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校园文化建设探析

2021-03-08连云港开放大学

文化产业 2021年34期
关键词:校园文化院校高职

高 超 连云港开放大学

高等职业教育是中国高等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培养专业技术人才的摇篮。校园文化建设是高职院校发展过程中的重要任务,发挥校园文化在人才培养、教学改革方面的积极作用是关键。文章对高职院校校园文化建设工作进行深入探讨,希望通过该研究能够更好地认识到高职院校校园文化建设存在的瓶颈问题,为校园文化建设提供参考。

近年来,国家对高等职业教育的发展愈加重视,高等职业教育发展规模不断扩大,高职院校在校生总人数呈现出逐年上升的态势,高职院校已经成为中国高等教育体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高职院校具有明确的就业、技能指向性,在应用型技术人才培养方面具有一定的特殊性。因此,如何在尊重高职院校发展规律以及特点的前提条件下,推动高职院校文化建设、打造文化品牌,成为了高职教育领域中讨论的热门话题。

校园文化具有较强的教育影响力,推动高职院校校园文化建设对于提高素质教育质量、协调高职院校各部门工作的协调发展具有重要意义。但是,高职院校校园文化建设工作,虽然在如火如荼开展着,但是文化建设中的瓶颈问题也逐步凸显。文章选择高职院校中的校园文化建设作为研究方向,从校园文化建设的现状入手,分析校园文化建设经验与存在问题,进而提出针对性的解决策略。校园文化建设情况在整个高职院校群体中具有一定的代表性,因此希望通过该研究能够推动高职院校特色校园文化建设工作的开展,更好地发挥特色文化——“树人育人”作用。

高职院校文化建设概述

高职院校文化的内涵

文化是具有意识性、创造性的综合体,从广义角度来说,人类活动以及从中创造的全部组织财富和精神财富都可以被称为“文化”。校园文化的理论起源于上个世纪80年代,杨晓江在《美国学者视野中的校园文化》中将校园文化定义为:学校历史、物质环境、传统、目标追求以及价值观信仰等等诸多因素融合在一起的,指导学生、老师个体行为的一种模式。该解释非常全面地阐述了校园文化的实际形态,并且肯定了校园文化的影响与机制。

高职教育是一种以能力教育为主,以素质教育为本的教育;是为学生步入社会就业或创业做准备的教育。高职教育具有不同于其他教育的突出特点,如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以培养应用型技术人才为目标,以校企合作和订单式培养为主要办学模式,以职业素养的培养为核心,以职业技能和实践能力的培养为重点,以行业、企业、社区为依托,以实践性教学为主要手段等都是普通高校不具备的特性。

高职教育是具有明确就业、技术能力培养目标的教育,高职教育坚持以就业为导向,服务社会、培养应用型技术人才是高职教育发展的重要目标,高职院校在培养学生实践技能的同时,也要注重对职业道德素质、社会适应能力的培养。高职院校校园文化兼具普通校园文化的共性与高职教育的特性,可以概括为全校师生共同开展教育活动、管理、科研等一系列活动,从中建设而成的制度文化、物质文化、精神文化以及行为指导。

高职院校文化的特点

相对于普通高校,高职院校在发展目标、人才培养模式方面表现出了诸多特性,相关特性也充分融入高职院校的文化中。相对于普通院校,高职院校文化具有以下四大特点:

1.职业化

高职教育体系中的职业教育目标非常明确,技能、就业、服务等关键词是高职教育人才培养目标的重要核心。因此职业化也成为了高职院校文化的重要特点。在高职院校文化建设中,突出职业精神、实践创新、职业道德及团结协作等内容,在此影响下,高职院校学生要成为社会所需要的专业技术人才。职业化也成为了高职教育文化与企业文化价值体系的一个重要契合点。

2.实践化

“实践”是贯穿整个高职教育体系的关键词,实践性教学过程的训练在对教学课程设计、教学活动设计产生影响的同时,也影响了高职院校的文化建设。在实践的指导下,高职院校的学生才能够真正做到知行合一、融会贯通,才能够将学校所学与职业所需紧密结合在一起,更好地突出高职院校人才培养的目标。

3.企业化

高职教育的一大特点就是人才培养与就业市场的“无缝对接”,深化校企合作、打造校企联合人才培养模式是高职院校一贯坚持的。为了更好地提升高职院校学生的企业适应能力,高职院校文化的企业化发展目标越发明显,帮助学生提前接受企业文化的熏陶,培养团队意识和创新意识,更好地助力职业技术人才培养。

4.特色性

高职院校文化发展需要立足长远、突出办学特色,由此才能形成良好的文化体系。高职院校文化建设过程中,突出学校的特色专业、特色人才培养模式,在竞争激烈的高职教育体系中做到“特”和“优”,形成了鲜明的校园文化特色。

高职院校文化建设的价值

高职院校文化建设已经成为推动高职院校发展的重要基础,文化建设的价值突出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1.专业技术人才职业素养培养的需要

中国的就业市场对于专业技术人员的职业素养提出了非常明确的要求,在增强技术能力培养的过程中突出职业素养培养,通过文化建设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职业观、价值观,成为高职院校的重要目标。

2.高职校园文化创新发展的要求

文化创新是推动发展的关键力量,十九大报告中对于文化机制的肯定为高职校园文化发展指明了方向。目前,高职院校文化建设已经由单一的文化宣传工作走向了独立、特色的文化体系的建设,在办学历史和理论沉积的影响下,高职校园的文化建设正在寻求新的理念,积极推动吻合高职院校的发展方向的校园文化建设。

3.高等职业教育改革发展的目标

高等职业教育改革是伴随就业市场的开放与转型、产业的优化与升级进行的,现阶段发展教育就是发展文化,深化教育改革就是深化文化创新。高等职业院校要以文化创新带动教学发展,在坚持以人为本的原则上,突出文化个性与办学质量,将文化育人与高职教育体系有机融合。

高职院校校园文化建设探析

校园文化建设经验

高职校园文化建设的经验积累,其文化建设的亮点有以下几个方面:

1.以特色校园文化助力人才培养

探索职业教育文化核心,牢记人才培养的使命,积极主动地将校园文化与企业文化进行对接,将社交礼仪、团队意识、公共文化以及企业竞争等等一系列的重要内容融入到校园文化体系中来。学生在校学习期间要不断引导学生适应社会竞争模式、了解企业文化内涵,为学生的顺利毕业、成长成才奠定基础。在注重人才职业化培养的过程中,积极为学生提供丰富的文化活动,为学生提供个人能力展示的平台,推动学生的全面化发展。

2.以开放文化建设模式推动整体发展

以包容、开放、创新的理念推动校园文化建设;大力发展社团文化,鼓励学生通过参与社团特色活动,以增进知识、丰富经验;以开放、包容的心态接纳多元化文化建设工作的影响,允许校园内存在正能量、积极的多元文化交流。

高职校园文化建设问题分析

虽然高职学校校园文化建设经过多年的发展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是在文化建设中也存在诸多不容忽视的问题。目前,高职院校校园文化建设存在的问题突出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建设理念有待提升

建设理念是决定校园文化建设活动开展的重要因素。目前,虽然认识到了校园文化建设在教书育人领域的价值,但是建设理念依然有待提升和优化。

从现有的调查情况来看,在校园文化建设方面的思路较为简单,设计过程、实践过程也相对单一。学校方面并没有认识到校企合作的过程是推动职业文化融入校园最可靠、最有效的方式,现有的案例讲解的文化灌输模式并没有推动学生对企业文化、职业文化的理解,此外现有的文化建设大部分停留在“视觉文化”的表层状态,在实质性文化建设、精神文化引领等方面工作还有极大的提升空间。

2.建设内容有待充实

目前,学校的文化建设内容主要集中于物质项目建设,比如学校内的建筑、雕塑、标识等等,在长期的发展过程中,校内建筑也具有深厚的文化底蕴。在实际调研中发现,对于文化建设工作偏于物质文化建设,部分文化建设的负责主体单纯地认为建设校园文化就是要投入大量人力、物力、财力对现有的基础设施进行“文化修饰”,忽视精神层面的文化思考。

3.建设主体有待丰富

高职院校校园文化建设依赖单一的学校主体,学生、教师在校园文化建设中的实际作用并没有得到有效发挥,教师、学生对校园文化的需求并没有得到满足,学校作为单一的建设主体在校园文化内容设定、表现方法选择方面与师生的实际需求存在一定的差距。此外,在规划校园文化中忽视交流与调研,跨部门之间的协作与配合少,单一建设主体存在的弊端逐步凸显。

在调研过程中,学生普遍表示对于学校的文化价值设计缺乏认同感,文化影响力、文化育人能力不能够得到有效发挥。

推动高职院校校园文化建设的路径

高职校园文化建设作为推动高职院校教育改革深化、提高人才培养效率的重要保证,应当得到高度重视。连云港开放大学在校园文化建设方面存在的问题具有一定的代表性、概括性,推动高职院校校园文化建设应当抓住以下几个关键点:

1.优化建设理念,明确科学导向

推动高职院校校园文化工作必须以科学的理念作为指导,确保文化建设做实、做深。推动校园文化建设必须明确高职院校发展目标、学生的特殊性、人才教育培养目标,顺应高职教育改革的整体方向,将包容、多元、开放的建设理念与现有的校园文化建设工作结合在一起。以企业文化的融入情况为例,高职院校校园文化建设应推动校园文化与企业文化的交流融合,引导学生积极适应企业的文化环境,逐步增强归属感与获得感。

建设理念是校园文化的基石,校园文化建设必须具有明确的精神文化导向,以精神文化导向为核心开展一系列文化策划、文化拓展,将学校的校风、教学风格和学风融合在一起,在吸收优秀企业文化的过程中,明确校园文化发展的科学导向。

2.丰富建设内容,助推精神文化

校园文化建设不是简单的宣传标语、文化建筑,校园文化建设工作应当实现物质文化建设与精神文化建设的平衡发展。连云港开放大学目前存在偏重物质文化建设,忽视精神文化建设的情况,对于校园文化的内涵、精神特质缺乏探讨与凝练,因此应当丰富文化建设的内容,助推精神文化建设。

高职院校在文化建设工作中,应当注重精神文化的挖掘,将校园文化与主流价值观接轨。助推精神文化建设,可以举办大讨论、大辩论活动,通过辩论等形式不断拓展师生们精神文化的深度与广度,也可以加深全校师生对于校园精神文化的理解。此外,丰富建设内容必须要做到力戒形式主义,校园文化建设并不是一个“形象工程”,是高职院校人才培养、教学改革具有重要助推作用的活动,因此必须要注重将校园文化做实、做深。

3.增加参与主体,提升文化认同

单一的校园文化建设主体虽然能够保证文化项目、活动的效率,但是单一的参与主体在校园文化建设方面存在的弊端也逐步凸显。针对这一情况,提升校园文化的参与主体的文化认同感至关重要。首先,学校方面应当注重调研,通过调研了解学校的教师、学生对于现有的校园文化的认同情况,以调研分析的结果作为文化创新的重要参考。其次,要积极鼓励广大教职员工、学生参与到校园文化建设工作中来,培养多主体参与模式,在参与的过程中来增强学生、教师对于校园文化的理解,在学生、教师参与的过程中不断提升文化认同,不断渗透校园文化的影响力。

高职院校方面应当为学生、教师参与校园文化建设畅通言路,以包容多元思想的状态接受学生、教师在校园文化建设方面的意见或建议,在文化思想交流、碰撞的过程中推动校园文化不断创新发展。

4.制定建设规划,树立长远目标

校园文化建设是一个非常复杂、庞大的工程。因此,文化建设需要建立长线发展的思想,制定清晰的建设规划与长远的目标,确保各项文化活动的开展能够紧密围绕一个核心进行以及各阶段的校园文化项目能够形成一个有效的合力。高职院校应当结合学校学生的特点、文化建设情况、专业设置特色来制定五年文化发展规划,将短期目标与长远目标相结合,以长远目标作为学校文化建设需要遵循的基本方向。

高职院校校园文化建设是推动高职教育体系改革、提高技能型人才培养效力的重要保证。在肯定连云港开放大学高职校园文化建设成绩的同时,也要改进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一对一的解决策略。希望通过文章的研究能够为推动高职院校文化建设提供明确的思路,更好地认清高职院校文化建设工作中所存在的瓶颈问题,从而进一步推动高职院校文化创新,发挥高职院校校园文化的育人价值。

猜你喜欢

校园文化院校高职
党建工作与校园文化创新探究
高职应用文写作教学改革与创新
校园文化建设浅谈
以老区精神打造校园文化
校园文化建设的思考与探索
高职人才培养模式创新探讨
院校传真
院校传真
院校传真
院校传真