传统文化所要传递的价值和理念丝毫不相关,有些甚至违背基本的科学常识和原理,其背后有着不可告人的真实目的,对于传统文化的真实和有效普及也起到了一定程度的反作用。这需要学者们在扎扎实实地多做深入研究工作基础上,再来进行社会层面的普及推广。在这个过程中,要允许失败。即在寻找的过程中,构建容错纠错机制,适时调整与改变,以期在应用过程中达到最好的效果。以上分析表明,基于深入分析与正确理解之上的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与创新性发展是当前传承中华传统文化的可取之道。坐而论道,不如起而行之。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是扎实干出来的,而不是空想出来的。要把这项工作做好做实,关键是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付诸实践、行动起来。

猜你喜欢

创新性国学创造性
“垂”改成“掉”,好不好?
创造性结合启示的判断与公知常识的认定说理
谈高中作文教学的实用性和创新性
《文心雕龙》中的作家创造性考辨
流动几何的创新性
关于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的几点思考
论媒介文化的混杂性与创新性
奋斗鸡—我的国学日常
成公绥赋作的模式化与创新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